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從事網路詐騙產業者至少有160萬人,相當於中國陸軍的規模。(AFP)
文/蘇晨
學生接連被騙 逾百萬人從事詐騙
8月24日,剛被長春工業大學錄取的湖北柏林鎮18歲女孩李倩倩先後接到自稱是銀行、警方的電話,說她在異地消費1.6萬餘元,當天她銀行卡上的4萬元學費及生活費被騙走。
8月19日,剛被南京郵電大學錄取的山東臨沂18歲女生徐玉玉接到詐騙電話,對方聲稱是教育局,要向她發放助學金,結果其9900元學費被騙走。事發後她傷心過度,在報警回家途中心臟驟停,經搶救無效於21日死亡。
8月18日,山東臨沭縣大二學生宋振寧接到一個自稱是警方的電話,說他的銀行卡號被人透支了6萬多元,宋振寧給對方轉了2000元錢。22日,宋振寧把其生活費以及家中的現金存入銀行卡,下午他發現卡內的錢(金額不詳)不見了。23日,宋振寧因為心臟驟停去世。
上述案例只是大陸電訊詐騙的冰山一角。據北京市警方網路安全保衛總隊與360互聯網安全中心聯合發起成立的網路詐騙全民舉報的「獵網平臺」2015年底發布的《現代網路詐騙產業鏈分析報告》的統計,在中國大陸,從事網路詐騙產業者至少有160萬人,相當於中國陸軍的規模。每年詐騙「產值」超過1100億元人民幣。
據陸媒報導,中國的網路犯罪團伙已在歐洲、美國設立釣魚網站,通過嚴密的團隊協作返回國內進行詐騙,由此形成的黑色產業鏈愈演愈烈。
校園成「被騙」重災區
在上述詐騙案中,騙子都能說出被騙者的銀行卡和身分信息等,個人信息洩露備受外界關注。
學生接連被騙的案件發生後,激起公眾對政府和電信運營公司允許「騙子專用號段」存在的憤怒。電訊詐騙能夠「成功」,電信主管部門和電信運營商都要為允許「騙子專用號段」的存在負責;同時,掌握公民個人信息的政府部門和存有用戶信息的銀行也應該對詐騙猖獗負責。許多詐騙犯利用電信網路大規模行騙,因為他們「精準」掌握了被騙人的個人信息。
當前,在中國大陸個人信息倒賣成風,其中包括學生群體。多名倒賣數據的業內人士均稱,「只要你聽說過的學校,不論大學、中學、小學,(它們的數據)都有」。
根據多位人士報價,「沒有賣過」的一手學生數據的售價,每條約1至2元。而二手的數據,基本低於1毛,如果批量購買,1萬條二手數據約300至500元。這些數據主要流向電信詐騙集團及亟需招生的民辦學校。
業內人士稱,「學校、教師、教育局、招生辦,能拿到學生數據的部門太多了,很多人都可能成為洩露數據的源頭。」
缺乏社會經驗的學生成了騙子們的首選「客戶」之一。有數據販子稱,他們手上有全國各地區各行業的各類數據可以出售,其中包括學生類的電話數據。
網路安全專家、獵豹移動安全研究員李鐵軍表示,不少駭客專門倒賣各種數據,而一些教育機構、醫療機構的數據往往很容易被盜取,「這些教育機構網站存在的漏洞並不高深,很容易被入侵」。
有資深計算機技術人員說,據悉一個駭客團隊在幾分鐘內就繞過某市教育局的網站防火牆,進入後臺。
人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專欄作家塗子沛發表文章稱,數據洩露已經無處不在,呼籲對這個領域進行真正的監管。一旦個人數據落入詐騙者手裡,人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徐玉玉,被奪財害命。
中共人大代表陳偉才曾表示,銀行和電信運營商是電信詐騙的最大幫凶,銀行和運營商一直在助紂為虐,「這兩個管道一直監管不力,甚至放任不管」。
海外華裔學者廖然就中國網路電訊詐騙泛濫表示,這是因為政府部門、網路和電話公司等都在販賣顧客的信息,「網路詐騙案泛濫,有哪家公司企業因為出賣網民個人信息而受到過懲罰?」
廖然稱,政府應該加大保護人們個人信息的力度,否則網路和電話詐騙犯罪只能更加泛濫,「中國的問題就在於,政府對保護民眾的個人信息這點抓得不夠。那麼,如果政府不關心,中國老百姓的網路安全問題有誰來負責呢?」
在網路犯罪黑色產業中,各類釣魚網站、手機木馬,以及竊取用戶個人信息的犯罪最為猖獗。在2015年,僅各地警方破獲的相關案件就超過千起,涉案金額超過10億元。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