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6日 星期二

重慶最高氣溫超過42℃ 青島魚兒被熱死


近日,大陸多地持續高溫。重慶局地最高溫超過42°C;四川39.7°C高溫,發佈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山東青島海水達31°C,養殖魚被熱死。圖為青島魚兒被熱死。(網路圖片)
【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
近日,大陸多地持續高溫。重慶局地最高溫超過42°C;四川39.7°C高溫,發布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山東青島海水達31°C,養殖魚被熱死;江蘇再次開啟高溫模式;內蒙古旱情持續。
重慶連日持續烘烤模式
據新華社8月15日報導,重慶連日來持續烘烤模式。14日,重慶渝北、巴南、北碚、潼南等20個區縣最高氣溫超過37℃,渝中區、大渡口、九龍坡等9個區縣日最高氣溫達40℃,而日最高氣溫達到42.3℃的開州區,已連續3天居全國高溫排行榜榜首。
氣象部門預測,未來3天,重慶將持續高溫天氣。

青島海水溫度達31℃ 養殖魚被熱死
據中國青年網報導,8月14日傍晚,隨潮水的退去,山東青島顧家島漁港碼頭岸邊出現許多死的牙鲆魚和漂浮在海水上面的黑頭魚。 據養殖漁民介紹,由於近日持續高溫,海水溫度達到31℃,在網箱裡養殖的部分牙鲆魚和黑頭魚被熱死。漁民將死魚撈出後拋入海中,死魚隨潮水被帶到岸邊, 潮水退去後被遺留在沙灘上 。
四川發布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
據中國天氣網8月14日消息,從13日起,四川新一輪高溫來襲。當日四川盆地內105個國家級監測站中,有89個站突破35℃,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達州達川區站,高達39.7℃,次之的渠縣站為39.1℃。
四川省氣象台於14日9時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預計當日白天,盆地大部分地方最高溫將達35℃或以上,其中廣元、巴中、達州、廣安、南充、遂寧、資陽7市局地最高溫將達37~40℃。預計,此輪高溫天氣將持續至20日。

江蘇再次開啟高溫模式
據此前江蘇氣象預報,8月10日至14日,江蘇再次開啟高溫模式,全省大部份最高氣溫達35~38℃之間。
內蒙古35萬人因旱飲水困難
中新網報導,據內蒙古政府15日消息,今年截止8月10日,內蒙古農作物受旱面積達4,181萬畝;可利用草場受旱面積3.9億畝;因旱造成35萬人、318萬頭牲畜飲水困難。
據官方通報,乾旱天氣造成內蒙古70條中小河流斷流,161座水庫乾涸。水利工程蓄水僅14.45億立方米,較常年偏少35%。
通報稱,呼倫貝爾市牧區草場(即呼倫貝爾草原)受旱面積為1.02億畝,受災人口5.2萬人,受災牲畜445萬頭(隻);錫林郭勒牧區(即錫林郭勒草原)受旱面積6,500萬畝,涉及近1.5萬人、100萬頭(隻)牲畜。

來源轉自:
【2016年08月16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4年塌7次 東莞鐵路工程致地陷 三幢樓倒塌



8月13日晚上,莞惠城軌東莞常平段再次發生地陷,造成三棟民房先後倒塌,這已經是當地四年來第七次發生坍塌事故。圖為一倒塌中的樓房。(網路圖片)
8月13日晚,廣東莞惠城軌東莞常平段再次發生地陷,造成三棟民房先後倒塌,瞬間夷為平地,經初步核查,此次坍塌並未造成人員傷亡。這已經是當地四年來第七次發生坍塌事故。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8月13日21點30分,莞惠城際軌道交通(簡稱莞惠城軌)東莞常平段工程再次引發地陷,地點在新南路,一棟三層民房倒塌,所幸住戶當時已外出了,僥倖逃過一劫。據目擊者稱,此前該樓旁邊還有兩棟民房坍塌。目前,暫無人員傷亡的消息。
工程施工方中鐵三局通告稱:2016年8月13日20點30分,GDZK44+406~GDZK44+409仰拱位置正在進行噴射混凝土時,發現GDZK44+402位置掌子面出現突泥突水.....21點50分,地表出現塌陷,造成3棟房屋倒塌,未造成人員傷亡。目前正在進行混凝土回填,避免範圍擴大。

四年七次坍塌事故
莞惠城軌常平段從建設至今一直風波不斷,已先後發生多起坍塌事故。據東網報導,兩年內,同時、同地發生兩次塌陷。去年8月13日上午10點30分發生坍塌,地點僅離這次坍塌地點200米遠。當時在聯邦花園旁綠化帶發生坍塌,坍塌面積有300平方米,一輛汽車被埋,並造成1名井下施工人員死亡。
(2015年8月廣東莞惠城軌常平段城軌工地發生整體塌陷相關影片)當時的施工方曾解釋,由於常平大道路段地質較差,地下主要為砂土層,在泥水的長時間浸泡下,穩定性較差,容易引發路面塌陷事故。下面是之前6次坍塌事故檔案:
1、2013年3月7日凌晨3點54分,莞惠城軌常平段,8號豎井工地發生地陷,形成一個50多平方米的塌坑,沒造成人員傷亡。
2、2014年2月16日下午4點45分,莞惠城軌常平段,聯邦花園門前發生地陷,形成一個40多平方米的塌坑,無人傷亡。
3、2014年10月29日下午3點,莞惠城軌常平段,嘉美豪苑對面人行道發生地陷,塌了一個70平方米寬、3米深的陷坑,無人傷亡。
4、2015年6月3日上午10點50分,莞惠城軌常平段,聯邦花園門前發生地陷,形成面積50多平方米、深達3米的塌坑事故中無人傷亡。
5、2015年8月12日上午7點46分,莞惠城軌常平段,聯邦花園露天停車場後門發生地陷,塌坑有80多平方米,一輛停泊的空商務車掉落坑底,無人傷亡。
6、2015年8月13日上午10點30分,本已灌漿回填完畢的聯邦大廈後門塌坑突然發生二次塌陷,面積擴大到300平方米以上,同時,數十米下的井下工地發生岩壁破損,一名正在搶救機器的員工遇難。
莞惠城軌規劃連接廣東省內的東莞市及惠州市,項目投資額高達113億人民幣,於2009年5月10開工建設,預計今年底建成通車,項目全長100公里,全線設18個車站。其中,常平東至小金口段,已於今年3月30日開通營運。

來源轉自:
【2016年08月15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父施工墜亡 魯10歲兒抱遺像索賠被噴辣椒水


男孩遭一群黑衣人噴疑似辣椒水,痛得男孩大聲哭叫。(網路圖片)
山東臨沂男子高立佃於7月30日在美多商城4樓安裝玻璃時,不慎摔下身亡。事發後,家屬到商場外追責,其10歲的兒子抱著父親的遺像哭訴,不想突然被來路不明的一群黑衣大漢噴疑似防狼噴霧、辣椒水的液體,男孩痛得大喊「救命」。
據陸媒報導,事件發生在山東臨沂美多商貿城。事發時,36歲工人高立佃在商場的4樓安裝玻璃,不慎摔下身亡。事發後,家屬連日到商場外拉橫幅追究責任。
8月7日,高立佃10歲的兒子拿著父親遺像,坐在商場外的路上哭訴。突然遭到一群著黑色衣服、滿身紋身的大漢驅趕,並向男孩噴射疑似防狼噴霧、辣椒水,令男童非常痛苦大聲哭叫「救命」。
報導稱,高立佃身亡後,家屬和商場曾商討死者的善後及賠償事宜,隨後家屬要求150萬元人民幣的賠償,並到商場外拉橫幅抗議。 商場則指家屬已接連哭鬧了5天,每天都在商場外堵路,但否認曾派人向小孩施襲。
事件引發網民熱議。
「對民眾的訴求,當局只會動武,這是民眾在胡攪蠻纏?還是政府無能不作為。走法律途徑?能把當事人拖死……」
「孩子可憐,這麼小維權都被噴辣椒水,沒人性! 」
「否認派人向小孩施襲?有圖有真相的,商場想賴也賴不掉。」
也有民眾指,家屬是將孩子當擋箭牌,想多要錢。也有民眾表示,150萬要的不多,如果是跟商場已簽訂了合同,商場應負責任。 此前,網路上也爆出一則3歲男童手持鋼管對抗城管的影片,在網路熱傳。
影片中,一個年約三歲的小男孩疑因奶奶被城管欺負,手持一條長長的鋼管對著城管大叫:「不准動我奶奶」(大意)。小男孩圓圓的臉蛋氣得鼓鼓的,憤怒地把鋼管擲向前。有網民指,甚麼樣的生活環境能讓三歲孩童變成了這樣,看完心裏難受,笑不出來!

來源轉自:
【2016年08月15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英反恐新武器:巴掌大小蜻蜓無人機



一種模仿昆蟲的外形設計、有4隻翅膀和4隻腳的超微型遙控飛行器(無人機),將會成為英軍執行反恐行動的最新武器。(影片截圖)
【記者許家琳/編譯】
一種模仿昆蟲的外形設計、有4隻翅膀和4隻腳的超微型遙控飛行器(無人機),將會成為英軍執行反恐行動的最新武器。依仗這種武器,英軍和情報部門可隨時隨地窺探敵人的一舉一動。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軍隊和特工將使用這種巴掌大小的蜻蜓無人機(Dragonfly drone) ,來刺探敵方及收集情報。
這個微型飛行器的創意來自一位研究蜻蜓的生物學家,蜻蜓無人機的四個翅膀可以扇動,還有四條腿,飛行的時候,安裝在機身兩邊的兩隻翅膀不停地拍打,可不間斷地飛行,又可以在建築物的窗邊停下來,窺探屋內人的動靜。
蜻蜓無人機可飛入恐怖分子戒備森嚴的房間,及時給戰場上的士兵提供情報和圖片。
蜻蜓無人機具有尖端傳感技術,使其在白天和夜晚都可收集情報。傳感器也令其可探測到前來的物體或附近的建築物,使其能夠在高速飛行時避免撞到這些障礙物。
除了蜻蜓無人機外,英國國防部新的研發項目還包括一種星球大戰式的雷射武器系統和移動機器人。
這種星戰式的雷射武器可在敵方無人機上射穿洞,將敵機擊落;以及摧毀敵機上的電子儀器,或令敵機機師短暫失明,迫使敵機降落;還可以射擊敵機感應器,令敵機無法正常運作,雖然敵機可以飛行,但卻無法發射導彈或投擲炸彈。
移動機器人則可被派去探測化學武器。這種機器人可以在惡劣和有危險物質的環境中探測化學武器,從而避免軍方派遣士兵去冒險,從而減低人員傷亡。
此外,虛擬現實頭盔的設計,是為了使飛行員可以在地面上接受模擬空襲的訓練,而不是要上天進行訓練。這種頭盔可讓飛行員看的見現實中的飛機、敵方人員和車輛。
這些新的研發計劃的目的是使英國國防和安全部隊保持優勢。英國國防大臣法倫(Michael Fallon)表示,英國國防部新的研發計劃措將「有助於保證英國的安全」,也可以支持經濟發發展。
他說,在未來數年軍費持續上升的情況下,即使面對愈來愈危險的世界局勢,英國也可享有軍事優勢。

來源轉自:
【2016年08月15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過度開採煤礦 安徽大李家莊塌陷成湖


2016年7月7日,安徽淮南大李家莊被挖空,塌陷成巨大的湖泊。(網路圖片)
淮南礦業集團2007年起開採安徽省淮南市大李家莊的煤炭資源,這是亞洲最大地下深井煤礦之一。2016年,安徽淮南大李家莊被挖空,塌陷成巨大的湖泊;2020年塌陷面積恐將比100個西湖還大。
中國大陸澎湃新聞報導,因大規模煤炭開採,淮南市近1/10土地發生沉陷。
資料顯示,2013年底,全市塌陷面積約220平方公里,涉及27個鄉鎮,涉及居民31.1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2.8%。
報告還預測,2020年後,淮南市全市最終塌陷面積將達到687平方公里,這大約是100個杭州西湖的大小。
大李家莊曾經是一個擁有大約1,000名村民的傳統農業村落,地勢平整,村外是成片的稻田,如今受影響的區域短短幾年內就形成一個巨大的湖泊。
多數村民在家裏開始滲水時就拆了房子,為彌補一點兒損失,他們將拆下來的建築廢料以幾十元低價賣掉。少數沒有拆除的房子現在成了湖中的孤島。
當地一名村民說,「一開始,許多老人都不敢相信,好幾輩人住的地方,怎麼說沒就沒了呢?他們都跑去塌了的地方看。」
在大李家莊周邊的一些村子裡,村民們早已經將那些沉降的土地變為漁場。

來源轉自:
【2016年08月15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過度開採煤礦 安徽大李家莊塌陷成湖


2016年7月7日,安徽淮南大李家莊被挖空,塌陷成巨大的湖泊。(網路圖片)
淮南礦業集團2007年起開採安徽省淮南市大李家莊的煤炭資源,這是亞洲最大地下深井煤礦之一。2016年,安徽淮南大李家莊被挖空,塌陷成巨大的湖泊;2020年塌陷面積恐將比100個西湖還大。
中國大陸澎湃新聞報導,因大規模煤炭開採,淮南市近1/10土地發生沉陷。
資料顯示,2013年底,全市塌陷面積約220平方公里,涉及27個鄉鎮,涉及居民31.1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2.8%。
報告還預測,2020年後,淮南市全市最終塌陷面積將達到687平方公里,這大約是100個杭州西湖的大小。
大李家莊曾經是一個擁有大約1,000名村民的傳統農業村落,地勢平整,村外是成片的稻田,如今受影響的區域短短幾年內就形成一個巨大的湖泊。
多數村民在家裏開始滲水時就拆了房子,為彌補一點兒損失,他們將拆下來的建築廢料以幾十元低價賣掉。少數沒有拆除的房子現在成了湖中的孤島。
當地一名村民說,「一開始,許多老人都不敢相信,好幾輩人住的地方,怎麼說沒就沒了呢?他們都跑去塌了的地方看。」
在大李家莊周邊的一些村子裡,村民們早已經將那些沉降的土地變為漁場。

來源轉自:
【2016年08月15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中國畫家的文革春宮圖








中國畫家郜科,1956年生於安徽合肥,祖籍:山西晉城。曾當紅衛兵,知識青年下鄉,對知青生涯有深切體驗。文革後有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學歷,現任金陵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評論》江蘇工作站站長,江蘇省省直美協理事,南京博物院特聘畫師,江蘇省國畫院、書法研究院特聘書法家。
郜科作品以傳統春宮畫手法描繪知青下鄉的風俗畫,受到廣泛的歡迎。1980年以來在國內各地展出。並曾在韓國首爾、日本東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莫斯科中央美術館舉行個展,作品被收藏;英國倫敦個展,作品被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

來源轉自:
【作者: 資料室】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8月13日 星期六

中國狗咬人新聞全球熱傳 現場短片透原因



貴州省甕安縣街頭一隻見人就咬的惡犬,隨機咬人的事件,被國際社會關注。(影片截圖)
中國一則狗咬人的消息,如今在國際社會被廣泛報導。「狗咬人」原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貴州街頭發生的「狗咬人」事件到底有怎樣的特殊之處呢?瞭解事件經過,您也會被震驚。
日前,貴州省甕安縣的街頭,不知道從那裏來的一條狂犬,見人就咬,而且不分男女、老幼,只要距離牠不遠,就可能成為牠的目標。
從現場的短片可以看到,這隻狂犬直接從身後撲向一名路人,撕咬路人的手臂。在被對方強烈掙扎甩開後,惡犬又撲向另外一名婦女。這隻惡犬的存在,讓路人四處逃跑,然而卻防不勝防。
CNN報導介紹,這隻惡犬在短短2個小時內就咬傷了20多人,被咬的傷者年齡介於8歲到75歲,其中2人重傷,需要住院治療。
甕安縣一位醫生說:「在日常生活中,當被犬咬傷後,不管是瘋狗與否,應該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沖洗被咬的傷口。第二步是對傷口組織進行專業的預防性消毒,第三步是注入狂犬疫苗或醫療及保健中心預防狂犬病發作的抗狂犬病血清。」
這段「狗咬人」短片在國際社會被熱傳,外國網民紛紛留言,其中很多人提及備受爭議的廣西狗肉節。網民Sam說:「你們中國人吃狗,所以牠們就進行報復。」網民Mounir也說:「牠在報復,因為在狗肉節上中國人吃狗肉,並活活燒死牠們。」
不過也有網民反駁,認為越南人吃狗肉,韓國人也吃狗肉,在中國也只是一部分人吃狗肉,為什麼就只對中國的「狗肉節」非議?

──轉引自「新唐人電視台」

來源轉自:
【2016年08月1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習未指定接班人 分析:中共末路已近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Getty Images)
【記者許蒔/綜合報導】
按中共以往的慣例,中共政治局現任的7個常委中,有5人因年齡問題將在明年秋天的中共「十九大」上更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將在2022年後換屆。法新社引述消息指出,正在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並未聚焦在選擇習近平的繼任者,外界傳出習或有意延長任期的聲音。
據希望之聲廣播電台採訪報導,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專家林和立表示,中共的黨章對於總書記或者軍委主席的任期沒有限制,(註:中共總書記任期不超過10年,是由鄧小平立下的非正式規定)習近平是否有意延長任期,最關鍵的就是看習近平有沒有安排所謂的第六代接班人。
他指出,照目前跡象看不出習近平要提拔什麼人進入常委,「假如十九大沒有比較年輕的幹部進入常委的話,習近平連續三任做最高領導人的可能性就比較高了。」
其實早在今年4月,就有海外中文媒體報導,習近平不會在中共「十九大」上指定自己的「接班人」。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認為,習近平不指定接班人的原因,與他要不要延長執政時間關係不大,但與中共這個體制已經走到末路有關。
唐靖遠覺得,中共這個體制本身已經不具備任何改良或者改革的可能性,所以只能是革命。「習近平他自己之前也不止一次使用過這樣的名詞。革命這個詞在我們通常的理解中,它是一個顛覆性內涵很深的一個詞,它已經含有改朝換代的含義在裡面。」
如果習近平真的要在中共體制下延長執政時間,唐靖遠認為習會遇到非常大的阻力、會被體制所捆綁。他認為,習近平考慮往民主化方面轉型的機率更大,因為在習近平剛上台時就曾提起憲政,意味著他逐步走向民主化的考量,而且中共官方也曾多次釋放要實行總統制這樣的訊息。

分析:習將走向總統制 但時機未定
除此之外,最新一期《亞洲周刊》披露,中南海高層出現改革呼聲,要研議:有沒有必要繼續設中央政治局常委制?有沒有必要打破政治局規範的「七上八下」的不成文規則?一些相關的專家學者已就此開展探討。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曾明確表示,習近平正在向接近總統制的方向走。
今年以來,習近平當局密集釋放廢除常委制、建立總統制信號。有多個消息表示,習近平在下屆或有意外舉動。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李天笑認為,習近平肯定要做這件事,但是不一定在這個節點上。
李天笑分析,從習近平執政以來,北戴河會議或者利用這些高官參與決策過程已經大大降低,因為習近平就是要杜絕「老人干政」,不讓他們發言、參與決策過程,所以他才刻意的在這次會議之前頒布了很多重要決策,「所以在這點上判斷,他也不一定在這次會議上(決定),他現在就是有合適的機會,時間點合適就做;如果時間點不合適,或者機會不好、不成熟,就不做,是隨心所欲的。」
時政評論人士蘭述則認為,從官方釋放的信息看,有廢除政治局建立總統制的可能,但是習近平最後能不能做到,各界只能等著看。外界也評論稱,中共已經血債累累、惡貫滿盈,習近平只有澈底拋棄中共體制,中國才會有光明的未來,而他也會因此而名垂青史。

來源轉自:
【2016年08月1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再傳造假 陸地方GDP高於全國


中共公布的各省的數據也反映出經濟活躍的省分跟鐵鏽帶地區之間的差距,如成長最快的西藏成長10.6%,成長最慢的遼寧省萎縮1%。(Getty Images)
【記者秦雨霏/報導】
今年上半年中國各省分的GDP相繼出爐,這些數據再次受到外界質疑,同時也揭示了全國經濟成長是多麼的不平衡。
根據BMI研究公司的計算,在全國31個省的30個省當中(除去黑龍江省),今年上半年GDP成長的加權平均值比去年同期成長7.3%,顯著高於全國6.7%的成長速度。
《華爾街日報》指,統計混亂是地方GDP跟全國GDP不一致的部分原因,比如,跨省分的出貨量常常被2個省分重複計數,以及地方官員長期以來誇大他們的成長數字,以便提高政績、加官進爵。BMI研究公司分析師林碩說:「地方官員存在誇大他們數字的動機。」

地區差距日益擴大
各省的數據也反映出中國私營經濟活躍的省分跟鐵鏽帶地區之間日益擴大的差距。以及隨著北京試圖將中國從投資型經濟轉向消費型,地區之間的差距也在加大。比如,成長最快的西藏成長10.6%,成長最慢的遼寧省萎縮1%。
上半年成長最快的幾個省分都位於中西部地區,包括貴州和重慶,皆約成長8%。北京向這些省分提供刺激,鼓勵製造商搬遷到薪資更低的中西部地區,以便經濟發展更平衡,同時阻止就業流失到其他低薪資國家。
安盛投資管理公司經濟學家姚遠告訴《華爾街日報》:「如果中國不開發落後地區,低附加值工業將會拱手相讓給越南和孟加拉國。」「這些地區目前的狀態相當於沿海省分2、30年前的狀況。」
上半年成長最慢的地區處於東北鐵鏽帶,包括重工業遼寧省。北京因試圖減少東北對低端製造業和大型國企等舊有成長引擎的依賴,北方省分包括河北和山西都受到削減鋼鐵煤炭產能的影響而放緩,在未來幾個月北京預計將進一步削減產能。
東部沿海省分成長比較快,因為它們有更發達的製造業、高科技工業和初創公司,其中福建省成長8.3%,廣東省成長7.4%。

來源轉自:
【2016年08月1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