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將改革目標歸結為「推進治理現代化」,贏得中共新「核心」地位,政治安排朝著十九大迅速推進,看來形勢不錯。年末的政治局生活會,公然演示政治局委員們對中央及其「核心」亦即習近平「表忠心」,與當年整肅胡耀邦的「生活會」,有異曲同工之妙。
面對經濟,面對民生,看上去也不錯。所謂「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被尊為「重大判斷」,「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體系」,體現著「黨領導經濟工作」,而且承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根源是重大結構性失衡」,「處置『僵屍企業』」是「牛鼻子」。然而,中共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這些講得冠冕堂皇,而面對實際,就又是另一番光景。
去年十二月中旬,先是債券市場重挫,信用崩潰令人震驚,去槓桿之難,可與去產能、去庫存相比,絲毫也不遜色。有人稱,股災是表皮出問題,而債災則是骨頭骨髓出問題。不過,此事出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舉行之際,習近平沉住了氣,聽憑監管機構處置,不像去年那樣魯莽了。
但是,信用的麻煩不僅表現在債券市場,民企與外企撤離、資本外流、人民幣貶值,諸多事情,都令人頭疼。習近平吟誦黨領導經濟工作、黨領導國有企業的「主旋律」,以此鞏固國有體制支配地位,他也許真的不知道,這才是他的黨國最為重大的「結構性失衡」。
霧霾肆虐成「新常態」
然後緊接著就遭遇大範圍嚴重空氣污染。這一次,事前預警,限產限行風聲鶴唳,而恐怖景象仍如期而至。更湊巧的是,恰在霧霾肆虐之際,「習核心」率領中共七常委等一眾高官會見載人飛行航天員及參研參試人員。過去人們嘲笑蘇聯人的所謂「衛星上天,紅旗倒地」,嘲笑他們能夠以強大科技與軍事力量爭霸世界,其經濟卻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而習近平此舉,正好顯現出中共太空擴張的同時在治理污染上難有突破的鮮明反差。
大概察覺到其中的尷尬,第二天下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議程之一即為「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他擺出務實姿態,一口氣端出六件事來,要研究解決,其中,事關霧霾天能不能減少。中共要員們高談闊論所謂「加快提高清潔供暖比重」以及「治理好農業面源」,對新能源應用的現實問題,諸如現有電網排斥風電之類,卻未見對策。對煤電運營現狀,特別是,一邊污染物排放形成巨大規模,官僚們甚至可以據此將其列為「自然災害」;另一邊則消除污染的技術創新捉襟見肘,難以應付污染的巨大規模,且污染物處理裝置相形見絀,還時常閒置。更有體現「中國特色」的監測數據造假也被揭露出來,這種狀況看來也只能迴避,不敢碰觸。好在,這時北面的冷風已經臨近,霧霾隨之暫時消散,完美地呈現出中共治下「等風來」的新常態。
如此這般,畢竟窩囊。於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抖擻虎威,會同國務院,查處兩起鋼企「頂風違法違規」事件,兩位副省長也因「去產能」不力而受到處分。這樣處置看似嚴厲,卻恰恰表明,延續當年實驗行政型計劃經濟之精神,如今另起爐灶,搞起行政型「市場經濟」,毫不客氣地將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撇在了一邊。
司法不公致民怨沸騰
仿佛是要提醒人們事情不僅限於經濟,隨後司法界又起波瀾。北京檢察院搶在聖誕節之前突然宣佈對涉及雷洋案的五名警務人員免於起訴的決定,據說這些警務人員害死年輕的雷洋且事後「故意編造事實、隱瞞真相,妨礙偵查」,仍屬「犯罪行為輕微」。顯然,公訴方執意維護警察權力,避免庭審中律師質證,而警方則從輕發落涉案警察了事,並逼迫受害人家屬屈服。聖誕節後,廣東的法院登場,重判烏坎村村民──他們參與抗議集會遊行的權利本應受憲法保護,卻成了警方「決不手軟」予以打擊的「罪行」。這樣,中共的司法機關以「不應被民意綁架」的名義,維護司法屈從於權力的黨國傳統常態,絕不讓民眾在敏感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有意思的是,人們先前推測,當局可能在聖誕之際悄悄讓人民幣匯率破「七」,實際卻是司法機關再露崢嶸,抓住了在年末時再次羞辱法治的機會。
去年十二月中下旬這十幾天,人算之事與天算之事糾纏在一起,展現一幅斑斕圖景,其主色調依然鮮明,即黨國的壟斷、保守和專橫跋扈。
當然,更大的人算之事,當屬今秋的十九大。不出意外的話,習近平將能夠在這場博弈中贏得更實在的權力。好心的人們還在力圖影響習近平,敦促他走憲政民主之路。但是,營造出眼前大片令人窒息氛圍的習近平和他的執政黨,天曉得能有什麼令人振奮的「頂層設計」。
其實,真正有力量的,還是經濟中的變化。不過,它變幻莫測,或緩慢或迅速,正在弄出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整個中國,整個世界,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考驗。這對於喜歡「中國夢」之類東西的習近平,只怕是更要命呢。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