總部設在舊金山南灣桑尼維爾市的雅虎,曾創造互聯網經濟奇蹟。(高凌/大紀元)
【文/文仲卿】
在經歷裁員、營收和股價雙重暴跌後,雅虎於4月18日在美國加州桑尼維爾接收競價收購。
對於昔日互聯網巨頭隕落,知名獵頭公司乾坤獵聘的顧問馬克(Mark)談到:「今天在地鐵上看到這個新聞著實震驚,去年雅虎中國研發中心關閉曾引起媒體和業界高度關注。」
「雅虎沒落」啟示錄
根據2015年的財報,雅虎四季度淨虧損44.35億美元,全年淨虧損43.59億美元。因為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在2014到2015年的一段時間股價隨之飆升;然而隨著阿里在2015年底至2016年股價頹勢,雅虎的最後輝煌也一去不復返了。
雅虎自1994年誕生,經歷了22個年頭,一路走來,雖然勢頭迅猛,但是起起落落,定位不清晰,歷經7位CEO,都只是在原有的業務上修修補補,沒有大膽創新的魄力,也沒能推出明星產品,在野蠻生長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也只能被後起之秀趕超。
據目前的市場反饋,買家最多只願出價30億美元收購雅虎,對比其2000年巔峰期曾經超越1300億美元市值的輝煌,財經撰稿人畢亞軍發文稱,這「有點像是打發叫花子」。
知名獵聘顧問馬克如此表示:「雅虎死亡令人唏噓不已。在年齡大的人的記憶中,雅虎代表一個時期。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從世界知名的大公司竟然轟然倒塌,令人惋惜。但由此也說明高科技的嚴肅性和殘酷性。」
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決定了這是一個創新的時代,每天有成千上萬的新型公司成立,同時也有不計其數的企業死在了沙灘上。在這樣一個新舊更替的年代,互聯網企業發展快、消亡也快,稍有不慎,再大的身軀都有可能被丟進歷史的角落,雅虎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雅虎致命傷 不少科技業或步後塵
大陸財經撰稿人畢亞軍在「華商韜略」發文分析認為:對於互聯網的大趨勢,楊致遠2005年前就看到並且看準了──社區、內容、搜索、個性化,是未來互聯網的四個戰略核心。「看準了未來的趨勢,卻押錯了贏得未來的方式,才是雅虎的致命傷。」
起初的雅虎,本質上是一個內容搜索公司,他們的頁面也曾經跟今天的專業搜尋引擎更類似。但走著走著,雅虎覺得依靠搜索意味著「內容還是別人的」,他們要自己掌握內容才行,於是大幹快上,朝向門戶和媒體公司而去。進而發生了今天想來很荒唐的事:當全球互聯網加速轉向技術驅動內容時,雅虎,這個全球互聯網霸主卻將大量精力放在了人工做內容之上。
於是悲劇很快發生,技術驅動內容很快走到人工幹死也幹不出那麼多內容的程度,雅虎這才猛然發現,谷歌那條什麼都沒有的搜索框,才是幫助人們最便捷地獲得最多最想要信息的最好方式,而人們心目中尋找內容的最佳方式與品牌,也悲催地變成了那條「內容是別人的」谷歌框。
作者認為,雅虎的第二大錯是「錯過了移動互聯網,則讓原本有機會扳回一局的雅虎,徹底葬送了自己。」
在移動互聯網洶湧澎湃的大潮裡,雅虎既沒有自己研發出一款叫好又叫座的大產品,也錯過了通過收購搶佔移動互聯高地的機會。 曾經,10億美元就可拿下如今3000億美元市值(Facebook)的機會擺在他們面前,但為了少給區區1.5億美元,他們給Facebook放了生,也掐斷如今看來是他們走出絕境的最後一個大機會。
畢亞軍指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造就了一大批風口飛上天的成功者。但這種釋放在今天已然是無法繼續,創業和產業正如雅虎當年面臨的互聯網環境,我們有多少像雅虎一樣快速成功的人,會像雅虎一樣往下掉?我的估計是,不少。
中國互聯網的恐慌
傳聞阿里巴巴馬雲在內部講話透漏對互聯網的未來有莫測的恐懼。(Getty Images)
馬化騰在內部演講說,每一年他都感覺自己快要死了,壓力很大。不久前的烏鎮大會,他已經在深度憂慮下一個替代微信的物種是什麼。
羅振宇演講中坦承,每一個在互聯網的創業者都知道,這是何等的煎熬。
「互聯網女王」的2016趨勢報告
2016年6月2日,被巴倫雜誌冠以「互聯網女王」稱號的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在美國年中的Code大會上,發布了互聯網的趨勢報告,報告很明顯的著重於行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分析。
報告指出,全球互聯網用戶已達30億人,滲透率達到42%。2014、2015年增長均達到9%,增速平穩。中國互聯網用戶總數6.88億人,同比增長6%。印度互聯網用戶總數達4.02億人,超越美國成為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市場,增速可謂瘋狂,2014年33%,2015年這一數據增加到40%。
報告中的幾個數據非常值得關注,全球52億的行動用戶中,目前僅有30%使用智慧型手機,剩餘70%的遼闊市場等待開發。全球智慧手機用戶增速放緩,由2014年的31%,降至2015年的21%。其最大市場亞太地區由35%降低至23%。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增速也隨之大幅放緩,在經歷5年的高速增長後,從2014年28%驟降至2015年10%。
全球增長引擎上,198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幅來自於北美+歐洲+日本,201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幅來自於中國+亞洲新興市場。
網路安全問題被推上刀口
2014年Jennifer Shrader Lawrence等眾多好萊塢女星私密照片被洩露,Snapchat 13G的用戶照片被公開,由Walt-Mart等零售龍頭聯合開發的支付工具Current C,在試用階段就出現了用戶電子信箱被洩露的事件,網路安全問題被推上刀口。
在行動互聯網高速發展下,行動互聯網用戶數暴增,行動設備儲存了大量的數據,安全隱憂逐漸浮現。行動互聯網的確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但頻傳的安全事故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這使得樂意嘗鮮的用戶望之卻步,令信賴產品的老用戶心寒。所以不管是未來一年,或者未來五年甚至更久,網路安全的保障都將會與互聯網的發展如影隨形。
大數據引發的擔憂才剛開始
從2015年開啟大數據元年之後,圍繞數據的研討就一發不可收拾。在爭奪流量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誰擁有了海量數據,那就意味著可觀的現實利潤。越來越智慧化的交互語音和機器都需要依託數據說話。
當然,數據安全隱憂也隨之加深。從斯諾登事件、美國竊聽門到蘋果與FBI抗爭,全都是由數據引發。自2013年以來全球範圍內的數據記錄被竊總量已達40億。
根據調查,50%的客戶對數據隱私及公司使用客戶數據的方法表示非常擔憂。集中表現在:數據兜售、數據存儲、數據獲取和個人身分被獲取等四個方面。
我們不得不承認,互聯網的影響力廣泛,但如何控制和使用,或許我們還只是剛剛起步。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