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鬼祟削閱讀津貼 吳克儉為「交數」損學生利益

教育局自1997年回歸起,向中小學發放「中英文廣泛閱讀計劃津貼」,不過在今個學年起,教育局會停止發放這一筆津貼,以省回開支,中學校長會對此不滿,指當局未經廣泛深入諮詢,亦沒有使用通函信件通知學校,只於8月發出的《擴大營辦開支整筆津貼運用指引》中,透過附註說明交代。這種做法,甚有黑衣潛行,偷偷摸摸的味道。
在吳克儉領導之下的教育局回應,指在實施新政策前,已分別徵詢中小學校議會的意見和解釋有關安排,不過從橫洲公屋事件所做的諮詢工作折射,今屆政府總是予人處事偏頗的印象,現今是中學校長會站出來投訴,即是統領一校事務的人都覺得有問題,卻未能在有決定之前向教育局反映,讓人感覺就算做了諮詢,也是「目標為本」,就算是有受諮詢的津貼小學議會,其顧問張勇邦也表示,只能「無奈接受」,所謂「諮詢工作」,只是為「一往無前」的決定找「無奈的人」背書。
立法局去屆及候任教育界議員葉建源上星期便就此去函吳克儉,要求提供多項資料及數據,讓公眾清楚知悉其決策程序。葉建源質疑,削減閱讀津貼,是教育局回應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要求「各部門節省1%開支」的做法,指的是財爺在前年提出的「011」省錢計劃,即是在當年可維持開支現狀,但在餘下兩年,就要每年省錢1%。如果是這樣的話,要省的錢便應該先從避免浪費考慮,減掉一些非必要的開支,現今下刀的竟然是本來是令學生受惠的津貼,委實很難令人接受。
特別是我們的教育局局長聲稱每月「讀書(含雜誌)30本」,他也應該深明讀書的好處,如今教育局竟然以「推廣閱讀的模式已轉變」作理由為停止津貼辯護,認為可以推廣網上閱讀取代書本閱讀,這更是一個值得大大商榷的觀點。有教育研究指出,閱讀書本對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大有幫助,更培養思考能力,良好閱讀習慣的影響,比起父母教育程度的重要性,還要高出四倍。就是因為現時新世代受各種影響,難以培養閱讀習慣,學校便更要在這一方面着力,閱讀津貼的意義,代表了教育局鼓勵閱讀的決心,而不是反過來向「毁滅書本的年代」屈服及投降。
教育局是否可以有一些開支省下來,而不用打「閱讀津貼」的主意的呢?眾所周知,我們的局長了除了讀萬卷書,也愛行萬里路,不時都警覺他人不在香港,教育局今年4月書面回覆立法會財委會的提問時,指在他四年任期以來,吳克儉與隨行的教育局官員,合計用上247萬元公帑花在外訪,當中2014/15年度花費最多,一年花了近73萬元。
吳克儉在受質疑為何要頻密外訪時,曾舉例指親自外訪,才能取到其他地方免費幼兒教育的資料,不過卻即時遭葉建源「打臉」,指若吳克儉透過外訪考察幼兒教育,為何政府提交的文件、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報告,以至吳出席立法會就幼兒教育的回應,均沒引用其他外國經驗?質疑吳克儉只想藉外訪機會去旅遊。
若然吳克儉真的實現其長輩賜名給他時的期望,可以「克儉」,而不要讓人覺得他是一個消遙浪客,在教育局內作表率,慎用公帑,不要像他那樣胡亂浪費,這1%或許也能省下來,而不必損害學生的利益。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19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