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康
香港移交前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在向美國國會中國問題委員會作證時表示,各國在關於香港的人權問題上不應該懼怕與中共當局對抗。
據BBC報導,彭定康(Chris Patten)認為,各國應當在有原則及符合各國利益的基礎上與中共當局建立關係,單純地強調經濟上的利益可能會鼓勵中共的「糟糕行為」。
彭定康在倫敦時間週四晚上表示,他認為美國或其他國家在不同意中共所做的事情時作出反應,並不等同於遏制中國。
當時,彭定康受邀通過視像連線,圍繞「香港民主的未來」議題,在美國國會中國問題委員會聽證會作證。該委員會在11月14日公佈「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擬將更新香港政策法規列入議程,並聲稱香港的人權正受到威脅,華盛頓應該支持2017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普選。
該法案如獲得國會通過,將會更新美國在1992年訂立的香港政策法規。
中國問題委員會聯合主席之一、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謝羅德•布朗(Sherrod Brown)也出席了聽證會。他表示,香港是對中共是否有意願履行其國際承諾的一次檢驗。
路透社引述布朗的話表示,如果中共能夠如此輕易地違背對香港的承諾,那我們如何能期待中共在諸如世貿協定或者其他貿易協議等問題當中信守它的承諾?
彭定康則在作證時否定了香港超過一個半月的抗議是受外國勢力操縱的說法,稱這是對一次「非常文明」的抗議運動的「誹謗」。此前,中方媒體和親中人士曾指「雨傘運動」是外國勢力企圖干涉中國內政而策劃的行動。
彭定康還表示,經濟和貿易利益不應成為各國堅持原則的障礙,稱因為懼怕損害經濟利益而放棄堅持價值觀是「荒謬的」。有種奇怪的觀念認為,你絕不能與中共意見不一,彭定康在作供時表示,如果你不順著來,可能就會無法向中國賣東西,就會損害你的經濟。
「這在某程度上鼓勵了中共的糟糕行為,(讓他們)繼續暗示我們只有對他們的糟糕行為視而不見,才能繼續保持令人滿意的經濟關係。」
寄語中南海
此前,英國《衛報》報導,彭定康認為,英國政府由於擔心英國與中共的貿易關係受到影響,而沒有就香港問題對中共施加足夠的壓力,這是錯誤的。他認為英國應該要求中共按照基本法給予香港民眾真普選的權利。
10月31日晚,牛津大學校監彭定康在出席牛津中國論壇一項活動時,手持黃傘與學生合影。彭定康寄語中南海,不要令中國「最成功城市」一整代年輕人感到心死。
「準備好未來以其他方式繼續抗爭」
11月19日凌晨時分,香港立法會突然爆發「雨傘運動」開始以來從未發生過的暴力衝擊事件,一群蒙面人先要求拆雨傘集會主台,再用鐵馬、石磚等擊毀多道立法會玻璃門。社會各界強烈譴責暴力,泛民主派斥責衝擊行動抹黑「雨傘運動」,強調使用暴力者與和平抗爭的學生和市民無關。
中共黨媒對事件反應迅速,《新華網》及《人民網》將衝擊事件標明是「佔領行動」示威者所為,將矛頭指向「雨傘運動」。 然而,包括立法會議員在內的知情人士提出多項疑點,包括行動的動機、衝擊者的身份,以及警察為何姍姍來遲等,質疑這次衝擊行動是別有用心者有計劃、有部署的一次行動,目的是藉此破壞「雨傘運動」的和平非暴力形象。
11月20日週三,彭定康表示為部份人士在週三凌晨衝擊香港立法會大樓的粗暴行為感到悲哀,並且建議,香港目前的抗議運動應該考慮降低級別,「但準備好未來以其他方式繼續下去」。
九十年代彭積極倡導選舉權遭中共阻攔
早在九十年代,總督彭定康開始在香港積極倡導有限的選舉權,遭遇北京阻攔,中共宣稱民主將招致混亂。
最後,彭定康給予香港居民選舉60個席位的立法會當中30個席位的權利,這個行動激怒了中共,稱彭定康是「一個被香港歷史譴責的人」。
在當時的公開聲明中,彭定康表示,香港居民值得在當地治理當中扮演角色。他在1992年曾對記者說:「香港人民完全能夠在管理他們自己的事務當中承擔更大責任。」
而近日被外媒普遍報導的一份解密的英國文件顯示,在中共1949年篡政後,北京很快威脅倫敦不要給香港民主。
天網提示:
中共對號入座的邪教鑑別法。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