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國安會」將會成為魔獸?

★中共三中全會決定,流露出要與整個社會和國際保持著良性互動的希望。在這樣的語境下,推斷國安會將成為一個一意孤行的橫行霸道的權力中心,邏輯上比較勉強。


●習近平的看家本領:崇拜毛、維護毛。必將自食其果。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對這個即將成立的機構,國際國內有許多猜測,最極端的是將它比作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臭名昭著的「克格勃」),斷言這將是個超級強權,凌駕諸權之上,而它本身卻不受制約,是個魔獸。盡管本人與眾多觀察人士一樣,對這個擬議中的機構缺乏詳細資訊,但從《公報》整體語境和今天國際國內情勢,從一種中立的視角分析,筆者認為「國安會」應該是個強權,但可能性較大的是,它將是個理性的強權。為什麼這麼說呢?
國安會可能是個理性的強權
        首先,中共三全會《公報》雖然不乏左棍語言,但整體的語境還是較為理性、溫和的。《公報》全文沒有斷定敵人,沒有對外擴張勢力的表述,也沒有對內擴張權力的表述。相反,倒是明確主張要「把權力關進籠子」。一個要「把權力關進籠子」的政權,不大可能做出與這種主張反方向的努力。雖然《公報》繼續堅持過去某些左的主張,比如把毛澤東思想寫進去了,把進一步發展和鞏固公有制經濟也寫進去了,但從《公報》整體看,這些內容可認為比較邊緣化,更類似於口號化的措辭,在《決定》中並沒有與之對應的具體措施跟進。《公報》的核心內容,表述清晰,完整,語氣堅定,而且與《決定》的具體措施在邏輯上能連貫起來的,是「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公平競爭」。這些都是理性化的表述。
所以,《公報》中即使是對過去左的主張的繼承,也可理解為是理性主導的結果。這有可能是激烈爭吵之後,為避免矛盾激化,避免傳統勢力和既得利益強烈反彈而採取的安撫措施。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說,改革是被問題倒逼的。這話也可這樣理解:中共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共中央對暴露出來的問題和社會各方面意見與要求的一次系統的回應。還可這樣講,中共中央這次似乎並不打算一意孤行,而是流露出要與整個社會和國際保持著良性互動的希望。在這樣一種語境下,推斷它會成立一個一意孤行的橫行霸道的權力中心,邏輯上比較勉強。

現有國安機制協調的五大缺陷
        其次,今天的國際政治遠非昔日蘇聯成立時所可比擬。蘇聯成立時,強權政治的危害在世界範圍內還不顯明。二戰結束,蘇聯東歐劇變,以及薩達姆、卡扎菲等政治強人的神話紛紛破滅之後,可說世界範圍內再沒幾個人迷信強權政治的神奇了。與此同時,強權政治在中國也經歷了軍閥混戰、武裝革命、國共內戰、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專政、文化大革命、八九六四事件和強力維穩等一系列演繹,其所造成的危害,國人通過親身或親人的切身體驗,已有相當透徹的認識。今天世界政治大的格局一是聯合國這個機構,二是美國主導世界秩序,這二者都是理性主導的,大陸即使出現例外,突然崛起成為一個非理性強權,也只意味它在世界上不可能有朋友,在國內則將遭到民眾廣泛的抗拒,因此不可能成氣候。
        其三,已有的國家安全決策協調機制存在一些結構性缺陷。一個缺陷是,軍委與其它相關國安機構彼此獨立運作,缺乏合作,由於情報職能交叉,難免發生扯皮和推諉;
        第二個缺陷是,軍委雖然一把手由共產黨總書記兼任,但總書記在表決時只有一票,職業軍人在軍事決策中佔的權重較大,容易造成軍事單一信息片面主導軍事決策,形成危機狀態下的軍事決定政治,或者軍事決策為黨和軍隊兩種信息所綁架,而國家其它領域的政治信息在國安決策中未能得到統籌兼顧;
        第三個缺陷是,軍、警兩權分設,有可能導致形成兩個中心,有些權力雖然名義上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領導,但在政治局內部卻劃分為不同的派系,有些權力實際上還保留在退下來的「垂簾聽政」的人手裡,薄熙來事件就說明,這種體制下時刻可能發生肘腋之變;
        第四個缺陷是,武警歸地方政法委領導,常常造成武警權力異化為地方黑惡勢力的雇傭軍,這些地方勢力先對民眾殺雞取卵,激起反抗,再用武警予以鎮壓,並偽托維穩,以所謂的穩定需要來綁架中共中央;
        第五個缺陷是情報部門分立,國安決策所需信息出自多門,對決策造成困擾。要防範這些缺陷,確實有必要對已有的國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

要有監督國安會強大權力的機制
        雖然還不清楚整合後的「國安會」將如何運作,但基本上可以預測,它將統籌國家安全事務,避免多頭決策和效率低下,通過單一決策中心把軍、情、警協調起來,把維護國家安全的決策權交給政治家,只把執行權保留給事務官。同時,主張改革的總書記把強力部門悉數抓在手上,有助於強化改革力量,當改革發生意外時,便於共產黨的最高權力中樞控制局勢。
        不過,對「國安會」權力過於強大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類似國安委的機構雖然在美國等民主國家同樣也有,但它們都不是不受制約的強權。在中國,制約和監督卻沒建立起來。一個集權的體制中突然冒出一個整合了所有強力機關的強權,誰也無法斷定它不會凌駕於其它國權之上,誰也無法斷定它不會站在民權的對立面。由於它可能非常強大,以致讓人生畏,讓人憂慮,是很正常的。如何既讓它正常行使權力,同時又建立制約體制,防範它作惡,才是國際國內普遍關心的實質。
顯然,要防止如此強大的權力作惡,不能寄希望於領導人的「素質」或「英明」,應該從其成立之日起,就把這個機構的巨大的權力「關進籠子」。關於這個機構的職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說:「國家安全委員會主要職責是制定和實施國家安全戰略,推進國家安全法治建設,制定國家安全工作方針政策,研究解決國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照此表述,擬成立的「國安會」既像是個議事(立法)決策機構,又像是一個集決策和執行能力於一體的實權機器。如果它是常設的國家權力機關,應當將對其授權寫進憲法,由於它是國家權力,就只能歸屬在國家元首職權範圍內,促使國家主席這一虛職實化,這符合國際政治的主流;宣戰權則必須切實保留給民意代表機關,檢察院和法院不能納入「國安會」,下一步應籌劃建立對濫用權力的彈劾機制;同時還必須發展獨立而強大的媒體,使民眾對「國安會」行使權力的過程和結果能保持批評監督之權。

作者: 杜導斌
  元月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