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模式」的消費時代的降臨,茅台酒演化為貪腐指數,用以測量官場和商界「親密合作」的廣度。(AFP)
文/楊寧
提到茅台酒,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它更是中共腐敗官員的杯中之物。據大陸媒體報導,在查抄落馬的中共軍隊總後勤部副部長谷俊山家時,居然發現了1000多箱茅台酒。這樣的數字,令人髮指。
如果說當今的茅台酒與腐敗脫不了干係外,那麼流傳民間很久的「怒擲酒瓶振國威」的故事,多少讓喜愛喝茅台的人有一些釋懷。故事說的是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中國代表佯裝失手摔壞了一瓶茅台酒,頓時酒香四溢,評委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於是向茅台酒頒發了金獎。這個故事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呢?
「榮和」老闆被槍斃
真實的故事是這樣的:1857年,一代孝子、四川瀘州鹽務總辦華聯輝為了滿足母親年輕時候喜歡喝醬香酒的心願,歷時五年在茅台鎮的廢墟上重建了一座釀酒燒坊,這就是「成義燒房」。1879年,貴州仁懷縣大地主石榮霄與「王天和」鹽號老闆王立夫合股,各以自己名字中的一個字命名成立了「榮和燒房」,開始釀造榮和酒。
至此,茅台鎮的「成義燒房」和「榮和燒房」兩家,形成了兩足鼎立,相互競爭、相互促進的局面,但釀造出的酒並無統一的稱謂。
1914年初,美國國會決定在巴拿馬運河竣工之時召開國際博覽會以示慶祝。為此,派特使來華「勸中國官商赴賽」。民國政府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特命工商部籌辦此事。茅台酒因有在「南洋勸業會」上獲獎的記錄,因此被列入了農商部所徵產品的名錄,並選定了茅台鎮的「榮和」、「成義」兩家作坊的樣酒,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義,統稱「茅台酒」送展。
1915年2月20日,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在三藩市開幕。這是20世紀初世界範圍內最大的一次國際博覽會,參展商逾20萬家,茅台酒在會上榮獲金獎。獲獎之後,「成義」、「榮和」兩家為獎牌歸屬相爭,最終貴州省政府以折中的方式下達裁定書:金獎的獎狀、獎牌由仁懷縣商會保存,「成義」、「榮和」兩家作坊均可在其產品商標上冠以「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於是,仁懷縣茅台鎮出了兩個國際大牌酒:「榮和」和「成義」,但並非「茅台」。
由於榮和酒的口感等各方面都要勝於成義酒,更得消費者的青睞,迅速占領了市場,國共兩黨等眾多知名大人物都以喝上一口榮和酒為榮。據說當年中共北上逃跑時,途經茅台鎮,周恩來等中共高級將領暢飲榮和酒,對它讚不絕口。而中共軍隊療傷用的也是榮和酒。當時榮和酒的售價是一瓶兩個銀元,而成義是一個銀元兩吊瓶。
1857年茅台酒的前身出產含藏一代孝子的孝心,而當今的茅台酒卻與腐敗脫不了關係,民間流傳「怒擲酒瓶震國威」的故事也被中共張冠李戴。(Getty Images)
三年大饑荒 茅台酒廠卻增產
毛澤東的「大躍進」造成三年大饑荒時期,中共增產2079噸茅台酒約等於20萬人3個月的口糧。然而,中共寧可餓死老百姓,也要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Getty Images)
其耗費的糧食究竟有多少?根據茅台酒廠歷年使用的原糧統計,這三年的實際用糧是2260萬斤,其中高粱1085萬斤、小麥1175萬斤,換算合計1.13萬噸。(《仁懷縣誌》,第553頁)在大量老百姓被餓死,大量老百姓因饑餓而浮腫的情況下,中共高官卻仍下令生產如此多的茅台酒,其心可誅。試問,當時的國酒背後,有多少累累白骨?
當地老人回憶說,1949年前,戰事、匪禍、天災、人害,幾乎年年都有,民國時期青黃不接的事情,每個村子都遇過,普遍貧窮是事實。而普遍饑餓、大面積死人的事情,好像沒聽說。民間釀酒,自然得遵循災荒倫理底線和災荒市場規則。1937年,貴州省政府頒布「違背釀酒處罰規則」。其中,在天災糧食困難期間禁止以糧食煮酒、熬糖、米漿刮布。「對違禁釀酒者,除將酒沒收變價及封禁器具外,並依釀酒量,按當地酒價,處以2倍以上4倍以下罰金,再犯者,處以4倍以上8倍以下罰金」。(《貴州省志.糧食志》,第55頁)
茅台酒的產地仁懷縣當時有20萬左右農民,年人均統計數字上的分配糧食為300斤左右。如果把生產茅台酒的糧食用來救濟,每個人可平均分得100斤左右。換言之,2079噸茅台酒約等於20萬人3個月的口糧,再配些野菜、樹皮之類,估計熬過最危險的春荒沒有什麼問題,能夠把更多的人從饑餓、死亡的沼澤裡拉出來。
然而,中共寧可餓死老百姓,也要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1958年,在成都,毛對原貴州省委第一書記周林陪下了任務:「你搞它一萬噸,要保證品質。」據說,當時生產的茅台酒都具有收藏價值。1958年生產的土陶瓶茅台酒曾以145.6萬元創中國白酒最高價。
周恩來與茅台酒
2001年2月14日的《新民晚報》第11版《酒仙謝晉》中曾記述,60年代的「自然災害」中,文藝界在北京開會,周恩來請大家去西山休息幾天,還請大家喝茅台酒。「不知不覺中,幾桌人喝下了好幾瓶茅台酒」,而周恩來自己也喝下了七兩左右的茅台。當他們面紅耳赤時,外面已是哀鴻遍野。
文化學者朱大可在一篇題為「茅台酒的文化象徵」中講述到,正是基於周的個人嗜好,茅台得以戰勝四大白酒之汾酒、西鳳和杜康,成為酒桌政治學中的最高液體。周恩來用茅台款待基辛格、尼克森和田中角榮的照片,成為茅台外交的證據。
由於周恩來(右)的個人嗜好,茅台成為酒桌政治學中的最高液體。周恩來用茅台款待基辛格、尼克森(左)和田中角榮的照片,成為茅台外交的證據。(AFP)
茅台酒的前世今生,按照朱大可的說法,在毛周時代,它是權力指數,用來衡量飲者地位及特權的高度;而隨著「中國模式」消費時代的降臨,它演化為貪腐指數,用以測量官場和商界「親密合作」的廣度。什麼時候茅台酒能變得簡簡單單呢?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