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死前還下了毒咒:「修正主義上台,一是要人頭落地,二是工農大眾要吃二遍苦」,全給說對了!
首先,中國與馬來西亞是一九七四年五月三十一日建交,中國與泰國是一九七五年建交(泰國華人社會每年七月一日都會慶祝中泰建交),為此鄧穎超還於當年訪問泰國。均是毛澤東、周恩來在世的事。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則早在一九五○年四月十三日建交,一九六七年凍結外交關係,一九九○年八月八日恢復外交關係。中國與緬甸也是早在一九五○年六月八日建交,一九六○年排華,中斷外交關係(冷處理),文革後恢復外交關係(後兩者勉強可以符合「打下基礎」說)。新加坡則因一九六五年八月九日才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故於一九八○年六月十四日與中國互派商務代表,一九九○年十月三日正式建交。中國與文萊是一九九一年九月三十日建交。但這兩國都因為面積太小等等原因,不可能有什麼「地下武裝」那種事情。至於(印度支那)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那就不要說了,在它們成為「東盟十國」的成員之前,早就是「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成員」,不聽話就只有「教訓」的份兒了(如教訓越南)。緬甸當時國名叫做「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屬「竹幕國家」(相對於蘇聯、東歐、中共國「鐵幕國家」而言)。倒是印尼風光,在五十年代就成了「不結盟國家」的領銜者、帶頭羊,在首都雅加達開了「不結盟國家大會」(其實是最大的結盟);中共國早已認為印尼成為「社會主義兄弟國家」是遲早的事。由於印尼總統蘇加諾親共,印尼共產黨膽大妄為,於一九六五年九月三十日策動軍事政變遭到蘇哈托等右派軍人的反擊而慘敗,總書記艾地死於非命,大批印尼共產黨員被殺,更連累及廣大無辜的印尼華僑也慘遭屠殺與迫害。吃了這麼一個大虧,中共國輸出「世界革命」開始有所收斂。
其實,鄧小平「去毛」並沒有那麼有計劃的「舉措」,摸著石頭過河而已;而且許多事情都不是他做的(或主導的),就像「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那樣浪得虛名。有說鄧小平本來要從思想上「非毛化」,但那時四人幫雖然倒台,其勢力遠未清除,華國鋒虎視眈眈,「永不翻案悔過書」攥在他手裡。(胡耀邦為所有的毛派受害者老幹部平反,唯獨沒有為這位「全國第二號最大走資派」鄧小平平反,鄧小平是帶著「死不悔改的走資派」、「反革命修正主義」的帽子去見馬克思的。也許是名副其實,不用平反。)就在那個敏感時刻,魏京生一張要求「第五個現代化」(政治民主化)的大字報,不適時地貼了出來,矛頭直指鄧小平。心有餘悸的鄧小平,此時驚魂未定,急忙拋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緊箍咒以圖「明志」自保,「非毛化」也就胎死腹中了。
不計善惡,單就政治謀略、陽謀陰謀、三十六計、鬼斧神工,鄧小平比毛澤東差多了。像「六四屠城」的蠢事,毛澤東就不會幹!不是毛澤東有什麼善念,而是毛澤東知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對付學生不用那麼驚慌失措而蠻幹,只能用軟的,騙!如騙他們「上山下鄉」,說那裡有廣闊天地,讓他們興高采烈地去!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日子屬於他們,歷史也將由他們寫;所以毛澤東說,「鎮壓學生運動絕沒有好下場!」倒是大實話。毛澤東死前還下了毒咒:「修正主義上台,一是要人頭落地,二是工農大眾要吃二遍苦」,全給說對了!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