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腦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腦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7月用電量下滑顯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


日前,大陸能源局公佈7月份中國大陸全社會用電量數據,顯示增速回落。圖為,安徽一個制衣廠。(STR/AFP/Getty Images)
(記者古春秋綜合報導)
日前,大陸能源局公佈了7月份中國大陸全社會用電量數據,數據顯示用電量下滑。結合此前公佈的固定資產投資等宏觀經濟數據,專家認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而分析人士認為,經濟增長不能總靠政策刺激,政策托底越頻繁說明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越弱,據其預測,2015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更大。
7月用電量回落
陸媒《證券時報網》8月15日報導,大陸能源局8月1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大陸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增速較6月份回落2.9個百分點。
報導稱,用電量的數據是顯示實體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專家認為,結合此前公佈的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中國當前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較大,財政和貨幣政策存在進一步放鬆的空間。
相比用電量,部份宏觀數據如新增信貸在7月份出現更為明顯的下滑,引發市場人士的憂慮。
數據顯示,7月份的新增信貸是3852億元人民幣,環比6月的1.08億元大幅縮水64%。大陸央行為此在官方網站上專門給出解釋。

工業總需求仍顯疲弱
陸媒《中國證券報》8月14日報導,7月投資、消費、工業增加值等數據均不樂觀。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是由於穩增長的政策效用邊際遞減,當前經濟高度依靠政策托底,一旦寬鬆力度減弱,實體經濟復甦就會出現瓶頸。
報導稱,從統計局公佈的工業增加值數據看,總需求仍顯疲弱。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9%、環比增0.68%,分別較6月回落0.2和0.09個百分點,顯示經濟復甦緩慢、總需求不旺,工業經濟環比動能有所減弱。

房地產市場再陷「冰凍期」
陸媒《華爾街見聞》8月13日報導,大陸房地產市場6月之後,顯露出短暫的企穩跡象,而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房地產再度陷入「冰凍期」。
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3.7%,增速較前6個月回落。
有觀點稱,房地產下行週期性遠未結束,對經濟的影響不容低估。中信建投報告顯示,本次房地產調整的深度將遠超過2008年與2011年。
報導稱,最令人擔憂的是,部分分項指標明顯惡化,除房屋新開工面積降幅收窄之外,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均較前6個月降幅明顯擴大,且商品房待售面積有所增加。
房地產自從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行業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國經濟成敗的關鍵,房價持續下跌、成交量下滑、房地產相關信貸危機頻發,顯示出中國經濟深層次的缺陷危機。

中國經濟明年或面臨更大壓力
陸媒報導,中信建投報告稱,從2014年四季度開始,經濟向下波動風險加大。
分析人士認為,今年第三季度經濟仍有下行壓力,然而更大壓力是在2015年。
在他們看來,經濟增長不能總靠政策刺激,政策托底越頻繁說明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越弱。隨著地產週期大拐點的到來,過去的增長區間可能將被擊破。據測算,2013年固定資產投資中約有33%與房地產行業直接和間接相關,從而貢獻了GDP的16%。這意味著如果其它因素保持不變,房地產投資下降10%的話,固定資產投資和GDP的增速將可能分別下降3.3和1.6個百分點。

天網提示:

中共對號入座的邪教鑑別法。
來源轉自:

2014年08月15日訊(責任編輯:劉毅)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中國經濟面臨通縮和債務違約風險

(記者古春秋報導)
目前,中國經濟持續下行,「穩增長」成為中共政府的經濟重點,各地政府陸續推出刺激計劃,總體規模超過10萬億之巨。而大陸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經濟依然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下半年將主要面對製造業的通縮和債務違約風險。
中共強調「穩增長」 地方政府拋10萬億投資計劃
據中共官方媒體7月4日消息,中共總理李克強7月3日在湖南主持召開部份省份和企業座談會並作講話,繼續強調「穩增長」、「促改革」等提法。
在中共「穩增長」的調子下,地方政府爭先出台刺激政策,繼續延續投資拉動增長的模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大陸各省市計劃投資總額已超過10萬億,而這些投資的資金來源還未能確定。
許多人還記得2008年中共拋出的4萬億刺激計劃,大陸財經評論人士牛刀認為,今天中國通貨膨脹、民不聊生、腐敗橫行、道德崩潰、人人自危、基尼係數已經突破0.5的國際警戒線,社會危機日益深重,這一切,都源於2008年歲末拋出的4萬億刺激經濟計劃。

連平:下半年中國經濟將面臨通縮、債務違約的風險
《經濟觀察網》7月3日報導,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目前中國經濟面臨許多內外不確定性因素,下半年國內外需求難以趨勢性反轉,經濟仍然存在下行壓力。
連平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面臨兩大風險,一個是工業與製造業領域「通縮」的風險,另一個是債務違約風險。
連平認為,考慮到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已經持續27個月負增長,而目前工業領域產能過剩壓力仍然較大,下半年國內需求也難以大幅度回升,工業與製造業領域的通貨緊縮壓力仍將持續。
同時,以信託為代表的表外融資兌付風險可能演化為一定規模的違約風險,由於企業間的聯保聯貸,單一企業資金鏈斷裂將影響到整個參與聯保的企業,進而影響地區的金融穩定的風險。

天網提示:

中共對號入座的邪教鑑別法。
來源轉自:

★大紀元2014年07月05日訊(責任編輯:劉毅)★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過度使用手機 罹患腦癌風險高


隨著手機科技的迅速發展,手機使用者的年齡也越來越小,年輕人甚至小孩都「機」不離身,過度使用手機可能存在影響健康的隱患。(fotolia)
(麥迪綜合報導)
手機在現代社會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物品。過度使用手機可能存在影響健康的隱患,這一點也是科學家一直在探討的。
近期,法國一項研究發現,1個月手機使用量超過15個小時手機使用者,罹患腦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的3倍。這項研究提出,日常工作或生活中過度使用手機的人患上膠質瘤和腦膜瘤的風險比普通人高。該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英國期刊職業和環境醫學》。
根據《自然新聞》(Natural News)的報導透露,自2004年研究開始以來,參與者中有253個膠質瘤病例和194個腦膜瘤病例。研究員將病患的生活習慣和892名健康參與者的生活習慣進行比較,並觀察參與者使用手機的習慣長達2~10年。研究結果顯示膠質瘤和腦膜瘤病患的手機使用比例異常高,他們大多數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機,其中在銷售部門工作的更傾向於患上腦癌。

越早使用手機 風險越高
隨著手機科技的迅速發展,手機使用者的年齡也越來越小,年輕人甚至小孩都「機」不離身。瑞典1997年的一項研究以問卷方式對腦癌病患和健康者第一次使用手機的年齡展開調查,發現在20歲以前開始使用手機的人患上膠質瘤的風險更高。
法國的研究結果基本符合癌症研究國際機構於2011年發表的報告,提出手機所釋放的無線電頻率能夠致癌。波爾多大學的研究員伊莎貝爾•巴爾迪表示,研究結果還需核實。研究員認為手機科技日行千里,不同的手機的發射性還不一樣,要明確得出手機與癌症的關係比較困難。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資料透露,兒童手機使用者患癌風險要比成人高。按照理論,兒童的神經系統還在發育當中,容易受外來的致癌因素影響;而且兒童頭部結構較小,暴露在無線電頻率的範圍可能更大,加上年齡越小的手機使用者意味著手機陪伴他們的日子會比成人更長久。

專家: 離手機越遠越好
來自紐約的醫療專家弗蘭克•李普曼醫生(Frank Lipman)在他的網頁中列出防範電磁輻射的方法,要點是「遠離」手機。無論是通話中或待機的手機都不應離身體太近,建議通話時將手機轉到免提模式,並離身體約一隻手長度的距離使用。有線耳機會比藍牙發射器發出的微波輻射水平低,藍牙會是第三選擇;沒有使用手機時必須關閉耳機。
手機待機時儘量不要放在身旁,以免輻射發向自己身體。手機在特定的環境下會發出較強的輻射,如信號差的時候、或者在封閉的金屬空間如電梯、汽車、火車、飛機等,避免在此等環境下使用手機。發送信息會比通話來的好,關閉手機中連接無線電的軟件能夠避免人體暴露在電磁場中。
雖然當下還沒有研究證實手機與癌症的直接關係,但是對於關心自身健康者還是考慮減少使用手機,尤其是遠離頭部。

【大紀元2014年05月22日訊】(責任編輯:李曉清)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