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綜合經濟】大陸七大利空致A股跳水 兩市近百股跌停


27日,上證綜指下跌近2%,失守3000點;深證成指跌4.11%;兩市逾2800隻個股下跌,80多隻個股跌停。(大紀元資料圖)
【記者文樸/報導】
7月27日,上證綜指下跌近2%,失守3,000點;深證成指跌4.11%;兩市逾2,800隻個股下跌,80多隻個股跌停。
A股暴烈跳水 兩市近百股跌停
27日,上證綜指收報2,992點,下跌1.91%,創一個半月最大單日跌幅;成交額3,168.1億元。
深成指收報10,405.85點,下跌4.11%,成交額4,900.9億元。
創業板收報2,155.39點,下跌5.45%,成交額1,367.9億元。
個股方面,兩市逾2,800多隻個股下跌,其中逾80隻個股跌停。板塊幾近全線飄綠,只有保險、交通勉強收紅。

A股七大利空
鳳凰財經分析,本次A股暴跌的真正原因,是由於七大利空聯手所致。
一、政治局會議罕見提抑制資產泡沫
7月26日的中共政治局會議報告稱,要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講到降成本的問題時,提 到「重點是增加勞動力市場靈活性、抑制資產泡沫和降低宏觀稅負」。
分析認為,政治局會議罕見提「抑制資產泡沫」,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無望,對資金面不可過於樂觀。
二、史上最嚴監管新規箭在弦上
報導稱,新的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意見徵求稿要求:
1. 對業務資質分類管理,基礎類的銀行,理財業務將不能投資非標和權益類資產;
2. 銀行理財投資非標資產,只能對接信託計劃,而不能對接資管計劃;
3. 禁止銀行發行分級理財產品。
分析認為,如果這一政策真正實施,銀行資金進入股市通道掐斷,指數短期難以企穩。對中國股市短期大利空。
三、IPO悄然提速的背後
7月份截至目前新股發行數量、融資規模均創下今年以來月度新高。
有券商高管認為,新股發行的不斷提速可能是證監會嚴格監管之後的一種體現。後續的節奏或許也並不會太快。
四、5大熱點題材遭深交所點名
7 月26日,深交所官方微博,點名針對「虛擬現實」、「石墨烯」等熱點題材重組事項,保持高度敏感,督促公司準確、完整地披 露具體情況和對公司的影響,並對存在的風險進行充分揭示,同時細化停牌冷卻、內幕交易核查制度,遏制市場炒作。
當晚,一些上市公司「急忙」撤材料、改方案。
分析稱,近期管理層頻繁抑制概念炒作,責令快速上漲的股票停牌;這對股市來說一定會有影響,因為它抑制了賺錢效應,也抑制 了大資金的進場衝動。
五、證監會連續出重拳治市
證監會加強IPO全產業鏈監管;啟動了13家保薦機構的現場檢查,同時也要求券商針對IPO在審企業進行新一輪的財務自查。
分析,在證監會的連續重拳之下,概念股未能頂住壓力,次新股的節節敗退,游資熱錢的做多情緒開始消散,持續賺錢效應的題材 股和龍頭未能出現,市場的激情正被一點點地消磨。
六、盤久必跌魔咒+奧運魔咒影響股市心理
大盤在3,000點上方陰跌多日,人氣全無,久盤必跌是普遍的心理。
8月5日,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巴西舉辦。歷史數據表明,A股在奧運會舉辦期間下跌機率較大。
七、債市風險再推風口浪尖
債券市場違約事件接連發生,近期東北特鋼的債券違約事件再次將債市風險推向風口浪尖。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共有違約債 券62隻,合計違約金額376.31億元。鋼鐵、煤炭及建築工程等產能過剩行業成為債券違約的高發區。
央企、地方國企的債券違約情況頻現。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地方國企債券違約共17隻,違約金額共計126.7億元;央企違約債 券8隻,違約金額共計96億元。央企和地方國企的違約規模共222.7億元,佔總規模的近60%。
分析認為,債券是風險厭惡型(risk-aversion)資金的市場。如果債券市場出現流動性問題,就會導致股市、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股市的流動性不足自然不會有什麼行情可言了。

多重利空重創A股,後市該如何操作?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發文表示,次新股跌停風險增大無論如何都要逃。
金融分析師羅毅認為,現在保持在30日均線附近震盪,且依舊站於60日均線上方,中期的走勢今天並未被破壞。今日回調不用過於 恐慌,恰恰相反的是對後市成長起著積極作用。

熱錢未入實體經濟 下半年或不再刺激

中共的貨幣政策未使資金真正流入有需求的地方。(AFP)
【記者劉毅/綜合報導】
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及下半年的對策。會議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稱要全面落實 「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5大重點任務。
在有關貨幣政策部分,《第一財經日報》報導稱,會議表示要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合理成長,著力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管道、優 化信貸結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家、財經專欄作家葉檀在26日葉檀財經表示,7月26日政治局會議強調,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 策。未來嚴防貨幣泡沫,這是已經明確了不准用槓桿。
有海外評論人士表示,今年下半年中共或許不會大規模放水刺激,有可能在減稅等財政政策上給企業減稅。
中共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近日也承認,當前中共的貨幣政策有一點陷入「企業的流動性陷阱」,即大量資金沒有進入實體經 濟;貨幣供給再增加,也會被貨幣需求所吸收,投資也很難再增加。要解決問題僅靠貨幣政策效果有限,需要積極配合財政政策, 減輕企業賦稅。

殭屍企業以債養債 上半年債券違約大爆發
【記者蘇晨/報導】
中國債券市場違約事件不斷爆發,近期東北特殊鋼集團的債券違約事件再次使債市風險升級。今(2016)年至今,達38件債券違約 ,金額高達247.61億元(人民幣,下同)。鋼鐵、煤炭及建築工程等產能過剩行業成為債券違約的高發區。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下行 ,業內人士預計,債券違約規模將持續增加。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共有4件違約債券,總金額11.6億元,佔2014年至今違約總規模的3.08%;去年18件,總金額117.1億元,超 過2014年10倍,佔2014年至今違約總規模的31.12%;今年以來則有38件,總金額247.61億元,金額與規模皆超過2014全年21倍, 佔2014年至今違約總規模的65.8%,僅今年上半年的違約金額就達到去年全年規模的2倍。

鋼鐵煤炭業 成違約高發區
從債券風險集中爆發的行業看,鋼鐵、煤炭、建築工程及有色金屬等產能過剩行業成為債券違約的高發區。其中,鋼鐵行業的違約 債券共8件,違約金額67.7億元,將近佔2014年以來違約總額的1/5。
以今年為例,債券違約的知名國企包括東北特鋼、廣西有色、川煤集團等。彭博公布的一組資料顯示,處於煤炭、金屬與礦業這2個 產能過剩行業的公司,今年第二~四季度累計債券到期規模超7,600億元,為最高紀錄,較去年同期增34%。
央企、地方國企的債券違約情況頻現。據統計資料,2014年以來,地方國企違約債券共17件,金額共126.7億元;央企8件,共96億 元。央企和地方國企的違約規模共222.7億元,佔總規模的近60%。

借新還舊 難以為繼
另外,彭博資訊指,中國短債發行人極需轉變債務管理方式,對於那些沉溺於短期負債的中國公司來說,所剩的時間不多了。
彭博統計,中國非金融類公司今年所發行的4.3兆元債券中,約有47%的債券期限都不超過1年。今年17件銀行間債市的違約案例中 ,有10件是這一類短期債券,相比之下,去年全年佔比只有1/7。
法國外貿銀行對中國最大的3千家上市公司進行分析後稱,由於銀行試圖令「殭屍」企業繼續存活下去,在此背景下,包括銀行貸款 在內的短期負債佔上市公司總負債的86%,相比之下,全球來看這一比率只有40%。
信達澳銀基金的債券基金經理邱新紅表示,「短期債券頻繁到期的問題讓投資者很頭痛,太多有麻煩的公司都依靠借入新的短期債 務去償還舊債,有的甚至只是為了付息。」
中國企業這種借新債還舊債的做法,從未像現在這樣給經濟造成這麼大的威脅。資料顯示,1.1兆元的1年期及以下的債券將在7~9月 間到期。4月的債市動盪導致12個月期的短融發行量在第二季度降至1,705億元,創下4年來最低。而發行人所取消或者推遲發行期限 不超過1年期的債券規模則達到1,173億元。
德國商業銀行駐新加坡信貸分析師賀烜來表示,「中國很多發行人都依靠借新債還舊債利息,這是龐氏騙局的做法。對於那些信用 紀錄不佳的發行人來說,他們再融資的大門實際上已經被關上了,未來還會有更多動盪,以及更多的違約案例,主要集中在1年期及 以下的債券身上。」

來源轉自:
【2016年07月28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