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

海關檢5400萬元私煙 9年來最大宗


海關檢獲約2,000萬支懷疑私煙。
海關破獲近九年來最大宗走私香煙案,在青衣驗貨場截獲2,000多萬支私煙,市值約5,400萬元,應課稅值達3,800萬元,海關相信這批私煙是運往歐洲圖利。
應課稅值約3800萬
香港海關於本月21日在青衣海關驗貨場破獲一宗懷疑走私香煙案件,共檢獲約2000萬支懷疑私煙。
海關人員透過風險評估,揀選和檢查兩個從越南海防抵港報稱載有膠盒的40呎貨櫃。經詳細檢查後,海關人員發現共約2,000萬支懷疑私煙與82箱膠盒混雜貨櫃內,市值約5,400萬元,應課稅值約3,800萬元。海關人員已扣留該批沒有列於載貨艙單上的香煙作跟進調查。
海關發言人昨日表示:「是次行動反映海關執法策略的成效,特別是在源頭加強堵截走私活動。海關會繼續採取嚴厲執法行動,打擊所有私煙活動。」
根據《進出口條例》,走私屬嚴重罪行,違例者最高可被判罰款200萬元及監禁七年。市民可致電海關24小時熱線2545 6182舉報懷疑私煙活動。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24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關員扮旅客破海味斤變両騙局


關員喬裝顧客購物,有店員涉誤導顧客。
又是斤變両的騙人伎倆!香港海關昨日派員喬裝顧客,在旺角一間海味店購買花旗參,期間有店員涉嫌誤導顧客,令其相信花旗參以斤計價,及後卻變為以両計價,兩者價格相差16倍。
其後海關拘捕兩名參茸海味店店員,涉嫌使用誤導性遺漏的不良營商手法,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條例》)。

違商品說明 2人被捕
海關人員昨日喬裝成旅客在旺角一間參茸海味店進行試購行動。兩名店員涉嫌以誤導手法,令她相信所購買的花旗參以一斤計價,店員將花旗參切片後,表示花旗參以一兩計價,與預期價格有16倍的差異。海關人員隨即拘捕一名49歲女子及一名44歲男子。案件仍在調查中,被捕人士現時保釋候查。
根據《條例》,商戶如在交易過程中,遺漏重要或隱藏重要資料、以不明確、難以理解、含糊或不適時的方式提供重要資料, 因而導致或相當可能導致一般消費者,作出某項交易決定,如該消費者沒有接觸該營業行為,該消費者是不會作出該項交易決定的。觸犯法例者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
海關提醒商戶遵守《條例》的規定,而消費者亦應光顧信譽良好的商戶。消費者應留意商品的計價單位,盡量要求更多資訊,例如所選商品的總價格,再作交易決定。
海關會繼續留意涉嫌違反《條例》的行為,如發現有違法商戶,海關會採取適當的執法行動,保障消費者權益。
市民如發現懷疑違反《條例》的事宜,可致電海關24小時熱線2545 6182舉報。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24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非建制候任議員促廉署查梁振英曾否施壓


郭家麒向白韞六交聯署信,要求廉署交代。

李寶蘭被取消署任執行處首長,引起社會關注。
多名候任立法會議員昨天應邀到廉政公署交流,其中來自非建制陣營的議員與廉政專員白韞六會面期間,就廉署前署理執行處首長李寶蘭突然離職一事遞交聯署信,要求廉署交代事件,並調查特首梁振英在涉嫌收取澳洲企業UGL的5,000萬事件中有否向調查人員施壓。白韞六表示,取消個別廉署人員的署任安排,跟任何調查工作絕對沒有關係。
13名候任立法會議員昨日到訪廉署總部,了解廉署的工作及最新計劃,並就本港反貪工作交流意見。公民黨郭家麒會面期間向白韞六遞交聯署信,他在會面後表示,會面氣氛良好,但不滿白韞六沒有解答議員最關心的問題,他表示會在立法會會期展開後,引用《權力及特權條例》調查梁振英在事件中的角色,以及要求交代李寶蘭辭職的原因,希望能挽回公眾對廉署的信心。

泛民或動議修改《廉署條例》
曾任廉署調查主任的民主黨林卓廷表示,昨天是帶着沉重的心情到訪廉署,稱自己離開廉署時廉署享譽國際,批評白韞六領導無方,造成李寶蘭離職事件,摧毀廉署人員士氣。他認為韞六應承擔責任,問責下台。林卓廷在會面中途離席,他批評白韞六在會面中未有坦誠回應,只是不斷重複官方的解釋,認為對方未能釋除公眾對廉署的質疑及憂慮。他透露,泛民議員會研究在會期開始後提出私人草案,動議修改《廉署條例》,令廉政專員毋須向行政長官負責,以免出現利益衝突。
白韞六稱人事變動不影響反貪
廉署在會面後發稿交代會面內容。白韞六在會上回應了部分議員對近日廉署高層人員變動的關注,重申取消個別廉署人員的署任安排跟任何調查工作絕對沒有關係,又保證廉署的人事變動絕不會影響反貪工作的效率:「今(昨)天與議員會晤的多位執行處主管,均是具備豐富反貪經驗的廉署人員。在他們的帶領下,廉署將繼續無畏無懼、不偏不倚地打擊貪污。」他指出,執行處在過去兩個月亦能繼續切實履行職務。
接替李寶蘭出任署理執行處首長、並曾一度辭職的丘樹春昨亦有出席會面,他在會上指出,廉署一直以來都是在嚴謹的監察與制衡機制下運作,稱不論涉案人士的身份和地位,廉署均會不偏不倚地依法處理所有調查工作。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24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致中聯辦法律部長王振民公開信


中共江派蛀港特務機關中聯班王振民。(資料圖片)
(編按:銅鑼灣書店事件主角林榮基先生撰文回應中聯辦法律部長王振民,《蘋果》獲授權全文轉載)
見閣下近日歪理連篇,實在不吐不快。引述傳媒報導,昨天你在午餐會上說 : 「有些人不惜採取極端手段破壞香港,見到這些我感覺到非常痛心。」我自下半年所見,除了9月立法會選舉,有年輕人想通過選舉參與事務外,實在看不見有任何人採取「極端手段」破壞香港。如果說那些年輕人提出自決、港獨主張,算是「極端手段」這就大可商榷。按普世價值而言,任何一個合法政府管治下,倘若有地方提出自決或獨立,通過選舉辦法爭取,是完全說不上「極端手段」的,你見過加拿大的魁北克、西班牙的加塞羅尼提出公投獨立,被譴責為「極端手段」嗎?顯然沒有。回顧香港近年發生的事 ,最「極端」莫如「雨傘運動」,眾所周知的是,參與的大多數是學生、年輕人,他們只是佔據馬路,做成交通不便,極其量妨礙了部份道路使用者,由始至終都是和平理性地靜坐,同樣說不上「極端」。反之,由於中國政府硬銷831假方案,香港人無法接受,導致暴力清場,演變成流血事件,在在說明「極端」的,倒是早已淪為傀儡的香港政府。我作為香港人,眼見政府今天野蠻到像大陸一樣,那才叫心痛。
至於「香港730萬人的民主若帶來極端、暴力和分歧,無視法治,將如何能期待內地14億人會大膽發展民主,學習香港的法治?」更是語無倫次。民主是普世價值的制度,普世價值的民主容許分歧,但絕不允許極端、暴力,更不要說無視法治。究竟你這個法律專家,懂不懂民主?我懷疑你在餐飲上要不飲大了,瘋言瘋語,要不就是冒充。
再說法治。就在立法會參選期,香港政府突然提出所謂「確認書」,到底根據哪一條法例,要參選人簽名確認?當那些異見者簽了名,一個普通的選舉主任,居然可以否決,剝奪人家的參選權,而大部分沒簽名的,又允許參選,這又是根據甚麼準則?要說無視法治,始作俑者,無疑正是香港政府。
最後說到暴力。那個午餐會探討一國兩制,崩口人忌崩口碗,「銅鑼灣書店事件」我知道你不敢提。當李波去年12月底被失蹤,閣下於2016年1月表示「非常關注李波」,但在案件細節還不清楚的情況下,「作為一個法律專家,我想強調,無論是中央政府或是特區政府,都要、都一定會嚴格地遵循一國兩制方針,一定會嚴格地按照《基本法》辦事」。現在李波在香港,作為一個法律專家,我想你應該找李波詳談,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中國政府有沒有如你所言,嚴格地遵循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嚴格地按照《基本法》辦事。倘若李波由於有親人在大陸被威脅,今天身在香港仍然被監控,無法直言,你可以找我詳談,因為我在6月跟李波兩次會晤,他曾透露被幾個大陸人「帶」去深圳,第二天又說是「跟」人上去,這兩種說法等於說明,中國政府曾派人跨境犯法。如有所懷疑,我提議你看端傳媒的訪談,李波在失蹤前的11月,明白表示過他不會返大陸。可以說,「銅鑼灣書店事件」在證明了用暴力破壞一國兩制的,並不是香港人,而正正是中國政府。
「香港是屬於730萬人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惟一稍為讓人認同的,也不過前半句。香港是屬於730萬香港人,並不包括你們的中國人。看看這次投票結果,六個當選的年青議員,不是本土、自決、就是港獨派,香港人通過投票選舉,無疑清楚顯示了意向。在下一次議會選舉,你將會看到,香港人不但通宵排隊投票,而是天天上街抗議。倘若中國政府仍然死心不息,肆無忌憚侵犯香港人的自由;最終,香港人無可選擇,只會一如台灣,走上獨立的道路。

香港人 林榮基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24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超級梁粉」陳啟宗撐梁 曾俊華笑言「用眼睇」


曾俊華笑言「用眼睇」。
恒隆(諧音:含撚)集團(010)董事長陳啟宗被視為「超級梁粉」,他在前天出版的公司年報中表示,沒有理由相信行政長官梁振英不會連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晚出席一個公開活動後,被問到對於陳啟宗支持梁振英連任有何看法時,他用手指着雙眼笑言:「用眼睇。」
指梁連任助住宅市場更健康
陳啟宗在恒隆集團中期報告中撰文稱,回歸以來香港受土地不足問題困擾,但政府不願賣地,而在2005年,即非典型肺炎爆發後兩年,土地供應理應跟隨人口增長而上升,但政府並沒有預留土地儲備,因此無地可賣。他表示,直至梁振英在2012年上任後才出現轉機,先以行政手段控制住屋需求,並增加土地供應。陳啟宗寫道:「只要現屆政府能連任,況且沒有理由相信不會連任,我們終可期望住宅市場在未來數年會變得更健康。」
不過,梁振英近期在包括元朗橫洲發展計劃的多項爭議中都成為眾矢之的,而港大民研發表的最新民調亦顯示,梁振英的評分再明顯下跌2.5分至36.5分。
另外,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晚出席完智經研究中心十周年晚宴後,被問及對陳啟宗支持梁振英連任的看法時,用手指着雙眼笑言:「用眼睇。」

做領袖重在誠信 林煥光稱非針對梁振英

林煥光認為,作為領袖必須以誠待人、言而有信。
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昨天出席一個活動致辭時表示,作為領袖最重要是有誠信,做事不能只為一己利益,否則無人會願意追隨。他之後補充,致辭內容並非針對行政長官梁振英或者任何人,只是向年輕人分享看法。
社會須尊重多元價值觀
林煥光昨天出席「和富領袖網絡督導委員會就職典禮」,他在致辭時表示,作為領袖,無論是小至學校小隊長,還是大至整個特區政府之首,都一定要負起所有責任,同時亦要有關愛的心,否則只為自己的名譽、前途及家庭幸福而做事,最終都會被別人看穿而不能成功,不會被下屬追隨。他又謂,香港是細小的開放經濟體,要依賴內地及外國才能生存的小島,社會要建立和諧意識,尊重多元價值觀,而並非「定於一尊,以我為主」,否則只會是虛假及不穩定的和諧。
他之後接受傳媒訪問時補充,有關談話並非針對特首或任何人,只是向年輕人分享看法。
另外林煥光希望,大眾不要忘記元朗橫洲興建公屋項目的初衷,是要加快輪候公屋的時間,為基層提供居所,不希望因為諮詢的程序未如人意,而拖慢興建進度。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24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封殺港獨的香港立會選舉



由一個芝麻小卒康民署選委主任也可代表梁振英篩選看不過眼的人參選,粗暴干預公平選舉,試問香港今夕是何世?
九月四日的香港立法會選舉,七十個席位中,只有三十五席是普選產生,另外三十五席是小圈子選舉的「功能組別」席位。前者遵循民意,後者是依照北京建構的組別,絕大部分為親共的政治人物、工商界人士與專業人士所囊括。所以即使非建制派擁有超過全港人口一半的支持者,也永遠無法取得立法會半數以上的席位。這就是香港民眾堅決要求普選的原因,不但普選選出特區的行政長官(特首),也普選出民意代表組成香港的立法會。
拒絕普選導致本土港獨擴散
正是因為北京連基本法規定的普選也拒絕推行而要篩選候選人,才導致雨傘運動爆發,「香港優先」的本土思潮擴散,年輕人認為一九八四年中英簽署的關於香港前途的聯合聲明是一場騙局,泛民主派的「民主回歸」已經破產,因而致力於爭取香港第二個前途。去年的區議會選舉,「傘兵」首次出擊初試啼聲,把樹大根深的中共外圍組織民建聯的骨幹也連根拔起,振奮人心。今年二月新界東的立法會議員補選,泛民的楊岳橋不但贏了親共人士,連激進本土派的梁天琦也獲得一成五的選票排名第三。因此這一屆的立法會選舉,年輕激進的本土派成員紛紛投入選舉,為香港的立法會選舉打開新的一頁。
由於北京與特區政府的不斷打壓,尤其特首梁振英不斷抨擊「港獨」,還利用惡警對公民抗命進行瘋狂的秋後算賬,這些更刺激年輕人的情緒,港獨思潮益加滋長,並且對「和理非」出現不斷的質疑,因為這已經被當局看死不可能觸動中國所設下的銅牆鐵壁。 這次選舉,不少本土年輕人參選,引發北京萬分恐慌,特區政府秉領聖意,粗暴封殺,完全無視基本法與選舉法規,只憑個人就可以判定何人可以參選,何人不可參選,將香港的法治精神踩腳底!連民建聯創黨主席、剛剛結束會期的上一屆立法會主席、中共地下黨員曾鈺成也認為,選舉主任有權提出各種措施令其負責的選舉可順利進行,如果有人完全符合法律要求參選,但行政部門卻不批准,那就不是依法辦事,損害了一國兩制。

要求簽署「確認書」是無法無天
今年七月十六日參選人開始登記,但是七月十四日傍晚五點多,選管會居然發出通知要參選人簽署「確認書」。所謂確認書,就是要確認基本法規定的香港是中國一部分的條文。這點,在立法會議員當選後向基本法宣誓是本來應有之義,這次居然在選前就要先「確認」,顯然旨在阻擋主張港獨的參選人參選。因為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很少願意就此妥協的。
因此雖然有的參選人拒絕簽署,有的人卻還是簽署。其結果卻是不簽署的人可以參選,簽署的人卻不可以參選。例如許多泛民都拒絕簽署,他們都可以參選;但是本土民主前線的梁天琦簽署了確認書,選舉主任卻不讓他參選。這算哪門子的規矩?這種確認書確認了什麼?是確認選舉主任可以獨裁一切嗎?那就直接宣佈什麼人可以參選,什麼人不可以,去簽那張紙幹嘛?根本浪費時間金錢,也不環保。
選管會只管有關選舉的行政事務,這次居然濫權到有權審查參選人的意識理念,乃至有權判定是否可以參選。權力至大且毫無法律根據,是純粹的「人治」,可以一人(主任)定生死,難怪被法律界人士認定是「無法無天」。
今年是文革五十週年,文革帶來的十年浩劫,讓人記憶毛澤東「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年代,國家主席劉少奇拿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去和毛澤東論理有屁用?基本法對香港小民,也是一張紙而已。
由於頒佈必須簽署確認書的時間距離登記時間不到四十八小時,各個政黨及其參選人很難作出有效的反應,因此根本就是一場突然襲擊。
因此已報名於新界東參選的梁天琦、有意於九龍西參選的社民連正副主席吳文遠、陳德章立即分別向法庭申請司法覆核,指選管會違反《立法會條例》及《選舉管理委員會(選舉程序)(立法會)規例》。

簽署也被拒參選將逼出革命
由於參選的提名期七月二十九日截止,法庭在二十七日中午處理申請人緊急聆訊的申請,法官最終拒絕兩人要求二十九日下午五點前處理案件的申請,而是須與一般案件一樣排期審理,預計法官將於八月中或以前決定是否受理案件。法官的拖延,導致選舉主任得以任意剝奪某些人的參選權利。
被選舉主任剝奪參選權利的有六位。他們是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香港民進黨幹事長楊繼昌、「歸英運動」發起人賴綺雯、「城邦派」中出羊子、沙田區議員陳國強、「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
主張建國的本土派重要派別「熱普城」領袖,亦即熱血公民的黃洋達、普羅政治書院的黃毓民、城邦派的陳雲根,都順利過關;出選九東的東九龍社區關注組陳澤滔,他在報名前的誓師大會上表明支持港獨,他亦多次公開在臉書表明支持港獨,但是不妨礙他的參選資格。顯然,在頒佈確認書以前,中聯辦與特區政府已經「確認」哪幾個人是真正的危險人物而不得參選。這點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開始登記時已經再次公開向特區政府施加壓力。
這次是不許所謂港獨參選,明天將不許主張「自決」主張的候選人參選,因為「眾志」參選人羅冠聰的宣傳品中有「民主自決」字眼也被禁止派發。那麼主張「民主」的泛民,是因為少了競爭者而沾沾自喜,還是維護港獨被剝奪參選權利而在選舉中大聲疾呼?這將考驗哪些人是真民主,哪些人是假民主。

千名「港獨」集會寫下香港歷史
被剝奪選舉權利後,主張「歸英」的賴綺雯到英國領事館抗議。梁天琦則憤怒表示這等於剝奪了他終身的政治權利,他質問,為何參選新東補選時沒有問題,現在卻有了問題?並且強調:「當獨裁成為事實的時候,革命就是我的義務,這是唯一的方法。」
八月五日晚,香港民族黨於添馬公園以「捍衛民主,香港獨立」為主題舉行集會,有數千人到場,成為香港歷史上首次港獨大集會。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指出,香港黑夜已經來臨。他們被拒參選只屬冰山一角,面對香港淪落很希望可找到出路,而他認為香港獨立就是唯一出路。梁天琦則表示,現時政府將法律上沒有賦予的權力延伸,是剝奪市民的選擇與被選舉權,強調「主權在民不在京」,故香港人在獨裁政權下要反抗以奪回應有權利。
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時,「主權在民」還是「主權在中」曾經引發爭議,因為談判沒有香港代表,所以香港民意被踐踏,導致今天的後果。至今為止,港獨採取的還是和平、理性的手段。然而添馬公園旁邊就是共軍駐港總部,這也顯示他們並沒有忽視共軍的存在。但是如果共軍膽敢進行六四式的鎮壓,港獨勢必付出流血的代價,然而香港也可能要付出「臭港」的代價,最大的損失是在香港累積龐大資產的中共紅二代,以及整個中國所必須付出的各方面代價。
這次立院的選舉結果,也將考驗香港民眾,在中共步步進逼下,是束手就擒,聽任中共無法無天的宰割,還是奮力一搏,為自己的前途做最後的鬥爭?這次投票,將是表達自己意願的最好機會。各個非建制派的參選人是相互攻擊,還是分進合擊,也是選民選擇的標準。

來源轉自:
【2016年8月號 動向總372期 林保華】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測試你是哪種類型的天才?A將石頭推下去,誰會第一個死?


A將石頭推下去,誰會第一個死?(網路圖片)
A將石頭推下去,誰會第一個死?這是在測試,你是哪種類型的天才? 查看分析結果:
1、選擇了「A先死」
「才華型天才」的天才

你具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有豐富的知識,在創造或者藝術的開發力優於一般人,當然你也可能會是一個唬爛王,常常唬到身邊的人,業務底子很強。
2、選擇了「B先死」
「高智商型」的天才

你是一個具有全面性思考的本能,會想過所有可能遇到的狀況,進一步做出決策,在古代來說就是個謀士、軍師,相當有見解。
3、選擇了「C先死」
「直覺型」的天才

你是一個直覺型的人才,具有敏銳的第六感,能在第一時間就感受到不對勁的地方,這種人對於事物的風險是迴避率最高的。
4、選擇了「D先死」
自己嚇自己的類型

很多時候會因為信心不足、或者聽到謠言就容易產生不安的想法,這種類型的人通常對事物的掌握度很高,才能免除過多的疑慮,非常的穩紮穩打。
5、選擇了「E先死」
「全面思考型」的天才

你的思想模式是非常非常前衛與先進,比起一般人,你的思想邏輯是具有全面的「平衡性」,也就是說,所有的問題和困難,你都可以在瞬間想到正、反兩面去探討優勝劣敗,談笑風生便能的處理危機問題。
分享出去,讓你的朋友也來測試,看看他是哪種類型的天才?

──轉引自「新唐人電視台」

來源轉自:
【2016年07月0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中國產能過剩 威脅世界經濟


中國目前佔全球鋼鐵產業的一半,是全世界最大的鋼鐵出口國,產能過剩也威脅著工業、工作甚至中共的領導層。圖為2016年1月20日,在唐山的首鋼工廠的概貌。(Getty Images)
《耶魯全球》近日刊登了前瑞典駐中國大使Börje Ljunggren的文章,稱中國出口其過剩的產出,對世界經濟造成威脅。
編譯/李清怡
中共在2008年全球經濟遭受重創時期,使出前所未有的資金刺激經濟政策,但是,那些資金刺激也促使關鍵市場如鋼鋁產業負債累累和產能過剩。中國的負債總額目前已經超過了GDP的250%。中國目前佔全球鋼鐵產業的一半,是全世界最大的鋼鐵出口國,產能過剩也威脅著工業、工作甚至中共的領導層。

與需求脫節 中國須削減勞動力
北京已經意識到,現在的工業模式及其與西方國家的貿易不平衡的經濟增長方式不能持續,但是,地方官員們仍熱衷於創造工作機會。中國要想減少產能過剩和控制債務,必須大幅削減勞動力,同時,為西方的貿易夥伴提供減壓的空間。
處理世界各大市場國與中國這個最大的生產國之間的不均衡狀態,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最大經濟挑戰之一。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時,中共祭出資金刺激經濟政策,如今,卻成了一種嗜好,在中國的諸多領域,引起嚴重的負債以及為追求績效而發展起來的產能極度過剩。
中國的公司負債增長速度比其他G20峰會國家要快得多,今年6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敦促中共政府解決這一問題,或「在過渡到消費導向經濟的過程中冒險走彎路」。
這麼多的資金被浪費在建設遠高於未來合理市場需求的生產能力上,實屬罕見。歐洲商會在今年2月分出具的一份報告,題為〈中國的產能過剩〉,文中重點針對八大領域:鋼、鋁、水泥、化工、煉油、玻璃、造船、紙和紙板,結論說,刺激性的方案助長了工業產能的增加,卻與現實的市場需求相脫節。
快速擴張的生產力使得工業部門面臨巨大的結構挑戰。在追求增長目標和貪婪的驅使下,地方官員還在持續擴大生產力。就比如說水泥,即便到了現在,在產能過剩已經接近十億噸的情況下,還在繼續增加。而且,問題嚴重的是,水泥並不是國際交易的重要大宗貨物。
鋼鐵產業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中國的鋼鐵產能過剩對全球的鋼鐵行業已經造成嚴重的影響。當今,中國鋼鐵產量佔全球產出的一半。據歐洲商會研究顯示,中國的鋼鐵生產能力從2008年的6億4400萬噸增加至2014年的11億4000萬噸。中國的增長量佔全球總增長量的91%。2015年,中國的產能增長量相當於另外四大鋼鐵國的生產總和,包括日本、印度、美國和俄羅斯。
中共政府一直宣稱,當今的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政府在採取措施,但是,這些措施力度不夠,今年所實行的「供給方面」的改革其實就是減小工業供給的規模。在鋼鐵產業,北京計畫在未來5年內削減產能1億至1億5000萬噸,卻也承認應該削減2億噸,按照這一修改目標,中國還是會有大量的產能過剩。

鋼鐵過剩是最大的經濟挑戰
如何安置多餘的勞動力,是在痛苦的轉型過程中中國國內所面臨的最敏感挑戰。勞動力不安的狀態日益成為普遍現象,工人抗議下崗,勞工活動人士和抗議工人被拘禁。2016年的預算承認了勞動力過剩問題:鋼鐵和煤礦產業將有180萬名工人下崗,需要1000億元人民幣來補償、重新安置和再培訓下崗工人。還需要更多行動,分析人士建議,在未來的兩、三年裡,裁員600萬工人,如果實行,這將是1990年代後期實行大裁員計畫後最大的裁員計畫,當年曾有3000萬工人下崗。
當然,一個明顯的解決方案就是將過剩產出出口至其它國家,中國的鋼鐵產業已經在這麼做了。1990年代,中國是進口鋼鐵,而去年,中國出口了1億1000萬噸鋼鐵產品,使中國成為當前世界最大的鋼鐵出口國。
產能過剩加重了國內所面臨的挑戰,各國政府也紛紛回應。歐洲鋼鐵工人在布魯塞爾舉行抗議活動,印度鋼鐵巨頭塔塔鋼鐵在英國的公司,還努力吸引投標或與世界鋼鐵巨頭德國蒂森克虜伯聯手,整個歐洲的鋼鐵行業都需要重組和技術轉移。美國也於今年6月的美中策略和經濟對話年度會議上,對中國鋼鐵產能過剩問題表示出深切的關注。美國和歐盟都在對從中國進口的鋼鐵產品徵收反傾銷稅。
在這一敏感形勢下,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還必須得解決。北京政府自認為,加入世貿組織15年後的今天會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但是,這幾乎不太可能。美國已經警告中共,做得還不夠,沒有資格得到市場經濟地位,尤其在鋼鐵和鋁製品行業,美國的政治氣候幾乎不太可能達成軟性妥協。
9月初在杭州舉行的G20國峰會,該會議為各國提供了一個加深合作的機會,共同解決結構性問題。中國與其歐美市場之間的不平衡性是不可持續的,而鋼鐵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最大經濟挑戰的重中之重。

來源轉自:
【第494期2016/08/25】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9月23日 星期五

網聊訊息成呈堂證供 大陸新規挨批


黃琦表示,六四天網因為民發聲,被當局視為眼中釘。(網路圖片)
六四天網負責人黃琦9月19日被當地派出所20個左右警察從家中帶走,以涉嫌「散布謠言」為藉口傳喚24小時。同時被帶走的還有成都維權人士李昭秀及2位湖北訪民。
成都警方持「散布謠言」的通知書,將黃琦、李昭秀、素雲,還有湖北的向賢玲,帶到成都火車南站派出所,直到第二天黃琦身上出現浮腫才釋放他們。
黃琦表示,被抓期間警方主要問了他有關失地農民維權者案件、成都和四川的一些維權案件、公民記者等問題;黃琦透露,由於六四天網經常揭露地方貪官惡行、為民發聲,被當局視為眼中釘,也令那些官員不舒服,指使警方找些藉口報復他,也趁這次高官抵達成都之機,來借題打壓。
除此之外,7月21日,成都召開「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前,黃琦也曾被成都國保帶到外地強制旅遊,導致黃琦因旅途顛簸,激進性腎炎發作,全身多處出現浮腫癥狀。
外界認為,黃琦創辦的六四天網發表農民維權文章,觸及當地很多官員的神經,這些官員不去糾正自己的問題引以為戒,總是試圖封住別人的口來維護自己的形象和利益。那些前車之鑒: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難道還不夠作為教訓嗎?其實天網揭露的事實正是給他們機會,改邪歸正才是他們唯一的出路、才能得到民眾的諒解,堅持做惡、報復良善是自己放棄未來。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2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網聊訊息成呈堂證供 大陸新規挨批


中共規定,中國網民在微博、朋友圈等網路平台發布的訊息,都可能成為呈堂證供,引發強烈譴責。(Getty Images)
【記者李淨/報導】
近日,中共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下發新規定,10月1日起,中國網民在微博、朋友圈等網路平台發布的每句話,日後都可能成為呈堂證供。這項極具恐嚇性的新規遭到網民一邊倒的譴責。
法規中聲明:「網頁、微博客、朋友圈、貼吧等網路平台發布的訊息屬電子數據,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依法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電子數據。」
不少網民表示,「質疑社會,質疑政府,質疑領導,你這句發言將成為反社會,反國家的呈堂證供,如果我在微博上寫打倒共x黨(即共產黨),會不會告我顛覆國家政權啊?你們所謂法治社會就是個笑話!」
「幾十年來它們針對設定的5%反覆做的就是恐嚇,流氓都自嘆不如。」
「我們都將留下呈堂供證——不是在法庭上,而是在歷史上的審判中!」

網民轉發腐敗事蹟 向地方政府施壓
日前,甘肅省檢察院決定,對天水市張家川縣前縣委書記劉長江以涉嫌受賄犯罪立案偵查。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劉長江任職期間,「發帖少年被拘」事件曾讓張家川備受關注。
由於此前中共最高法院發布兩高司法解釋,規定利用訊息網路發布誹謗訊息被轉發達500次可判刑,張川鎮中學學生楊輝因在微博發文質疑該縣城一名男子非正常死亡的死因,被警方以涉嫌尋釁滋事刑拘。
楊輝被拘後引起中國網路空前關注。網民先是搜出張家川縣耗資1,800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8,615萬元)修建的豪華行政大樓,再查自稱高票當選縣長的劉長江的多支名錶是否以合法收入所買,又搜到行賄5萬元的公安局長白勇強竟未被處理。
網民曝光出的這些腐敗問題在網路上大量轉傳,成了民眾向地方政府不作為、亂作為施加壓力的一種方式,帶給張家川縣相關部門輿論上的壓力。數日後,楊輝被無罪釋放。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2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