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學者:中國房地產最危險的是制度扭曲


學者指出,中國城市到底有多少過剩的房子,沒人能弄清楚。(AFP)
文/記者李默迪
10月中國房市密集調控後,主要城市的新房成交量總體下滑,但是不同城市存在差異。最近連續有經濟學家直言,中國房地產的根本問題是制度的扭曲。
易居研究院11月2日發布數據,10月中國30個主要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2,223萬平方公尺,環比減少8.0%,同比成長11.2%。 但是,不同城市表現各異。30個城市中,房市成交量比9月成長的有17個城市。成交量環比增幅最大的是石家莊,達到184.5%;蘇州、福州和南京的跌幅較大,分別跌55.4%、53.0%和50.7%。
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房市總體成交量環比減少3.3%,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別減少19.7%和16.1%、廣州和深圳分別增加5.1%和52.9%。

土地制度問題需解決
中共智囊徐洪才10月27日公開表示,從9月30日以來的調控政策在短期內有效,但是長期來看還是要解決土地制度等根本問題。 經濟學家馬光遠11月初發表分析文章直言,中國房地產市場問題的根子在於土地制度,從而引發房地產成為政府融資、拉動經濟的工具,失去了基本的居住功能,導致房地產市場20年來的不健康發展。
他表示,在中國,房地產已經淪落為經濟政策和政府創收的工具,病症的根源在於土地的壟斷問題,土地制度的扭曲導致的土地價格的泡沫遠遠大於房價泡沫。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地王」數量仍然高達228宗,價值10億(人民幣,下同)以上的地塊中,溢價率超過100%的地塊10月有17宗,9月有50宗、8月有46宗。
前10個月中國50大城市的土地出讓金共計19,430.78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上漲了38.5%。上海等一線城市限制土地供應的行為,受到經濟界廣泛批評。
公開資料顯示,中共從1949年開始逐漸占有土地,並最終實行對中國土地的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的全部壟斷。1990年5月,中共國務院頒布了《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對土地使用權進行有償出讓,居住用地出讓年限最高為70年。
1994年的中共分稅制改革又將土地收益劃給了地方政府,同時減少地方政府的稅收,促使各地全面實行土地財政,即地方政府和官員高價出讓土地使用權獲利,多起中共官員的貪腐案件涉及土地財政。
馬光遠在文章中提到,中國人口流出、房產過剩的城市是極其危險的,那些過剩的房子無法消化掉,是真正的泡沫,而目前這些城市到底有多少過剩的房子,沒人能弄清楚。

來源轉自:
【2016年11月09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黑衣遊行 靜默抗議 法律界拒釋法變常態


遊行人士抵達終審法院外,靜默三分鐘。

黑衣沉默遊行」以高等法院為起點。

梁家傑形容今次釋法是「極之不幸的事件」。
【釋法爭議】
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就立法會議員宣誓爭議解釋《基本法》第104條,本港法律界昨天傍晚發起「黑衣沉默遊行」表達反釋法立場,是回歸以來的第四次。大會表示有3,000人參加,警方發言人稱最高峰時有1,700人。發起遊行的公民黨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表示,今次釋法不只是時間上出錯,而且涉及解釋本地法例,法律界感到痛心、遺憾,而遊行是要表明香港法律界不接受釋法變成常態的立場。
「黑衣沉默遊行」昨天傍晚5時30分在高等法院外的噴水池集合,15分鐘後出發,以終審法院為終點,途經金鐘道、皇后大道中及、德輔道中。參與遊行的人由法律界重量級人馬到見習律師,甚至是法律系學生都有。除了發起人郭榮鏗外,一批資深大律師如夏偉志、李柱銘、法律系學者陳文敏、張達明等均有參與,在傍晚5時30分前已經擠滿了高院前的噴水池空地。不過同一時間,另一批人士在附近請願,不滿過去參與「佔領事件」的被捕人士判刑過輕,高舉「反港獨、反辱華」的標語,而參與「黑衣沉默遊行」的人依然保持靜默。直至5時45分,天色漸黑,黑衣群眾在李柱銘、郭榮鏗及梁家傑等人帶領下開始起步,至於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則高舉「廢除人大釋法權」的標語,跟隨在遊行隊尾。

郭榮鏗斥最離譜最嚴峻
遊行人士全程以和平方式表達訴求,隊尾在晚上6時50分抵達終審法院前,群眾在李柱銘帶領下靜默三分鐘,代表對今次釋法的悲哀。李柱銘之後向遊行人士表達感激之情稱:「我感謝你們!我向你們致敬!我愛你們!(I thank you, I salute you and I love you all)。」遊行人士和平散去。
郭榮鏗表示,估計今次有2,000至3,000人參與,是最多人參與的一次法律界「黑衣沉默遊行」。他形容,今次釋法是「最離譜,亦是最嚴峻」,既影響了香港的司法制度,不但時間上出錯,亦涉解釋本地法律,形容「中央根本是幫法院做決定」。他表示,釋法只會令宣誓爭議愈鬧愈大,香港將會愈亂,特首梁振英就是最大得益者:「梁振英為了連任甚麼都做得出。」他強調,即使有人質疑今次遊行的成果,但遊行是為了向中央及國際社會表明:「釋法不是香港司法制度的常態。」

李柱銘:如斬法治一刀
李柱銘形容,對於今次釋法感到相當心痛,每次釋法就如對香港的法治「斬一刀」。今次是回歸以來第四次的法律界「黑衣沉默遊行」,首兩次在1999年及2005年,分別都是因為釋法,對上一次在兩年前,為了反對中央發表的一國兩制《白皮書》。
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天早上解釋《基本法》第104條,其中就該條文規定相關公職人員「就職時必須依法宣誓」解出四個意思,包括「對不符合本解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規定的宣誓,應確定為無效宣誓,並不得重新安排宣誓」,有意見認為釋法等同解釋了香港法例的《宣誓及聲明條例》,因為《基本法》本身無提及拒絕、忽略宣誓的後果。
《基本法》第104條原文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各級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在就職時必須依法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石永泰:名為釋法實為修法

石永泰稱「恒久警惕乃自由的代價」。

陳文敏認為今次釋法根本沒有解決問題。
前大律師公會主席、資深大律師石永泰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今次只是拿着《基本法》第104條「依法」一詞,名為「釋法」,實為「演繹、補充,甚至是修改本地法律」,又直言本來可以用本地法律來處理的案件,現在變得更多爭拗點。他又引述坊間看法,認為如果只是對青年新政梁頌恆及游蕙禎反感,就認為應該釋法,他直斥這個想法「好低層次」。
認同有權釋法但應該克制
石永泰表示,今次釋法不像是解釋《基本法》第104條的內容,只不過是拿着104條入面「依法」兩字,去演繹、補充,甚至修改本地法例。他又指,現時政府與立法會及游梁兩人有司法覆核的案件:「為甚麼會認為我們的制度解決不到,要插手進來?」他認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釋法,但應該克制:「愈表現到克制,大家就愈有信心及愈舒服。」
梁家傑斥張德江自把自為
他又質疑今次釋法根本無助解決事情,例如如何將概念引用到實際的案件,令本來可以用本地法律的解釋的案件,變得更多爭拗點:「所以是不是可以一錘定音,很快完成爭議?我看不到。」他又稱,加上本地法院沒有提請人大釋法,反問:「其實釋法釋來做甚麼呢?」
坊間不少輿論指梁游兩人宣誓時辱華,所以招致釋法惡果,屬於「抵死」。石永泰坦言這種說法的「好低層次」,認為中央自此可能藉對某事件反口,再次釋法,「到時釋法就無人可憐你」,又認為「恒久警惕乃自由的代價」。
資深大律師梁家傑認為,本地法例《宣誓及聲明條例》第21條本來已經十分清楚,法官有能力根據該條例作判決,稱今次釋法是為香港立法,批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自把自為」的決定,今次釋法所造成的影響,是歷來最大的一次。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指,釋法極不合時,影響對本港審理中的案件,會損害司法獨立。已宣布參選行政長官選舉的退休法官胡國興認為,《基本法》解釋權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需要接納它是法律的一部分,雖然今次事件給予市民不太好的觀感,但本港法官很「堅實」。
另外,律師會執委昨午開會後發聲明稱,認同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有解釋權,而為維持公眾對「一國兩制」和法治信心,釋法應謹慎容忍。

來源轉自:
【2016年11月09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陳茂波大發官威全靠貓紙


陳茂波指回答不表示接納宣誓。(港台圖片)
相比起逢周三舉行的立法會大會,成仔對於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確實沒有多大留意,不過昨天都有「好戲上演」。話說被外界視為「梁粉」的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出席會議接受議員提問,詎料開場發言已經「大發官威」,說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釋法,他回答有關議員的提問,並不代表政府已經接納了他們的宣誓有效,還說政府會保留一切法律上的權利……原來,全靠一張貓紙。
陳茂波在開場發言結尾,突然道出貓紙上的內容:「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基本法》第104條的解釋於昨(前)日公布了。我們注意到社會上,以及立法會裏的一些議員,對個別議員的宣誓是否有效提出了質疑,政府就此正在進行研究。我今(昨)天在此回答有關議員的提問,並不表示政府已接納他們的宣誓有效,政府會保留一切法律上的權利。」
嘩,非建制派議員聽到有關發言當然無名火起,其中公民黨譚文豪狠批陳茂波:「按照局長這麼說,聽了等於耳邊風,等於浪費大家時間。那不要浪費大家時間,請局長明言哪幾位政府認為沒資格坐在這裏,他們說的話政府不能接納!?」工黨張超雄稱,連政府代表都說不承認議員地位:「那可以怎樣開會?」面對議員狠批,陳茂波只能木無表情坐在原位。

來源轉自:
【2016年11月09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張德江投釋法炸彈挑釁「習核心」 勢掀法律訴訟潮

★垃圾政權法治毫無喜釋法,無能特首無能無德愛舐共!
【評論文章 漢江泄】
新華社報道,張德江昨在會上表示,按《基本法》釋法是職責所在,充分表明了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堅定決心和反對港獨的堅定立場,充分展現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13億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堅定意志,有利於一國兩制方針和香港基本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正確實施,有利於維護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治和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筆者聽着這番說話,愈膽戰心驚,現時釋法,真的是「有利於維護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治和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嗎?今次的釋法,做到「半湯不水」,法律是解釋了,但卻執行不了,堅離地,不切實際。

料只起震懾效果 對法官影響不大
按照《基本法》第104條,全文約只有90字,全文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各級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在就職時必須依法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全國人大昨天花約600多字去解釋法律含意外,雖然再多派約3,000字的文稿內容解釋,但只要細心看,就會發現今次釋法是「愈釋愈亂」、「愈多爭議空間」。筆者認為,是次釋法,雖然明顯可達致「震懾」效果,觀感「一國」的話語權大了,但其實對本地法院處理案件的「實質干預」沒大影響,因很多爭拗點仍是由香港法院的法官裁決。由於香港是依據普通法,故基本上昨天另附的3,000字的解釋文稿,可置諸不理。
筆者粗略整理今次釋法,最少增加三項不穩性的因素,令到訴諸法庭的訴訟會大大增加:
一是釋法效力是否有具追溯力存爭疑。今次釋法文本沒有提及追溯力,但按照目前京官、港官及法律界的說法,是眾說紛紜。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指出,釋法效力應該追溯到《基本法》實施時;不過,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指出,釋法對法院已判決的案件無影響,但對於日後須在法院處理過去發生的事情,法官就要按今次釋法內容處理有關訴訟。已宣布參選特首的退休法官胡國興認為,是有爭拗空間,需要日後留待法庭自行處理。
二是增加監誓人的權力與負擔。回歸前,立法局議員就任由港督監誓;回歸後,在新一屆立法會選出主席前,監誓的責任由立法會秘書長負責。《基本法》第104條的重點為「依法宣誓」,理論上出任公職人士只需「依法宣誓」,即是出任相關公職者,「監誓人」任務就是確保宣誓者有「依法宣誓」,只毋須在監誓時確保宣誓人「擁護」、「效忠」、「真誠」與「莊重」等。經釋法後,立會秘書長變成左右議員「生死」的關鍵一人。不過,這只是「爭拗一輪的表面工夫」而已,因最終也是交由本地法院判決。根據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指出,釋法只是說明監誓人權力,宣誓人有不同意見最終由法院裁定。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弘毅也說,認為誓言是否有效最終決定權在法院裁決。
三是判斷宣誓增加觀感爭拗空間。全國人大釋法後,其中提及宣誓人必須「真誠」及「莊重」等,若故意宣讀與法定誓言「不真誠、不莊重」,一律被視為拒絕宣誓及宣誓無效,宣誓人將喪失就任資格。究竟何謂「莊重」及「真誠」呢?穿T恤宣誓就是不莊重嗎?當港人今天去飲宴也穿牛仔褲及涼鞋時,宣誓議員作此打扮,可叫「不莊重」嗎?假如民建聯蔣麗芸穿起粵劇戲服去宣誓,然後在宣讀誓詞後高叫:「中國萬歲!」是否可視為「不莊重」嗎?

中聯辦「契」字頭律師團料生意滔滔
上述種種,足令建制派對準目標,中聯辦也會派出「契」字頭律師團,不停入稟司法覆核非建制議員的過去宣誓情況,以及在議會內的一言一行是否「真誠」擁護《基本法》。這樣下去,已預期未來的立法會呈癱瘓之局,社會更撕裂,增加年輕人討厭中央的「霸道管治」,暴力衝擊增加(見圖),大大不利社會發展。
雖然部分建制人士,避免進一步刺激香港社會情緒,辯說今次釋法不是針對梁游兩人,但事實上,今次釋法正正就是針對他們,殺一儆百,嚴禁主張「港獨」人士走進立法會。張德江在發言稿中指出,全國人大有權釋法,誠言他絕對有權,但切勿忘記「政治是妥協的藝術」這門大道理,有權莫用盡,否則物極必反,引發的後果,無法彌補。
筆者絕對認同必須把「青年新政」梁頌恆及游蕙禎逐出立法會,所持理由:
一是若不接受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那就不應走進「架構」,改為留在街頭抗爭;
二是無腦無勇謀,水平如「小學雞」,改些口音玩些字,就當已業成大事,幼稚如此,實難把議事及通過法例的重任交託給他們; 三是政治背景成疑,立場飄忽,時而勇武,時而「龜縮」;表面非建制,實質疑為建制效力,為「西環」近年「供養」的「鬼」(即無間道),這類唯利是圖、易被利益團夥操控,不要也罷,不知何時會變節,隨時被人「策反」,「反間再反間」也。
以今次要達到驅趕梁游離開立法會並非「無法可依」,在本地法院已可以處理,毋須透過釋法。我們不否認透過司法程序,所需要時間或會長,但對講求法治的香港市民來說,符合程序公義是更重要的一環。其次,在司法程序處理過程中,令公眾明白,亦是重要。只要多加留意網絡輿情及社會討論,就會知道「青年新政」梁頌恆及游蕙禎的支持度漸減。
今次釋法旨在驅逐涉及「港獨」主張人士成為立法會議員,但筆者認為不可「趕絕」,只會令有心搞「港獨」者掩飾得更好。受釋法影響,政圈預計最少有三至四個直選議席需要補選,包括「青年新政」游蕙禎在九西選區及梁頌恆新東選區的兩個議席,以及同樣面臨覆核挑戰的九西選舉劉小麗。至於功能組別「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姚松炎的席位也處於被取消資格的「灰色」地帶。一旦重選,勢掀起非建制及建制派的爭奪戰,但現階段難以定奪哪陣營佔優。因為未能評估選民會否不滿全國人大倉卒釋法,而蜂擁出來投票,支持非建制議員入局,與建制抗衝。下一波炸彈,相信是補選爭奪戰。

來源轉自:
【2016年11月08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袁國強:已判案件不受影響 仍存爭拗


袁國強強調已判決訴訟不會受今次釋法影響。
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表示,在法院已經判決的案件不會受今次釋法影響,至於會否涉及其他立法會議員,他強調需要時間研究和審視。他又稱,希望社會能以客觀和正面的態度考慮釋法的相關事情。已宣布參選行政長官的退休法官胡國興表示,追溯權未有寫在解釋文本中,有爭議空間。
袁國強表示,由於釋法並非訂立新例,因此使用「追溯力」一詞並不合適。他指出,如果已經判決的訴訟,不會受今次釋法影響:「除非現時仍有上訴的過程,但如果所有上訴過程已經完結,換言之,所有在香港司法制度、法律制度之下的司法程序已經有一個終審判決,或沒有其他上訴的話,不會受今次釋法所影響。」他表示,這點在《基本法》第158條第3款最後一句講得很清楚︰「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出解釋,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在引用該條款時,應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解釋為準。但在此以前作出的判決不受影響。」

大律師公會:倉卒釋法弊多於利
至於其他議員會否牽涉其中,袁國強稱:「因為我們今(昨)早才有解釋的正式文本,所以我們需要一些時間研究和審視究竟對整件事涉及其他議員的,有否需要作任何其他的跟進行動。」他又謂,在香港的憲制和法律制度之下,全國人大常委會是有權就《基本法》作解釋:「我希望既然現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作出決定,就《基本法》第104條作出解釋,我希望大家可以用客觀和正面的態度考慮相關事情。」
胡國興認為,有關追溯的問題沒有寫在釋法文本中,所以有爭拗空間,需要日後留待法庭自行處理。香港大律師公會發聲明稱:「在現階段倉卒為第104條作出釋法,並無必要,且弊多於利。」聲明稱,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中加入詳細的解釋,認為「無必要亦不合適,做法難免為香港立法之嫌」,難免削弱香港在國際間司法獨立的形象,動搖公眾對香港法治的信心。

來源轉自:
【2016年11月08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6年11月7日 星期一

逾萬市民和平遊行反釋法 炮轟張德江 梁振英挑風波


民陣指約有一萬一千人參與遊行。

張德江被視為「元兇」。

遊行人士手持標語上街。

遊行人士聽台上的發言。

有示威者不滿特首梁振英禍港。
【釋法爭議】
由「民陣」與多個團體昨日發起遊行,反對人大釋法,認為會破壞本港法治。遊行隊伍灣仔修頓球場集合出發,遊行至終審法院集會。參與遊行包括涉及宣誓風波的「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他們排在隊尾。遊行人士不乏一家大小,部分人士手持諷刺今次主動提出釋發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的圖片,炮轟他「『釋』得其反」,挑起風波。絕大部分遊行人士在集會後和平散去。民陣宣布有13,000人參與遊行,警方則指由灣仔至皇后像廣場,高峰期有8,000人遊行。
遊行以「守護香港法治,反對人大釋法」為主題,抗議人大常委在本地法院有裁決前釋法,認為會破壞本港法治。遊行隊伍於昨日下午3時30分左右從灣仔修頓球場出發,並由民陣領頭,遊行人士與途高叫「反對人大釋法」、「破壞三權分立」等口號,並舉起各色各樣的標語。有少數遊行人士拉起「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橫額,亦有人揮動「龍獅旗」。

梁頌恆指釋法會立壞先例
兩名引起「宣誓風波」的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均有參與遊行,並手持咪高風帶領參與者高叫口號。梁頌恆指出,人大釋法對本港日後的破壞深遠,認為今次釋法會立下壞先例,中央的權力將會「無限延伸」,日後若議員後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亦可被指不擁《基本法》。他再次批評中央主動提出釋法,將會凌駕本港的法律制度。游蕙禎則說,人大是次釋法並非由經終審法院提出,完全不符合程序。
遊行隊伍最終於下午5時50分左右,陸續抵達終點終審法院,並舉行集會,由於遊行人數眾多,幾乎坐滿整個皇后像廣場。多名立法會議員先後上台發言,朱凱廸表示,《基本法》第158條賦予人大完全不恰當的解釋權,認為對方一次又一次踐踏本港司法獨立,已非「解釋」而是「修改」《基本法》。
民主黨胡志偉批評中共要百分百操控法院,確保案件不會輸。工黨張超雄批評是次風波由中共及梁振英一手搞出來,並指對方今次聲稱底線是港獨,下次底線可能是民主自由、公民社會,後患無窮。

楊岳橋稱人大「有權用盡」
本身是大律師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楊岳橋表示,全國人大雖然有權釋法,但現時是「有權用盡」、強行釋法。他補充,今次風波根本無需僭建式闡釋,現為現時法例已經可以解決問題。前大律師公會會長、公民黨前主席余若薇說,法律界將於明日下午5時半舉行「黑衣遊行」,由高等法院出發至終審法院,呼籲大眾參與。
另外,「保衛香港運動」數十名成員,在民陣遊行起點附近集會,他們支持人大釋法,認為有助釐清《基本法》條文,他們又指部分人正曲解《基本法》,企圖分裂國家,並一度與反對釋法的遊行人士互相指罵。「保衛香港運動」召集人傅振中追罵青年新政兩名立法會議員梁頌恆和游蕙禎是「走狗」,青政二人則嗌咪着對方「落地獄」,警方以鐵馬及封鎖線,把他們分隔,並呼籲遊行人士不要停步,雙方未有發生肢體衝突。

市民不認同梁游 更不滿釋法「趕絕」

保衛香港運動成員支持人大釋法。
部份參與遊行的人士表示並不認同「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的言論,但認為這場宣誓風波應在本地法律系統下解決,而非透過全國人大釋法來「趕絕」他們。
參與反釋法遊行的市民蔡先生表明,不認同梁頌恆及游蕙禎在立法會宣誓就任時侮辱中國人的行為,但認為即使不同意他們的做法,亦不應利用人大釋法以趕絕他們。他說,現在法庭還未判決結果,中央便插手干預香港事務, 令人感覺好像「操控法庭」的結果,這明顯是不合理的做法。

指釋法影響司法獨立
本身是家庭主婦的鄭女士同樣不認同梁頌恆和游蕙禎的宣誓的言行,認為他們不尊重歷史,無視日本侵華事件。不過,她認爲事件應在本地法律層面解決,人大釋法影響本地司法獨立。鄭女士甚至表示,香港只有「愈亂」,才能逼使當局改變。
另一名參與遊行的陳小姐表示,即使在誓詞中加插其他內容,也不至於要到人大釋法的地步。她認為,梁頌恆和游蕙幀在誓詞中提及「支那」未算太「過火」,只是眾建制派議員太「玻璃心」,更以「流會」作威脅。陳小姐說,若梁游二人真的被褫奪議員席位,她認同社會應發起「更激進」的社會運動,喚起社會對這件不公義的政治事件更高關注,因為若眾香港人仍坐視不理,香港將會「無得救」。她盼望「宣誓風波」早點結束,因為若立法會持續未能運作,對香港不是一件好事。

衞服界社福界競逐選委 一致「倒梁」

社福界五個團體目標全取60個席位。
泛民不同界別團體昨日也紛紛高調宣布參選特首選舉委員會,包括衞生服務界團體「衞.真普30」以及社會福利界的五個團體,同時宣布出戰,並同樣有「倒梁」的訴求。其中「衞.真普30」的30名成員,有29人也是「新丁」;至於其中一個出選社福界的團體「長權」,更有六位年過65歲的長者參選。
不排除投白票
「衞.真普30」派出30名來自不同專業範疇的衞生服務界人士參選,包括有藥劑師、護士、物理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放射治療師等,當中29人從未參選選委會,僅有身為藥劑師的馬旗出戰過2011年選委會。該組織發言人列明慧指出,他們暫是泛民唯一出選衞生服務界的團隊,目標全取衞服界30席,強調該組織的訴求是下任特首承諾重啟政改、撤回人大「831」決定、重整醫療政策,並反對梁振英連任。問到會否提明胡國興,她則表示對方未有政綱出台,故未能決定,而他們亦不排除投白票。
社福界則有「民福陣線」、「社工復興運動」、「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社福同行」及「長權」五個團隊派出83人參選,目標是全取60席。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成員張國柱表示,社總今屆有20人參選,較上一屆28人少,而五個團體有三大同理念,除「倒梁」外,還有爭取全民退休保障及推動重啟社會福利規劃。「長權」成員陳文宜表示成員包括六名長者及五位社工,他們有心有力爭取民主。

來源轉自:
【2016年11月07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疑30年前非禮少女 再涉風化案 張健華被捕


「康橋之家」前院長張健華被警方拘捕。

張健華疑再涉及一宗30年前的風化案。
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康橋之家前院長張健華涉與智障女院友非法性交案,早前獲撤銷控罪,發展成港版「無聲吶喊」,激發各界不滿。直到昨日下午,事件有突破性發展,張健華疑再涉及另一宗風化案被警方拘捕。據了解,張今次是涉及另一宗於30年前的非禮案,受害者當時只有10幾歲。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表示:「希望公義最終得到彰顯!」
張健華兩年前被控與一名智障女院友非法性交,但律政司今年5月以受害人無法作供為由撤銷控罪,激發各界不滿。直到昨日下午,張再涉一宗的風化案拘捕,在昨晚10時許,張被警方押解返將軍澳頌明苑冠明閣一個單位搜查及拘捕。據知,張今次被捕是涉及一宗30年前的非禮案。

鄺俊宇稱「首次見曙光」
據資料顯示,警方於10月下旬接獲一名41歲女子報案,她稱在30多年前在港島一小學就讀時被一名男子非禮,案件其後交由港島總區重案組跟進。經調查後,警方昨日下午拘捕一名男子,並將他通宵扣查。根據資料推斷,受害者當時只有10多歲,而被捕人士當時為25歲。
身兼註冊社工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於上月23日發起的「10萬聯署,為無聲吶喊」遊行,為案件表達不滿。對於事件有進一步發展,鄺俊宇昨晚向《成報》表示,「很感激,雖然未定罪,但我認為在這件事上,今次是第一次見到有曙光!」

社福界將有會議跟進事件
他又指出當時10萬聯署行動推動了整件事發展:「當時是一個奇迹,形成推動整件事發展的動力,大家都不想再有同類事件發生。」他希望公義最終得到彰顯及早日還受害人一個公道。至被問到他會否有下一步行動,他說,「目前當務之急是整理好有關資料,知道社福界未來幾日會展開有關會議」。
張健華早前被捕時一直保持緘默,但獲撤控後卻一度高調接受傳媒訪問,更不斷以不同理由辯解,包括指在事件中垃圾筒內紙巾染有其精液,是因他夢遺而留下,而女事主留下其DNA是因為她突然翻垃圾筒。不過,他對於精液紙巾的解釋也有不同版本,他更一度揚言自己是無辜受罪,未料受千夫所指,稱比受害人更可憐。

來源轉自:
【2016年11月07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

港鐵兩列車調景嶺站險迎頭相撞


一列不載客列車差點與另一列車迎頭相撞。
一列不載客列車在調景嶺站側線調頭往康城站時,差點與另一輛列車迎頭相撞。港鐵發言人回覆《成報》查詢時表示,當時有一名車務控制主任懷疑軌道電路系統不暢順,安排車長用人手操作慢駛入路軌進行檢查,期間車長發現側線停泊了另一列不載客列車,於是煞停列車,兩車保持120米,形容是「有相當距離」。事件發生後,車務控制主任暫時調離職務。
無影響列車安全運作
港鐵表示,在11月1日凌晨約1時10分,車務控制主任發現信號系統不容許一列不載客列車駛入調景嶺站側線調頭往康城站,該車務控制主任檢查信號系統後,懷疑側線的軌道電路運作不暢順,故啟動自動列車保護系統,再按照軌道電路故障安全程序,安排車長以人手操作模式慢速駛入路軌做軌道檢查,期間車長發現前方側線停泊了另一列不載客列車,於是煞停列車,兩車保持120米的安全距離,形容是「有相當距離」,車長亦向車務控制中心匯報。
港鐵表示,當時自動列車保護系統運作正常,事件無影響列車安全運作,但港鐵非常關注事件,已經展開調查,包括涉事車務控制主任及車長之間溝通,該車務控制主任已暫時調離職務,協助進一步調查。

來源轉自:
【2016年11月06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涉偷扣押車輛內八達通卡退錢 男警被控兩罪


男警何膺然被控兩項盜竊罪,案件押後至下月再訊。(李家翹攝)
男警何膺然(54歲)涉嫌在今年1月當值期間,利用管有扣押車輛車匙之便,兩度在香港警務處九龍灣車輛扣留及檢驗中心內,偷竊兩張遺留在扣押車輛內的八達通卡,然後向港鐵退回金錢,他事後被控兩項盜竊罪。案件今日在觀塘法院提堂,辯方申請先索閱文件再作答辯,獲法庭批准押後至12月7日再訊,被告期間獲准以現金3000港元保釋。
控罪指,被告今年1月22日在香港警務處九龍灣車輛扣留及檢驗中心,偷竊一張八達通卡,餘額為29.7港元;他另被控同月16日在該中心偷竊另一張八達通卡,餘額為118.4港元。

來源轉自:
【2016年11月06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新政幌子下的皇權邏輯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南海新政總說是重磅舉措如何如何,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效果不佳。國際政治以「一帶一路」抵禦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轉向西亞以擺脫意識形態孤家寡人的尷尬;雖能投錢問路,但應者寥寥。國內經濟以壟斷專權削弱市場競爭、趙家權貴擠壓民生為基色,縱有大幅縮減行政審批的開明秀,現實卻是經濟指標爭八望七坐六一路下滑,於是就從全球經濟引擎的自豪,跌落到經濟發展障礙的難堪。又有網絡技術彰顯民意,探求歷史真相,虛無主義難以抵擋;遂內部趕緊出台「七不准」「五不講」,加強政治紀律嚴禁妄議。終於以族群左右對峙成功地撕裂社會,中共也因此遭致前所未有的罵名。
「十年南柯夢,三年已斷腸」,難道習李新政折戟沉沙,睡眼剛朦朧,「中國夢」就打了水漂?其實不然,新政的「頂層設計」早就成竹在胸。君不見習江賀壽言歡,已達成自保與交權的默契,打虎不過是剪除異己、掩人耳目的權力更迭。如此一來,習近平的「中國夢」已成事實。你看他黨書記國首腦軍主席疊床架屋層層起高樓,你看他成功利用薄王事件打掉政治對手,你看他高調反腐重磅治黨獨攬軍改,從國級、副國級,到省市縣各級班子排隊雙規,坐穩了權力自上而下的第一把交椅。而習李新政的玄妙之處,正是毛澤東「秦政」的老套路。
中共的權力邏輯,講的是贏家通吃。塵埃未定之時,各路人馬虎視眈眈,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打掉你,唯有心狠手辣陰陽謀算並舉,才可立於不敗之地。在中國這樣一個轉型中的傳統社會,幾千年來宮廷戲的邏輯與六十年「黨天下」的邏輯豈有實質的差異?權力的掌控與鞏固就是一切。毛澤東以戰爭淫威、血腥鎮反、陽謀反右和大規模群眾運動的方式鞏固權力無須贅言;鄧小平上台鞏固權力,也是以「揭批四人幫,清理三種人」來掃除障礙;江澤民欽定上台,也利用了屠城後追剿異議人士,清除胡趙時期的幹部而成為核心;而胡錦濤的十年之所以為庸政,又正好是權力被架空留下教訓。
中國轉型之所以艱難,最要害的問題就是中共的權力觀,一個崇尚暴力、崇尚權謀、不講道理的中古時代的權力觀。至於什麼意識形態、打什麼旗幟、正路還是邪路,都不過是說辭而已。況且只要權力在握朕即真理,黑白是非朕說了算。幾千年來中國政治邏輯,唯此為大,其餘的成敗與否都在其次。相反,不如此,則宋襄公;不高壓,則大權旁落。讀懂中國政治的皇權邏輯與黨朝邏輯,才是解讀中共新政的一把鑰匙。如此,我們才能明白,為什麼習李新政三年,「中國夢」、「核心價值」、「依法治國」、「保七爭八」要玩盡概念,真正鍾情的卻是圍山打虎,以反腐之名清洗異己;為什麼以「政治紀律」、「妄議中央」,撕下「黨內民主」的面紗,真正目的卻是再造「一言堂」。至此,也就明白了習近平新政不過是千年皇權專制的老套路,明白了為什麼他們會堅持極權主義的意識形態,會堅持黨禁報禁不鬆手,會打壓思想言論自由,會毫不手軟、非常流氓的封殺《炎黃春秋》,會固守舊制度甚至可能借屍還魂走回頭路。
樹敵意在權鬥、運動意在整肅、抹黑意在打壓、維穩意在控權,一切皆以核心權力的得失為左右,這就是中共的政治底牌,無奈,也是中國老百姓不得不適應的「習以為常」的新常態。不過,在現代社會,「秦政」果然能借屍還魂?「秦政」真能把中國引向光明?

來源轉自:
【2016年9月號 動向總373期 長短論】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