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6月1日,韓國國內確診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病例已上升至18例。圖為5月28日,韓國金浦國際機場的客人戴口罩入境韓國。(newsis)
(記者文龍韓國首爾2015年06月01日訊)
截至6月1日,韓國國內確診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病例已上升至18例。韓國衛生當局認為,新增的17名患者都被首例患者感染。因此,首例患者很有可能是病毒的「超級傳播者」。
首名患者是位68歲的男子,他最近曾前往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巴林,回國後被確診罹患MERS。公開資料顯示,MERS病毒與2003年在中國肆虐的薩斯(SARS)病毒同屬冠狀病毒,感染MERS病毒的患者,會出現和薩斯一樣的症狀,因此也被稱為「新沙士」。
首例患者成「超級傳播者」
從韓國衛生當局分析資料來看,被二次傳染的患者與首例患者有過1~4個小時的接觸。從有關中東呼吸症候群的論文來看,一般每名患者二次傳染的人數僅為0.7人,但韓國首例患者卻連續感染了17人(截至6月1日),因此專家分析這名患者可能是MERS病毒的「超級傳播者」。
值得關注的是,一名44歲的韓國患者卻「帶病」進入香港、中國廣東惠州等地,最終在中國大陸確診為感染MERS。在大陸與其密切接觸者至少有38人,香港與該患者密切接觸者至少有193人。
疫情能否擴散 本週最關鍵
韓國專家分析,這次疫情能否擴散,接下來的一週是最關鍵時期。鑒於所有患者均被首例患者感染,該患者於5月20日被隔離,而中東呼吸綜合症的最長潛伏期為兩週。因此有分析認為,6月3日之後不會再有二次感染的病例。這一週過後,感染者增加勢頭會大大減弱。
但也有專家擔心,儘管與首例病人有過近距離接觸者已經被隔離,但由於個別病例脫離了韓國衛生當局的控制範圍,且部分與病患密切接觸者有可能未接受隔離措施,如果發生三次感染的話,擴散速度反而會加快。
MERS致死率遠高於薩斯
MERS於2012年首次出現在沙特,之後在中東等地傳播,它的潛伏期為2至14天,患者伴有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的病例會出現肺功能衰竭,最後導致死亡。
截至目前確診病例超過1,142例,其中465例死亡,死亡率高達40.7%,遠遠高於薩斯的死亡率(11%)。
從目前的病情感染情況來看,與感染者親近和常接觸的人最有可能感染這種病毒,但是專家們還無法確定MERS病源來自何方。 目前尚無疫苗和藥物有效的治療這種病例。
(責任編輯:林詩遠)
專家憂MERS病毒變異 醫生接觸5分鐘即感染
(記者方曉綜合報導)
日前韓國再確診一宗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個案,感染人數增加至13人。當地有醫生與患者接觸5分鐘即告感染。專家擔心韓國MERS出現遺傳變異,變得更強更厲害。 有報導稱MERS疫情死亡率高達40%。中國大陸亦通告出現首例輸入性MERS確診病例,患者為韓籍男子。
韓國媒體引述韓國衛生當局消息稱,5月30日,韓國再確診一宗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俗稱新SARS)個案,使確診患者總人數增至13人。
韓聯社報導透露,這名最新的確診患者今年49歲,是第12例MERS患者的丈夫,他於5月中在醫院探望妻子時被68歲的首例患者感染。
《蘋果日報》報導,當地有一名50歲醫生與患者接觸5分鐘即告感染,該醫生是今次韓國MERS疫情的第5名病人;第6名病人在入院前與68歲源頭病人碰面後即告感染;4名在病房內與源頭病人相鄰的病人亦被感染。
報導稱,MERS疫情死亡率高達40%,是過去新型感染疾病中致命率較高的禽流感及SARS的4倍;不過,韓國MERS迄今仍沒有死亡個案。
今次韓國MERS疫情的源頭病人,從中東回國一下子感染了逾10人,首爾大學醫學院Boramae醫院傳染內科方誌煥教授形容,該源頭病人是超級播毒者。首爾大學傳染內科教授吳明燉相信,「是因為病毒主要傳染到免疫力弱的患者,所以傳染性較高」。
5月29日,中共衛計委通報,廣東省惠州市出現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確診病例,患者為韓國男子。
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何劍峰稱,該韓國男子在5月28日被找到之前還坐過大巴,住過酒店,參加過會議,理論上有發生第二代病例的可能性。
據澎湃新聞5月29日報導,該名來自韓國的首例輸入性MERS患者目前仍在廣東惠州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其密切接觸者已追蹤至47人,其中9名乘客已與疾控中心取得聯繫,目前正隔離觀察。暫無出現不適。
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首個病例出現在2012年。2012年6月13日,沙特阿拉伯吉達的一名60歲男子因發燒、咳嗽和氣短入院。入院時他已經發燒7天。11天之後,他因為進展性呼吸和腎衰竭而死亡。
BBC中文網報導,至今全球23個國家曾確診MERS病例1142宗,其中1117宗發生在中東地區,全球共465例死亡。對這個死亡率很高的MERS目前尚無特效藥和疫苗。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 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5月28日,中港股市齊齊下跌,滬深股市大跌6%,香港恆生指數收市跌626點。(余鋼/大紀元)
(記者李玲浦香港報導)
受多個負面消息影響,中港股市5月28日(今天)齊齊下跌,猶如爆發股災。大陸滬深兩市超2,000只股票下跌,500股跌停;滬指連續失守4,900、4,800、4,700關口,重挫6.5%,單日跌幅創2015年1月19日以來最大;恆指亦暴瀉626點,有大陸媒體擔憂,八年前的A股「530」大跌市或重現。
上海股市連升七天,創7年新高後,今天掉頭下跌。金融、煤炭、保險、有色金屬同石油股集體下挫。上證指數接近全日最低位收巿,全日暴跌6.5%或321點,收報4,620點,超過500只股跌停,深成指跌6.19%,收報15,912點,單日跌幅逾千點。
恆指高開81點後急轉直下,午後跟隨A股跌幅加大,最多大跌839點,低見27,242點,全日收報27,454點,國企指數跌幅更大,一度急跌逾半成,收報14,183點,跌518點或3.53%。港股今日成交2,060.48億,較上日多485.33億元。
多個大陸媒體均擔憂八年前的530大跌市重現。搜狐網指:「當前股市和『530股災』有哪些區別?」亦有媒體指,與2007年的A股「530」跌幅一致,有人驚呼「530」股災提前來?!

股市大跌,香港證券行的散戶緊張地觀看股市指數。(宋祥龍/大紀元)

5月28日,中港股市齊齊下跌,滬深股市大跌6%,香港恆生指數收市跌626點。不少股民損失慘重。(宋祥龍/大紀元)

股市大跌,香港證券行的散戶緊張得觀看股市指數。(宋祥龍/大紀元)
中共央行突回購 引發股市暴瀉
路透引述消息表示,中共央行近期對部份機構定向正回購,抽走資金規模逾千億人民幣,加上中央匯金在5月26日A股場內減持工行(601398.SH)和建行(601939.SH),消息引發A股暴瀉。
另外,亦有分析指,券商再降兩融槓桿、監管層或正摸底銀行資金入市情況、天量成交背後各路資本瘋狂減持並且5月累計套現約600億元、下週新一批新股來襲或凍結天量資金等多個利空消息,造成今次大跌市。
交銀國際研究部首席策略師洪灝對《大紀元》表示,今次大跌是因為央行作了出人意料的舉動,「一個多月來首次啟動正回購,令市場非常吃驚。市場需要4~5萬億資金,但央行今次抽走的資金較多,令市場流動性收縮,引發A股暴跌。」
另外,歐美股市由於美聯儲主席耶倫的言辭和經濟數據的改善,擔心提前加息,造成美國股市大幅度回調,也對香港股市造成一定的困擾,加上A股下調,令恆指同步下跌。
他預期後市仍會波動,或會步入調整期。洪灝還提及,股市大跌後,中共新華社就發表評論文章,希望不要和八年前的530大跌市作比較,和1月19日股市跌時反應一致,凸顯當局對股市下跌的擔憂。他擔心未來中共當局會出臺政策整頓股市。
A股普遍被認為是政策市,而最近中港股市大漲,外界普遍解讀為中共當局操作股市所致,以此轉移中國實體經濟下跌的風險。不過,洪灝強調,中共不應過份干預股市,應讓市場調節,否則和市場化改革相違背。

信誠證券高級銷售經理呂文廣提醒投資者可減持近期狂升的中資股,轉向較穩妥的藍籌股。(宋祥龍/大紀元)
中資股被過份炒高 專家建議減持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稱,今次恆指大跌除了因為是人行正回購外,亦都「撞正」期指結算日,不排除一些大戶趁機結倉,出現「交割日效應」,令一些散戶蒙受損失。
信誠證券高級銷售經理呂文廣提醒投資者可減持近期狂升的中資股,轉向較穩妥的藍籌股,「大陸實體經濟差,中共要放水帶動股票,希望帶動消費,但這些股票升得急,亦跌得急,波幅會加大。」
八年前的530大跌市
歷史上也曾有過暴跌。統計數據顯示,在1996至2009年間,滬指曾有20次下跌超過6%,次日上漲概率為8成,後5個交易日及後10個交易日收漲的概率也較大。其中最典型的是1996年12月17日,在滬指暴跌9.44%之際,第二天滬指走出高達7.42%的漲幅;但第三天再次重挫7%。
2007年的5月30日零時零分,中共當局突然加印花稅,這天大盤從前一天的高點4,335點,跌到4,015點,在短短一週內滬指重挫近千點從4,300點一路狂洩至3,400點,亦被認為是另一次的大股災。
中國股市大跌 專家:及早離市別再被騙
5月28日,中國滬深兩市股指均出現大幅跳水,滬指跌幅達6.5%,指數下滑321點,深成指數跌幅達6.19%,下滑1050.58點。滬深兩市當日有超過2000只股票下跌,超過500只股票跌停,甚至有股票在一分鐘內從漲停到跌停。海內外專家勸告大陸股民及早離開泡沫股市,不要再被欺騙,以致最後一無所有。
兩市大幅跳水 海內外專家勸股民儘快離市
據陸媒報導,5月28日為5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當日滬指跌幅與2007年5月30日股災日的跌幅相同,歷史出現驚人的相似。8年前的5月30日,滬深兩市在大牛市期間,收盤跌幅均超過6%,滬指跌幅同樣是6.5%。兩市共有859只股票跌停,一天之內市值蒸發約1.23萬億元。
5月28日的大盤跳水導致很多股民血本無歸,股民每戶平均虧本2萬元。有股民在一天內從賺52萬元到虧40萬元,92萬元被蒸發;還有股民直呼一個月掙的錢一分鐘就沒了;還有股民稱,昨天還在數錢,今天就抹眼淚;也有賠錢的股民直嚷嚷要跳樓。
茅於軾教授的學生、經濟專家段紹譯先生對大紀元記者說:「中國股市真正的投資價值點位就是2000點,現在能漲到4900點確實是一種嚴重的泡沫,不僅不是真正的財富,反而還要消滅財富。今天這個行情有弊無利,只有害處沒有好處。直到上個月以前,我都沒有反對身邊的人去炒股,但是今天我建議大家遠離股市,最起碼選擇一種能真正創造社會財富的事業,因為我覺得股市這個風險是越來越大了。」
河南省一家投資公司金融顧問鄭先生也對大紀元記者表示,根據自己多年的執業經驗,在中國這樣的股票市場裡,賠錢的主要都是散戶,而莊家想要退出非常容易。「中國股市目前的上漲肯定是政策性的,不是來自於經濟實體。目前大家都知道實體經濟是處於谷底的,股市就是其風向標,目前的股市點位完全是一種恐怖的泡沫,對市場的控制越來越難,形勢非常險惡。對很多散戶我建議他們離場,拿著錢遠遠的離開,而且不要再回來。其實能在這個時候出去就已經算是幸福的了。」
旅居海外的中國問題專家、《中國事務主編》伍凡先生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也說:「中國股市這次行情中還有一個更大的特點,就是融券融股。沒有錢買股票,我借錢給你;你想買哪個股票買不到,我把股票借給你去賭;專門設立這樣的公司來吸引沒有錢的那些賭徒進來,把他們騙進來。輸了就是你倒霉,贏的卻是莊家和這些融券融股公司。」
專家解析中國股市:是中共融資的工具
段紹譯先生表示,中國股市就是個賭場,真正的贏家是賭場的老闆,也就是券商和政府。而普通的老百姓在股市沒有破滅的時候都以為自己賺錢發財了,到股市破滅的時候才發現錢蒸發掉了,自己還是回到起點,甚至損失的比起點時還要多。因為中國股市是個泡沫,價格都是虛的,只有把股票賣掉了才算賺了錢,沒有賣掉的話就賺不到錢。而股民的心理是買高的,大家都去買那個股票價格才會漲,每個人都誤以為自己的股票值最高價,但是根本賣不掉的,只有極少數人才能夠在高點賣出。
「中國股市已經進入倒計時,泡沫可以說是嚴重的。以後像這種震盪會更加頻繁,指數已經不重要,很多的股票都沒有實際意義和投資價值,都是透支了一兩年業績的。隨著股指期貨的推出,漲跌會更加沒有規律。歷史絕不會簡單的重複,後漲的指數還會跌回去,那時會有很多人破產。」鄭先生說。
伍凡先生則認為,中國股市這種暴漲暴跌的狀況不是第一次發生,今後可能還會持續出現,甚至會變成常態化。因為大莊家和中共政府都要賺錢,所以就會採取升降升降的方式,來維持中國股市這個火不斷。
「現在中國金融市場一直在不斷的降息降准,大量的資金投入市場,就使得借錢的成本降低了,這樣那些股民就有興趣借錢來賭。指數一下跌下來,政府賺錢了。賺了以後怕大家跑,就在跌了以後過兩天再慢慢上來。中共的總目標就是在這個社會上融資來支持中共政權,這就是它的手段。」伍凡先生說。
段紹譯先生認為,在最近一年裡,滬指在3000點到5000點之間波動的可能性很大。因為現在中國目前的經濟不景氣,房市的泡沫也非常嚴重,加上老百姓投資渠道很少,所以政府可能出於刺激經濟的目的,有意識地想把這個股市瘋狂一次。
「中國這個股市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國家的股市,有很多黑幕,有很多的幕後操縱。政府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可能直接去干預經濟,也可能操縱股市向泡沫更大的方向發展。但是不管股市怎麼漲也是根本不值錢的,可能有少數企業或操縱股市的人能夠從中獲利,但是社會總財富只會越來越少,不會越來越多,所以指數最後終將又回到2000多點。」段紹譯先生說。
最後,鄭先生意味深長地說:「山雨欲來風滿樓,起風了,要下大雨了,大家趕快收衣服回家吧。」
(責任編輯:林銳)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 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5月26日,中國滬指漲至4910點,有金融人士表示在股市和實體經濟相背離的情況下,中國股市最後不外乎有轉換為更大的泡沫等3大結局。( STR/AFP/Getty Images)
(記者劉毅報導)
5月26日,大陸滬指達到4910點。有金融人士表示在股市和實體經濟相背離的情況下,中國股市最後不外乎有轉換為更大的泡沫等3大結局。
鳳凰財經稱,牛市走到現在,很多老股民膽子越來越小,因為一些股票的上漲顛覆了他們所有的炒股經驗,完全看不懂了,也就是說找不到支持自己敢於繼續重倉的邏輯了。
財經作家吳曉波表示,在股市面前,理智——如果它還真的存在的話,已經在漲停板面前徹底暈厥倒地。
吳曉波稱,和上屆政府的4萬億刺激經濟計劃不同,4萬億的新增貨幣直接投放於龐大的基礎建設工程,導致能源價格的上漲及不動產的狂潮,這次,政府則更像一位拉網圍捕的老練漁民,它把海水激盪起來,引起大小魚群的衝撞與翻滾,從而形成了一個十分激烈的萬魚歡騰景觀。
吳曉波表示在各國的經濟史上,每一個大泡沫運動,最終都不會以泡沫的方式終結,它要麼成為一個更大的泡沫或衍變成若干個泡沫組合,要麼沉澱為經濟轉型的動力,要麼直接衝向破滅的垃圾場。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 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全國多城市出現大量飛蚜蟲。(網絡圖片)
南京地區近日出現大量蚜蟲,隨風四處飄飛沾落各處,其他地方還包括北京。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南京發現空氣中有漂浮物落在身上竟然會動,而且還會留下類似水漬的痕迹。對此南京市園林科研所專家表示,南京空中飄浮的白色絮狀物主要是榆四脈綿蚜,是一種蚜蟲,因形似柳絮,被外界誤認為是柳絮。
由於南京天空出現蚜蟲,許多民眾擔憂自己所在地的飛絮也是這種榆四脈綿蚜。不過,鄭州、南陽等地媒體否認這一想法,紛紛採取闢謠報導。
許多網友質疑,北京是不是也有這種榆四脈綿蚜,怪不得最近過敏的人變多了。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 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中共政治局委員、前天津市委書記孫春蘭接替令計劃的職務,但孫罕見地未兼任政協副主席,港媒日前披露,孫未兼任政協副主席的3大原因。(網絡圖片)
(記者張頓綜合報導)
中共前統戰部部長令計劃落馬後,作為中共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孫春蘭接替令的職務,但孫罕見地未兼任政協副主席,港媒日前披露,孫未兼任政協副主席的原因。
網傳孫春蘭女兒被抓
《中國密報》雜誌近期披露,孫春蘭出任中共統戰部部長後,未出任中國政協副主席可能是由於:孫春蘭因女兒涉嫌貪腐被舉報,目前尚未定論;工作能力很差;調任統戰部部長是明升暗降。
報導稱,孫春蘭因女兒涉嫌貪腐被舉報,目前尚未定論。早在今年3月21日,有網友在推特上爆料稱:「請自行核實,萬達集團漳州總經理、前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女兒(年薪1,000 萬),今天被中紀委帶走!」
報導援引北京政治觀察人士稱,孫春蘭個人能力很有限、很差,把她放在天津市委書記這個位置上,實際上有些 「趕鴨子上架」。
該觀察人士稱,孫春蘭任天津市委書記後,天津沒有任何進展,當局在很多方面對「孫春蘭的表現並不滿意,這才有了將其調任統戰部長,明升暗降,低職高配,甚至可以說是遭到貶職。」
此前多家報導稱,現在副省部級及以上官員的任命,都需要經過政治局或者政治局常委會的核准。對於副國級官員的任命,如政協副主席等,更需要經過常委們,尤其習近平的同意。
統戰部升級同時 孫春蘭醜聞爆發
5月20日,習近平出席的統戰會議,前所未有地從「全國統戰會議」更名為「中央統戰會議」。
去年12月31日,中共前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令計劃被免職。12月31日,中共政治局委員、原天津市委書記孫春蘭出任統戰部長。
因中共統戰部屬於中共政協的重要統戰組織,一直由政協管轄,近年來,中共統戰部長在政協副主席中排名第二,而孫春蘭罕見地未兼任中共政協副主席,這是30多年來,首名中共統戰部長未兼任政協副主席;同時,當局調任中共政協副主席、國家民委主任王正偉兼任統戰部第一副部長。統戰部出現了兩名副國級任職的罕見局面。
外界分析認為,孫春蘭從拱衛京師的直轄市的天津市委書記、政治局委員調任實權縮水的統戰部部長,不僅是明升暗降,新任統戰部副部長王正偉是政協副主席,可越過孫春蘭、直接接受分管統戰的政治局常委、政協主席俞正聲領導,從一定程度上說,孫春蘭的權力被削弱和「架空」。
在孫春蘭轉任統戰部長前後,其醜聞也在海外網絡爆發。
報導稱,這名鐘錶女工出身的官員,當年接替薄熙來擔任大連市委書記,將薄熙來提拔的市長夏德仁擠出大連。
她還善於打老鄉牌,與當時的政治局常委賈慶林,政治局委員、全國總工會主席王兆國攀上了河北老鄉,由王推薦,當上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官至正部。此後由曾經在「福建戰鬥和生活」的賈、王提名,當上福建省委書記。
作為政壇唯一女地方大員,孫春蘭討好高官更是有一套。有一年清明,時任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返回晉江老家掃墓,孫春蘭獲悉之後,也馬上驅車由福州跑到晉江,拜會宴請張高麗。
之後,孫春蘭再率領福建省黨政代表團到天津考察,拜訪張高麗,「與天津市領導進行了兩次集中交流」。這為孫春蘭晉身政治局之後主政天津埋下了伏筆。
也有報導稱,孫春蘭和落馬的周永康、薄熙來、令計劃等一樣,都曾追隨中共前黨魁江澤民殘酷迫害法輪功的政策。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 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