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鄭裕彤離世6天後始發唁電 張德江 李源潮詭異致哀


【評論文章/文:漢江泄】
在筆者接連撰寫評論文章談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主管的港澳路線徹底失敗之際,張德江及國家副主席李源潮等人卻行徑奇異,他們於本周二突然向已離世六天、下周中舉殯的周大福集團及新世界發展創辦人鄭裕彤發出唁電,表示哀悼。唁電率先於近凌晨上載中聯辦網站,而「中新社」稿內致唁電的官員,全是被指為江澤民派系的代表人物,除張德江及李源潮外,還有全國政協前主席賈慶林;天津市政府、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李剛及中共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等。這則唁電予人詭異之感,一在於發唁電時間距離世者一段時間;二在於「彤叔」在內地無公職,享此對待頗為特殊。
今次,張德江及李源潮等人致唁電的時間是極不尋常,既非在鄭裕彤離世之日(即9月29日),也非出殯之時(即10月13日),時間剛剛落在一個莫名奇妙的時間─10月4日近凌晨透過中聯辦網站發出。

「彤叔」兒子鄭家純是「忠實梁粉」
「彤叔」的兒子鄭家純是梁振英的忠實支持者,近期梁及新世界捲入香港橫洲發展風波,梁與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是同一利益團夥。
在本人撰寫有關張德江涉嫌失職瀆職,以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及特首梁振英搞團團夥夥等評論文章案件後,相信「西環喉舌」《文匯報》及《大公報》奉命出場,指鹿為馬,顛倒是非,撰文攻擊《成報》。兩報文章刊登之時(即10月4日),剛巧是中紀委旗下刊物點名《成報》評論讚揚習近平反腐工作之時,明顯與中央抬槓。筆者當日曾質問:「亂港四人幫」的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究竟是「愛國」還是「愛中聯辦」呢?究竟是「中央大」還是「西環大」?

《文匯》《大公》對筆者批評噤聲
炮火隆隆,筆者滿以為「西環喉舌」按慣例繼續狙擊,詎料翌日(即10月5日)忽然「停火」,幾近噤聲。取而代之,是《文匯》、《大公》及《商報》在新聞版面同時刊登悼香港富商鄭裕彤的文稿,張德江及李源潮的致唁電是率先上載至中聯辦網站。
據了解,「西環」生怕沒有傳媒看見,據知曾經「溫馨提示」友好傳媒留意及採用。然而,相信已臨近報章截稿時間,結果翌日(10月5日),只有「西環喉舌」《文匯》、《大公》及《商報》刊登,當中以《大公》放在最重要的「A04要聞」版,文章字數多達1,535字,比《文匯》多出664個字,可見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對中聯辦忠心耿耿,鞠躬盡瘁。上述三份「西環喉舌」刊登的內容,與通訊社「中新社」於10月5日下午1時02分46秒發布的通稿,題為《鄭裕彤逝世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等致唁電》,內容近乎一樣,相信三報早已有人給了「中新社」的稿件。

現任政協主席俞正聲無發唁電
驟看「中新社」稿件內容,還以為「彤叔」離世是剛發生的事。
張德江唁電說:「驚聞鄭裕彤先生不幸逝世,深表哀悼。鄭裕彤先生是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長期以來秉持愛國愛港立場,大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為『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的貫徹落實,為香港順利回歸祖國和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貢獻良多,其精神與風範永存!」
李源潮唁電說:「驚悉鄭裕彤先生不幸去世,甚感悲痛,謹致沉痛悼念。鄭裕彤先生對香港發展和內地建設的貢獻與世長在,他的音容笑貌常留我們心間。」
至於全國政協前主席賈慶林也於10月1日發出唁電稱:「驚悉鄭裕彤先生不幸逝世,心情十分悲痛……」不過,新聞稿就沒有現任政協主席俞正聲。
此外,還有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中聯辦、中共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以及天津市政府、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李剛等發唁電表示慰問。

張李致唁電的時間弔詭
外界對於此舉,視作「反高潮」,也大感離奇。筆者也發現今次致唁電的時間弔詭,在於按照過往發出的時間,顯示一般是在當事人逝世當天或出殯前夕。翻查資料,在外國領袖方面,以色列建國元勳佩雷斯2016年9月28日凌晨因病逝世,張德江立即於9月28日以「代表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並以個人的名義」,向以色列議長埃德爾斯坦致唁電。2015年3月23日凌晨3點18分,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享年91歲。張德江3月23日向新加坡國會議長哈莉瑪致唁電。
在香港,備受國家敬重的傳媒鉅子和大慈善家邵逸夫辭世,現任及歷任官員空群致唁電。2014年1月7日上午6時55分,邵逸夫在家中安詳辭世,享年106歲。兩天後,即1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張德江等中央領導人向邵逸夫的親屬發來唁電或表示慰問。其他致唁電包括朱鎔基、溫家寶、李嵐清、李長春、廖暉,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蔡赴朝、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澳門中聯辦主任李剛及國務院港澳辦原主任魯平、原副主任陳佐洱、陳滋英等。邵逸夫喪禮於1月10日在香港殯儀館舉行。換言之,這次致唁電的時間是在出殯日前,卻又不離逝世日太久,時間合理。
在中國官場,一些流傳捲入涉嫌貪腐或失職瀆職等負面消息的高官,偶然亮相人前或發表文章,縱使只有片言隻語,也可起一種「仍然存在」之感,但真實情況是否這樣呢?答案是不然,只是當事人「自我感覺良好」,給追隨者一點信心,提振士氣。這些國情,不可不懂。

偶然一句 證實「仍然存在」

翻看資料,貪腐瀆職官員「落馬」前,以正面形象示人的最後一次露面、最後一次發表的言論及最後一次的動向,備受關注。中國的《廉政瞭望》雜誌曾刊登了名為《高官們落馬前的最後露面:有人念稿有氣無力》的一篇報道,內容將多個一度是政壇紅人的高官在落馬前的最後露面相互比較,有人在丟官前一天還在出席活動,有些則從公眾視線失蹤了一個月之久。
以往,官員從被調查到被宣布「落馬」,往往會有短則幾月、長則幾年的時間差。但在「十八大」後變了,官員從最後露面,到被宣布拿下的時間差愈來愈短。有時甚至上午還在會議上表態,下午就上了中紀委的頭條,這被網民戲稱為「秒殺」。可見,黨中央明顯加大了懲治腐敗的力度,對貪污賄賂、買官賣官、徇私枉法、腐化墮落、失職瀆職等案件嚴肅查辦,絕不手軟。

來源轉自:
【2016年10月06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