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人民幣兑美元匯率跌穿6.69元兌1美元,創2010年11月以來的新低。(Ed Jones/AFP/Getty Images)
7月6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穿6.69元兌1美元,創2010年11月以來的新低。美國媒體CNN形容,英國脫歐引發的風暴可能掩蓋一件更可怕的市場動態——中國貨幣再次貶值。大陸則有大批民眾到銀行兌換美鈔。
7月6日,大陸官方公布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263個基點,報6.6857元。人民幣在岸價、離岸價都跌穿6.69元兌1美元。
美國媒體CNN報導稱,英國脫歐引發的風暴可能掩蓋一件更可怕的市場動態——中國貨幣再次貶值。
英國脫歐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1.3%。雖然與英鎊貶值12%的幅度相比,這個貶值幅度並不大,但卻是人民幣對美元最大單季貶值紀錄——跌近3%。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向陸媒表示,英國脫歐公投後,人民幣貶值壓力隨即加劇,與前幾個月美元走弱時不同。
就在人民幣匯率不斷下跌的情況下,7月5日,前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博鰲亞洲論壇香港金融合作會議上發表刺激言論,稱:「如果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就有可能採取資本管制」。
劉明康的這番「資本管制」引起民眾的擔憂,很多人在網絡上表示,如果中共實施資本管制,那時將無法兌換外幣避險。還有民眾提醒說:兌換外幣後一定要拿現鈔,存在銀行也不保險。
當天,網絡還流傳消息說:有上海市民在7月6日到中行閔行江川路支行換鈔時,被告知只剩2,000美元,而且沒有大鈔,只剩面額較小的鈔票,而現場很多人拿著手提袋在數美元。
銀行的大堂經理還透露,昨日到銀行買美鈔的人特別多,很多都是大媽,而銀行其它的分行亦出現類似情況,美鈔都被換光。 其實在7月4日《人民日報》已釋放出人民幣將大幅貶值的信號。
報導稱,「縱觀發達國家國際主要貨幣的匯率史,短期內出現20%甚至40%匯率波動的極端情形也並非罕見。因此,無論從波幅還是中樞水平來看,人民幣的近期走勢並不值得過分憂慮。」
瑞銀集團(UBS)7月4日發布報告提高了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兌美元匯率為7~7.2,此前預計2017年貶至7。
銀行不良貸款增 官員:壓力短期難扭轉
【記者許蒔/綜合報導】
2016年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7日登場,中國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於論壇上表示,中國銀行業近年來面對嚴峻的金融壓力,短期內難以扭轉,須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
于學軍指出,隨著中國經濟下滑,中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截至今年5月末已超過2兆元(人民幣,以下同),不良率達到2.15%,分別比年初新增2,800多億元和提高0.16個百分點。
另外,由於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呈同步增加之勢,銀行風險控制的壓力、撥備的壓力、盈利的壓力亦持續加大。于學軍認為,銀行業近3年來面臨著自2004年國有銀行核銷處置不良資產、改制上市以來最嚴峻的經營壓力,且這種壓力短期難以扭轉。
交通銀行董事長牛錫明出席論壇時也指,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仍未見頂,他警告,現在是中資銀行控制資產風險的關鍵時期。中國平安銀行行長邵平則表示,銀行業利潤加速出現斷崖式下跌,短短4年就從逾30%的成長跌到接近零成長,可說是腹背受敵。
遇12年來最嚴峻壓力 專家:中共銀行破產模式開啟
中國地方政府的負債嚴重,使中國政府整體負債水準已達拉警報的程度,可能使銀行業蒙受巨額損失,甚至爆發大規模金融危機。圖為北京銀行。 (FREDERIC J. BROWN/AFP/Getty Images)
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額正快速雙雙上升,使銀行業面臨2004年國有銀行改制以來最嚴峻壓力,中共官方專家公開承認,中國銀行業面臨困局。而在金融人士看來,中共銀行破產模式已經開啟。
中銀監:銀行業面臨2004年以來最嚴峻壓力
7月7日,在北京舉辦的銀行業論壇上,中國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公開表示,5月末中國銀行業不良率突破2%,銀行業正面臨自2004年國有銀行核銷處置不良資產、改制上市以來最嚴峻的經營壓力。
于學軍說,2012年之後中國經濟增速明顯下滑,銀行不良貸款開始大量爆發。從2014年開始,中國銀行不良貸款反彈,並且是不良額和不良率「雙升」,一直延續到今年,並且這種壓力短期內難以扭轉。
于學軍還透露,至今年5月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已大大超過兩兆人民幣,(約8兆台幣),不良率突破2%,達2.15%。這分別比年初新增2800多億人民幣,提高0.16個百分點。
于學軍認為,造成銀行業產生大量不良貸款的原因主要有四種,其中最重要的是經濟持續下行、壓力日漸增大。
此外,于學軍還指出另外三個原因。首先,利率經過幾次下調後,使銀行的利差經營環境受壓,甚至利率有可能進一步下調,並延續長期低利率。其次,貨幣過快擴張,使銀行業資產負債錶快速膨脹。
第三,網際網路金融快速發展,對傳統銀行業形成明顯的沖擊和擠壓。
平安銀行行長:銀行業腹背受敵
在當日銀行業論壇上,平安銀行行長邵平也具體描述了目前銀行業面臨的困局,並表示,銀行業目前腹背受敵。
邵平稱,一方面,近幾年銀行的利潤增速斷崖式下跌,從2011年的36.34%銳減到2015年的2.43%,變化驚心動魄。另一方面,銀行不良率攀升。從2013年三季度開始,銀行不良率和不良貸款額大幅回升。
此外,銀行業目前最為嚴重的問題是新增信貸投向面臨資產荒問題。伴隨國企債務、地方政府擔保的信用債開始爆發危險,新增資產缺乏安全區。
外界認為中國銀行業實際不良貸款要遠大於官方數字
儘管中國專家描述了中國銀行業面臨的嚴重困境,但外界認為,中國實際上還是對銀行業面臨的困境進行了「縮水」,而中國銀行業實際不良貸款要遠大於官方公布的數字。
法國里昂證券(CLSA)早在2015年10月份的報告中就表示,中國銀行的壞帳率可能高達8.1%,大約是官方數字的6倍。法國興業銀行也指出,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資產可能達到8兆人民幣。
有金融人士分析,僅大陸86家鋼鐵企業,負債總額就3.3兆人民幣,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銀行貸款,很多鋼鐵企業動輒就是幾百億人民幣,甚至幾千億。2016年第一季度末銀行業不良和關注類貸款合計規模已高達7兆人民幣。
分析人士:銀行破產模式已經開啟
在銀行利潤率大幅下降,不良貸款率上升的背景下,根據近期公布的2015年中國上市銀行業績,各家銀行的淨利潤增速幾乎全部回落到個位數,工、農、建、中四大銀行利潤增速幾乎跌到零。
有金融人士發表在大陸搜狐網站上的文章表示,銀行破產模式已經開啟,而首先受衝擊的最有可能是中小銀行。
該文章披露,傳統銀行破產的模式已經開啟,這其中一些小銀行的日子恐怕更加難過,他們左邊要和工、農、中、建、交五大行爭搶客戶,還得防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襲擊,不得不付出更加高昂的成本,接受更高的壞賬。他們可能會成為第一批受衝擊者。
該文章舉例稱,大連銀行2015年淨利潤僅為1.29億,增速暴跌 73%,行長連續8個月空缺,不僅如此,大連銀行的總資產也開始下降。
由於中小銀行業績慘澹,2015年北京銀行行長薪酬僅為46.8萬,從2014年的313.76萬直接砍掉266.96萬,降幅高達85%。同時,興業銀行、華夏銀行的行長、董事長的降薪幅度都超過了200萬人民幣。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 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