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國軍10位將領誓死豪言羞死漢奸中共



民國33年(1944)10月,政府發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號召知識青年從軍報國。中華兒女發揚民族精神,熱烈響應,投筆從戎,加入抗戰行列。(翻拍:林伯東 / 大紀元)

抗日戰爭期間,國軍艱苦卓絕,抵禦了軍事強大的日軍,付出巨大的犧牲,贏得世界的尊敬。撣去中共歪曲歷史的塵灰,越來越多國軍將領的英雄事跡開始被民眾瞭解。圖為,全面抗戰勝利,蔣中正率國軍高級將領到南京中山陵謁陵,告慰國父孫中山在天之靈。(網絡圖片)
(記者古春秋綜合報導)
抗日戰爭期間,國軍艱苦卓絕,抵禦了軍事強大的日軍,付出巨大的犧牲,贏得世界的尊敬。撣去中共歪曲歷史的塵灰,越來越多國軍將領的英雄事跡開始被民眾瞭解。最近,網絡公佈了國軍10位將領面對日寇的決死誓言。對比這些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中共乘中華民族之危,盤踞陝北延安,伺機擴大地盤和實力,勾結日寇,削弱國軍,其漢奸嘴臉暴露無遺。
抗戰國軍將領誓死豪言
1、時任第三軍軍長的唐淮源(1886~1941,雲南江川人)說:「中國只有陣亡的軍師長,沒有被俘的軍師長,千萬不要由第三軍開其端。」
1941年3月,第三軍被日軍合圍中條山,唐召集所部三位師長訓話:「現情況險惡,吾輩對職責及個人之出路,均應下最大決心,應為國家民族保全人格,以存天地之正氣。」言罷令各師分路突圍。唐淮源則被困懸山,三次突圍受挫,傷亡慘重,彈盡糧絕,即於大雨滂沱之中,遣去左右,飲彈自盡於懸山之嶺。
2、時任第122師師長的王銘章(1893~1938,四川新都人)說:「17日晚,我援軍尚未到,敵大部隊衝入城,即督所留部隊,與敵作最後血戰。」
1938年春,日軍猛攻魯南籐縣,王銘章決心死守滕城,命令把南北城門封死,只留東西城門暫作交通道路,也隨時準備封閉,師部也由西關移進城內。後日軍重炮轟城,該師5,000餘人陣亡。王銘章向22集團軍司令孫震發出上述最後電文,後不久拔槍自殺殉國。籐縣死戰為台兒莊大捷贏得了時間。
3、時任第79軍少將參謀長的王禹九(1902~1939,浙江黃巖市寧溪人)說:「值此國難當頭、民族存亡之際,我身為軍人,為國捐軀,份所應是。」
淞滬會戰爆發後,王禹九赴嘉定前線,路過南京,在遺囑中寫給妻子的話。1939年3月20日,79軍參加南昌會戰,激戰3天,79軍傷亡過半,軍部在虯嶺陷入重圍。3月27日晨,王禹九率僅存特務連掩護軍部突圍,浴血苦戰至中午,未能成功,王禹九多處中彈犧牲,年38歲。
4、時任第98軍軍長的武士敏(1892~1941,河北懷安人)說:「拼到底,不成功,便成仁!」
1941年,抗戰最為艱難的時候,駐守在中條山一帶20萬國軍面對日軍的威脅,紛紛撤退到黃河以南,武士敏則率領98軍將士浴血奮戰。在中條山戰役中,他親臨馬頭山前線指揮,與敵人拚搏衝殺,陣地幾易其手,傷亡極為慘重。武士敏將軍寧死不屈,最終英勇為國捐軀。
5、時任川軍43軍26師152團團長的解固基(1897~1937,四川崇寧人)說:「後退半步,格殺勿論!」
淞滬會戰戰事正激烈之時,152團四連連長正向團長解固基匯報本連情況,忽聽友鄰團團長大叫:「解團長,你的四連退下來了!」解氣憤之極,拔槍便向四連長開了一槍,四連長中彈後,仍舉手敬禮向後轉身,走了兩三步後才倒地,解揮槍大喝如上口號,之後解固基和兩個營長陣亡。
6、時任第5空軍大隊少尉飛行員的閻海文(1916~1937,遼寧北鎮人)說:「中國無被俘之空軍。」
7、時任第33集團軍總司令的張自忠(1891~1940,山東臨清人)說:「吾一日不死,必盡我一日殺敵之責;敵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貞至死而已。」
這是他寫給弟弟張自明的信。在棗宜會戰犧牲的前夕,他從宜城東渡襄河督戰,僅率手槍營和七十四師的兩個團,臨行前留給副總司令馮治安的絕筆信中說,「本著我們最終之目標(為國犧牲)向北邁進。以後公私,均請我弟負責。從現在起,以後或暫別或永離,不得而知。」
8、著名抗日英雄張靈甫(1903~1947,陝西長安人)說:「兄弟們,不怕死的給我沖,小鬼子也沒有兩條命!」
淞滬會戰惡戰嘉定,日軍自持裝備先進蜂擁衝鋒,殺紅眼的張靈甫甩掉上身軍服,抱著機槍跳出戰壕,身先士卒帶領100多名敢死隊員迎頭痛擊,擊傷日軍八百餘人。
1938年武漢會戰中74軍參加萬家嶺戰役,日軍第18師以飛機轟炸74軍,致使74軍死傷慘重,但74軍仍久攻不下,張靈甫自告奮勇親率突擊隊從山後攀絕壁而上,身中數塊彈片鮮血直流而冒死攻佔日軍撤退的主要道路張古山,立下成功包圍日軍第106師團之基石,稱為德安大捷,獲四等雲麾勳章,張靈甫升任51師153旅旅長。是役也因74軍戰功顯赫,故榮獲國民政府第一號武功狀和軍隊最高榮譽「飛虎旗」,被譽為「抗日鐵軍」。
9、時任29軍132師師長的趙登禹(1898~1937,山東菏澤人)說:「軍人戰死沙場乃是本分,沒有甚麼值得悲傷的,只是老母年高,請副軍長予以照顧。」
七七事變後,趙登禹率部北上。7月28日晨,日軍在飛機數十架的支援下向南苑發起猛攻,趙右臂中彈負傷,部屬勸其退出戰鬥,執意不肯。後奉命率部向城南大紅門集結,不幸被日軍伏兵開槍擊中胸部,壯烈殉國。這是臨死前讓部署轉告給副軍長佟麟閣的話。
10、時任第87師259旅517團1營營長的朱耀章(1901~1932,浙江浦江人)說:「為自由,爭生存,滬上麾兵抗強權。踏盡河邊草,灑遍英雄淚,又何必氣短情長?寧碎頭顱,還我河山!」
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代表全旅188名將官向國民政府請纓。他身先士卒,直撲日軍陣地,身中七彈,壯烈殉國。

中共不打日寇打同胞
與國軍將領的誓死豪言相比,中共則是假抗日真擴張,是真正的漢奸、賣國賊。
其時毛澤東認為是借日本軍隊消滅國軍的一個天然良機,他表態說,要形成蔣介石、日本和中共三國局勢,這樣,中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毛向八路軍指揮員發了大量電報命令:「集中精力擴大地盤,不要投入戰鬥」,「日本佔地越多越好」。
為此,毛制定 「一分抗日,二分與國民黨週旋,七分發展」的策略,實際上就是假抗日,積極勾結日寇,真打抗日國軍,百倍發展。
1938年10月~12月,日寇大舉進攻中國,武漢失守,廣東淪陷,局勢非常危急,毛卻在延安召集中共軍頭,開了兩個月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向王明奪權。之後,毛在延安公然宣稱蔣介石是中共的最終敵人,下令即刻作好奪取政權的準備,要求中共軍隊必須消滅任何阻礙其擴張的國軍,也就是不打日寇,打國軍。
1939年9月毛主動與日軍建立起長期絕密的會作,旨在保存中共軍隊的實力,以便最終顛覆國民政府。共黨派潘漢年與日軍駐上海副領事,日本高級間諜巖井英一建立了聯繫。日方給潘漢年一個特別通行證,延安派來的一個無線電報員,在巖井英一的房內安裝收發報機,直接與延安聯繫。
潘漢年向日本人提供國軍實力、蔣與共黨的衝突、蔣與英美等國的關係及英美在香港和重慶等情報。1941年12月日軍入侵香港前,巖井英一幫助安排中共間諜撤離。潘漢年在日本東京設立了一個中共秘密機構。中共就是這樣不顧民族大義,利用日本人在國軍背後捅刀。
一個中共情報官員回憶說,中共與日本人合作的策略,是利用敵人的手消滅其他敵人。康生反覆指示,要用日本人的刀殺國軍。
他表示,就其個人所知,日軍消滅長江南部的國軍地下武裝,就是中共與日軍協作的傑作。

【大紀元2013年11月21日訊】(責任編輯:劉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