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敗筆 兩項不提
◆難說中國經濟還有改革機會。樓市調控、擴大內需、振興東北等一系列政策未有尺寸之功,說明習李新政在經濟上已陷入無路可走之狀,而「李克強經濟學」已呈式微之勢。
中行宣傳「反降息」最力,此因其存款規模小而難以抵禦風險之故。
二零一四年末,北京強化了對經濟局勢的關注。繼十二月初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集體學習自貿區知識與討論新常態經濟之後,該月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前者是寫後者做準備,但為了防止周永康案的宣佈沖淡最高權力力層對經濟關注之信號釋放,政治局會議花費大部分時間「統一思想」討論周案的情況未見報導,僅以「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代之。
「政治局會議有多個議題也是正常現象」,一位知名經濟學家對以上情形作了解釋,說:反腐損害經濟增長的看法幾無市場,最主要的問題是「人們對新常態經濟的理解不一」。
體制內專家透露驚人數據
一些專業分析人士指出:新常態經濟取代了流行一段時間的李克強經濟學,「如果這個東西(指李克強經濟學)還有的話,那也是『兩不提』經濟學」。
後者一指政治局會議與隨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再提房地產調控,另一項則指「也不直接提擴大內需了」。對於不提房地產調控,房地產業界所受震動非常之大,原來極力預言房價絕不會降的任志強轉變了看法,認為房地產市場下行趨勢無從逆轉:住建部也以公開資訊形式表態,該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說:「在建住房有百分之九十未賣出去」。
假定住建部的資訊沒有摻雜政治因素「與中央保持一致」而編造極端數據,那麼,不僅是房地產市場嚴冬已經到來,而且地方財政大有「被摔死」的可能,至於地方財政中的債務統計,亦出現了現實的極端化。據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披露:全國地方債上報隱瞞情況嚴重,有的「只報百分之十」,連達到實際數據一半的都少。儘管如此,多數地方財政還在虛撐以維持既有公職人員福利水平。因此,非稅收入再度上挺,名目繁多的罰款與收費在二零一四年下半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反彈。在山東臨沂市,本應繳納兩萬元計劃生育超生罰款的一對夫婦,被政府勒令交納十四萬元,以致造成轟動全國的醜聞。
官方賴賬正成為「密切聯繫群眾」的最大諷刺。被賴賬者既有一般教師群體(工資未得發齊,待遇暗中下降),也有政府工程的施工者。在河南沁陽市,有四家建築公司聯合起來圍堵政府,打橫幅討債,結果被警方處以行政警告處分。此亦一大醜聞與奇聞。湖北廣水市環保執法人員打出「還我工資,還我吃飯錢」之條幅圍堵政府,更是創下體制內利益訴求之奇蹟。
三種不公損害城鎮化進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提房房地產調控而將市場的問題交還市場解決。也算是李克強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的思路:但是,李克強經濟學的另一個重要基礎卻消失了,此謂擴大內需政策:新常態經濟概念只略提城鎮化思路之不變,此前該項內含於擴大內需概念裡面:如此之變,說明行之六年的擴大內需政策終結,讓位給誇誇其談的「走出去」戰略。
李克強在溫家費內閣時以輔弼之身操盤經濟政策,於二零零八年底提出「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當時,亦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形式公佈,並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更爭分奪秒,狠抓落實,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三年多後,二零一二年二月,李克強又在《求是》雜誌發表文章,指出「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於城鎮化」。內需本身不是一個經濟政策問題,本質上是社會公平問題。在城鎮化的推進過程中,不僅買不起房的人群規模增加,而且還出現了三種不公平:第一項是被迫城鎮化的群體難以從文化心理上融入城市,而成了新居地的邊緣人群;第二項是二線城市的人口城市化率雖然提高,但戶口城市化率偏低;第三是家族背景支持下的就業模式壓迫了大量高素質青年,他們不但疲於謀生,而且極難獲得創業資金。
如果說胡溫時代,李克強以重要輔弼之身主導經濟政策未能成功地對付公平瓶頸的話,那只是一個隱性階段。現在,李克強至少是名義上的經濟政策總管,但包括在最高端主導改革的習近平在內,已經真切地面對了顯性的公平瓶頸。應之無計,必繞而虛之,六年多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信誓旦旦的讓群眾「有錢可花,有錢敢花」,於今變成了與「可花、敢花」無甚關係的「一路一帶」。
「振興東北」只落得機構臃腫
「兩不提」經濟學不但有取代李克強經濟學的勢頭,更構成了新常態經濟的底色,也是自二零零三年以來經濟策全面混亂的嚴重後果。給這一後果做最有力詮釋的事實是行之十一年的振興東北政策的全面失敗,此一項合計「兩不提」是中共兩代領導人的三大經濟政策敗筆。
自二零零三年十月,以中共中央與國務院聯署名義發出《關於實施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至今豁免企業欠稅以及新政策讓稅合計已超過十萬億元人民幣。但是,今日東北沒有任何振興的希望。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加劇,主要原因是年輕家庭貧困化而不敢生育,以致生育願望不及政府計劃的一半;另一方面,東三省人口大量外流,頗熱的文化名詞「闖關東」正在為「闖關裡」所改寫,國家公佈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東三省每年淨流出二百萬人」。東三省近幾年經濟增長緩慢,但是,社會不公程度卻節節高舉,這說明振興東北的利益大部分為權貴階層所截流。
兩次新政先曰胡溫後謂習李,在經濟政策方面均至失敗不能不令人深思。現振興東北領導小組除正副總理二人為小組正副組長外,竟有二十七名正、副部級高官為其組成人員,乃至正部級的中宣部常務副部長亦在其中且排名第一。由此可見其臃腫程度。
「反降息」博奕央行政策
多數經濟政策淪為走過場,多數經濟政策遭遇強勁反彈。譬如央行降息不可謂貨幣政策不靈,而商業銀行自調整存款利率亦符合市場規則。於是,「反降息」文成為政府與市場僵持的一大弔詭。
商業銀行眾口一詞宣佈上浮定期存款利率百分之二十,一方面使原來央行利息下調在存款方面失效,一年期比原來反升八個基點;另一方面,也說明銀行體系資金奇缺,寧可犧牲利差也不能「露底」。第四大敗筆出現,為時不遠矣!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難說中國經濟還有改革機會。樓市調控、擴大內需、振興東北等一系列政策未有尺寸之功,說明習李新政在經濟上已陷入無路可走之狀,而「李克強經濟學」已呈式微之勢。
中行宣傳「反降息」最力,此因其存款規模小而難以抵禦風險之故。
「政治局會議有多個議題也是正常現象」,一位知名經濟學家對以上情形作了解釋,說:反腐損害經濟增長的看法幾無市場,最主要的問題是「人們對新常態經濟的理解不一」。
體制內專家透露驚人數據
一些專業分析人士指出:新常態經濟取代了流行一段時間的李克強經濟學,「如果這個東西(指李克強經濟學)還有的話,那也是『兩不提』經濟學」。
後者一指政治局會議與隨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再提房地產調控,另一項則指「也不直接提擴大內需了」。對於不提房地產調控,房地產業界所受震動非常之大,原來極力預言房價絕不會降的任志強轉變了看法,認為房地產市場下行趨勢無從逆轉:住建部也以公開資訊形式表態,該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說:「在建住房有百分之九十未賣出去」。
假定住建部的資訊沒有摻雜政治因素「與中央保持一致」而編造極端數據,那麼,不僅是房地產市場嚴冬已經到來,而且地方財政大有「被摔死」的可能,至於地方財政中的債務統計,亦出現了現實的極端化。據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披露:全國地方債上報隱瞞情況嚴重,有的「只報百分之十」,連達到實際數據一半的都少。儘管如此,多數地方財政還在虛撐以維持既有公職人員福利水平。因此,非稅收入再度上挺,名目繁多的罰款與收費在二零一四年下半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反彈。在山東臨沂市,本應繳納兩萬元計劃生育超生罰款的一對夫婦,被政府勒令交納十四萬元,以致造成轟動全國的醜聞。
官方賴賬正成為「密切聯繫群眾」的最大諷刺。被賴賬者既有一般教師群體(工資未得發齊,待遇暗中下降),也有政府工程的施工者。在河南沁陽市,有四家建築公司聯合起來圍堵政府,打橫幅討債,結果被警方處以行政警告處分。此亦一大醜聞與奇聞。湖北廣水市環保執法人員打出「還我工資,還我吃飯錢」之條幅圍堵政府,更是創下體制內利益訴求之奇蹟。
三種不公損害城鎮化進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提房房地產調控而將市場的問題交還市場解決。也算是李克強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的思路:但是,李克強經濟學的另一個重要基礎卻消失了,此謂擴大內需政策:新常態經濟概念只略提城鎮化思路之不變,此前該項內含於擴大內需概念裡面:如此之變,說明行之六年的擴大內需政策終結,讓位給誇誇其談的「走出去」戰略。
李克強在溫家費內閣時以輔弼之身操盤經濟政策,於二零零八年底提出「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當時,亦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形式公佈,並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更爭分奪秒,狠抓落實,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三年多後,二零一二年二月,李克強又在《求是》雜誌發表文章,指出「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於城鎮化」。內需本身不是一個經濟政策問題,本質上是社會公平問題。在城鎮化的推進過程中,不僅買不起房的人群規模增加,而且還出現了三種不公平:第一項是被迫城鎮化的群體難以從文化心理上融入城市,而成了新居地的邊緣人群;第二項是二線城市的人口城市化率雖然提高,但戶口城市化率偏低;第三是家族背景支持下的就業模式壓迫了大量高素質青年,他們不但疲於謀生,而且極難獲得創業資金。
如果說胡溫時代,李克強以重要輔弼之身主導經濟政策未能成功地對付公平瓶頸的話,那只是一個隱性階段。現在,李克強至少是名義上的經濟政策總管,但包括在最高端主導改革的習近平在內,已經真切地面對了顯性的公平瓶頸。應之無計,必繞而虛之,六年多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信誓旦旦的讓群眾「有錢可花,有錢敢花」,於今變成了與「可花、敢花」無甚關係的「一路一帶」。
「振興東北」只落得機構臃腫
「兩不提」經濟學不但有取代李克強經濟學的勢頭,更構成了新常態經濟的底色,也是自二零零三年以來經濟策全面混亂的嚴重後果。給這一後果做最有力詮釋的事實是行之十一年的振興東北政策的全面失敗,此一項合計「兩不提」是中共兩代領導人的三大經濟政策敗筆。
自二零零三年十月,以中共中央與國務院聯署名義發出《關於實施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至今豁免企業欠稅以及新政策讓稅合計已超過十萬億元人民幣。但是,今日東北沒有任何振興的希望。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加劇,主要原因是年輕家庭貧困化而不敢生育,以致生育願望不及政府計劃的一半;另一方面,東三省人口大量外流,頗熱的文化名詞「闖關東」正在為「闖關裡」所改寫,國家公佈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東三省每年淨流出二百萬人」。東三省近幾年經濟增長緩慢,但是,社會不公程度卻節節高舉,這說明振興東北的利益大部分為權貴階層所截流。
兩次新政先曰胡溫後謂習李,在經濟政策方面均至失敗不能不令人深思。現振興東北領導小組除正副總理二人為小組正副組長外,竟有二十七名正、副部級高官為其組成人員,乃至正部級的中宣部常務副部長亦在其中且排名第一。由此可見其臃腫程度。
「反降息」博奕央行政策
多數經濟政策淪為走過場,多數經濟政策遭遇強勁反彈。譬如央行降息不可謂貨幣政策不靈,而商業銀行自調整存款利率亦符合市場規則。於是,「反降息」文成為政府與市場僵持的一大弔詭。
商業銀行眾口一詞宣佈上浮定期存款利率百分之二十,一方面使原來央行利息下調在存款方面失效,一年期比原來反升八個基點;另一方面,也說明銀行體系資金奇缺,寧可犧牲利差也不能「露底」。第四大敗筆出現,為時不遠矣!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