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大黃通便活血


大黃(wikipedia)
【文/記者鄧宇筑】
大黃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葉大黃、唐吉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根莖,藥性苦寒,可瀉下攻積,活血祛瘀。
大黃不同的炮製方法,可產生不同的功效,如生大黃通便效果明顯,熟大黃就沒有生大黃明顯,但活血效果仍是很好。酒大黃,用酒泡製過,能引藥上行,對上焦實熱,吐血、衂血、頭痛、目赤、咽痛、口瘡、牙齦疼痛等療效更佳。
大黃用武火炒至外表焦黑,放涼後就是大黃炭,有強烈的收斂與吸附作用,可止血止瀉,對於腸道有積滯的便血,及吐血、崩漏等有一定的功效。
大黃加上枳實、厚朴兩味行氣、通氣的藥,稱為〈小承氣湯〉,可更有效的清除腸道積滯,消除腹部痞滿;若在〈小承氣湯〉的基礎上,再加上芒硝,則稱為〈大承氣湯〉,可峻下腸道積滯熱結,迅速清除腸道所有內容物;若在〈小承氣湯〉的基礎上,再加上火麻仁、白芍、杏仁等潤腸藥物,稱為〈麻子仁丸〉,功效就變成潤腸滋燥,緩通大便,很適合長期便祕者,或老人家便祕使用。

來源轉自:
【2016年06月1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梅子除三毒


梅子
文/曉云
所謂梅子可除三毒之效,即是除食物的毒、水的毒、血的毒。前二者屬殺菌的效果,第三者是指能淨化酸性體質的血液。
一般健康人的血液,經常保持在中性至微鹼性,此乃直接由食物所造成的結果。如要中和100克的蛋黃(酸性食品),則需1,200克的洋蔥或400克的甘藍菜,才能達中和的效果;但如以酸梅來中和時,因含有充分的鈣、鈉、磷、鐵等成分,只需5克,梅肉抽出物只需1公克就很足夠。

梅子的8大功效:
1. 預防、消除疲勞
枸櫞酸是梅子中的主要成分,枸櫞酸可以預防身體乳酸的蓄積,並且使蛋白質、澱粉與脂肪更有效率的燃燒,進而促進能量的產生。
2. 殺菌與抗菌效果
枸櫞酸也可抑制細菌活動,減少發生食物中毒的機會。梅核中含有VB17的氰酸多醣體,加水分解後形成苯甲醛,梅在醃製酸化後,苯甲醛會形成苯甲酸;苯甲酸有殺菌與防腐的效果。放一顆梅子在便當中可抑制細菌的繁殖,預防食物腐壞。
3. 促進肝機能恢復
肝機能低下會使人體活動變遲緩,如宿醉與長期疲勞的人,可多食梅子攝取其中有機酸的一種丙酮酸來活化肝機能。
4. 預防癌症與老化
剛吃下梅子後的唾液中會含有澱粉酶與過氧化氫酶等酵素,其中過氧化氫酶可催化過氧化氫分解成水和氫,因而消除過氧化氫的毒性,有抑制癌症與老化的作用。
5. 促進消化
吃下梅子後所分泌的唾液中會含有分解糖分的消化酵素唾液澱粉酶;在胃尚未分解糖之前,唾液澱粉酶已經開始在分解糖份,減輕胃的負擔,促進消化。
6. 增進鈣質吸收
雖然海藻、牛奶、小魚當中含有相當豐富的鈣質,但鈣質卻有很難完整的被人體吸收的特性,而梅子中富含的枸櫞酸可結合鈣質,使鈣質更易於被人體吸收。
7. 整腸作用
梅子中所含的有機酸如枸櫞酸、蘋果酸、琥珀酸、酒石酸、丙酮酸等,可促進新陳代謝,抑制腸內壞菌繁殖,因此能調整腸胃狀況,改善拉肚子或便秘的情況。
8. 淨化血液
梅子所富含的有機酸可減少酸性食物在體內所留下的酸性物質,使血液保持在鹼性狀態。梅中的有機物因為能促進新陳代謝,而使身體不會累積疲勞物質,並且能淨化血液,防止血管老化。

來源轉自:
【2016年04月22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保持口腔健康 把握餐後潔牙黃金時間


(Fotolia)
【文/記者李郁玫】
現代人的飲食習慣逐漸改變,除了經常外食、應酬聚餐不斷,加上喜歡吃零食、喝飲料等,一天下來已不只3餐,吃下 5、6餐都大有可能!隨著用餐次數的增加,民眾可要當心蛀牙的發生機率會大為提高!
餐後10分鐘內潔牙
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蔡恒惠表示,用餐次數高,等於口中幾乎隨時都有食物殘渣,當口腔長時間呈現酸性狀態,很容易讓蛀牙菌有機會侵蝕牙齒琺瑯質。而餐後的10分鐘為潔牙的黃金時間,此時口中酸性達到高峰,若未養成餐後潔牙的良好習慣,將會大幅提高蛀牙率與口腔問題發生率。
正確潔牙方式建議
由於餐後口腔酸性飆升,蔡恒惠提醒「酸蝕」容易造成牙齒琺瑯質脫落,建議先咀嚼無糖口香糖5~10分鐘,刺激唾液大量分泌,並中和口內酸性,能避免餐後直接刷牙造成琺瑯質脫落;接下來再使用含氟牙膏,將每顆牙齒表面刷乾淨,以降低牙菌斑的附著率。
清水漱口潔牙有限
餐後只用清水漱口有潔牙效果嗎?蔡恒惠說,若是餐後只用清水漱口,對於口腔清潔並無實質上的幫助。因為水是屬於中性,除了無法中和口腔的酸鹼值,也無法完全清除卡在齒縫的食物殘渣,所以潔牙的效果很有限。

實行愛牙4守則
很多民眾都知道餐後要養成潔牙的習慣,但是餐後真正落實潔牙的仍為少數。要想維護口腔與牙齒長久的健康,蔡恒惠提出以下愛牙4守則,希望民眾能澈底實行。
1.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2. 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3. 每天使用牙線(棒)潔牙。
4. 餐後嚼無糖口香糖或使用漱口水。

來源轉自:
【2016年04月22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咖啡怎麼喝?台名醫教「3杯」健康喝法


台大醫學院外科名譽教授張金堅27日在台北的「癮咖啡研究室」新書發表會上表示,孕婦也是能喝咖啡,但1天不超過1杯,更年期婦女飲用咖啡要補充鈣,喝牛奶可以補充鈣,但是要跟咖啡分開喝。(fotolia)
台灣乳癌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澄清醫院家醫科主任蔡崇煌5月27日舉辦新書「癮咖啡研究室」記者會,張金堅分享獨門「3杯」喝法,喝一杯咖啡就應配一杯水和一杯牛奶,避免咖啡帶來利尿或骨質疏鬆等問題,每日最多喝3杯咖啡就好。
據中央社報導,張金堅說,過去就讀博士班時,朋友間開始流行喝即溶咖啡,但他喝了常嗝酸水感到不適,也就少喝了,直到近10年咖啡廳一間間冒出,他再次被濃濃咖啡香吸引,也就越喝越有心得。
熱愛咖啡的張金堅指出,咖啡具有抗氧化作用,對腦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第2型糖尿病及部分癌症有益,但也可能導致失眠、消化性潰瘍、骨質疏鬆症等問題。如何喝得健康?張金堅分享他的咖啡「3杯法」,就是一杯咖啡搭配一杯水、一杯牛奶。
「癮咖啡研究室」是國內第一本由醫師彙整的相關著作。張金堅解釋,咖啡容易利尿,因此喝咖啡時一定要注意水分補充,份量和咖啡相近即可;另因喝咖啡可能導致骨質疏鬆,因此建議喝完後1小時喝杯鮮奶、補充鈣質,鮮奶建議是咖啡的1.5倍份量為佳。
為何咖啡、鮮奶要分開喝?張金堅說,咖啡容易阻礙鈣質吸收,因此建議喝完1小時後再喝鮮奶,如不喝鮮奶,吃小魚乾也可補充鈣質。此外,張金堅也提醒,每天咖啡因攝取量應少於300mg,一天最多喝3杯為佳,但有失眠問題者應避免中午以後飲用,胃潰瘍患者、孕婦與小孩則不適合飲用。

來源轉自:
【2016年05月27日訊 責任編輯:鍾元】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打鼾如何治療


打鼾(123RF)
【文/記者鄧宇筑】
打鼾會在睡眠期間製造很大的噪音,吵到別人睡不著。打鼾是可以通過手術,讓呼吸道更暢通,但盡量不要手術治療,因為手術需要一定的恢復期,且承受的痛苦也較大。
打鼾常是不良睡眠習慣與睡眠姿勢造成,因此改變不良睡眠習慣有助減輕打鼾症狀的出現。
首先,打鼾的人可以試試側睡,在睡衣的背部逢一個口袋,裡面放一個高爾夫球,若是正躺,壓到球,就會再度側睡,這樣或許可以減輕打鼾的聲音。
打鼾的人要減肥,喉部多餘組織減少後,咽喉肌肉會比較放鬆有彈性,軟顎與懸壅垂的位置會比較正常,減輕打鼾現象。
若是有鼻塞,如過敏性鼻炎,一直流鼻水、打噴嚏,要請中醫調理一下,因為這大部分是風寒的問題,溫散寒邪後,鼻塞的問題就可以減輕。
枕頭不要太高太大,適度就可以了。頸部曲度過大,打鼾反而會變大聲。
如果打鼾是因為呼吸中止症,最常見原因是高血壓與肥胖,這容易引發心臟衰竭、心律失常的問題,這要去看一下醫生,得到正確的醫療資訊,有助於預防進一步的病變。
如需要立刻解決,手術也無妨,但手術不是萬靈丹,不要什麼都不做,只去手術,那樣有時會得到失望的結果。

來源轉自:
【2016年02月15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涉向國企倒賣鐵礦圖利



■錦興國際曾透過子公司聘涉貪國企董事長兒子在港工作。
武鋼前董事長鄧崎琳被中紀委狠批違反「六大紀律」,內地傳媒廣泛報道其貪腐案情,更稱鄧為「六毒書記」。其中最矚目的是指鄧容許兒子鄧嶠借職務之便,在香港設立公司高價向武鋼倒賣鐵礦,藉此賺取利潤。錦興國際捲入案件,因旗下公司曾聘用鄧嶠以助他取得簽證來港;而戴錦文兒子的一間公司更曾向武鋼出售鐵礦,被內地當局懷疑就是鄧嶠操控倒賣的公司;錦興拒回應查詢。 鄧崎琳被中紀委羅列多項貪腐罪名,包括對抗組織審查,長期搞迷信活動、透過操控升遷收售利益、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經營活動謀取利益、進行權色交易等,形容鄧「嚴重違反黨紀,性質惡劣、情節嚴重」。
助涉貪董事長兒子來港
內地多家傳媒均引述消息報道鄧的案情,其中「經營活動謀取利益」的部份,報道指鄧崎琳容許兒子、36歲的鄧嶠在香港透過他人名義設立公司,從國外低價買入鐵礦,再高價向武鋼出售,從中賺取數以億計的差價利潤;鄧嶠亦因此成為中紀委重點調查對象。 《蘋果》調查發現,戴錦文的兒子戴騰達2013年8月在香港開設「華寶國際建材有限公司」,幕後大股東是戴騰達持有的英屬處女島公司,其他小股東均是戴的親屬。文件顯示,華寶曾經向武鋼旗下的香港公司「武港貿易」出售逾50萬噸鐵礦,因此被當局質疑就是鄧嶠在香港操作、向武鋼賣礦圖利的公司。據了解監視居住戴錦文的翁源縣人民檢察院已要求華寶提交相關交易的文件。
除此之外,錦興更曾透過旗下公司、戴騰達任總經理的「錦興布業」聘鄧嶠,據一份《蘋果》取得的工作證明,錦興聘請鄧的職位是「項目投資分析經理」,指鄧「具有海外留學及專修財務精算分析背景,並兼備國際及國內市場投資項目分析能力」,故聘請他為投資項目作「資料搜集」,月薪雖只得25,000元,但錦興就可藉此替鄧申請工作簽證,安排他取得香港身份證及來港居住。
記者向錦興查詢聘請鄧嶠的關係、及華寶與鄧嶠的關係,但錦興拒絕回應。

來源轉自:
【2016年6月29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 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日學生候機看書不滑手機 網民瘋傳!


有網民在泰國機場拍攝到一組日本學生候機時靜靜讀書的照片,令很多網民驚訝又感動。(網路圖片)
【記者夏雨/綜合報導】
隨著網路、手機普及,任何場合都可看到低頭滑手機的低頭族,等車、如廁、甚至在課堂上,都可看到年輕人低頭滑手機。而一網民在泰國一個機場拍攝到一組日本學生候機時靜靜讀書的照片,令很多網民驚訝又震動。
媒體報導,近幾年「低頭等公車」的人越來越多。台北市235路邱姓公車駕駛也表示,行經路線有學校,有些學生在公車亭專心滑手機,忘了要上車,他還會按喇叭提醒學生;237路郭姓公車駕駛則表示,現在低頭滑手機,過站都不知道。
大陸媒體報導,因大學課堂上「低頭族」現象日益增多。
在年輕低頭族盛行的時代,泰國網民「Pawana Suriyaprucksh」日前在清邁機場拍下特別一幕,一群日本學生等飛機不是低頭滑手機,而是人手一本書,有網民對此大讚他們如一股清泉。
「Pawana Suriyaprucksh」表示:「在清邁機場候機廳看到50多名日本學生坐在地板、椅子上看書,沒人玩手機,場面令人感動。希望泰國學生可以向他們學習。」
這組照片上網後,很快被媒體廣泛報導。

來源轉自:
【2016年06月29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 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大陸銀行流出一份文件 洩露樓價秘密?


徵收房產稅一直受到關注,有分析認為,房產稅開徵後大陸房價可能會大幅下跌。(大紀元資料室)
【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
近日網絡上流傳一份大陸工商銀行的文件,內容是收緊個人商用住房貸款,隨後得到確認。分析判斷,這則消息意味著未來大陸可能會收緊信貸,那麼房價也可能會隨之回落。
6月23日凌晨開始,網絡上傳出工商銀行近期將收緊個人商用房貸款的消息,即《關於加強個人商用房貸款風險管理的通知》這份文件。
通知中說,個人商用房貸款首付比例由過去的50%調整到70%,商住兩用住房的首付由45%調整到50%,貸款所購商用房為小區配套底商的仍為50%。
之後工商銀行上海分行某支行行長向澎湃新聞確認了這一消息,並表示文件公布後會立即執行。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工商銀行收緊個人商用房貸款,應該是出於對金融風險的擔憂,因為大陸銀行的不良貸款持續增加,銀行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2015年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顯示,從2007年到2014年間,大陸總債務水平增長了3倍,其中一半與房地產有關,包括家庭債務、非金融公司債務和政府債務,房企違約事件時有發生,導致大陸銀行業的不良貸款上升。
經濟學家何清漣也曾表示,房地產市場債務是大陸銀行業不良貸款的主要來源之一。公開資料顯示,大陸過去30多年以投資拉動經濟(房地產和基礎建設投資),地方政府土地財政致使高地價推升高房價,導致大陸房地產泡沫嚴重。
嚴躍進認為,目前需要觀察未來普通商品住房的信貸政策是否也會出現收緊。

工商銀行文件透露大陸房價秘密?
華泰證券首席分析師羅毅認為,從工商銀行收緊房貸,加上目前M2增速來看,預計未來貨幣政策不再寬鬆,可能樓市會隨之降溫,房價很可能會在第四季度出現回落。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5月末, M2增速環比回落1個百分點。
此前有分析認為,今年以來一二線城市樓市火爆,以及「地王」頻出,背後有貨幣寬鬆的因素,但是房地產市場多年來早已處於高負債的狀態。
大陸經濟學家陳龍曾經表示,在1990年到2013年之間,大陸房價的漲幅與M2(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率的相關性高達71%。1990年中國M2為1.53兆元(人民幣,下同),到2013年3月末高達103.61兆元。其中2010年1月M1增速上升到39%,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到同年4月持續上漲到115.4%。
經濟學家馬光遠最近也預計今後大陸房地產不太可能持續暴漲,可能會在下半年降溫。他認為,通過借錢、加槓桿的方式製造「地王」是一種賭博,推升了房價的同時,還面臨房價一旦下跌所引發的金融風險。
數據顯示,今年製造「地王」的房企中,三分之二是國企和央企。據悉,6月中旬一些央企主管已經被「約談」,內容是央企不能再繼續製造「地王」。
國際評級機構標普的分析師孔磊表示,大陸很多房地產企業能夠得到母公司或政府支持,但是所面臨的高槓桿問題也會令很多房地產企業被降級,失去「正面」評級。
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孫立平預測,今後可能不會再延續以房地產投資為中心的發展模式。國興資本董事長鄭和平今年4月份也撰文表示,過去的政策已經不行了,不能維持經濟發展。

來源轉自:
【2016年06月28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 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中共招聘律師、法官及檢察官,報考條件:擁護共產黨的領導......


原大陸律師《巨變策》作者李一平稱,中共已經窮途末路。(網路圖片)
【看中國記者夏妍採訪報道】
據報,近日,中共準備公開招聘法律和司法方面公職人員,涉及律師,法學專家擔任立法機關人員、法官及檢察官。報考條件要求必須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引發關注。
據中央社報道稱,中共要透過公開方式選拔律師和法學專家擔任立法機關人員、法官及檢察官,但選拔者需要具備擁護黨的領導。 旅居加拿大的原大陸律師、《巨變策》作者李一平就相關問題接受《看中國》採訪時表示說:「律師的第一個職業操守是尊重法律,法律至上,而不是黨至上,也不是政府至上,這是律師最大的義務,第二個就是,要責任是保護當事人,而不是忠於黨,終於政府。」
律師如果把黨的領導放到首位,那會造成什麼後果呢?李一平認為,「遵循這個的條件的話,在法律和黨的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就會把法律放在一邊。此外,目前共產黨在大陸又落實在具體的機構,比如說各地的政法委員會,另一個就是落實到具體的人,當地政法委員會的頭子,當地的市委書記和市長,實際上在執行的過程中,他們就變成了忠於這些人,忠於他們的家族,忠於他們的集團的利益。」
李一平認為這樣不只是破壞法制精神,實際上對任何正常的法律體系都是有破壞作用的。
李一平還分析,中國的法律體系完全是由中共來把持的,因此,實際上是中共手上鎮壓老百姓,或者是管控社會的一個工具,也是他們謀取集團暴力的,謀取紅色權貴家族利益的工具。「所以才有這樣關於律師的規定,律師首先要忠於他們,這在全世界都是非常非常少有的。即使一些共產主義國家也不好意思把這種事情寫到紙面上。」
那麼,中共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李一平說:「中共到了現在這個關頭,算是窮途末路了。目前,民怨沸騰,民眾反抗的群體性事件四起,這個時候呢,他們都開面具直接要律師強迫律師遵循他們的規則按照他們的自己定的規則辦。這並不出乎人的意料。但是我相信這種惡法體系呢,不會存在太長的時間,很快就要結束了。法輪功朋友提出的『天滅中共』的這個口號,很快就要變為現實了。」
身在中國大陸,多次遭受中共迫害的大陸知名人權律師高智晟五十萬字的新書《2017年,起來中國——酷刑下的維權律師高智晟自述》,近日由台灣書商出版。
他在書中預言,共產黨政權將在2017年倒台,屆時將出現民主憲政中國的過渡政府。
事實上,高智晟曾多次預言中共亡於2017年。
今年1月25日,發表的文章《於天下人矚目事焉可信口開河——中共「2017年崩亡論」簡單釋惑》中,高智晟以「蘇共終於是在非暴力,非『自行滅亡』中滅亡矣」作類比印證。
3月29日,高智晟再次在海外發文指出,「不去慶父,魯難未已」。邪惡共產專制是今日中國所有禍害的根源!若不徹底拋棄這邪惡的制度,這國將永在“國無寧日,歲無寧日”的禍難循環裏煎熬!

來源轉自:
【2016年06月28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 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英國脫歐 6方面影響中國


英國脫歐,在留學、房價、投資等方面對中國人都有影響。(Getty Images)
【記者史軒之、劉毅/報導】
在一場世界矚目的全民公投之後,英國與歐盟分道揚鑣,成為格陵蘭之後第二個脫離歐盟的國家。多家媒體分析事件對華人造成的影響,整理出6大方面。另有媒體提出中國投資者避險的建議。
赴英留學成本或降
公投結果明朗之後,英鎊一度貶值10%,觸1985年來最低點。按在英留學一年學費1.5萬英鎊(約合13.8萬人民幣)、生活費1萬英鎊(約合9.2萬人民幣)來計算,每年可能節省2.4萬元人民幣。
不過,分析指出,如果人民幣也隨之貶值,那麼英鎊可能並不會便宜多少。而且英國大學將失去歐盟的各種補助經費,或將促使學費上漲。

人民幣或繼續貶值
英國脫歐帶給市場的恐慌,極大可能造成中國境內的資本外流。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金融分析師劉東亮表示,海外市場避險情緒上升將促使美元、日圓、美債上漲,英鎊、歐元等非美貨幣貶值。美元指數上漲將導致人民幣CFETS指數和中間價面臨被動貶值壓力,短期走勢料偏弱,有跌向6.65甚至6.68的風險。
房產領域不確定性大
中國富豪目前是英國房地產最大的外國買家之一。由於脫歐公投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英鎊的中長期走勢仍受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已經給英國商業及住宅房地產市場造成負面影響。這可能意味著損失。
但英國房地產市場進一步動盪,房價將下跌,再加上屆時英鎊貶值,對中國投資者意味著「絕好的窗口期」。

人民幣國際化被打亂
近年來,英國倫敦已經成為僅次於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僅在2015年,中國財政部在倫敦發行人民幣國債;中英兩國央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並擴大互換規模;中國人民銀行在倫敦發行50億元人民幣計價的央行票據。
英國脫歐,這項貨幣紅利就不復存在,人民幣通過英國在歐洲推廣的成本也大大增加。

中歐貿易或受衝擊
中國企業向來看中歐盟這一擁有5億消費者的市場,英國在過去的幾年中,也一直努力推動中國與歐盟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英國脫歐,中國方面對歐洲的投資失去了跳板,迫使中國方面不得不調整方針,而前期舖墊的各種政策貿易的影響也很有可能大打折扣,成為高額的沉沒成本。
中企入歐通道被切斷
很多中國企業將英國視為進入歐洲的通道,在英國設立總部或分公司。隨著英國脫歐,中企需要跟歐盟重新談判貿易協議,可能耗時數年,導致生意難做。
中國人資產避險8招
英國退歐後,世界金融市場劇烈震動,怎樣令手中的財富不縮水是每個人關心的問題,陸媒澎湃新聞提出8條建議,包括「黃金是保值首選」、「國債是短期避風港」、「美元走強,可以買入」、「歐元下行壓力大,遠離」、「人民幣有貶值壓力,最好放手」、「國際油價下行壓力較大」、「美股會續跌,觀望為好」及「新興市場或迎來投資機會」。

來源轉自:
【2016年06月28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 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