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中國隱形稅收再次大曝光


美國《福布斯》調查顯示,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是稅負第二重的國家,「全球稅負痛苦指數」排行,中國第二。圖為上海商場一名牌店。(Getty Images)
5月1日中國開始施行的稅收改革,據稱20多年來力度最大。與此同時,微信圈內再次熱轉2010年《南都周刊》刊出的〈中國隱形稅收一覽,令人髮指的詳細!〉,文章詳細介紹了中國的隱形稅收,也揭示了中國稅收是世界第二的原因。
文/周慧心
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就2005年各國稅務負擔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是稅負第二重的國家,僅次於法國,也是亞洲稅負最重的國家。2009年,《福布斯》發表「全球稅負痛苦指數排行榜」,中國大陸位居全球第二。
網易《熱觀察》中稱,早在2012年,世界銀行就表示,中國勞動者稅率達45%,建議減稅。在經濟低迷,股市震盪的當下,國民特別是中低收入者更需要減稅。畢竟,國民繳納了太多隱形稅,中國商品價格所含的稅又為各國最高。

國民不知道的高額「隱形稅」
在大陸,很多人以為平時只繳納個人所得稅,其實不然。造成這種錯覺的原因,與中國的稅收方式有關。
中國稅收最主要的兩大類為所得稅和流轉稅,個人所得稅只占總稅收的7%(2014年),流轉稅則是商品在流轉過程中繳納的稅,分為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流轉稅是間接繳納,很多納稅人並不知道,所以它也被稱為「隱形稅」。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購房、買車,還是買菜、買衣服,都隱含著稅款。即使你坐在家中喝一口自來水,也隱含著6%的增值稅。只要用錢消費,我們幾乎都須繳稅。
《南都周刊》的一篇〈中國隱形稅收一覽〉中,以A先生舉例,列出他繳的部分稅收。
A先生和他的妻子都是喜歡看書的人,也經常會給孩子買一些課外書。兩人買了10幾本書和3張CD,花了近700元(人民幣,下同)。在這筆消費中,A先生已經貢獻了約100元的增值稅。
A先生每次餐飲消費一般在200元左右,這其中,又包含了5%的營業稅,將近10元。購物時繳納的是增值稅,去看電影、吃飯、打羽毛球,繳納的就是營業稅。雖然營業稅的直接徵收對象是企業,但這些稅最終還是會轉化成售價,轉嫁給消費者。
目前高檔化妝品的稅率為30%。A先生的妻子剛在屈臣氏買了露得清的全套護膚品和雅詩蘭黛的眼霜,消費近1000元,其中消費稅就高達300元。
Chanel女士香水100ml Chanel CoCo的市場售價為1480元。這個價格中實際上包含了17%的增值稅251.6元,30%的消費稅444元,以及城市維護建設稅48.7元。一款1480元的Chanel香水,所繳納的稅款就達到了744.3元,已經超過了商品的半價。
有一天晚上,A先生躺在床上,看著妻子在梳妝鏡前做皮膚保養,他不禁感嘆:「老婆,你這張臉為國家交了多少稅啊?」
事實上,在增值稅、營業稅和消費稅的基礎上,每一次消費行為,還需繳納1~7%的城市維護建設稅。例如在市區,買一套CD為100元,其中增值稅為17元,城市建設稅為1.19元(17×7%)。
文章最後結算了一下A先生一家3年的稅金,稅負占收入比75萬6872.08/146萬6000 = 51.6%。

網民:繳最高的稅 享最低的福利
據網易《熱觀察》稱,中國商品中所含的稅可謂全球最高,只是因為增值稅、消費稅等稅收具有「隱蔽性」,從而「麻痺」了納稅人消費時的痛感。
《作家文摘》曾刊發一篇中、美物價對比的文章,結論是中國商品中所含的稅比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高:是美國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歐盟15國的2.33倍。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政府財政統計年鑑(2007)》公布的2006年數據計算,倘若國家徵稅的總量均為1000元,「排除其他方面要素的影響不論,那麼,作為價格構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種商品售價之中的稅收總額分別為:中國700元,美國168元,日本186元,歐盟15國300元。」
為什麼中國商品價格所含的稅那麼高?原因很簡單,除了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等少數稅種,國內稅種以間接稅為主,絕大多數稅具有轉嫁性,最終多會讓「消費者買單」。
網民在此文章下紛紛跟帖:「我們繳納著全球第一高的稅費,卻享受著最低的社會保障,並且連基本的自由權利都沒有。」
「也就是說,你收入的一半被政府拿走了,但是拿去幹什麼了我們卻偏偏不知道。」「取之於民,用之呢?國家祕密?」
「苛政猛於虎也,橫徵暴斂莫此為甚,萬稅,萬萬稅!」「國富民窮的根源!」「中國的稅收一直在全球屬於收稅大國,不僅有稅還有費,很多稅費還是重複徵收!合法的強盜!搶到的錢還不用於民生,不是被貪污就是被公款吃喝或者給公務員發獎金!」

大陸網民指,「中國稅收不僅有稅還有費,很多稅費還是重複徵收!(政府是)合法的強盜!搶到的錢不是被貪污就是被公款吃喝!」(大紀元資料室)
另一網民在發現有關「隱形稅」之文章突遭屏蔽後,憤怒道:「今天剛看了一篇介紹大陸人承擔的隱形稅負的文章,看完後準備轉發,居然已經被屏蔽了。可憐的大陸奴才,被迫交了巨額的稅負,還不能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納稅人,不能理直氣壯地要求政府為自己服務,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到底交了多少稅,交的錢被用在哪裡?只因為大陸人不是公民!被它們黃俄視為奴才!」
中國大陸納的是「窮人稅」
網路作家金劍平在其博文中表示,中國的稅無處不在,而且納的都是劫貧濟富的「窮人稅」。
文章介紹說,美國主要實行的是「直接稅」,美國的個人所得稅占總稅比例很高(2011年是55.1%),這種稅制對富人不利。遺產稅和饋贈稅也是富人稅,美國的遺產稅高達55%,而且遺產越多稅率越高,150萬美金以下免稅,最受益的是無產階級,吃虧的是資產階級。
在美國,有不納稅的人,窮人就不納稅。美國的稅是劫富濟貧的「富人稅」。
中國目前主要實行的是「間接稅」。
「間接稅」是「隱形稅」,是納稅人不知道自己在納稅。「間接稅」是只要花錢就納稅,幾乎等同於人頭稅:增值稅17%+營業稅3%+教育付加費5%,僅這三種就達到25%,全部打入價格裡面……總共19種稅。買一個1元錢的饅頭,正常交稅0.3332元;10元的煙,8.97元的稅;吃飯、抽菸、花錢就納稅,這是「窮人稅」。

中國實行「間接稅」(即「隱形稅」),只要花錢就納稅,一出生就成了納稅人,是劫貧濟富的「窮人稅」,只是納稅人不知自己在納稅。圖為北京一市場。(Getty Images)
文章表示,從消費即納稅這個意義上說,在中國,一個人一出生就成了納稅人,吃奶粉、用尿布都納稅,叫做「嬰兒納稅人」。中國人睡覺時都在交稅,因為臉上用了護膚品、空調或暖氣正在運轉,叫「睡覺納稅人」,房東拿到你交的房租去消費得納稅,不消費存銀行還有存款稅。
乞丐吃飯也得納稅,叫「乞丐納稅人」。狗吃狗糧也納稅,叫「納稅狗」。最慘的是「納稅豬」,活著的時候吃東西納稅,被殺後賣豬肉還納稅。名符其實的「中國萬稅」。
個人所得稅是有錢才納稅,是「富人稅」。中國個人所得稅占總稅比例非常低(2013年是5.9%,2014年7%)。現在中國還沒有遺產稅和饋贈稅。中國的稅制對窮人非常不利,對富人非常有利。
因此中國的稅是劫貧濟富的「窮人稅」。
文章最後寫道:「中共經常超量印鈔票,即使你不納稅,也把你的錢拿走,縱使不吃不喝不用錢,存放在銀行裡的錢也自動被貶值,貶值部分就是被中共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地拿走的。這與搶劫何異?與小偷何異?」

來源轉自:
【第478期2016/05/05】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習近平的「假硬」與「真爛」


習近平一向標榜「打鐵還需自身硬」,然而最近的幾件事卻令人們對他的「硬度」產生了莫大的疑問。
巴拿馬文件暴露了鄧家貴
今年四月三日,全球約有一百家媒體同時發佈了一條重大新聞:中美洲小國巴拿馬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被洩露出一千一百五十萬份文件,確鑿暴露出全球政商權貴建立離岸避稅空殼公司匿藏財富。其中一百四十三位客戶涉及各國政要,包括中國習近平的姐夫鄧家貴、劉雲山的兒媳賈麗青、張高麗的女婿李聖潑、李鵬的女兒李小琳等。消息公佈後,全世界鬧翻了天,而中國卻是靜悄悄,有如冰炭兩重天。因為中共嚴密封鎖消息。首當其衝的習近平以為不讓老百姓知道,雪中埋葬了死人,大家看不見就沒事了。於是,不管冰島總理因此辭職,英國民眾遊行抗議,也不管文件指名道姓,註冊人身份和註冊時間都一清二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回應記者問時卻說 「對於這種捕風捉影的東西,我們不作評論」。怪不得洪磊被稱為中國的薩哈夫(伊拉克薩達姆厚顏無恥的新聞發言人)。
但現在是互聯網時代,舉世皆知的新聞能瞞得了所有的中國人?巴拿馬之後,還有瑞士銀行和維爾京群島會公佈資料。越來越多的國家會逼迫自己的政府調查離岸資金,這是全球一個新的大趨勢。中共想用郭伯雄、芮成鋼、令計劃等轉移目標,逃避民眾對「巴拿馬文件」的注意力,恐怕只能是癡心妄想。再說,九月杭州舉行二十國峰會,怎麼可能再推行鴕鳥政策封鎖「巴拿馬文件」呢?習氏與中共只能是欲蓋彌彰!
最可笑的是網上竟出現「巴拿馬爆料,證明了習總管教好了子女和親戚,更顯習總高風亮節」這樣一篇明顯是習近平宣傳團隊的苦心孤詣之作。這篇奇文提出:「按照國際公認的法律和道德標準,一人做事一人當。姐夫犯罪,小舅無罪。」但很可惜,人們還記得習王打擊異議人士和政敵時不是按照這個標準行事的。為了逼迫獨立記者高瑜認罪,當局把她的兒子和弟弟都關進去了。收拾周永康時不僅株連九族,連五歲的孫女也要開除出幼兒園,甚至連秘書都要牽連進去。
這都是不久之前的事情,跟一人做事一人當完全反著來。對人對己雙重標準,如此出爾反爾,厚顏無恥,而且還如此煞有介事,好像天下百姓都不知道什麼是可恥之事了。這或許就是習近平的「三個自信」的表現,但更可能是孔夫子所說的,「其愚則不可及也」。
習姐、姐夫發大財發到國內都藏不下,他們的暴富靠的是什麼?光靠區區一個副總理(而且已經是死了的)能有如此大的法力嗎?據媒體計算,齊橋橋、鄧家貴僅在萬達的股票就已漲到超過五百億美元!習近平本人怎麼證明齊、鄧之財不是托他習近平權力之福?何況習家不是早已公開聲明齊、鄧的財產和公司都已經全部與齊、鄧脫鉤,他們是為習做了大犧牲嗎?怎麼還在鄧家貴名下? 人們已經清楚地看到,習家人屬於標準的「捂產階級」。習氏不抓捕在巴拿馬文件中暴露的貪腐數十億、數百億元的大老虎,而只抓捕貪腐百萬、千萬元的省市局級官員,向全世界暴露出他自己也不是自身硬的。

嚴查倒習公開信
暴露習近平假硬度的第二件事情是今年三月四日出現的、署名「忠誠的共產黨員」的《要求習近平同志辭去黨和國家領導職務的公開信》。該信在大陸新疆自治區黨委轄下的正牌黨媒「無界新聞」被轉載。
本來,按大陸共產黨一貫做法斷網刪除,這事或許還能小事化了。但習氏緊張萬分,偏偏成立了上百人的專案組,並讓公安部副部長傅政華直接指揮,追查作者是誰。不僅國內追查,而且涉及境外海外,把香港媒體人賈葭抓了,甚至還搞起了連坐,抓了紐約媒體人溫雲超(筆名北風)和德國之聲專欄作家長平在大陸的家人。一時之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但作者是誰仍不得而知。
有評論指出,追查辭職信事件,顯示習氏政治智商嚴重不足,反而把事件炒作得沸沸揚揚,等於為這封辭職信作一次爆炸式的推廣宣傳。越是追查,倒習信擴散得越快,茅坑愈掏愈臭。這是習自己在拚命「高級黑」自己。倒習信事件發生後,習氏極度緊張,從野戰軍調了四千軍人加入對中南海和北京的警衛。如此遑遑不可終日,神經緊繃是維持不長的。
對比之下,今年三月七日,山西毛學組給人大建議信:請罷免李克強總理職務。為什麼習氏不同樣指令公安部成立專案組追究呢?要求習氏辭職信要追查,要求罷免李克強總理職務信就不追查, 任何人都看得出來這是明顯的對人對己雙重標準。文武百官看在眼裡,不是心向倒習一方就是消極怠工讓習去唱獨角戲。

綁架書商事件顯示缺自信
暴露習近平假硬度的第三件事涉及海外出版有關習近平個人生活的書,讓習近平如坐針氈。不論是出於習氏的指令,還是手下人猜測上意所為,採取買斷其版權的手法,清晰地顯示出習當局的慌張。
再到後來,「強力部門」竟越境綁架五名書商,其中桂民海是瑞典籍,李波持英國護照,引起外交糾紛,終於把此事件鬧成欲蓋彌彰的天下第一蠢事。
以上各事件表明,習近平現在雖然大權獨攬,高叫「打鐵還需自身硬」,實際上卻膽怯心虛,缺乏起碼的自信。人們不禁要問:習究竟為何要「打鐵」?究竟是「反腐」和「保黨」,還是權鬥清除政敵?答案其實已經清清楚楚:這是一塊銹鐵、爛鐵,只是表面塗了一層薄鋼,而現在這一塗層已經豁然開裂了。
中共紅二代的異類、開國大將羅瑞卿的次子羅宇勸習改旗易幟,指出習近平非此沒有第二條路。羅說別人都是在「高級黑」習,甚至乾脆反習,而只有他是為這位「習老弟」好。但人們看到,不管羅宇是否真好假好還是不好,習自己是「毛」病已入膏肓,如今既失黨心民心,下台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了。

來源轉自:
【2016年5月號 爭鳴總463期 公 理】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新研究 用蠶絲塗層可保鮮草莓7天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天然的保鮮膜,可以使草莓在7天後依然保持新鮮。(VOLKER HARTMANN/AFP/Getty Images)
【記者沙莉/編譯】
剛剛採摘的草莓味道最好。然而,只需要1天它們就會萎縮腐爛。美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天然的保鮮膜,可以讓這種嬌嫩的水果7天之後還色香不減。生物醫學工程師開發了一種絲素蛋白,無需冷藏就可以將水果保鮮1週以上。
蠶絲是天然的蛋白質纖維,人們早已認識這種堅韌的材料。絲素蛋白還具有其它實用功能,可以保護和穩定材料。塔夫茨大學的Fiorenzo Omenetto在《科學報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新鮮採摘的草莓用1%的絲素蛋白溶液短暫浸泡,形成27至35微米厚的塗層,然後用蒸汽固化塗層。

有塗層處理的草莓和未處理的草莓在7天後對比,處理過的草莓明顯保持新鮮。( Scientific Reports/F. Omenetto)
7天後的結果:未經冷藏處理的草莓外觀已經不如從前,但仍然多汁,縐皺要少很多。Omenetto說:「塗層使氧氣和二氧化碳較難通過草莓」,從而阻止了腐壞的程度。

塗層處理對香蕉的保鮮效果同樣明顯。(Scientific Reports/F. Omenetto)
研究人員也對香蕉進行了試驗。可以看到,絲素蛋白塗層明顯防止香蕉皮變黑,香蕉肉保持更多和新鮮。並且用200克砝碼去壓,絲素蛋白溶液處理過的香蕉依然堅挺。儘管保險效果明顯,目前還不清楚包上絲素蛋白塗層的草莓和香蕉是否會進入市場,因為這樣的處理是否會影響味道還不清楚。
科學家表示:實驗證明,絲纖蛋白是一種有效的水性塗料可以增強易腐食品的新鮮度。水性處理和這種材料的可食性使得該方法很有前途,不需要複雜的化學反應,即可保鮮。

來源轉自:
【2016年05月16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媒體姓黨」是一著臭棋


「媒體姓黨」與「娘是女人」理論有何差別?低智兼無知夾膚淺,共產黨的所謂大理論不過如「廁」--臭夾冤!
六十多年來,黨管幹部、黨管導向、黨管媒體──導致我們每年印行的幾百億份報紙,其實只有一種報紙、一個聲音。在這麼一種情況下,我們的頭兒似乎還不滿足,還要強調「媒體姓黨」。難怪《南都》的著名編輯余少鐳要憤而離職:「無法跟著你們姓!」因為「跪了這麼長的時間膝蓋實在受不了,就想試試能否換一個姿勢」。「媒體姓黨」激起了諸多波瀾,這實在是臭棋一著。試解析之。
「媒體姓黨」是維護謊話宣言
幾十年來,有幾代人「是黨媽媽通過黨媒的乳汁養大的」。五十年代「抗美援朝」,說美國在侵略朝鮮。事實是朝鮮首先以武力進攻韓國,美國等十六國是以聯合國的名義到朝鮮制止侵略。我們缺衣少食的時候,黨媒告訴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毛澤東時代,資本主義國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一套對比論是效法蘇聯的。「數百萬穿著軍裝的蘇聯工人和農民隨著戰爭推進走出國門後才發現,他們生活其間的『社會主義天堂』簡直無法同『資本主義地獄』相比,甚至戰敗的德國人生活水平也要高於戰勝的蘇聯人的生活水平。」(沈志華《處在十字路口的選擇──一九五六──一九五七年的中國》)當我們處於大饑荒,餓殍遍野之時,六○年一月初在上海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還宣稱:六○年將又是一個大躍進年,形勢比五九年更好。《人民日報》六○年元旦社論《展望六○年代》說「我們對整個六○年代的繼續躍進,也充滿信心。」一月二日又發社論《開門紅,滿堂紅,紅到底》。克維斯托夫‧金(美籍華人)說「在那些課本中(他當時在中國唸中學)對資本主義的堅強堡壘美國描述格外令我記憶深刻:三分之二的勞動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吃不飽穿不暖,掙扎在死亡線上。罷工浪潮洶湧,貧富懸殊,紅燈區林立,失業者流落街頭」(《美國,還是第一》)。我們「姓黨」的「媒體」還推出過「大連紅旗造船廠」「萬噸巨輪」的「下水典禮」。不過那條萬噸輪只是一個空殼,「船肚裡空空如也,像個大海碗」(韋君宜《思痛錄》)。
(美)愛德華‧薩義德,戴維‧巴薩米安在《文化與抵抗──薩義德訪談錄》中說「語言可以被操縱,用來製造誤導。」(該書P123)幾十年來我們「姓黨」的「媒體」造出的謊言豈止多如牛毛。而今北京外國語學院的黨委書記韓震在中央網站的公開課上講:「中國是最大的民主國家」。恐怕韓書記壓根兒就不知「民主」是個什麼勞什子。二○一六年一月十五日中紀委的一位副書記吳玉良稱:民眾「對我們黨的滿意度已經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一點五」。大家愕然,這是怎麼統計出來的?
十八大以來,反腐已使幾萬名黨政官員榜上有名,有上百位省部級高官落馬。如果這事兒發生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民主國家,內閣不推倒重組才是天下第一等怪事。

自由媒體是向前發展潤滑劑
中共高層在呼叫把「權力」關進籠子的同時,卻沒有把監督權力的媒體放出籠子。習近平不僅宣示「媒體姓黨」還不准妄議中央。俄羅斯有專家把媒體喻為三權以外的第四權力。資中筠女士在《美國的強盛之道》中說:「事實證明,只靠政府內部的監督機制(按:何況我們只靠「姓黨」的「媒體」)無論怎樣嚴刑峻法,效果都有限,社會改良最根本的動力是公民爭取權利的各種行動,包括聲勢浩大的勞工運動及公眾監督和批判。」「如果沒有不斷地反對、抗議和改良的傳統,以美國所處的時代和位置其制度就會成為純粹的弱肉強食的原始森林,大約不會發展成現在這樣。」(《坐觀天下》)美國的媒體不「姓黨」。在美國誰都可以辦電台,但政府不可以;在美國什麼報紙雜誌都能找到,就是找不到黨報黨刊;在美國誰的財產都可以保密,但是政府官員的財產必須公開;在美國誰的隱私權都不能侵犯,但是政府官員的隱私,不受保護。一句話:在民主國家,政府官員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而是公僕,他們是納稅人的錢養著的,他們處於納稅人的監督之下,但在中國卻倒了個個兒。「媒體姓黨」,人民就失去了監督的權利。只有在中國才形成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頌揚文化」。在國外,災難就是災難,在中國可以把災難變成慶典(按:礦難死了幾十上百人,可是該慶賀啊!有這麼一個黨委、政府在組織人員救援!)。在國外,哀傷就是哀傷,在中國可以把哀傷變成喜悅(按:地震中,你死了親人嗎?你該高興,黨委不是組織人來慰問你了嗎?做鬼也幸福啊!)。在國外,管它大小事故,都有媒體問責,窮追不捨,在中國卻可以把問責變成感恩(按:地震中,校舍塌了,砸死了那麼多中小學生,但你該感謝黨!現在不是用救災款修起了新校舍麼?)。冤假錯案算什麼?不是過了十年八年幾十年有的已經逐漸平反了麼!
「媒體姓黨」扼殺思想市場
一九九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勒說,中國當前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思想市場還待進一步發育,這是中國經濟諸多弊端和險象叢生的根源」,「壓抑思想市場會招致更壞的結果。一個運作良好的思想市場,培育寬容,這又是對偏見和自負的有效解毒劑」。讓大家講話,天不會塌下來,何況有些「偏見」經過歷史的驗證正好是合情合理的「正見」。正由於我們採取的是鉗制思想的專制舉措,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每年公佈的有影響的一百本書、影響世界的一百種報紙、影響世界的一百條新聞、影響世界的一百首歌曲中,中國基本上不能入圍。美國導演奧利弗‧斯通二○一四年在北京電影節表示,中國將永遠不會有世界級電影文化,直到中共停止審查並允許藝術家批判性地看中國。中央部委的出版社、報社、雜誌社很難有公信力,應統統改革變成傳媒集團、出版集團,歸入行業獨立運作──這是新聞出版署署長柳斌傑的改革設想。但這個「媒體姓黨」一出來,似乎又在開倒車,走回頭路。做過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裴遜草擬的《宗教自由法》說:「人的思想見解既不是政府管理的對象,也不屬其管理的範圍」。「媒體姓黨」不但管理思想導向,又框定了對思想管理範圍,在治國方略的大棋局上真是一步臭棋。

來源轉自:
【2016年5月號 爭鳴總463期(大陸)楊十郎】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專家:同時服藥及營養品 致命性或高於癌症


很多人喜歡服用營養補充劑,但如果同時間也在服用藥物,有可能產生副作用,有時致命性比癌症還高,因此如果要同時服用兩者時,最好徵詢醫師的專業意見。(Fotolia)
【記者吳英/編譯】
零售店貨架上的保健食品琳琅滿目,維生素、魚肝油、亞麻籽油等,都是很多人喜歡拿來當做是營養補充劑服用,但如果同時間也在服用藥物,有可能產生副作用,例如某些補充劑如果結合血液稀釋藥物時,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內出血,致命性比癌症還高。因此如果要同時服用兩者時,最好徵詢醫師的專業意見。
《今日美國》4月24日報導,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大學藥學系助理教授卡拓(Dima Qato)表示,全美越來越多的人同時服用營養補充劑及藥物,已成為嚴重的問題。卡拓主導的一項研究顯示,62歲到85歲的老年人,87%至少服用一種以上的處方藥,38%服用至少一種以上的非處方藥,64%至少服用一種以上的補充劑。
研究人員發現最常見的致命性組合是同時服用稀釋血液藥物華法林(warfarin)及補充劑Omega-3魚油,老年人同時服用這2種成分的比例,在5年內增長8倍,由2005 – 2006年的千分之一,到2010 – 2011年增加到千分之八。
研究人員也發現同時服用菸酸補充劑(niacin supplement)及降膽固醇藥物辛伐他汀(simvastatin)的比例高達千分之四,這樣的混用也會增加副作用。
對於這份研究結果,「負責任的營養理事會」(Council Responsible Nutrition, CRN)副總裁安德烈.王(Andrea Wong)在聲明中表示,研究結果顯示,老年人混用補充劑及藥物的比例不高,表示對消費者造成的實際風險不會太高。
雖說如此,卡拓表示研究結果顯現的趨勢讓人不安。她表示,目前僅針對較常見的補充劑及藥物的組合進行研究,還有相當多的組合及其可能的反應,尚是未知數。
芝加哥大學草藥研究唐中心(Tang Center for Herbal Medicine Research)主任袁春淑(Chun-Su Yuan,音譯)同意卡拓的看法:「患者必須知道(混用)潛在的不良後果。他們並不知情,以為這些產品都是天然食品,是安全的,但事實並非總是如此。」 文章說,混用兩者的後果可能是危及生命,其嚴重性更甚於癌症。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lin Cancer Center, MSKCC)藥劑師和針灸師西蒙.楊(K. Simon Yeung)表示,目前已知有些補充劑會降低某些化療藥物的效果,或加重其副作用,而且還存在其它未知的影響。他說:「癌症患者應該知道這些產品(對藥物的影響),還有很多因為尚未研究,而不知道對癌症藥物的影響。」
所有專家包括補充劑業者,都呼籲患者在同時服用補充劑前,要諮詢醫療保健人員的專業意見,另一方面,醫生也有責任詢問患者是否服用補充劑。
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及患者也可以到「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下屬的「國家補充與替代醫學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Integrative Health, NCCIH),查詢有關補充劑的信息,MSKCC網站也有提供關於草藥正、負面作用的信息。在此整理部分信息如下。

鈣:
可能的好處:防止骨質流失。可能預防癌症及心臟疾病,不過研究的結果正反不一。
可能的藥物交互作用:可能會減少一些藥物的效果,包括治療骨質疏鬆症的雙膦酸鹽(bisphosphonates)和某些抗生素。

大蒜:
可能的好處:可以降低膽固醇和血壓(研究結果也是正反不一)。
可能的藥物交互作用:與抗凝血藥物(血液稀釋劑)藥物混合使用,可能增加出血的風險。會降低血糖,所以可能會影響胰島素的用量。
注意:在大多數情況下,草藥用於烹飪不會造成問題,但一些報告顯示,患者大量食用大蒜後,會增加手術後出血的機率。

薑:
可能的好處:研究結果顯示有助於緩解噁心和嘔吐。另一方面,也可能刺激食慾,緩解消化,但這類研究較少。
可能的藥物交互作用:與抗凝血藥物一起服用,可能增加出血的風險。可能會影響胰島素的用量。可能減少抗生素環孢素(cyclosporine)的血濃度。

Omega-3脂肪酸(包括魚油):
可能的好處:可能預防心血管疾病(不過,NCCIH表示研究結果正反不一)。可能降低一些癌症和心理健康風險。
可能的藥物交互作用:可能增加抗凝血藥的出血風險。可能增加一些類固醇藥物的副作用。

來源轉自:
【2016年04月25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細菌也有故鄉? 研究:可辨認菌落城市來源


專供細菌生長的平皿(維基百科)
【記者張秉開/編譯】
也許,人可以從一個陌生人的飲食、運動、衣著習慣等方面,判斷其家鄉來自何方。一項研究發現,可以根據細菌菌落的特徵,判斷其來源城市。似乎細菌也有它們的故鄉。
據《探索》4月21日報導,這一微生物學研究結果令科學家驚訝。難道城市有細菌指紋?
北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科學家約翰•凱斯(John Chase)與其合作者花費一年時間,在美國聖地亞哥、弗拉格斯塔夫(Flagstaff,又稱為旗桿市、旗竿鎮)及加拿大多倫多(Toronto)等城市的九個辦公室,進行細菌菌落生長、遺傳學與基因組學試驗,並得到出乎意料的結果。
研究者表示,根據菌群特徵來判斷城市的準確率高達85%。研究者說:「我們發現,辦公室的菌群特點表現出城市差異,以至於我們可以準確預測某個細菌樣本是從哪個城市的辦公室採集來的。」而且不管是春夏秋冬,在不同的時間,根據細菌菌群的特徵都可以判斷其來源城市。
研究者想找出造成這種特徵的原因,如地理、房間位置、季節和與人的互動情況等。
研究者對辦公室的設施進行了限定,如相同地毯、天花板和石膏板,並進行其它檢驗,如從那些辦公室工作人員的皮膚、鼻、口等身體部位收集微生物樣品,來比較微生物的遺傳學及基因組學方面的差異情況。
研究結果還說明,在同一個辦公室的細菌菌落不隨著材料不同而改變,但隨著地點的變化而變化。研究者在報告中寫道:「地板樣品中的細菌比天花板或牆壁樣品顯著增多。」
研究者又表示,人皮膚上的細菌最容易被查明來源。但是,研究者未指出細菌菌落可以代表來源城市的確切原因。
該研究發表於美國微生物學會的開放雜誌《Open-access mSystems™》。

來源轉自:
【2016年04月22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神奇食癒力】除皺


(Fotolia)
【文/朱惠東】
好發時間:皺紋都是在疏忽中生長
好發族群:皮膚分泌旺盛者、中老年人
哇!可怕的皺紋爬上身。這幾年肌膚越來越鬆弛,膚色黯淡,而且毛孔很大又粗糙。
這些全是角質細胞不能夠自然脫落所形成的角質層,在皮膚的表面堆積所致。
不想老起來等?這樣做,重現青春臉龐,恢復緊緻彈力
食材級面膜,方便、安全又有效。

【老中醫這樣做】
果酸是從水果中發現的有機酸,它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類別,包括三十七種物質,例如甘醇酸(又叫甘蔗酸)、乳酸、蘋果酸、酒石酸、檸檬酸、杏仁酸等。
現代研究還發現,果酸具有極為強大的美容功效,可以降低角質細胞之間的黏連性,從而促進角質細胞之間分離,直至剝脫。
優酪乳在製作過程中,透過乳酸菌發酵,其中所含的乳糖成分可以產生相當大量的乳酸,也就是說,優酪乳恰恰就含有極為大量的乳酸成分。紅糖是以甘蔗為原料製成的,含有大量的甘蔗酸成分,所以優酪乳和紅糖都含有大量的果酸。
在各類果酸當中,甘蔗酸的分子是最小的,所以最易滲透皮膚表層,吸收效果也最明顯,其次便是乳酸。
作為果酸當中分子量第一、第二小的甘蔗酸、乳酸,稱得上是果酸中的代表,用它們美容自然能發揮良好的效果。
此外,果酸還具有保濕作用,不少女性朋友也許有這樣的經驗:皮膚乾乾的,沒什麼油,但經常長粉刺,非常煩人。這是因為她們臉上皮脂腺出口處的角質細胞堆積和增生過多,從而導致皮脂排泄不暢,而皮脂恰恰是皮膚保濕的關鍵──皮脂和汗液、水分混在一起,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皮脂膜,保持住皮膚的「水土」。
果酸恰好可以清除堆積在皮脂腺開口處的角質細胞,讓皮脂腺排泄通暢,分泌足量的皮脂到皮膚表面,促進皮脂膜的形成。
需要提醒的是,部分女性有可能對果酸過敏,敷完面膜後臉部會出現刺痛、發紅的現象。若有這種情況,最好就不要再繼續使用了。
即便使用沒有明顯的不適感,也不建議頻繁使用,特別是對於皮膚較薄的年輕女性來說,建議每週使用一次即可。
另外,連續使用幾周之後,應該停用兩三個月,以讓皮膚在不受外界影響的情況下,自然地進行新陳代謝。

【老祖宗的智慧】
果酸為什麼能換膚、恢復肌膚彈性?
對於表皮下面的真皮,果酸可以促進真皮細胞生長,以增加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從而讓皮膚變得更加有彈性。其實臉上的死皮,就是角質細胞堆積而成的。透過果酸,一方面可以使死皮脫離,另一方面則能夠促進新皮生長,這樣就達到「換膚」的效果了。導致皮膚鬆弛、粗糙的直接原因,就是真皮層厚度下降,真皮層的膠原纖維減少,而果酸卻可以促進真皮細胞及膠原纖維的生長,提高膠原纖維含量,從而增加真皮層厚度,令皮膚恢復緊緻。

【保健養生功】

(Fotolia)
◎優酪乳面膜
材料:優酪乳、麵粉、毛巾。
做法:將適量優酪乳與麵粉混合,調成糊狀。使用前先用熱毛巾把臉部擦淨,再將優酪乳面膜厚厚地塗滿全臉,半小時後用溫水洗淨。

◎紅糖糊敷臉
材料:紅糖一百克,水、麵粉各適量。
做法:紅糖一百克,用熱水溶解後,加入適量麵粉調成糊狀,塗於臉部,五十分鐘後用清水洗淨。

──摘編自《13億華人瘋傳神奇食癒力:101道中醫養生營養療法》,博思智庫出版

來源轉自:
【2016年05月06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花椰菜料理不當 抗癌解毒功效大減


(Fotolia)

專家認為60%~7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其中30%~40%的預防工作可透過飲食調整、運動及減輕體重來達成。(Fotolia)
【記者安琪/綜合報導】
花椰菜是超級的營養食材,具有抗發炎、解毒的作用,更是抗癌尖兵。不過,料理方式會影響其中養分保留多寡和抗病效益;進一步說:不當的清洗、切菜和烹調都會使其功效大減。有鍵於此,本文彙整生活科學網資訊和英國的研究,幫助讀者掌握料理花椰菜的箇中要領,以獲取最大化的養生價值。
保鮮小錦囊
蔬果的深顏色表示含有較多的抗氧化劑,所以建議食用色澤濃綠的綠花椰(又名青花菜、綠菜花或西蘭花)。選購新鮮綠花椰的要訣是:挑選緊密且色澤均勻的,避開有黃色或褐色花蕾的;而花莖部分,要留意是否結實堅硬,選擇淡綠色帶白,沒有變黃、發黑或乾枯的情況。
研究發現:花椰菜切開後6小時會損失75%具抗癌功效的硫代配醣體(glucosinolate),所以最好將它存放在冰箱的蔬果保鮮箱,直到烹飪前才拿出來清洗和料理。

切菜vs清洗 孰先孰後學問大
料理花椰菜的首要原則就是縮短食材處理時間,以避免營養素在空氣中氧化;換言之,要儘早處理,立即烹煮,不要放置太久。 多數人習慣於先切菜再進行清洗,這樣做容易喪失其中的養分;問題在於如果先切再洗,菜與水的接觸面積變大,水溶性的維生素因此更容易流失。
至於該如何清洗方能避免農藥殘留問題,東西方實驗顯示:無論採用哪一種洗滌方法都不如清水對去除農藥的效果好。《長春月刊》引述台灣毒物專家林杰樑的話說,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先浸後洗」原則,並用清水澈底清洗。他進一步說明:就是將蔬菜浸泡在水裡,接著打開水龍頭,以不斷流動的小水沖洗浸泡的蔬菜約15分鐘。有鑑於農藥大多是水溶性的,這樣可使其表面的農藥不停地被水溶解並帶走。他尚且提醒說:不建議浸泡太久,否則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流失,而且水中的農藥會再度污染蔬菜。
清洗過後,如何切花椰菜也是學問。菜莖部位亦具有營養價值,做菜時可別將它切掉不用。還要注意避免讓很多小粒花朵散落,造成食材的損失。

保留最大營養 清蒸5分鐘最優
考慮到農藥殘留問題,專家建議熟食較佳,此乃因花椰菜在澈底清洗並經煮熟食用後,多數農藥就會遭到分解,溶於水中,或是隨著水蒸氣揮發掉。
由於花椰菜內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為水溶性,很容易為高溫所破壞,或者是溶解於水中,故加熱時間不宜過久,烹調時用水量不宜過多。此外,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針對汆燙、清蒸、微波、炒菜四種烹調方式,進一步研究何者能保留最多的抗癌物質。結果發現清蒸是最優的方式。而常見的燙青菜方式會喪失最多的硫代配醣體,使得抗癌效果變差。以熱水汆燙約5分鐘會流失20%~30%,10分鐘會失去40%~50%,若燙30分鐘損失率高達77%。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學院(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年度會議報告:蒸煮花椰菜最多不要超過5分鐘,抗癌功效最佳。
花椰菜中具抗癌特性的異硫氰酸鹽(Isothiocyanates),經烹調後嚐起來略有苦味。要避免因這種苦味而排斥食用花椰菜,不妨在烹飪過程中添加大蒜、香料、檸檬汁或醋,或是於起鍋前淋上少許蜂蜜或橄欖油,除了仍保有其抗癌活性,吃起來也感到清爽而不油膩。

來源轉自:
【2016年05月04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每天洗澡最好?專家:一週2次更健康


(Fotolia)
【文/記者許家琳】
很多人每天早上在上班之前會洗澡,保證一天從清爽開始,可是每天洗澡真的令人更健康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傳染病專家表示,人們認為每天洗澡更衛生清潔,但從細菌學角度看,事實並非如此。
美國《時代》雜誌報導,哥倫比亞大學護士學院副院長、傳染病專家拉爾森(Elaine Larson)的研究顯示,在對抗疾病感染上,現在大多數人使用的抗菌肥皂和清潔產品並沒有比以前的舊款肥皂效果好。
她說,如果身體上有異味或剛從健身房回來,洗澡當然會去除身體異味。但若想讓自己遠離細菌感染,經常洗手就足夠了。
拉爾森還表示,洗澡太頻繁可增高某些健康風險,皮膚乾燥而龜裂容易促成致病細菌有可乘之機。這意味著經常洗澡會使人體皮膚更乾燥,尤其是年紀大的人本身皮膚已經變的乾燥。
喬治華盛頓大學皮膚科助理教授米歇爾(Brandon Mitchell)博士也認同這個觀點,米歇爾表示,大多數人都洗太多澡,洗澡可以去除皮膚上的天然油脂,也可能會破壞皮膚的免疫系統,增加細菌侵入風險。米歇爾和拉爾森均建議民眾,放棄使用抗菌清潔劑。 那麼,洗澡頻率要多少才對健康更有益呢?米歇爾表示,僅從健康角度考慮,一週洗澡1~2次就足夠。「你的身體是一個天然運轉良好的機器,每日淋浴是沒有必要的。」
拉爾森表示,因為衣服最容易沾染身體皮屑和汙垢,所以只要勤洗手且勤洗衣服,就可以避免對健康的不利影響。
米歇爾也建議,每天洗澡的人不需要澈底清潔全身,重點清洗腋下等容易產生強烈氣味的部位,其他部位無需用太多肥皂或沐浴乳。

來源轉自:

【2016年05月04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想成功 趕快改掉這七種壞習慣


你要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對過去心存感激,然後放下它,專注在下一件事情上。(Omarukai/Flickr)
【記者李實真/編譯】
每個人都想要成功,但是有很多無法察覺的心理習慣,嚴重地阻礙我們通往成功的道路。美國《創業家》(Entrepreneur)雜誌盤點了七種阻礙你成功的負面習慣,你必須一一地找出來,然後改掉它。
抱怨
抱怨不僅僅是一種壞習慣,也會給你的大腦帶來一種長久的影響。一旦大腦對一些事情有了負面的推測或結論時,未來就很容易產生更多的負面思想,因為你每抱怨一次或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不順心的事情上,就會強化腦中的負面思想,讓你越來越容易將精神專注在生活中不好的一面。而且抱怨也具有傳染力,當你在抱怨時,周遭的人也會受影響而產生負面思想。
每個人難免會藉著談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與艱辛,讓自己心情發洩一下,但是想要做一個成功的人,必須更加注意你的表達方式,你不能只說出不順心的一面,還要強迫自己說出生活中積極與正面的事情。這樣才能打開你的視野,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從困境中找到生機。

受限的信念
受限信念(Limiting beliefs)是對自己信心不足的一種心理障礙,會直接限制你的行動力。它是一種負面的的思想,就像唱片跳針一樣,在你的心裡面不斷地重複著,最後在心理上限制著你,讓你相信自己達成目標的機會渺茫,進而認為自己是無法成功的。 受限信念會產生不良的連鎖反應,它會引導你遠離成功的渴望,促使你不採取有效的行動,阻止你看到有利的成果;它還會讓你產生惰性,做事拖拉,不集中精力在目標上,你很自然地就會偏離通向目標的道路。
如果你想要成功,首先必須特別注意受限信念這隻怪獸,因為只要你心裡越想它,它就越茁壯,其實你的心態完全操之在你,所以你要訓練自己,不斷地告訴自己,你有達成目標的信心與能力。

怪罪他人
人在遇到事情不順遂時,會生氣,會責怪別人,其實責怪者是自私的,在情緒處理上是不成熟的。他在找理由作為規避自己責任的藉口,他一貫地指責別人,自己卻永不犯錯。他責怪別人的主要目的是保護自我與情感,同時也保護自己的生活哲學。
雖然人都會做出自私、利己的決定。但是責怪他人的人已經形成一種固定的模式,他遇到不如意就會做出立即的反應,總是要找別人做替罪羊。要根除這種習慣,你必須在你的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上下功夫,要能傾聽,能接受自己的錯誤,進而成長。如果你無法接受錯誤,那麼就會阻礙你個人的成長,直接影響到你的成功指數。

消極性的自言自語
當你心中的自言自語都是消極性的時候,會把小事變成大事,大事變成災難。原本不嚴重的事情,卻能給你造成很大的壓力,然後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因此,如果你告訴自己說你無法處理這件事,那麼你很可能真的無法處理它,因為你的潛在意識會相信你的自我對話,你很自然地就不會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你可以改變你的自我對話方式,你想像著正在和一個你很信任的人說話,你想要用積極正面的話去鼓勵她,這樣可以戒除負面思想,讓心中的自我對話都變成積極正面的,養成習慣後會減輕壓力,讓你充滿力量。

沉湎過去
大家都有許多痛苦的過去,有失敗,有犯錯,但是逝者已矣,如果你沉湎在過去,那麼你是選擇活在人生的軟弱面,而不是堅強的一面,你可能是活在恐懼、悲憤、怨恨或其他強烈的負面情緒中。如果你無法活在當下,展望未來,那麼你只能裹足不前,是不可能通往成功之路的。
你要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對過去心存感激,然後放下它,專注在下一件事情上。如果你想要成功,就讓歷史成為你最好的老師,放下怨恨,讓成功成為對過去痛苦的最佳復仇。

拒絕改變
人生和事業都是難以預測的,如果你不能順勢應變,就難以獲得成功與快樂。當你遇到事情不順利,而又抗拒改變時,你已缺乏控制全局的能力,你所掌握的東西,只會降低你對工作和生活的整體鬥志和態度,那麼此時你會感到恐懼或憤怒,這種情緒會降低你執行日常工作的注意力與效率。效率低,生產力就低,會讓你更生氣或怨恨,這種態度會干擾你的工作環境,進而影響你的工作夥伴。
你要學習不斷地改變,雖然改變會讓人感到有些委屈,但你必須調適自己,你覺得無法做到的地方,要尋求幫助。你的適應力越強,你越不會抗拒生活中的改變,那麼通往成功的道路就越順暢。要把改變視為是對你有利的好事。

尋求認可
尋求認可會讓人認為你隨時需要別人的幫助,缺乏才智,沒有能力。你越請求別人認可,越難獲致成功。你會被認為是一個容易被打敗的對手,人們不自覺地會想要占你的便宜。如果你想要成功,你必須對你自己、你的想法和信念深具信心。當你對自己信心滿滿時,別人或許不認同你的意見,但是仍然會對你表示敬重。
在與別人不同意見的衝撞中,你會得到真正的成長,在激烈的爭辯中,會產生絕妙的點子。記住,想要尋求他人認同的心態是阻礙你成功的殺手。

來源轉自:
【2016年05月11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