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毋忘六四 海外華人推納《世界記憶》


每到6月4日,各地華人均會舉辦悼念活動。圖為2012年香港遊行資料照。(記者宋祥龍/攝影)
【記者黃捷瑄/綜合報導】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即將屆滿27周年前夕,世界不同角落的人們持續表達對六四的關注。有華人民運團體提議將六四文獻載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記憶名錄》;而美國國會的跨黨派委員會致函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敦促他解除針對六四的相關禁令,允許民眾公開討論。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網報導,華人民運團體「公民力量」3日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勿忘歷史,六四申遺」啟動儀式。活動成員表示,中共長期迴避和掩蓋這段歷史,如果六四事件能夠進入《世界記憶名錄》,這段歷史就變成人類共同的傷痕烙印,有助催化中國社會轉型。
此前,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3月底曾經表示,將向聯合國申請載入六四事件及相關檔案。
UNESCO於1992年發起「世界記憶計畫」,並於1997年設立《世界記憶名錄》,以吸引國際社會注意文獻歷史遺產的重要性,並保護、重建文獻遺產。迄今共有348份文獻申請成功,其中包括1215年英國「大憲章」及2015年收錄的「南京大屠殺檔案」。

美國會促中共解禁六四
與此同時,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在給習近平的信中提到,中共隱瞞六四真相、禁止民眾討論,並對六四民運前學生領袖或調查真相人員的報復行動,「比中國最近發生的任何事情,都讓全球民眾對中國政府產生負面的看法。」
CECC呼籲習當局能結束針對六四民運人士,以及像「天安門母親」等一些試圖尋求六四真相的民眾團體的打壓。

來源轉自:
【2016年06月04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北大教授:文化無根使中國科學界萎縮


學者認為,現代中國人切斷了與傳統文化的聯繫,是造成中國社會思想文化萎縮和無序的真正根源。(Fotolia)
【記者田文凈/報導】
中國是一個文化悠久的國家,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著名的大科學家,然而自中共統治以來,除了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之外,沒有出現過聞名於世的科學巨匠。有中國學者撰文認為,現代中國人切斷了與傳統文化的聯繫,是造成中國社會思想文化萎縮和無序的真正根源。
中國近幾十年為何鮮見科學巨匠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章啟群,日前發表〈中國大科學家的童年啟蒙,這些書是文化基因〉一文提到,據科學史研究者的研究和統計,現代世界上一般建國後35周年左右,就會有自己的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不要說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等國都是如此。中共建政至今已經66年,但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本土中國人只有屠呦呦一人。這樣來看,中國科學研究尤其是科學家的創造性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而且是深層次的問題。
文章認為,屠呦呦對於青蒿素的認識和發現源於中醫典籍《肘後備急方》的啟示和靈感,而且她在獲獎儀式上的演講中也多次提到中醫藥對於人類的貢獻。明顯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屠呦呦的科學貢獻具有直接關係。
同時他還列舉了另一名諾貝爾獎得主、1926年出生的李政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李政道表示,他研讀屈原的名篇《天問》,發現這是大詩人用詩的形式寫就的宇宙學論文,屈原在2500年前就在詩中巧妙運用了幾何學和物理學的對稱性原理,提出了地球是圓的,可能是個東西、南北不一樣長的扁橢圓球體。
文章提出,李政道等人的教育過程,基本上是那一代中國科學家的共同經歷,他們的啟蒙教育幾乎都是讀「四書五經」,然後接受西方最先進的科學教育。而那一輩人所達到的科學高峰,至今還令現在的中國科學家們景仰。

尖端和前沿常需要幾代人的沉澱
文章認為,在科學創造的尖端和前沿,一個科學家的狀態,與世界奧林匹克體育競技中的運動員的狀態是相似的;但在人人都達到自身的巔峰後,超越出所有人的那種高度、能力是置根於一個人生命之中的。
文章認為,如果優秀運動員的產生來自其遺傳基因,那麼傑出的科學家也必須具有來自母體——民族文化的遺傳基因;中國科學家,必須在自己母體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才能夠達到科學創造的巔峰狀態。這就是為什麼讀「四書五經」的中國孩子,後來能夠在科學上達到如此卓越成就的原因。

「無根」文化成了無源之水
而面對中國當前出現的科學、藝術、文化萎縮、無序的危機,必須回到文化基因的層面來進行深刻地反思。文章說,文化基因的遺失主要是由人們對傳統文化主要文本的陌生化造成的,也就是說,一代新的讀書人與傳統文化「書面文本」在整體上的隔膜和斷裂,是造成中國社會思想文化萎縮和無序的真正根源。
文化基因不僅與原發性創造力、藝術想像力相關,還與價值觀相關。如果一個科學家把科學研究當作謀取名利的手段,沒有對於科學獻身的精神,沒有執著追求科學的激情,也不可能成就為偉大的科學家。這些價值觀層面的東西,也是根源於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國進行「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對傳統文化採取了一種過激的批判態度。同時,中國科學研究與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界的蛻化,這種學術、文化、藝術的整體性倒退,與中國社會在經濟、道德、觀念上目前出現的混亂、無序狀況,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這是一個社會由於遺失文化基因的「無根文化」所滋生的種種表面現象。解決這些問題也必須從「根」源上進行,把我們的文化之根與創造之果連接起來。
因此,他認為,中國教育必須有大戰略,必須從根本體制上進行改革、建構,必須從制度上切切實實落實傳統文化教育,回復中華的文化基因,中華民族才可能有人才輩出的輝煌景象,民族復興才能夠真正實現。

來源轉自:
【2016年06月1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6月12日 星期日

粵村官醉駕撞死人欲逃 惹上千民眾與警激戰


6月10日晚,廣東汕頭市發生奔馳私家車撞倒一家三口交通事故,肇事者還喊來打手與現場民眾互打,最終演變成警民激戰。(網路圖片)
【記者顧曉華/報導】
6月10日晚,廣東汕頭市發生奔馳私家車撞倒一家三口交通事故,肇事者還喊來打手與現場民眾互打,最終演變成警民激戰。事件發生後,警方掩蓋事實真相的通報更加引發民眾不滿,目前網路上相關事件的評論全部被刪除。
一名現場目擊者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事件發生於10日晚21時30分許,地點位於汕頭市黃河路與泰山路交界處的人行道上,一對夫婦抱著一名嬰兒過人行橫道,突然一輛黑色奔馳轎車將三人撞飛,嬰兒當場死亡。有消息稱母親也已死亡,父親正在搶救中。
事故發生後,肇事司機欲駕車逃跑,被現場民眾與受害者親屬攔下,結果該司機打電話叫來打手,雙方發生激烈衝突。目擊者表示,十餘名打手都是手持長砍刀,左臂綁著紅繩,他們見人就砍,有許多人受傷,大家都在跑。
這位目擊者還表示,他遠遠看到在沒有起衝突的時候,有六七人圍著肇事車輛,其中一人還手持長管獵槍,放了兩槍,後來大批警察、交警來到現場。









6月10日晚,廣東汕頭市發生奔馳私家車撞倒一家三口交通事故,肇事者還喊來打手與現場民眾互打,最終演變成警民激戰。(網路圖片)
據悉,警方到現場之後把肇事者的車牌取下,不讓拍照,同時還搶民眾手中的手機,欲將肇事者帶走,民眾一致反對,要求警方對肇事者進行酒精測試,警車被上千名民眾圍堵起來,一度險被民眾掀翻。
另一位現場民眾林先生表示,事件最終演變成警民大戰,第一現場在事故發生地,第二現場則在離事發地10餘分鍾路程的汕頭市公安局前,現場有民眾上千人,防暴警察上百人,雙方象老鷹捉小雞一樣進行了來回好幾回合衝突,防暴隊從公安局局裡沖出來,民眾就跑開,然後再聚集。
據林先生透露,雙方衝突過程中,防暴警察見人就打,民眾用石塊等進行還擊,公安局對面的交警亭也被民眾砸毀,警方使用催淚彈驅趕民眾,整個衝突事件一直持續至翌日凌晨5時許。
據悉,肇事者為該市龍湖區新津街道辛厝竂村委書記紀某,受害者為江西昌都人,在汕頭市打工為生。林先生表示,事發地是該市城中村結合部,外來打工者聚集區,人口眾多,因此事發時有上千民眾圍觀。
汕頭警方於11日凌晨4時發布事件通告,村委書記紀某變為私人老闆,事件真相完全被掩蓋,聲稱民眾聚眾鬧事,當地民眾對此非常氣憤,網路微博上的各種評論已被當局全部刪除,有民眾氣憤地表示:「原來汕頭警察這麼垃圾啊!官宦相護!中國人還有活路嗎?」
自1999年江澤民掌權時迫害法輪功之後,公安、警察、國安等都以打擊法輪功為名擴權、非法抓捕民眾。在周永康的所謂維穩思路之下,對付法輪功的那套手法漸漸用在了大陸民眾的身上,遇到群體事件就以安全為名而鎮壓,這是近期大陸公安亂像的根源。

來源轉自:
【2016年06月12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安徽官方海報驚現「青天白日旗」當局急拆


近日,安徽安慶市一官方單位的宣傳海報上,竟出現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引發網民熱議。(網路圖片)
近日,安徽安慶市一官方單位的宣傳海報上,竟出現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引發網民熱議。6月10日,安慶當局急下令拆除海報,並稱:要嚴懲相關部門責任人。
有大陸網民發現:在安慶市街頭一塊宣傳海報上,竟然出現「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從網民上傳的照片看到,海報上面寫著:「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等字樣,下面印有一幅多名小朋友的圖書,但建築物屋頂飄揚的卻是台灣的國旗。
6月10日陸媒報導:安慶官方稱,該廣告牌已找到,將立即拆除更正,並稱:嚴懲涉事部門及責任人。
對此,大陸網民議論紛紛。有網民說:這件事可以讓「台灣人民笑了」。
還有網民調侃稱:「一個中國,掛甚麼旗都一樣」。
「平時抄襲習慣了……」
「直接把台灣小學課文裡面的畫給拿來了。」
「青天白日旗也曾是中國的國旗。沒有青天白日旗,中國抗戰能勝利?」
「青天白日旗也曾經是拯救中國的功臣。」
「為什麼會反對青天白日旗?說說理由。」
「我就偷偷看,我什麼都不說。」
「難道人心所向?」

來源轉自:
【2016年06月1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蘭蔻切割何韻詩 法國人連署拒買


蘭蔻切割香港藝人何韻詩事件延燒,有法國公民不滿蘭蔻自我審查,連署發起拒買行動。圖為示威者8日赴香港蘭蔻專櫃抗議。(AFP)
【記者郭岳仁/綜合報導】
法國化妝品牌蘭蔻(LANCÔME)切割香港藝人何韻詩的風波繼續延燒,一位法國退休教師在網路上發起連署,要求蘭蔻撤銷之前的決定,與何韻詩恢復合作,否則將發起拒買行動,截至9日下午5時30分,已有1萬7千多人連署聲援。
連署發起人Béatrice DESGRANGES是一位法國退休哲學教師,他在請願網站「change.org」上撰文表示,作為法國公民,決不認同蘭蔻公司成為政治棋子,指該公司不應自我審查,反而應該捍衛為民主發聲的藝人(何韻詩)。
文中並提到中共侵犯人權的前例,即去年在中國舉辦的世界小姐決賽,當局拒發簽證給加拿大世界小姐候選人林耶凡(Anastasia Lin),世界小姐官網甚至刪除她的名字,只因林耶凡是法輪功學員,且曾公開批評中國的人權狀況。
Béatrice提到,蘭蔻是法國品牌,在香港某種程度上代表國家,法國人不接受蘭蔻為商業利益犧牲表達和思想自由,也不接受法國公司向中共卑躬屈膝。他強調,發起連署是支持港人維護自由、公義和平等的價值,因為這也是法國人的價值。
對此,蘭蔻官方沒有回應,而香港蘭蔻多家品牌門市9日已恢復營業,有員工表示公司沒有特別指示,若遇示威會向上呈報,以人身安全為優先考量。

來源轉自:
【2016年06月10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譚仔激戰》七億生意vs三億物業 三哥五弟大鬥「發」




譚仔三哥米線由三哥譚澤群揸弗,新店除摒棄舊譚仔的感覺,他們還以「原創、獨創,只有三哥」做口號,強調自己才是譚仔的創始人。

本刊在譚仔雲南米線的辦公室樓下,等到老闆 五弟譚澤均,但他拒絕回應記者問題,說: 「我好怕講咗一啲唔係我想講嘅嘢。」

分家已經八年,三哥譚澤群講到五弟,仍然激動:「其實我唔係同佢競爭,佢係我教出嚟,點會叻得過我?不可能,我做嘅湯,來世都追唔到。」


譚仔雲南米線現由五弟譚澤均話事,雖然已發展成有四十七家分店的米線王國,但他作風低調,未接受過傳媒訪問
譚仔是當今新世代的潮食:米線配乜餸好、湯底有幾辣、落單阿姐的不純正廣東話口音,都是高登仔的熱門話題。學生哥會相約朋輩食譚仔,挑戰大辣味道認叻。初出茅廬的打工仔貪米線大大碗,糧尾時飲埋個湯可一餐頂兩餐,四十元埋單,成為月入一萬元「廢青」的飽肚恩物,是在麥當勞以外的另一個本土快餐選擇。
譚仔有兩間,分別是「譚仔三哥米線」(屬三哥譚澤群,下稱三哥)和「譚仔雲南米線」(屬五弟譚澤均,下稱五弟),它們本是同根生,○八年分道揚鑣,但各自的譚仔仍流着始創時的血液,食客難以區分,有網友就曾到五弟的Facebook專頁,大叫「多謝三哥」咁話。
兩個譚仔王國因年輕人追捧爆紅,但偏偏昔日一齊打江山的兄弟,變成眼前的勁敵。為進一步搶攻市場,兩者近期都積極建立獨特個性,務求走出自己的路線發圍。其中三哥一方接受本刊訪問時大打溫情牌,首次道出當日譚父偷渡來港的辛酸故事,其業務更原來已發展成一個年度營業額估算高達七億元的米線王國。至於五弟一方也不輸蝕,手頭原來持有逾三億元的物業。
兩個譚仔咁發,真係要多謝各位「廢青」。

【鬥物業】
三哥:三哥一方拒談具體生意收入,但三哥向本刊指,日賣超過五萬碗米線,以每名食客平均消費四十元推算,三哥每日生意額約為二百萬元,一年的生意額便高達七億元。三哥和六弟夫婦及公司名下,合共擁有六個物業,包括三個住宅單位和三個鋪位,分別位於深水埗和屯門等地,以及一個車位,估值共九千九百萬元。
五弟:五弟的分店數目較三哥略少,食物價錢不相伯仲,營業額估計有得揮。本刊查冊發現,低調的五弟和四妹兩對夫婦,合共持有十七個物業,包括:曼克頓山、又一村花園等七個住宅(部分無按揭現兜兜買入)、三個工廈單位(包括其辦公室)、七個鋪位和五個車位,估值達三億三千萬元。可見五弟在物業投資上更進取。
另外,三哥透露,則近年一直有人找他傾合作,「有人撩我搞泰國菜,有人撩我搞越南菜,有人撩我搞私房菜,私房菜最早,十五年前已經有人找我搞」;亦有人試過想跟他買秘方,「香港有,台灣有,南韓都有。」但對於合作,三哥直言,「合作好煩的,合作好煩的,你都聽不少,鏞記,坊間都聽不少這些新聞,好煩的,坦白講,你睇到我們家族,都炒了兩間出來,你還想這些,不要搞了。到時搞出血汗啊陰公。」三哥並語帶相關指,「阿媽有句說話到現在都受用,經常都說讓人不讓,讓你不表示我懦弱,我怕你,我讓你而已。這句說話一直讓我掛在口邊。」

撰文:關冠麒
攝影、攝錄:胡智堅、葉漢華、李育明

來源轉自:
【2016年06月09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譚仔分家激戰》首談家族奮鬥史 三哥快樂回憶冇五弟四妹份



在網絡世界以外,五弟比三哥低調得多,五弟最高調的一次,是一〇年發聲明,講當年分家是按雙方協議,反擊冒牌傳言。本刊記者找五哥時,他的反應也不太客氣。



「懶肉物演小勒,凍鏈茶!」(腩肉墨丸小辣,凍檸茶)譚仔阿姐的口音在網上成為熱話,高登仔甚至話「講嘢無口音嘅師奶無資格做譚仔阿姐」,三哥睇準話題,自行抽水宣傳。

首間譚仔雲南米線,九六年在長沙灣永隆街一號開業,售賣蔡瀾鍾愛的白灼苦瓜,及三哥親手製的蘭州拉麵。該店已結業。
三哥趁今年譚仔開業二十周年,近期多番亮相,今次三哥和跟他同一陣線的六弟,接受本刊訪問,首次談及譚家過去的「獅子山下奮鬥史」。
三哥父母本在大陸生活,曾飽受政治迫害,三哥憶述:「我阿爺係大地主,富甲一方,到阿爸時經歷文革被人批鬥、坐過監,財產被共產黨侵吞晒。」六十年代,當時兩歲的三哥就跟父母和二哥(大哥一出生就夭折)從家鄉湖南偷渡來港。
三哥用四個字形容來港之初生活:「苦不堪言。」父親帶着他們一家四口,屈在深水埗青山道一間「廁所咁大」的板間房:「下面係大牌檔,上面就等於而家嗰啲九層海鮮塔,我和爸、媽、哥就喺上面扮龍蝦、鮑魚不停被蒸」、「以前成家人用一個斗零,去大牌檔買一大袋麵包皮,倒喺地下就食」,「半夜三更想食個公仔麵,你不會去煮,你一定不會去煮,因為你煮完已經不肚餓,由你透透透,拿紙碎,拿報紙,慢慢透著個火。」
滿口湖南音的譚爸,初來港找工作非常艱難又常被搵笨:「佢去紗廠做嘢,要交三十蚊按金,點知做幾日就俾人踢走,錢都拎唔番。」
但三哥話,當時大部分港人都是大陸移民,行出街「十個有九個講嘢都唔正」,大家為搵食,即使被人睇唔起都冇所謂,唔識咩叫「歧視」。現在譚仔起用大量新移民「口音阿姐」,除了市場勞動力因素,原來也有追憶譚爸的元素。
後來譚爸好不容易找到份塑膠廠的穩定工作,譚媽亦同時在街邊擺檔賣生果,公一份婆一份,養育二哥和三哥之餘,又在香港生多三個細路。辛辛苦苦捱了大約十年,譚爸儲了筆錢,在現今龍翔道澤安邨附近的半山木屋區,搭了個山寨廠,前廠後居,從事鄉下祖業冶金。
六弟稱,他們曾幫將軍澳捷和神鋼廠收廢料煉銅和鈀金,「有間叫捷和,做銅和生產鋁材」,又會燒舊菲林底片煉銀:「好似燒車胎咁大煙,直情在山上面,有一個大爐,拋下去燒燒燒,燒到離遠睇,你以為那裡有恐襲。」六弟憶述當年的山寨運作:「仲要插條喉,再用嘴吸起啲化學品,唔小心就會暈」,「爸爸,三哥,工作的過程中,有些鹽酸和硝酸彈出來,彈到衣服上,幾秒鐘就成個洞穿了。」
身為廠長的譚爸負責發號施令,二哥和只讀到小學五年級的三哥,就負責做工廠的粗重功夫,其他兄弟放學後,就做危險性較低的簡單工序,或者幫譚媽打理家頭細務。當年六弟十歲左右,負責斬柴和透火,七個人各有崗位,為頭家落手落腳。 三哥形容,當時十幾歲的他,雖然每日在工廠如「牛馬生涯」,卻是「人生最開心時候」。而六弟則表示,「在龍翔道有一個好大的一個公園,我們幾兄弟經常都有去打波,玩的,這些情況當時經常有。」不過,三哥在講述這段甜蜜回憶時,絕口不提如今已成生意對頭的五弟和四妹,二哥則沒有加入任何一方的譚仔。
至於五弟,在網絡世界以外,五弟比三哥低調得多,五弟最高調的一次,是一〇年發聲明,講當年分家是按雙方協議,反擊冒牌傳言。他在〇九年,低調透過由港區人大代表馬豪輝出任董事的軒轅教育基金會,以該會榮譽會長身份捐款到湖南家鄉,用父親譚篤壽的名字為一間小學興建教育樓。

撰文:關冠麒
攝影、攝錄:胡智堅、葉漢華、李育明

來源轉自:
【2016年06月09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MOOV撐何韻詩被抵制 李澤楷:堅決反港獨



■與Lancôme同屬L'Oréal旗下的Kiehl's銅鑼灣分店昨暫停營業,有遊客在店外拍照。美聯社

■MOOV早前在facebook力撐何韻詩,並表示會永久錄用。互聯網
國際化妝品牌Lancôme向強權屈服事件,牽扯出各大型品牌的表態及政治取向。Lancôme母公司L'Oréal其中一個大股東雀巢(Nestle),昨與L'Oréal劃清界線,指L'Oréal是獨立營運的公司。曾在facebook力撐何韻詩並表示永久錄用的網上音樂串流平台MOOV,母公司電訊盈科(008)及老闆李澤楷則兩度發表聲明,表示堅決反對港獨及不會支持推動港獨的人事。
與電盈先後發聲明
電訊盈科旗下網上音樂串流平台MOOV,日前在fb表示永久錄用何韻詩,被內地網民發起抵制。李澤楷與電訊盈科昨先後發出兩份聲明。第一份聲明表示「港獨是完全沒有可能發生的事」,第二份聲明再補充指「李澤楷及公司立場明確,堅決反對港獨」。
電訊盈科聲明又提到,根據該公司了解,負責網頁的同事指,永久錄用的字眼是在網上把港獨政治言論扯上關係前發出的,電信盈科及李澤楷在過去、現在及將來也不會支持推動港獨的任何人事。
根據資料,雀巢一直持有L'Oréal股份,並曾合作發展美容業務,惟雀巢法律部昨回覆《蘋果》查詢時表示,L'Oréal是一間獨立營運的公司,無法代其回應。同樣被內地網民聲言抵制的強生及旗下品牌李施德林,至截稿前仍未回應。

■記者伍雅謙

來源轉自:
【2016年06月09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6月8日 星期三

高盛分析師:人民幣越來越薄


與其他國家貨幣相比,人民幣的購買力逐年下降。(Getty Images)
【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
在6月3日舉行的2016年中國財富論壇上,高盛集團分析師哈繼銘談及人民幣匯率時表示,與其他國家貨幣相比,人民幣的購買力逐年下降。
據鳳凰財經報導,哈繼銘是在此次論壇中說,如果要看一個國家貨幣匯率的中長期趨勢,其中一個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是貨幣的購買能力。而中國的貨幣——人民幣,其購買能力在過去多年來不僅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很快。
他以親身經歷舉例說,曾經有一個司機經常把他從香港接送到深圳,在2004年、2005年的時候那位司機都是在深圳吃早餐,因為香港的較貴;但是後來就在香港吃早餐,因為深圳反而變貴了。
《新京報》早在2013年時曾撰文探究人民幣購買力下降的原因,文章表示,貨幣供應量和通貨膨脹的關係備受投資者和學者的關注。文章引述經濟學家鍾偉的話表示,中國貨幣超發並不是最近幾年的事情,實際上從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一直存在。
文章還提到,人民幣的一個獨特之處是「外升內貶」,即對內貶值、購買力下降,而對外升值,過去十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超過30%。有經濟學家認為,中國依靠不平衡的貿易吸納了很多外匯,但是同時中共央行需要發行人民幣來進行對沖,這導致人民幣發行規模非常大。
經濟學家吳敬璉也曾指出,過去很多年中國依靠印鈔票刺激經濟,但實際情況是大量資金流入了房地產市場和股市,造成地價房價高漲,資本市場泡沫嚴重。

來源轉自:
【2016年06月08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不畏中共 李嘉誠兒公司力挺何韻詩


何韻詩因為挺香港人爭取真普選,遭到中共封殺。(網頁擷圖)
【記者簡真龍/綜合報導】
香港歌手何韻詩近日遭到法國化妝品品牌「蘭蔻」(Lancôme)發聲明切割關係後,香港首富李嘉誠兒子李澤楷創立的電訊盈科公司「MOOV」6日發文對何韻詩「永久錄用」。
何韻詩2014年因公開支持香港真普選,引起中共不滿。蘭蔻原本邀請何韻詩合辦音樂會,卻因中共喉舌《環球時報》等中國媒體施壓、批評何韻詩為「支持『港毒藏毒』的藝人」,蘭蔻兩度發出聲明,撇清何韻詩並非其品牌代言人,並取消音樂會。
相較蘭蔻向中共低頭,MOOV反而於6日在Facebook發文表示:「何韻詩,永久錄用!」並稱讚何韻詩的勇敢和堅持信念的精神。此篇貼文獲得許多網友的好評,還有網友留言表示:「MOOV,永久錄用!」
聯合報報導,香港首富李嘉誠之子李澤楷今(8日)發表聲明。聲明指出,李澤楷及公司立場明確,即港獨是完全沒有可能發生的事,相關討論浪費社會資源。但公司及他本人尊重言論自由。
聲明指出,MOOV一直支持音樂創作,無意涉及政治。

接受BBC採訪
何韻詩昨晚9時許(7日)在接受BBC訪問,香港01報導,何韻詩在節目上表示,事件是「蘭蔻」總公司單方面的決定,她無從回應和拒絕:「No room to respond or reject.」,她認為,作為大企業,應該堅守道德價值,不該輕易退縮。
何韻詩還表示,沒有後悔為自己和為香港發聲,雖然明白企業經營艱難,為免失去市場而選擇噤聲,但她沒想過大企業如「蘭蔻」也會屈服。何韻詩坦言,在雨傘運動前的幾年,相當依賴內地市場,不過雨傘運動後已經完全失去內地市場,反而賺到很多香港人的支持和尊重。

港藝人挺何韻詩
自由時報報導,與何韻詩同為創作歌手的王菀之,也對蘭蔻此舉看不順眼。她先在臉書專頁上表示「蘭蔻再見」,隨後又在中國社群網站「微博」上發文,指出這樣的品牌「還值得支持嗎」?
曾因發言支持台灣「太陽花學運」而被中國觀眾抵制的演員杜汶澤,此次也力挺何韻詩。杜汶澤在臉書上鼓勵何韻詩,「就算頭破血流,也要咬實牙根打下去,直到最後一個回合」,並向她說「妳並不孤單」。

來源轉自:
【2016年06月08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