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餐桌上發現一個殘忍無比的民族

近日一篇據稱來自於中國大陸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博文引發廣泛關注,文章主要講述的是馮小剛對當今中國社會飲食文化的一些個人看法,以下是網絡熱傳的原文:
在祖國的各大菜系中,我最楚的就是粵菜。出了名以後,經常被奉若上賓,飯局不斷,且多是粵菜的局。在北方,粵菜被公認是最鋪張的,稍不留神就中了埋伏,光是一人喝一盅湯就比叫滿一桌子的川菜貴,刀刀見血,做東的人不帶上萬兒八千的,看菜牌的時候就得把第一頁翻過去,直接從第二頁點菜。正因為如此,也就凸現出宴客的體面。
北京吃粵菜最負盛名的酒樓叫「順峰」,十年前興起,貴客一直如雲,有頭有臉的天一擦黑全在那裏聚齊兒。據說頭一撥腋下夾著包,一手拿「大哥大」,一手拿車鑰匙的座上客,現在大部份已經折進了大獄,每天以白菜湯鹹菜窩頭度日了,但「順峰」的粵菜,卻依然是新貴們宴客的首選,潮起潮落,高朋滿座。
吃粵菜的特點是,開飯前先請來賓圍著魚缸籠子一通端詳,分別指出自己心儀的活物,接著就有一批生猛海鮮英勇就義。處決的方式也是十分殘忍,龍蝦通常是被活著凌遲,肉都吃完了,頭上的鬚子還疼得直打哆嗦。蛇一般會當眾剪掉腦袋,擠出血和膽獻給主賓。
蝦的下場有幾種:趕上喜歡白灼的算它們上輩子積了德;但大多數會被扔到燒紅了的石頭上煎熬,美其名曰「桑拿蝦」;更有慘無人道的是活著用酒麻翻,生吞活咽,席間常能聽到「絲絲」的叫聲,那是活蝦發出的呻吟。
原來我一直認為漢族善良儒雅,粵菜的風靡令我發現,這個民族也很殘忍,對弱小動物犯下的罪行也是慘絕人寰、令人髮指。菩薩若是為此懲罰漢族,我申請對我網開一面,因為我不吃肉,也不怎麼吃海鮮,尤其是不吃活物。
凡屬這類飯局,我能推則推,能不去就不去。實在是盛情難卻的,就先在家吃飽了再去赴宴。席間我也是能躲就躲,能閃就閃,躲閃不過,又不想讓別人掃興,就象徵性地夾兩筷子放到自己面前的盤子裡跟著瞎比畫,別人一讓我吃菜,我就端酒杯,掩護自己矇混過關。
近來因為心臟不好,酒也不能喝了,趕上粵菜的局,就只能拿話搪塞,讓我吃菜,我就講笑話飛段子,分散別人的注意力。弄得我每次赴宴之前必得搜腸刮肚冥思苦想,說姚明現在值多少錢,說好萊塢的各種逸事,連傳謠帶造謠,凡是能引開別人注意力的手段全都施展出來。
這種時候最怕有心人,一眼識破我的伎倆,出於好心一再追問:鮑魚不吃,吃魚翅嗎?魚翅不吃,吃蟹嗎?蟹不吃,吃蝦嗎?蝦不吃,吃乳豬嗎?乳豬不吃,吃蛇嗎?蛇不吃,吃扇貝嗎?扇貝不吃,吃白鱔嗎?鱔不吃,吃牛柳嗎?你到底能吃甚麼?你怎麼那麼事兒媽呀?
這種情況時有發生,逢此情景,我只能實話實說:你們要是真疼我,就給我點一道西紅柿炒雞蛋,口重點,別放太多的糖就行。要是你們心裏還過意不去,覺得虧了我的嘴,就乾脆把那些奇珍異饌折成現錢直接給我也行。我太太徐帆如果在座,她會挑幾個蒜瓣、蔥段,舀兩杓醬油湯,放在米飯裡拌吧拌吧遞給我,同時對大家說:你們吃你們的,別理他,他這人特別擰巴。
長期熬夜養成吃消夜的習慣。消夜很簡單,開水泡飯就剩菜。尤其喜歡吃剩菜裡的蔥段蒜瓣,入味,香。餐後喝一杯檸檬水漱口,點一支煙回味,美。自幼家境不富裕,菜鹹下飯,因此養成口重的習慣。最怕友人款待粵菜,窮人家的孩子發了財也學不會享福,拍的電影也重實惠。

天網提示:

中共對號入座的邪教鑑別法。
來源轉自:

2014年08月17日訊(撰文:馮小剛 責任編輯:沈玉清)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郎朗豪華地下會所曝光 大尺度壁畫驚人


土共禽獸(琴手)郎朗。

被指是中共官方「御用藝術家」的郎朗在廣州的豪華會所曝光。(網絡圖片)
(記者方曉報導)
被指是中共「御用藝術家」的郎朗在廣州的豪華會所曝光,會所室內酒廳牆面壁畫尺度很大,畫裡的美女暴露。郎朗曾在美國國宴上演奏反美曲子,替中共站台,引發各界譴責和批評。
8月17日,環球娛樂網的報導「探秘郎朗豪華地下會所 牆上驚現大尺度壁畫」曝光了郎朗在廣州的豪華會所。
郎朗前年與正佳集團老總謝萌合作開辦的音樂沙龍「朗匯所」,位於廣州黃金地段的正佳萬豪酒店地下一層。朗匯所只招收500名專屬會員,入會費用高達12.8萬元。
一個佔地500平米的演奏中心佔據會所的中央,其中擺設了一架價格約200萬元的施坦威紅寶石黑檀木鋼琴,此鋼琴在音樂圈被稱為Piano King,非一般人可以買得起。
而朗匯所室內酒廳的牆面壁畫圖案是美女們穿著深V裙打扮暴露,尺度很大。
據廣州房屋中介張先生透露,朗匯每個月的店租金約30萬元。

朗朗為中共站台 實為「政客」
2011年,在美國總統奧巴馬為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美國舉行的國宴上,郎朗為兩國元首及嘉賓們演奏中共反美洗腦曲子《我的祖國》,掀起軒然大波。
郎朗演奏該曲被指帶有政治色彩,是公開羞辱美國的舉動,遭到廣泛譴責和痛斥。美國一些主流媒體也給予報導和批評。
在各方壓力下,郎朗公開聲稱自己「不是政客」,然而他被發現有著「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的中共官方高級頭銜。
據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網站的資料,郎朗在2010年8月24日全國青聯於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十一次全會時被選為該團體的16名副主席之一。
該團體章程中寫道:「全國青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團體之一,是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
中國社會民主黨秘書長、曾在中國大陸擔任歷史學副教授的劉因全當時對大紀元表示,各種跡象表明,郎朗是中共官方的「御用藝術家」,是名副其實的「政客」,是被中共「包裝」利用並操控的玩偶,成為中共在國內給百姓洗腦、在國際上輸出黨文化的文藝打手,也成為中共用「愛國」為幌子搞「統戰」的政治工具。
近些年來,在中共官方的大型活動中,隨時可見郎朗的身影。他有著多重「大使」身份,中共官方及其喉舌極盡吹捧之辭全方位的為郎朗做宣傳炒作,把郎朗打造成「當今世界最年輕的鋼琴大師」、「將改變世界的年輕人」……
縱觀郎朗的事業軌跡,他的演出及成名都和中共官方有著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聯繫。
郎朗還與江澤民姘婦宋祖英、薄黨趙本山等同台表演,而他所熱衷於演奏的絕大部份都是中共帶有洗腦意圖的「紅歌」。

天網提示:

中共對號入座的邪教鑑別法。
來源轉自:

2014年08月17日訊(責任編輯:劉曉真)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外交出現二個聲音 習近平抓周永康徐才厚破局


徐才厚和周永康這兩個江澤民集團要員被抓後,北京當局一反過去的強硬立場,近期在外交上有所調整。(大紀元合成圖)
(記者林鋒報導)
隨著江澤民集團要員徐才厚和周永康被抓,北京當局一反過去的強硬立場,近期在外交上有所調整。在南海與東海爭議海域內,日前鮮有中日、中越等國激烈對抗的報導。中國的外交官與軍方左派人物的電視辯論,也反映出中共內部確實存在二個聲音。
美國重返亞洲問題 外交部和軍方展開電視爭論
前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在6月30日被宣佈落馬之後,在美國重返亞洲問題上,中共外交部門和軍方展開激烈爭論。
《鳳凰衛視》7月20日播出的《寰宇大戰略》,邀請了中共駐法大使吳建民和鷹派少將羅援發表對此的看法。吳建民認為,美國重返亞太並非單一針對中國。羅援則引用數據稱美國幾乎60%的軍隊移向亞太。雙方觀點對立,展開激辯。
此後,《鳳凰衛視》主持人邱震海在微博透露據,節目錄製超時18分鐘,刪節了吳大使12分50秒、羅將軍5分10秒。」
中共的外交系統出現這種罕見的聲音,也被認為是北京為轉變外交政策而「試水溫」。

江澤民集團要員徐才厚被抓 南海對立稍有緩和
6月30日江澤民集團要員徐才厚被抓後,中共在南海上的立場有所改變。
8月14日,網傳越南將會派密使赴中國討論南海問題。文章稱,「雙方可能會達成一些原則性默契,以便改善雙邊關係。這次磋商對於敏感的主權問題將不做過多討論。」
8月16日,《澎湃新聞》發表社論「南海解圍」稱,在南海,「中國關於九段線的表述還須進一步理清。」「中國一方面有不少技術性問題要解決,另一方面還在探索東亞、甚至全球新戰略。」
到目前為止,中國在南海主要以九段線為法律支撐。
在南海問題上,中越間真正緩和的信號在於7月16日,中海油旗下981鑽井平台,突然結束在西沙群島中建島、中越爭議水域的鑽探作業,轉至海南陵水外海。此前,有報導稱中海油的981鑽井平台,原本預計完工時間是8月中旬。
5月17日,日本NHK政治部記者緋山在推特發文稱,「由於近期習近平有打擊江澤民的動向,江為了迫使習無暇顧及自己以及在周永康案公佈的問題上討價還價,於是派出巨型石油鑽井平台開進爭議的海域,造成越南反華情緒高漲。」
文章還稱,軍方也趁機集結,「消息人士透露,廣西憑祥、防城港、崇左等地大批的步兵、炮兵、坦克及裝甲部隊調動在中越邊境集結。」

當局在南海仍有底線
8月17日,剛上任的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卡塔潘稱,軍方擬與私人公司合作推「南海六島遊」,接載遊客環遊與中國有主權爭議的中業島和仁愛礁等六座島礁。大陸官媒引述中共軍方消息指,菲軍若開設渡輪遊,中方勢會採相應行動。
8月9日,中共拒絕菲律賓提出的「三步走」南海解決方案,仍然推行自己的「雙軌方案」。
據《韓聯社》8月6日的報導,韓國外交部6日表示,2名韓國籍毒品案犯當天在中國吉林省白山市被處死,還有1名韓國籍毒品案犯也會在兩天內被行刑。根據此前的報導,今年年底前韓國會向菲方贈送1艘多用途登陸艇和16艘高速艇。

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落馬前 習近平密會日本特使
據《日本新聞網》8月1日消息,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被發現於7月27日秘密訪問了北京,並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會談。這是習近平自2013年1月與公明黨代表山口那津男會談以後首次會見日本要人,雙方商定將這次訪問作為「極秘訪問」處理。
福田於2013年4月曾在博鰲論壇上與習近平舉行會談,今年則與李克強會談,他與安倍首相同屬自民黨,也是自民黨歷任首相中,唯一一位能夠與中國領導人直接說上話的人物。
法廣報導援引消息稱,北京當局接受並如此重視福田前首相的此次訪中,說明福田負有重要的使命,擔當了安倍首相的特使。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秘密訪問北京與習近平會談之後兩天,7月29日,周永康被北京當局「立案審查」。
此後,中日兩國外長8月9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舉行了會談。不同於過去兩國間的走廊外交,這次兩名外長入座進行了長談。這是自2012年9月日本國有化釣島以來兩國外長首次會談。此舉讓外界相信,中日關係已有緩和跡象,雙方都在努力尋求能達成妥協的契合點。

周永康是中日激烈對抗的幕後推手
2012年2月,王立軍出逃事件引爆中南海高層分崩公開化。3月15日,中共兩會結束後,薄熙來迅速被免職。媒體間一直在流傳,2012年3月19日當晚,時任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政變未遂,失去權力。
2012年6月至9月,周永康、曾慶紅合作策動釣魚島事件,江派控制的統戰部在釣魚島事件上煽動及利用控制的海外情報系統的大肆放料、公安混入反日遊行隊伍打砸搶等舉動,幾乎令大陸反日的局面處於失控狀態。
據台灣媒體披露,2012年9月份,北京當局在日本東京宣佈對釣魚島進行所謂「國有化」之後,成立了釣魚島應變小組,由習近平親自擔任組長,集權統轄軍隊、情報、外交及海監執法等部門。
有報導稱,在周永康、曾慶紅聯手試圖「翻盤」之後,胡錦濤和習近平在十八大前就定下了抓捕周永康的計劃。

傳習近平通過東海防空區問責徐才厚
去年12月,港媒稱,中共國防部曾屢次向軍委提議,要求儘快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最終獲習近平確認。
此前的報導稱,習近平雖在去年同意了東海防空區的成立,官方甚至報導習對此說過話,實際習並不支持此舉。習近平陣營也早知此舉會引發國際社會的憤怒和壓力。習近平陣營把握外界抨擊的機會,反而對軍中的江澤民勢力下手,軟禁了徐才厚,孤立了郭伯雄。
2013年11月23日,中共宣佈在東海設立防空識別區,引發國際強烈譴責。去年12月初,美國副總統拜登訪華,與習近平會談。習在表面上官式地重申了中方在「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等問題上」的原則立場。
罕見的是,這次拜登在北京與習近平進行了長達5個半小時的會晤。原本計劃45分鐘的二人閉門會談,延長到了2個小時。外媒報導,拜登在北京與習近平密談數小時後「神情嚴峻」。而在此前拜登於日本訪問時,曾透露「習正處非常艱難時刻,我不能給習添麻煩」,意味深長。
此後的3月21日,《路透社》發表前軍委副主席徐才厚遭到軟禁的消息。6月11日,《法廣》引用微博消息指,徐才厚已經在6月9日被移送檢察機關。6月30日,徐才厚被當局正式拋出。

天網提示:

中共對號入座的邪教鑑別法。
來源轉自:

2014年08月17日訊(責任編輯:肖笙)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中共公佈不動產登記 陸媒:明年房價或大跌


8月15日,中共國務院法制辦公佈了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同一天,陸媒發表一篇署名文章,表示2015年,中國房地產將迎來大跌的浪潮。圖為深圳。(Getty Images)
(記者古春秋綜合報導)
中共國務院法制辦8月15日公佈了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對此,有專家認為此舉可能會出現房產集中拋售的情況。與不動產條例公佈的同一天,陸媒發表一篇署名文章,文章表示2015年中國房地產將迎來大跌浪潮。
不動產登記出台 或出現拋售潮
陸媒《新京報》8月16日報導,中共國務院法制辦網站8月15日公佈了《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
陸媒報導稱,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出台是為房地產稅開徵提供必要條件。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告訴陸媒記者,不動產統一登記平台建立後,有可能會出現集中拋售住房的情況。
汪玉凱說,對於通過貪腐擁有多套住房的官員,這個制度將給他們帶來壓力;對於擁有多套住房的普通人,未來可能徵收的房地產稅可能會促使他們賣房。

消費者對樓市保持看跌態度
陸媒《華爾街見聞》8月15日發表中華工商時報副總編、南開大學客座教授劉杉的文章,認為房企以價換量「去庫存」刺激供方,與地方政府鬆綁限購刺激需求方的做法缺少對最關鍵的中間環節——商業銀行的激勵。
文章認為,最新公佈的7月貨幣信貸數據之低超出市場預期,驗證了定向調控政策效果有限,說明實體經濟對貸款需求下降,房地產融資需求主動減少;而且銀行風險偏好降低,不會任意擴大風險敞口;而宏觀調控信號扭曲,市場預期延續宏觀下滑軌跡。
劉杉表示,社會融資規模數據顯示房地產企業融資需求有下降傾向,一是銀行理財、信託產品等表外業務的整頓使房企融資被動減少,二是市場預期導致房企主動減少融資額,顯示在行業數據上就是投資放緩,房屋新開工面積持續下降,特別是住宅新開工面積7月下降16.4%。表現在住房銷售方面,7月降幅比1~6月擴大1.6個百分點,預示消費者對樓市依然保持看跌態度。

金融槓桿對房價的支撐不復存在
劉杉表示,按揭貸款的萎縮也是銀行信貸下降的因素之一。目前多家銀行對於住房貸款予以收縮,有的公開控制房地產開發貸款數量,也有銀行以繁瑣貸款審核來變相減少按揭業務。可以說,銀行對房地產業的風險偏好迅速下降,金融槓桿對房價的支撐不復存在。
房價將在明年開啟主跌浪潮
文章表示,在下半年宏觀政策和各地救市政策刺激下,不排除一定範圍的房價和銷量反彈,但在短期政策用盡後,房價將在明年開啟主跌浪潮,維持至少三年的中期調整。
文章認為,由於房地產稅開徵已不可避免,中國居民將面對一個前所未見的新稅種,這勢必增加居民保有住房的成本。因此,在房地產稅正式開徵前,投資者將會積極拋出二手房,而限購政策的取消,也為投資者出貨創造了條件。
文章表示,今年刺激政策過後,房價在明年將開始新一輪的下跌過程。在房地產稅的預期下,這一波下跌將完成市場出清,實現住房價格再平衡。至少在房地產稅正式登台後,房價才能止跌企穩。

天網提示:

中共對號入座的邪教鑑別法。
來源轉自:

2014年08月16日訊(責任編輯:劉毅)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前北大教授向美國主流曝大五毛司馬南真實身份


圖為夏業良(方明/大紀元)
(記者李辰報導)
前北大教授、中國學者夏業良8月12日在參加華府智庫——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的一個活動時,向關注大陸局勢的美國主流人士曝光司馬南中共大五毛身份,司馬南公開反美,卻將妻小送到美國享受自由生活。他呼籲美國國土安全部、FBI應該對其進行調查。參加當天活動的包括美國國會的資深人士、智庫精英和主流媒體人員等。
夏業良當天在座談會上發言說,前中共政法委書記周永康被公開調查,「這正是國際社會調查其迫害法輪功犯下反人類罪的機會。」他認為,習近平應已知曉周永康犯下這一罪行,正在嘗試調查其活摘器官的指控。
夏業良接著談到:另一個建議有關《馬格尼茨基法案》(Magnitsky Act)。 (編者註:該法案對俄羅斯人權迫害者實施制裁,制裁包括凍結這些人可能在美國擁有的所有資產,並禁止給他們簽發赴美簽證。)他認為,美國政府應該對中國人權迫害者進行制裁,比如司馬南,司馬南曾跟隨中共當局詆譭法輪功。
夏業良對在座的美國主流人士稱,司馬南真實身份是中共大五毛,真名叫「於力」。司馬南將妻子和兒子送到美國居住,但是司馬南本人卻將美國視為敵人。夏業良呼籲,美國國土安全部、FBI應該對其進行調查。
司馬南據稱已經獲得美國綠卡。去年12月5日司馬南潛入美國國會舉行的一個人權聽證會上,輿論出現一邊倒的撻伐之聲,並強烈呼籲美國應撤銷司馬南及其家人的美國綠卡。
司馬南自稱這次是兩年內第五次來美國。在2012年的大年三十司馬南前往美國「探親」,期間在搭乘扶梯時,將頭伸出扶手,導致頭部被扶梯夾角卡住,住院接受治療。不久,司馬南在美國「被夾頭」引起中國網絡轟動。
大陸網絡一直將司馬南稱作中共「高級五毛」,並出現在網上曝光的薄周政變名單中,司馬南的身份是時事評論員,政變成功後將出任的職務是中宣部部長。政變名單中,司馬南排在小品演員趙本山之後,趙本山政變成功後的職務是文化部部長。
2012年2月,王立軍事件爆發,3月15日薄熙來被解職後,消息稱,周永康多次召集「高級五毛」密談,「要他們勇敢力挺薄熙來,大力揭批溫家寶」,部署「反撲」。《求是》雜誌社人士透露,在崑崙飯店某會議室,親眼看見司馬南出席周永康的秘書秘密召集的力挺薄熙來會議上。
因公開抨擊時政,夏業良於2013年10月18日被北京大學停止續聘。夏業良後於2014年初出國,目前是美國華盛頓的智囊機構加圖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員。

天網提示:

中共對號入座的邪教鑑別法。
來源轉自:

2014年08月16日訊(責任編輯:梅溪若 )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紐時:習近平反腐指向「蜘蛛網」中心的江澤民


此前,江澤民的名字被從301醫院大樓上移除的圖片,在網民中反應熱烈。在高度重視象徵意義的政治文化中,如此跡象被解讀成「蜘蛛」將是下一個被打的「老虎」。(大紀元合成圖)
(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
最近網絡流傳一張顯示前中共黨魁江澤民的名字被從301醫院大樓拿下的照片。儘管後來被證明它只因裝修被暫時拿下,然而《紐約時報》引述分析家指出,網絡熱傳這張圖片的事實表明,江澤民影響力正在被淘汰。
江澤民是 「半死的蜘蛛」
《紐約時報》8月14日報導,多個月來,在中國聊天群當中的政治談話一直是有關老虎和蒼蠅。習近平反腐運動中落馬的老虎當中,有前安全主管周老虎,有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徐老虎。他們兩人最近都被指控。還有許多蒼蠅被指控腐敗或政治或道德的罪名。
但是從上週開始,聊天者一直聚焦於一個新的動物:一只蜘蛛。激發這個綽號的一個原因是,網上有一張照片顯示,江澤民的名字被人從一棟大樓上取下。
江澤民在2002年卸任中共總書記職務,但他仍然通過在黨內,軍隊和商業同盟的網絡保持影響力。分析稱,為改變中國這種通過腐敗和經濟既得利益集團凝聚起來的狀態,江澤民經營二十年之久的網絡需要被清理掉。
「它好像是一個特權既得利益集團的網絡,江澤民就是網中間的那隻蜘蛛。」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黃靜說。
江澤民本週日將進入88歲,越來越虛弱,有關他死亡的報導周期性的流傳。但是他的追隨者仍在使用他的名義繼續。其兒子江綿恆活躍在商界和政界。
「他是中間的那隻蜘蛛,但是我想他是一只半死的蜘蛛。」黃靜說,「它周圍的蜘蛛們在試圖保護他並且保護他們自己。他們在使用他的名義,使用他的影響力,使用他的關係,但是只要他仍然有一口氣,他仍然被視為教父。」

網絡熱傳江澤民名字被拿下的照片
《紐約時報》報導說,因此上週人們對於網絡上以及微信上廣泛流傳的,顯示江澤民的名字和題詞被從301醫院大樓上移除的圖片,反應熱烈。在一個高度重視象徵意義的政治文化當中,這樣一個行動可以被解讀為「蜘蛛」將是下一個「老虎」的跡象。
「江澤民是周永康的後台。」一個博主發送這張圖片給朋友並寫道。他說,這「至少是對江澤民的一個警告」,不要干涉習近平對周永康和徐才厚的清洗。
但是最終人們發現這張照片可能是一張老圖片。但是這些對話真實,這張圖片的廣泛流傳也真實。這棟大樓被翻修幾個月。有可能只是暫時被拿下。
《紐約時報》記者致電301醫院要求解釋有關江澤民題詞的問題,當記者一提出這個問題,對方馬上掛掉。另外一個人說,醫院沒有公關部或其它方式來對媒體作出評論。

江澤民的影響力正在被淘汰
《紐約時報》報導採訪北京政治評論員章立凡,他說,這張圖片流傳這樣一個事實意義重大。
「這樣一個現象反映出局勢的一些東西。」章立凡說,「因此我認為一些事情的確在發生。他的影響力正在被淘汰。」也是在最近,反腐調查員抵達上海——江澤民的老巢,在反腐運動當中這個地方基本上被忽略,直到現在。
黃靜說,習近平的反腐運動是打破特權集團的一個方式。如果繼續下去,將看到利益集團的總司令就是江澤民。
幾週之前,北京玉淵潭公園展出一只充氣大蛤蟆,網民們紛紛將它跟江澤民聯繫在一起。這隻大蛤蟆漏氣趴下的圖片也在網絡上廣泛流傳。
其它動物可能進入中國政治的動物園。最近《環球時報》上刊登一張圖片,顯示一只蛤蟆和一條蛇在搏鬥。人們猜測江澤民是蛤蟆,而習近平是蛇。

天網提示:

中共對號入座的邪教鑑別法。
來源轉自:

2014年08月16日訊(責任編輯:林詩遠)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李寧一虧再虧 半年虧6億關244家品牌店


2008年8月8日,李寧在北京「鳥巢」上空演「飛人」點燃奧運主火炬再為中共做宣傳。然而,李寧的生意從此一敗再敗。 (Getty Images)
(記者莫森、李玲浦香港報導)
自08年奧運後就一蹶不振的李寧,其創辦的運動品牌「李寧」,業績近年來巨虧,遭遇滑鐵盧。李寧(上市股票代號:2331)8月13日公佈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期內虧損擴大至5.86億元(人民幣,下同),是去年同期1.84億元虧損的3倍,每股基本虧損41.63 分,不派息。
公佈的業績報告顯示,李寧公司期內收入31.37億元,按年增長7.96%。整體毛利率為44.6%, 較去年同期43.6%升1個百分點,主要受惠於新品零售額上升。唯息稅前利潤扣除折舊及攤銷(EBITDA)後由盈轉虧,上半年度虧損3.51億元(去年同期為5,764.9萬元盈利),主要受李寧牌的EBITDA虧損4.5億元影響。
李寧股價14日收報4.72元,跌0.84%。2010年4月股價最高峰約30元,至今股價跌掉八成。

上半年再關閉244間店舖 大行紛減持
數據顯示,大量的存貨、呆賬撥備和人力成本是影響李寧本期業績的主要因素。
集團期內平均存貨周轉天數由96日升至106日,顯示產品銷售速度減緩。截至6月底,李寧牌店舖數量為5,671間,較去年底減少244間,經銷商則減少3家。累計存貨撥備為4億元;累計提撥的呆賬撥備為 6.83億元。
6月底,負債對權益比率為157.1%,較2013年底的116.4%有所增加。
摩根大通發表報告,認為李寧續受多項利淡因素纏擾,維持「減持」評級,目標價由4元降至3.8元。摩通續稱,李寧集團中期負債達2.4億元,超過該行估計的1.3億元,相信今年底前增加至6.7億元,故相信集團有額外集資壓力。
高盛報告指,將李寧公司剔出亞太區買入名單,評級降至「中性」,預期企業復甦的過程較預期長及艱巨,因平臺成本及門店資本開支高。雖然對需求前景是樂觀,不過李寧中期業績顯示,營運開支高,撥備及資產負債表進一步惡化。

巨虧加痛失體操贊助 李寧愁眉緊鎖
李寧(2331)上週宣布痛失合作長達23年的中國體操隊贊助,由新晉體育品牌安踏(上市股票代號:2020)頂替。李寧14日在香港出席業績會時,明顯心情低落,並首次回應放棄贊助這個決定,「這個決定對公司好,但對我而言很痛苦」,並且無奈地表示:「壓力巨大。」
由於業績不斷下滑,兩鬢斑白、年過半百的主席李寧,業績會上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完全沒有半點笑容,有次摸了兩眉中間近10秒,亦低頭好幾次,很少看臺下。有香港記者兩次點名希望李寧回答問題,他置若罔聞,由其他管理層代為回答。而記者會結束之後,亦沒有留下回答記者提問,匆匆離去。
對於公司的變革計劃,副主席金珍君在業績記者會上強調,轉型要取得成效需要時間,至少要2、3年才能完成,又說不確定甚麼時候可以盈利。
對於李寧虧損一再燒錢,市場估計李寧需要再集資,財務總監曾華鋒表示,公司仍然是負現金流,如果真的有需要,會研究是用銀行貸款或股本融資。

李寧自從2008年奧運會之後事業開始走向衰退。今年中期業績再報虧損近6億元人民幣(大紀元資料圖片)
08年奧運一飛沖天後 業績直線插水
作為一個知名國產體育運動品牌,李寧牌在2008年之前,幾乎壟斷了所有登上重要賽事的領獎台的中國選手服裝,而這一成就隨著2008年奧運開始走到盡頭。
退役多年的李寧,以45歲的高齡,在北京「鳥巢」上空博命演「一飛沖天」,點燃奧運主火炬為中共做宣傳。不過,李寧之後「鳥巢飛天」,生意跌回地球。
《華爾街日報》當時報導,李寧點燃奧運火炬兩天之後,也就是8月11日,李寧股價已累計下跌了26%,較年初更是跌了一半有餘,而同期整個股票市場市值蒸發了三分之一。而李寧的頭髮亦迅速花白,人也顯得蒼老很多。
2010年6月李寧宣佈品牌重塑戰略,不但改變了公司標誌,並提出「90後李寧」的營銷主題。但結果大失所望,不但訂貨量連續下滑,股價急速下跌,2011年5月,集團公司的三位高管相繼離職,最後令集團陷於不得不裁員減資的困境。
2012年,李寧重新執掌公司,並以20億元天價拿下CBA資源,緊接著與NBA球星韋德簽約。年底,李寧提出渠道復興計劃,但虧損近20億元。
2013年,處理庫存,零售變革,淨虧損3.92億元。
外界評論說,李寧公司的困境主要是由於創始人李寧的決策錯誤所致,當年憑藉李寧的個人名聲,李寧公司沒做任何廣告就成為了中國第一大體育品牌,但也由於李寧個人參與美化中共的北京奧運開幕式並為其點燃火炬,之後令李寧公司厄運連連,江河日下。

天網提示:

中共對號入座的邪教鑑別法。
來源轉自:

2014年08月16日訊(責任編輯:伊玲)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7月信貸意外跳水 中國經濟現蕭條

據中共央行日前發佈的數據,7月份中國總社會融資僅為6月份的七分之一,創下了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月讀數。同時央行新增貸款只有6月份的三分之一。專家指出,中國經濟全面出現蕭條,有錢人已經外逃,國內百姓不知貸款有何用處,中共面臨全面崩潰。
據央行網站8月13號消息,今年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2731億元,比上月減少了1.69萬億元,比上月大降86%。
而7月份國內銀行新增貸款也在急劇下降。 7月全國新增貸款額為3852億元,與6月的1.08萬億元相比,下降了三分之二。
中國獨立經濟評論家牛刀:「人家還去貸款嗎,把房子賣掉了,換成美元走了,誰去貸款?它到了全面崩潰的時候,還在這裡放水。貸款就是沒人貸,大家都欠錢,都在過過日子,大家不知拿這個錢幹甚麼,日子過不下去了,人家貸款幹甚麼,多少人跳樓啊現在。」
近期中國中小企業和房地產開發商,跳樓跑路現象頻頻發生。
湖南省標榜的「帶領農民奔小康的領軍人物」肖仲望,因其省級科技型農業化公司,無法償還超過億萬元的借款而自殺。湖南「恆盾集團有限公司」,「金鷹服飾集團」等員工過千的大公司,老闆也因為資金鍊斷裂而跑路或跳樓。
而在江蘇吳江、浙江嘉興等紡織業聚集地,去年下半年來,已經有超過40名紡織企業老闆跑路。
即使在以炒房聞名的溫州,棄房現象也很嚴重。根據溫州銀監分局去年的數據,截止到去年7月末,溫州各類「棄房跑路」案例就有595例。而到了今年一月,溫州商品房均價,與2011年的最高點相比,降幅已經達到42%,導致不少炒房團成員跳樓自殺。
與此相反的是,今年5月,央行仍然鼓勵商業銀行向房企房貸。8月8號,福建出臺房地產救市政策,要求銀行增加房地產貸款。
而在今年4月,中共採取了為小企業減稅,增加有針對性的基建開支,以及在農村地區和針對小企業的信貸優惠政策,等等所謂「微刺激措施」。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經濟上的全面混亂,一方面中央政府又在搞甚麼微刺激,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債務不斷擴大,他們也感到破產的危機,就想靠賣地賺錢,但是房地產市場,人們也看到了這個市場泡沫的破滅,幾種力量交織在一起,現在它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牛刀:「這很危險,這比日本泡沫破滅前的跡象還要鮮明。這全是你共產黨動員大家去貸款的,最後出了事人家都找你政府,這個政府承擔不了責任,這一次崩掉了,那就是整體的全部崩掉了,包括它的政治經濟都要出問題。」
作為中國房地產最具影響力的獨立評論家,牛刀在今年5月發文《中共高層已經在為處理房地產泡沫處理後事》,他在文中指出,海南房地產泡沫破滅後證明,只有民主政府才能做到承擔房地產泡沫風險,但在中國,承擔風險的一定是個人。
他指出,今年4月,國資委要求長期在樓市「挖礦淘金」的78家央企,加速退出房地產市場;5月份又頒發規範商業銀行同業業務治理的「9號文」,收緊信用,並再次斬斷房地產的資金鍊。種種跡象表示,高層正在為房地產收屍,國際資本正在逃離中國。
另一方面,2009年以來,中國已成了全球最大的"印鈔機",老百姓的財富不斷遭到稀釋。去年人民幣發行量超過120萬億,是GDP的兩倍,據人民銀行資料,今年前面7個月,又印出超過80萬億鈔票。
牛刀:「還在這裡拚命的印鈔,還在拚命的放貸,他就是放水也沒有用,就表明前面的那些刺激經濟全部是失敗的,可能也就是它中共歷史上最後一次放水。」
另外,中國工業產出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也在七月份出乎意外的放緩。

天網提示:

中共對號入座的邪教鑑別法。
來源轉自:

2014年08月16日訊(採訪編輯/劉惠 後製/蕭宇)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伊波拉病例破2千 世衛籲勿信偏方

(中央社)
世界衛生組織今天公布最新的伊波拉(Ebola,亦譯伊波拉)病例統計,12與13日兩天新增確診、疑似與可能病例達152例,其中76人死亡。世衛也呼籲民眾勿信偏方,延遲就醫。
世衛組織(WHO)今天公布伊波拉最新統計,截至13日為止,確認、疑似與可能病例達到2127例,死亡人數也上升到1145例。其中152例是12與13日兩天發現,其中76人死亡,顯示伊波拉疫情仍在持續擴大中。
對於近來媒體不斷報導正在實驗中的各種疫苗,世衛組織表示,這些疫苗都尚未進行人體臨床實驗,也仍在瞭解疫苗的安全性與可能的副作用,目前這些藥物都尚未獲得相關單位許可。
儘管醫學倫理專家認為在疫情快速蔓延的現在,在特定條件下使用這些實驗性藥物,是符合道德規範的,但世衛表示,伊波拉病毒目前仍沒有解藥,外界不要對這些實驗性藥物過度期待,這些藥物的供給量也十分稀少。
此外,對於社群網站上傳言的偏方或是宣稱可以治療伊波拉的產品,世衛也特別澄清,這些都是錯誤的訊息,輕信是十分危險的行為,光是奈及利亞至少就有2名病患因為相信喝鹽水可以避免感染伊波拉病毒,延遲就醫,導致身亡。
世衛重申,最好的自保之道是對伊波拉有充分的瞭解,避免在高風險區停留,瞭解病徵,若發現任何徵兆要立即就醫治療。但世衛也強調,伊波拉是透過人體體液傳染,除非情況特殊,對一般公眾而言,伊波拉並非高風險性傳染病。

來源轉自:

8月16日報導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聽到死訊」瀕死前一秒的14種神秘感受


據曾有「瀕死經歷」的患者描述,在「死亡狀態」下經常看到光、隧道或其他的人、物等。(網路圖片)
(記者郭惠綜合報導)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內華達大學教授雷蒙德穆迪博士在研究過150個瀕死體驗者(經歷過「臨床死亡」後復生的人)的案例之後,試圖為人們揭開死亡真相。
「瀕死體驗」一詞,是1975年由雷蒙德穆迪提出的。穆迪博士在對一百多例瀕死體驗的病例進行研究後,寫成了《生命之後的生命》(《Life After Life》,又譯《瀕死體驗訪談錄》)一書。此後對「瀕死體驗」進行研究的科學家越來越多,1978年,國際「瀕死體驗」研究聯合會成立,成為「瀕死體驗」研究者交流和支持的平台。
儘管瀕死體驗發生的情境,以及親歷該種體驗的個人性格都有著巨大的差別,但需要肯定的是,在這些人「瀕死體驗」的陳述中,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相似性,下面14種情況,可大體反應瀕死體驗者在「死亡」一瞬間的感受 。

死亡前一秒的14種神秘感受
1、聽到自己的死訊:他們親耳聽到醫生或是在場的其他人明確宣告自己的死亡。他會感覺到生理的衰竭到達極限。
2、從未體驗過的舒服:「所有的煩惱都消失了,只有和平、舒適、安詳……」「瀕死體驗」的初期有一種平和安詳、令人愉悅的感受。首先會感到疼痛,但是這種疼痛感一閃而過,隨後會發覺自己懸浮在一個黑暗的維度中。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最舒服的感覺將他包圍。
3、聽到奇怪的聲音:在「瀕死」或者「死亡」的時候,有奇怪的聲音飄然而至。一位年輕女子說,她聽到一種類似樂曲的調子,那是一種美妙的曲調。
4、被拉入黑暗的空間:有人反映他們感到被突然拉入一個黑暗的空間。你會開始有所知覺,那就像一個沒有空氣的圓柱體,感覺上是一個過渡地帶,一邊是現世,一邊是異域。
5、自己看著自己的軀殼:發現自己站在了體外的某一處觀察自己的軀殼。一個落水的男人回憶說,他自己脫離了身體,獨自處在一個空間中,彷彿自己是一片羽毛。
6、你的話別人聽不到:他們竭力想告訴他人自身所處的困境,但沒有人聽到他們的話。有一名女子說,我試著跟他們說話,但是沒人能聽到。
7、不停出入自己肉體:脫體狀態下,對時間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憶說,那段時間裏,他曾不停地出入自己的肉體。
8、感官從未如此靈敏:視覺、聽覺比之前更加靈敏。一個男子說,他從未看得如此清楚過,視力水平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增強。
9、孤獨無助、無法交流:在這之後,會出現強烈的孤立感和孤獨感。一位男子說,他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和別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單」。
10、周圍有他「人」陪伴:這時,周圍出現了別的「人」。這個「人」,要麼是來協助他們安然過渡到亡者之國,要麼是來告訴他們喪鐘尚未敲響,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時間。
11、最後的時刻出現亮光:「我進入水晶一般明澈的光,很美,很亮,非世間言語能形容,散發著無限的愛……」在「瀕死體驗」最後的時刻,會出現亮光。這道光具有某種「人性」,非常明確的「人性」。
12、回望人生、全程回顧:「在一剎那間,我快速回憶起這一生從小到大每一件事情,清晰異常……」這個時候,當事人會對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顧。當親歷者用時間短語來描述它時,都是「一幕接著一幕,按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移動的,甚至伴隨著畫面,當時的一些感覺和情感都得以重新體驗」。
13、被「界限」阻隔:在這時,人會遇到一道可以被稱作是「邊緣」或者「界限」之類的東西,阻隔你到某個地方去,關於它的形態有多種表述:一攤水、一團煙霧、一扇門、一道曠野中的籬笆,或者是一條線。
14、生命歸來:這些「活」的人從此不再恐懼死亡,他們親身體驗到,死亡是通向……。如果有幸被救活了,在「瀕死體驗」進行到某種程度後,人們必須「回來」。在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想趕快回到身體中去,但是,隨著「瀕死體驗」的深入,他開始排斥回到原來的身體,如果遇上了光的存在,這種情緒就更為強烈。 隨後,你就真的「回來」了。 人是一種相當依賴精神的生物,當人「瀕死」時,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讓死亡變得不那麼可怕。人死的時候,整個一生都將被重新評價,這種評價完全不依賴於你是否腰纏萬貫,身分地位是否顯赫,而僅僅取決於在你一生裡與他人分享的愛和溫暖有多少。

生命的價值取決於人的道德修養
據美國蓋洛普在1994年的調查,全美有6%的人口、1300萬人曾有「瀕死體驗」,研究「瀕死體驗」的國際組織更分佈75國。今年4月復活節剛出書、 又拍成電影的《真的有天堂》——描述美國未滿4歲的寇頓‧伯爾普(Colton Burpo)手術瀕死往返天堂的真實故事,轟動全世界。
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對倖存者「瀕死體驗」調查中,雖只獲得81例有效的調查數據,卻是目前世界「瀕死體驗」研究史上採集樣本最多的一次。81例受研究者中,有47例在「瀕死體驗」前後性格有改變。「瀕死體驗」具有思維特別清晰感的人,性格多變得溫順;而「遇見」非塵世的人或靈魂、思維或行為不受意識控制而被審判感等體驗的人,性格多變得盲目樂觀或急躁。在「死而復生」之後,絕大多數人對當時的「瀕死體驗」記憶猶新,時隔一二十年仍刻骨銘心。這些來自中國的調查結果與世界其它國家學者的調查驚人地相似。
「瀕死體驗」的研究顯示,人並非孤獨地存在宇宙之中,而且死亡並非生命的終點。生命的價值也不是取決於人的聰明才智或是金錢地位,而是取決於人的道德修養。

天網提示:

中共對號入座的邪教鑑別法。
來源轉自:

2014年08月16日訊(責任編輯:李熙 )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