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程翔:北京高層授意 親共港媒炮轟中聯辦梁振英


梁振英(網絡圖片)
【看中國記者李嘉懿、東辰雨採訪報道】
親共港媒《成報》日前突然頭版刊登狠批特首梁振英及中聯辦煽動、誇大「港獨」,要求中共紀委徹查中聯辦的職能與角色的文章后,同屬親共港媒的《文匯報》、《大公報》鮮有同時攻擊《成報》。資深媒體人、著名香港時事評論員程翔認為,《成報》如此夠膽炮轟中聯辦,肯定有來自北京高層的授意。
8月30日,親共港媒《成報》突然頭版發表《煽風點火「港獨」鬧劇梁振英播「獨」》為標題的評論文章,指「正是他一手煽風點火,在中聯辦的指揮棒下,虛張聲勢,誇大『港獨』的現象。」但「事實上,『港獨』在香港並無『市場』,『大力打擊港獨』完全是偽命題,但梁振英處心積慮助長『港獨』,是想鞏固他和鷹派人士的管治權威。」
奇怪的是,事件離奇觸動同是親共立場的《文匯報》、《大公報》的神經,兩份報紙9月1日發表文章,一齊反擊《成報》,並指《成報》「不顧傳媒操守惡毒攻擊」,是因為老闆谷卓恆涉深圳網貸平台「美貸網」案被中共公安機關通緝。
程翔接受《看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成報》高調批評梁振英、中聯辦,相信是有「來頭不小的」北京高層授權,否則,《成報》不夠膽做這件事。
對於同是「自家人」、立場一致親共的《文匯報》《大公報》為何要反擊《成報》,程翔解釋,是中聯辦在反撲(反擊)。不過,他提到8月初被視為親習近平媒體的《多維網》也曾刊登文章批評中聯辦,中聯辦卻沒有絲毫的反擊,或者說反擊的非常軟弱無力,相信是中聯辦抓不到《多維網》的任何痛腳。但今次大肆對《成報》反擊,相信是抓到了《成報》老闆的痛腳。
程翔說:「窮追猛打,希望人家見到《成報》老闆有問題,從而不信《成報》,這個迂迴的打擊方法,不敢正面回應成報提出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多維》也好,《成報》也好,假如無中央很高層的授意,我不信他們敢炮轟中聯辦。」
不過,程翔認為奇怪的是,《文匯報》、《大公報》並未反擊《成報》文章內容,雙方似乎只是在鬥背景,雖然改變不了中央有許多人不滿中聯辦,但這件事情釋放了兩個重要資訊,第一個就是明年7月任職屆滿的梁振英肯定不能連任;再一個就是,中聯辦會提前被清洗。程翔相信,中聯辦肯定有人需要在這件事上「人頭落地」(落馬)。
對於《成報》罕見批評中聯辦及梁振英的根源,程翔分析稱,可能與梁振英治下的香港出現「港獨思潮」有關,習近平必須要找人祭旗(承擔責任)。
《成報》的文章提到「西環治港,都是梁振英一手造成,如果梁振英連任,會令香港『一國兩制』走樣。」
程翔表示,習近平早前提過要令「一國兩制」不變形,不走樣,其實這件事可能意味着習近平知道現在的香港「一國兩制」已經變形、走樣。他說:「就要整頓港獨問題,因為變形走樣是中聯辦造成的,所以,就要找他們兩個(梁振英、中聯辦)來祭旗。」
程翔最後說,估計有中間人出來為事件「撲火」(平息事件),但他重申,梁振英肯定不能連任,並且「對中聯辦的清洗都會提前出現。」
香港《大公報》與《文匯報》均為直屬中共香港工作委員會報刊,今年年初合併成「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港媒《蘋果日報》指出,新報業集團直接向中聯辦負責。有76年歷史的《成報》近年多次易手,現任老闆為大陸商人谷卓恆。《成報》去年遭債權人入稟高院申請清盤一度被凍結資金,無法支付印刷費,曾停刊二十天。

來源轉自:
【看中國2016年09月02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9月1日 星期四

反擊《文匯》!《成報》頭版再發炮 大字報「梁振英中聯辦利益團夥曝光」



成報截圖

資料圖片
立場一向親中報章《成報》周二在頭版刊登評論文章批評梁振英「播獨」,轟中聯辦助長,促中紀委調查,之後《文匯報》即反指《成報》老闆谷卓恒在2015年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在逃,質疑《成報》公器私用刻意抹黑。《大公報》今日亦加入戰團,用一整版報道指谷卓恒在2014生9月曾被在深圳機場被公安刑事拘留,發現偽造多張身份證和軍官證,分別以「谷卓恒」、「谷建紅」等不同身份往返內地。
《成報》今在頭版登大字報,以「梁振英、中聯辦利益團夥曝光」為題,內容以紅色大字寫「《成報》不畏懼說實話」,「請停止打壓言論自由、請停止威嚇脅逼、還香港社會安寧與安全」。頭版亦有刊登成報主席谷卓恒的聲明,稱因不願屈服於某些勢力下,去年至今一直遭政治打壓報復,重申相關的報道失實,至今一直自由出入內地。《成報》亦發出聲明,譴責文匯報不顧傳媒操守,肆意攻擊同業,「竟未能清楚區分評論文章和新聞採訪之分別」,反指對方才是「公器私用的醜陋做法」。
《成報》再在A2版刊登7個街頭訪問,標題為「香港市民怎看『港獨』?梁振英多說多做反助長聲勢」,向市民查詢對梁振英鼓吹港獨的看法,報道中所有受訪者都認為梁振英不斷提港獨變相推動議題,達到洗腦的反效果。報道指出,自周二的評論文章刊登後,即遭到「政治報復」,有員工接獲社團人士和「與中聯辦關係密切的前員工」電話,欲對評論文章的作者「起底」,有員工擔心人身安全。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會計界陳弘毅爆醜聞 法庭文件揭涉非法挪移舊公司機密



陳弘毅晚上出席自己的造勢大會,改口否認全部指控。

信永的入稟狀指陳弘毅涉非法換走及取去電腦的硬碟。

入稟狀指被解僱的陳弘毅在晚上使用拒歸還的員工證進入信永辦公室,並取走一批涉機密的文件。
立法會選舉在即,《蘋果》調查發現,會計界建制派候選人陳弘毅3年前遭曾任職的公司入稟控告,指他在受聘期間密謀另立門戶奪走公司員工及客戶,又在被解僱後擅回公司取走一批機密文件,並於交還公司手提電腦時私自換走硬碟,嚴重損害公司利益及違反合約。有會計師認為,若指控屬實,陳的行為明顯屬不道德及欠專業操守;陳就稱案件在庭外和解階段,但就否認擅取文件。
記者:陳建平
報稱為山浩法證會計服務有限公司(前稱中磊法證會計服務)創辦人的陳弘毅,過往曾受僱於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最終卻不歡而散。《蘋果》取得2013年底信永控告陳弘毅的入稟狀,指陳弘毅約於2010年10月加入信永擔任執業合夥人,後來出任Hempstone Group(HG)清盤項目的法定清盤人。
不過翌年5月,陳開始投訴合約薪酬條件不公平,並提出在信永名下成立一個獨立團隊,但此建議遭到其他合夥人反對。信永後來更新陳的薪酬條件,陳起初同意,最終卻無簽名作實,反而密謀另起爐灶,考慮搶走信永的現有及潛在客戶,又邀請一批信永員工到泰國旅遊,最終成功將這批員工挖角到陳創辦的新公司中磊。
根據入稟狀,由2011年年中開始,陳在工作上表現得不合作,包括拒絕交出紀錄他處理HG項目的工作時數表,又延遲向HG發出繳費單逾一年,令信永截至2012年底應收的1,800萬元收入遲遲未能入帳,嚴重損害公司的財政及現金流。
信永發現陳想另立門戶後,先於2012年10月底將他停職,再於11月底正式解僱,並要求他交還一切公司財物,包括正在處理的個案,但遭陳拒絕,並聲稱相關個案屬於他本人;陳更在離職後寄信給信永客戶,聲稱其新的通訊地址就是中磊。
入稟狀又指,2012年12月,信永發現部份在陳房間的文件消失,翻查閉路電視後,發現已被解僱的陳竟使用未歸還的職員證潛入信永,並拿走一批涉機密的文件及袋。陳雖然有交還屬於信永的手提電腦,但信永卻發現當中的硬碟已換走,形容陳是非法取去硬碟及其中的資料。
入稟狀續指,陳與信永交惡後,多次利用其清盤人身份阻撓信永向HG收取清盤費,例如在停職期間無理寬免客戶逾半費用;又在HG清盤費用的聆訊中反對信永提出的金額,最終令信永一直收不到應收的2600萬元收入。
執業會計師蒲錦文認為,若入稟狀的指控屬實,陳的行為是不道德及不可接受,感覺上是以私利為先,「佢好多行為似乎係令公司運作不暢順,但令到佢出嚟搞(公司)嗰陣可以攞到好多利益」。另有資深會計師看過入稟狀後認為陳未能履行會計師的基本責任,有欠專業操守;被解僱後仍擅自取去公司檔案及硬碟等,行為更形同盜竊,「佢咁做有機會係刑事罪,入到罪可能會釘牌。如果講選立法會議員,我覺得佢無誠信」。
陳弘毅透過助理指,此案件已在庭外和解的階段,但拒絕承認或否認入稟狀的指控。記者今晚在其造勢大會再次追問,他初稱案件在司法程序拒回應,後來就指否認擅自取走文件,稱自己當時仍是董事,指入稟狀不盡不實;又聲稱事件只是股東糾紛,自己在2012年追討對方在先,「佢爭我錢,佢又想delay唔俾錢」,但未有具體回應其他指控。會計界另一候選人梁繼昌接受查詢時則指,不宜評論陳涉及的訴訟或專業操守問題,應由當事人解釋。記者曾向信永查詢,但未獲回覆。

承認見過中聯辦 陳弘毅自稱不朋不黨

陳弘毅今晚的造勢大會獲前會計界議員李家祥(左)力撐。
現年45歲的陳弘毅出選挑戰現任的梁繼昌,不過他在行內的知名度不算高,不少會計師都表示在他參選前從未聽聞過此人。陳報稱香港及澳洲的註冊會計師,是澳洲昆士蘭大學商學(會計)學士及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他離開信永中和後創辦兩間公司「中磊咨詢專項服務」及「中磊法證會計服務」,後來都改名為山浩。
陳早前有傳陳弘毅獲中聯辦力撐出選,他受訪時坦承曾與中聯辦見面,但談的只是業界事務,堅稱自己是「不朋不黨的獨立參選人」,競選資金全部自付。
他曾批評現任會計界議員梁繼昌否決政改方案,令政制原地踏步,又指若自己當選,將積極與中央溝通,爭取重啟政改。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教育界蔡若蓮競選活動涉違法 選舉主任交警方跟進


報稱獨立的蔡若蓮與教聯會關係密切。(資料圖片)
競逐連任教育界立法會議員的葉建源,今屆選舉遇上報稱獨立、卻與教聯會關係密切的蔡若蓮挑戰,惟蔡若蓮涉嫌多次違反選舉活動指引,包括對方於上月9日未經教育局批准,於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平台舉行競選活動及錄影;未被教育局邀請便於教師中心的活動演講,以及多次未有申報選舉廣告及相關資料。葉建源向選舉主任投訴,對方確認其中2項投訴屬實,又指因蔡若蓮部分違規可能觸犯《選舉管理委員會(選舉程序)(立法會)規例》第105條,將轉交個案予警方跟進,本周四(1日)亦向蔡發警告信。
葉建源強調,選舉必須公平公正,歡迎選舉主任跟進有關投訴,又指蔡若蓮於選舉期間,未獲邀請便在教師中心的活動擔任講者,違反教師中心的一貫做法,葉稍後會向教育局投訴。
選舉主任本周四回覆葉建源指,調查後發現蔡若蓮上月9日,在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平台,舉行未經該局批准的競選活動及錄影,已違反《立法會選舉活動指引》第9.16段,同時違反教育局就候選人進入該局轄下公用地方舉行競選活動的規則。
至於蔡若蓮被指在上月16日未經教育局批准,便到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的香港教師中心演講,選舉主任了解後,教育局未有邀請蔡擔任講者,而有關講座是常規活動,非為促使或阻礙某候選人當選;調查又指蔡在演講沒提及選舉,亦沒派發選舉廣告,因此選舉主任認為蔡就此沒違反《指引》。
而選舉主任核對紀錄後,發現蔡若蓮未有在發佈選舉廣告後的一個工作天內,提供廣告及相關資料予公眾查閱,已違反《立法會選舉活動指引》第8.50段;又發現蔡未有確保他其中一項廣告提供的發佈詳情及其他資料準確無誤,亦違反《立法會選舉活動指引》第8.51段。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大陸清華教師被騙1760萬元 電信詐騙三大手法曝光


王小燕會長展示詐騙信息。 (唐誠/大紀元)
【記者莊正明/綜合報導】
日前,中國大陸再曝電信詐騙案,一名清華大學老師被騙人民幣1760萬元。陸媒曝光電信詐騙三大手法:獎學金、中獎了和猜猜。
清華大學教師被騙
8月30日,網上傳出一份署名為「清華大學液晶大樓物業服務中心」的「警情通報」稱,29日晚11時許,北京海淀區中關村派出所110接報:海淀區藍旗營小區清華大學一老師,被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1760萬元(人民幣,下同)。
30日,《北京青年報》確認上述消息,稱案件詳細情況尚待相關部門通報,質疑一個大學老師也可撈到千萬元完身家。

電信詐騙三大手法
近年來大陸各地電信詐騙案件頻發,詐騙手法之繁多令人吃驚。財新網30日披露,對新聞報道和微博中關於電信詐騙理由作詞頻分析後發現,前三名是發放獎助學金、虛構中獎、猜猜我是誰。
而與行騙相應的遭遇電信詐騙最多的地區尚未有確切的數據統計,僅能通過公眾對電信詐騙事件的關注度來側面了解。據今日頭條算數中心提供的數據,以某省關注電信詐騙報道的用戶數占該省用戶總數比例為指標,最高的五個省份分別是福建、海南、湖北、廣東、陝西。

徐玉玉案最新結果
據陸媒28日報道,備受關注的山東18歲大學新生徐玉玉遭電信詐騙案,6名嫌犯已全部落網,其中3人來自福建安溪縣。
8月19日徐玉玉接到詐騙電話,其上大學的費用9,900元被騙走。事發後她傷心過度,在報警回家途中心臟驟停,經搶救無效21日死亡。
報道稱,安溪早已是電信詐騙的高發地,該縣長坑鄉更是被外界稱為「騙術之鄉」,詐騙活動已呈產業化、企業化運作。
據報道,2011年8月下旬起,福建惠安先後有20多名高中畢業生或家長受到類似徐玉玉案的詐騙侵害。隨後19名詐騙團伙成員被抓,其中17人來自安溪長坑。該團伙2010年以來已在大陸20多個省騙了上萬人,涉案金額2300萬元。
徐玉玉事件引發大陸民眾及輿論的憤怒。有博文稱,教育部門資訊洩漏、申請助學金的程序不規範透明、電信部門的不負責任,以及道德下滑、拜金主義的盛行都是害死這個女孩的凶手。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江蘇大劇院起火 濃煙滾滾散焦糊味


江蘇大劇院發生火災。(網路圖片)
9月1日下午1時40分許,正在裝修的江蘇大劇院突然失火,滾滾濃煙,遮天蔽日,空氣中充滿焦糊味,現場有建築工人施工。目前,傷亡情況不明。
據報,因火勢較大,現場一直冒出濃煙,多名建築工人從場內撤離。附近網民爆料稱,空氣中都是焦糊味,連窗戶都不敢開。
據悉,江蘇大劇院於2012年12月26日奠基,位於南京建鄴區奧體附近,正在裝修,計劃於今年10月份試運營。
當地網民稱,該劇院還未開業,就已著火2次了,不吉利。
截至發稿時間,未見有對火情及傷亡情況的進一步報導。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網曝中共空軍醫院女大校落馬 抄出上億現金


新浪微博曝出空軍醫院女大校郭劍穎落馬,家中抄出上億現金;問心講,妳都值成億?(網路圖片)
新浪微博一則消息說,中共空軍總醫院財務供應科科長郭劍穎涉嫌嚴重違法違紀接受組織調查。郭被採取強制措施之後,軍隊紀檢人員從她家中抄出現金1億元,有的已經嚴重發霉。
這則消息8月30日發出,在網站上廣泛傳播,消息後面跟貼了數千條評論,罕見未被刪除。美國之音引述北京一位熟悉中共空軍總醫院的消息人士稱,郭劍穎涉嫌違法違紀的新聞屬實。一些網友則呼籲當局或證實或否認這則消息,給民眾知情權。
據悉,郭劍穎是大校軍銜、今年57週歲,多次立功受獎,被譽為軍中「用忠誠當好紅管家,靠黨性管好錢袋子」的全軍勞模會計。微博這則消息還配發了郭劍穎身披「全國優秀會計」的彩帶。
鳳凰網2010年10月22日一篇題為「郭劍穎的大氣與小氣」的文章,誇讚「她既有花大錢、辦大事的豪邁和洒脫,又有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吝嗇」」。
文章稱,2003年以來,空軍總醫院陸續投入上億元經費購置醫療設備,郭劍穎「干一項、成一項」。2009年,醫院還引進了一台上億元的大型醫療設備。
文章又誇郭劍穎管財務很「摳」。領導來報帳,她發現有兩張購買禮品的發票不符合規定,當場就撕了下來。郭劍穎還平靜地說,「不管是院裡的錢還是部門的錢,都是公家的錢,都得按規定辦。」
文章稱「這些年來,在郭劍穎的手上花的大錢、辦的大事不少。」 「群眾是有覺悟的,是明事理的,誰一心為公,群眾心裡是有數的。」
郭劍穎貪腐的消息和官方把她作為全軍模範的宣傳形成辛辣的諷刺。網民在微博上跟貼說,「一個大校家中能藏一億現金,那麼多小將中將大將家中能藏多少?獨裁體制不倒,腐敗不斷!」
「科長家中錢發霉,大學生萬元被騙急得心臟驟停。」
「這些發霉的鈔票浸透了多少病人的血和淚。寧願放爛都不拿出來做點好事,果然是共產黨員。」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警鐘響起 誰襲擊了吉爾吉斯中使館


週二(8月30日)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的大使館被襲擊。 (VYACHESLAV OSELEDKO/AFP/Getty Images)
對於週二(8月30日)中共駐吉爾吉斯斯坦(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的大使館被自殺炸彈襲擊一案,分析人士說,隨著中共近些年來在中亞影響不斷擴大,當地對中共的不滿也日漸增多。
美國之音報導,中共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遭自殺炸彈襲擊後,當地的中方投資和中方人員的安全引起關注。這起事件更顯示中共在中亞正成為恐怖襲擊目標。

中方使館人員立刻撤離
星期二當地時間上午,中共駐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的大使館遭自殺汽車炸彈襲擊。自殺炸彈殺手喪生,三名吉爾吉斯斯坦人受傷。爆炸造成的強大衝擊波使附近一些建築的玻璃和室內設施遭到破壞。
當地媒體報道,襲擊發生後,中方使館工作人員立刻乘坐三輛越野汽車攜帶物品在警方掩護下撤離使館轉移到安全地點。
目前還沒有人宣稱對這起事件負責。但吉爾吉斯斯坦官方已把這起事件稱作恐怖攻擊。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坦巴耶夫下令對這起事件展開徹底調查,並要求加強首都和其它地點的安全保衛和反恐措施。

吉爾吉斯斯坦敲響警鐘
中共大使館被汽車炸彈攻擊為吉爾吉斯斯坦的獨立日慶典以及接下來將舉辦的其它國際活動蒙上陰影。吉爾吉斯斯坦的前邊防軍司令馬梅托夫說,國際恐怖主義開始為吉爾吉斯斯坦敲響警鐘。
但是,吉爾吉斯斯坦當局決定不取消第二天(星期三)的吉爾吉斯斯坦獨立25週年慶祝活動。吉爾吉斯斯坦在9月初將舉辦世界遊牧民族大賽活動。在獨立國協成立25週年之際,吉爾吉斯斯坦還將在9月中旬主辦召開獨立國協峰會。

學者:爆炸襲擊動機尚未確定
哈薩克斯坦政治學者薩特怕耶夫說一起政治事件。
薩特怕耶夫說,目前很難說這是恐怖團伙的有組織攻擊,還是個人自發的自殺炸彈襲擊。吉爾吉斯斯坦警方最近破獲了一個效忠伊斯蘭國、在比什凱克活動的恐怖組織,這個組織有哈薩克公民參加。而在哈薩克斯坦今年發生的兩起恐怖攻擊同樣有吉爾吉斯斯坦公民參與。
中亞學者庫爾托夫認為,攻擊中共大使館的一個間接目的可能是針對中共在當地的計劃項目。庫爾托夫說:「由中國到歐洲,或是到中東的交通走廊的一部分要穿過吉爾吉斯斯坦。恐怖分子可能精心盤算認為,這能阻止或是在某段時間內讓中共的『一帶一路』計劃停下來。但我認為,單純這起恐怖攻擊還不會威脅中共的這一計劃。除非整個中亞地區都陷入動盪,比如發生在利比亞發生的事情,中國在那裡經濟損失慘重,那樣才會對此計劃產生威脅和影響。」
庫爾托夫說,加入伊斯蘭極端組織的恐怖分子在維吾爾人中佔極少部分。他還說,攻擊外交機構是嚴重違反國際法的政治事件,它使被攻擊一方——也就是中共,以及攻擊事件發生的國家——也就是吉爾吉斯斯坦的權威受到挑戰和打擊。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誤把頭銜當人名?上校英文翻成「科洛內爾」 陸官媒烏龍16年


(James G. Pinsky/CC0)
有中國大陸網民發現,包括新華社在內的中共官媒部份外電,16年來錯將上校軍銜的英語「Colonel」,翻成人名「科洛內爾」,使得好幾個國家的軍方發言人,都叫「科洛內爾」。
中央社綜合大陸媒體報導,一位署名「科羅廖夫」的大陸網民,日前在網路上找出多則中共官媒的外電報導。內文都特別註明,一些外國的軍方發言人、地區部隊發言人,乃至於被暗殺的軍官,第1個人名都叫「科洛內爾」。
根據這位網民找出的資料,2005年9月及2009年11月由新華社發出的3則關於菲律賓的報導,都提到菲國軍方發言人的說法。然而,這3名發言人的第1個名字都是「科洛內爾」,第2個名字以後到姓氏,則完全不同。
網民因此特別找出這些外電的英文原文,先找到發言人的英文姓名,才赫然發現「科洛內爾」其實就是「Colonel」。他並將線上英漢字典的解釋截圖,證明Colonel就是英文的「上校」。
這位網民因此打趣說:「看到這兒你是不是也有疑惑?為啥菲律賓的軍方發言人都叫科洛內爾?難道叫『科洛內爾』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除菲律賓外,這位網民還找出2000至2016年的7則外電,內容涉及斐濟、美國、葉門、奈及利亞、巴西等5國。而文中提到的5名發言人(含五角大廈發言人)、1名指揮官(含國家、地區及前線部隊)及1名軍事情報主管,名字也都有「科洛內爾」。
而這7則外電中,除涉及巴西的1則出自中國日報中文版、斐濟的1則出處無法確定(張貼在人民網)外,其餘5則都來自新華社。
這名網友在最後提到,「如此看來,這個誤會恐怕至少延續了16年」。

來源轉自:
【2016年08月3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台灣成2016年全球最佳外派地 中港排名再下跌

★大陸有共產黨一天,香港有梁振英生存一日,中國和香港也不能好到那裡去,共產黨和梁振英將懷著亡我之心不死的態度,繼續遺害全球!

台北101大樓 (AFP/Getty Images)
一個針對67個國家和地區所作的最新調查顯示,在2016年全球最佳外派地點中,台灣超越美國、澳大利亞和香港等地,成為最受外派人士歡迎的外派目的地。中國大陸排名48。
據美國之音報導,全球最大外派社區網路「InterNations」已連續3年針對全球外派人士進行「外派內幕調查」(Expat Insider Survey),中國從去年的第38名跌至今年的第48名;香港連續2年排名下跌,從2014年的第10名跌至今年的第44名
排名第2的是馬耳他,第3名是曾經連續2年排名第一的厄瓜多爾。今年外派條件最差的是科威特,其次是希臘。

台灣最好的地方是人民非常友善
這個針對代表174個國籍、居住在191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0名外派人員進行的調查,從生活質量、適應新環境難度、在海外工作、家庭生活及個人財務等5個指數來評比,台灣在所有項目的指數中都排在前10名內,適應環境的難易度是台灣排名最差的一項。
「InterNations」負責人馬爾蒂•基克(Malte Zeeck)告訴《富比士》網站,台灣是今年的「大贏家」,「以『生活質量』和『個人財務』而言,台灣都是外派最佳地點」。
已經在台灣居住將近10年的瑞典家具大廠宜家家居(IKEA)台灣公司總經理凌思卓(Martin Lindstrom)表示,台灣最好的地方在於人民非常友善。

中國最大問題在污染
中國排名48,有84%的受訪者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污染。外派人士認為,這也是中國快速經濟增長及就業機會所付出的代價。
「InterNations」的馬爾蒂•基克說,對外派人士而言,中國的污染情形越來越嚴重,許多人因此而對外派中國卻步,「父母親也擔心孩子的健康和福祉。」
另據台灣《蘋果日報》報導,來自於香港的安聯人壽總經理林順才曾被派駐大陸、墨爾本等地工作,他表示,中國不僅空氣品質差,當地也盛行功利主義,「價值觀有點扭曲」。台灣則是人友善,又有山有海,無論吃、住的品質也不錯,林順才因此待了12年都不想離開。
他還說,台灣安全、環境又好,物價也不高,綜合來說實在太令人喜愛。

香港房價高
至於香港過去2年來排名大跌,儘管生活質量指數不差,但其房價卻令人不敢恭維,這導致許多英、美及澳大利亞的外派人士轉移到歐洲、澳大利亞或新加坡尋求外派機會。
其他主要國家的排名,美國第26名,日本第29名,英國第33名。
2016年「外派內幕調查」是今年2月18至3月13進行,受訪者平均年齡為43歲,其中有3成為單身,受訪者中佔最多數的是美國籍。

來源轉自:
【2016年08月30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