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煤炭業「黃金十年」的結束,有專家推斷,之前瘋狂擴張而帶來的巨大債務危機,或將在夏季大規模爆發。(LIU JIN/AFP/Getty Images)
隨著中國煤炭業「黃金十年」的結束,之前瘋狂擴張而帶來的巨大債務正在成為煤炭行業的「炸彈」。經營利潤下降又蒙上了一層陰影,也讓煤炭企業看不到「春天」的到來。有專家推斷,債務黑洞帶來的危機將在夏季大規模爆發。
賣煤如賣白菜 「春天」未至「寒冬」更甚
巨大的債務正在成為煤炭業的一個「炸彈」,更令人擔憂的是,雖然現在的局面是金融機構、煤炭企業等各方都在僵持著,但在煤炭市場「春天」還未到來的情況下,這種僵局不會維持太久。
26日,最新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於559元/噸,比上一週下降了3元/噸,已是連續第七週下跌且累計跌幅達72元/噸,這給煤炭行業經營利潤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有煤炭業人士稱,以前大家都覺得煤炭行業是暴利行業,然而現在賣煤如賣白菜,一提起煤炭行業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虧損,整個行業都不景氣。
據悉,在山西柳林諸如聯盛集團、凌志集團等大企業都遭遇著不同程度的債務纏身,目前靠自有資金在維持著生產;而諸如振富集團等小企業早已停產甚至倒閉,但這只是中國整個煤炭行業的一個縮影。
從2012年開始,中國煤炭行業利潤開始下滑,2013年煤價的持續下跌則將煤炭行業拖入了寒冬。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煤炭產量和煤炭消費都降到2000年以來低點。
「寒冬」更甚,2014年2月15日起,中國鐵路貨運價格全面上調,平均每噸每公里提高1.5分錢,上調幅度接近13%。這對依賴鐵路運輸的煤企而言,物流成本上漲幾無懸念。
安訊思息旺能源分析師羅湘梅表示,當前市場供大於求、銷售舉步維艱,現在的煤炭行情還是下跌走勢,這部份上漲的成本只能由煤礦企業自己消化掉。
多重債務危機頻發 風險交叉蔓延
隨著煤炭業寒冬的持續,由銀行、信託公司、民間借貸等多方環環相扣堆砌起來的資金鏈岌岌可危,償債風險已浮出水面。
在中國經濟好的時候,很多煤炭企業快速擴張,融資方面不擔心資金的問題,地方政府也在幫助做隱性擔保,除了銀行貸款,還有很多債券融資。但煤炭形勢不好,銀行貸款收縮,而信託等融資成本過高,導致還款壓力大,所以民營企業資金鏈斷裂情況很嚴重,近期出現的信託兌付危機就是個例子。
對於目前煤炭行業債務風險點,業內人士認為,一是資金向單一企業或單一個人的集中,增大了風險集中度,一旦企業或個人違約就將引發風險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二是銀行與民間借貸市場的高度關聯,企業同時參與民間與金融借貸市場,導致資金來源和去向混亂,銀行信貸與民間借貸資金魚龍混雜,形成了「行業+銀行+民間借貸」高度關聯、風險共擔的情況。
資金鏈僵局生債務黑洞 專家推斷夏季爆發
目前無法預計煤炭行業民間借貸的規模,民間借貸因煤炭企業無法償債所引發的案件從去年開始不斷增加。事實上,不僅是中小煤企,一些大型煤企的還款壓力也很大。根據巴克萊報告,截至2013年年底,國企中煤能源已承擔500億元淨債務,自2008年峰值以來,中煤能源的股價已經暴跌82%。
據《經濟參考報》27日報導,中部某省金融辦人士稱,「一些中小煤炭企業雖然負債纍纍,但對自身估值較高,不願意賤賣煤礦資產來還債,保留礦區期望形勢好轉後重新開工。政府為了保護當地產業,希望銀行能手下留情,而金融機構也已被套牢,強令收債只能是損失得越多,現在的局面是金融機構、煤炭企業等各方都在僵持著。」
在北京聯辦旗星風險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任若恩看來,這種債務風險將在今年夏季集中爆發。
任若恩表示,煤炭指數已經從高點下降了40%,這一行業的債務是最嚴重的。按照歷史的規律,債務危機的到來是一個不斷漸進累計的過程,開始是一個小的信用事件爆發,所以現在看到的10億、30億規模的事件,今年夏季或許會有更大規模信用事件的爆發。
目前,中共銀監會已發出行業預警,要求各地銀監局加強對煤炭行業信用風險的檢查,這表明中共政府對煤炭行業違約風險爆發的來臨感到擔憂。
【大紀元2014年02月27日訊】(責任編輯:劉曉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