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高智晟出版新書 揭中共畫皮被禁 耿和:公開免費下載


2016年6月14日,高智晟的女兒耿格在香港展示父親的新書《2017年,起來中國》。(大紀元資料室)
【記者高凌/報導】
「最近家裡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北京警察千里迢迢趕到陝北,毀掉了國外友人寄給國內朋友的、想送給高智晟的剛剛出版的新書《2017年,起來中國!》;不僅如此,他們(中共特務)再一次切斷了高智晟和我的聯繫!對陝北家人的監視騷擾也在升級。」耿和急匆匆地告訴記者,並質問:「他們怕什麼?怕一本書嗎?那好,我就免費公開,讓大家自由下載,廣泛傳播!看看這書裡到底寫了什麼,讓他們這麼害怕」?!
2016年6月,中國人權律師高智晟律師將近年的鐵窗經歷和對中國未來的觀察及展望,編寫成50萬字的新書《2017年,起來中國——酷刑下的維權律師高智晟自述》,在台灣、香港、美國公開出版。
該書稿首次完整地披露了高律師自2005年以來被非法監控、關押期間的種種遭遇,涉及審訊、酷刑、轉監、獄中生活,以及中共司法、警察、監獄甚至軍隊內部人員心態表現等鮮為人知的具體情況,相當怵目驚心。
在書中,高智晟還預言了2017年中共將解體——這是「神的啟示」,並對未來中國進行了思考和構想。該書出版後,在海外引起相當大的轟動。英文版也即將在新年前後出版。
耿和表示,這本書的出版相當不易。高智晟出獄後,在話都不會說、路都不會走、字都無法寫的情況下,還要避開中共特務對他全天24小時的監視,硬是在半年之內,以驚人的毅力,一個字一個字寫在紙上,又輾轉地帶出村子,送到海外。可是沒有出版商敢接手出版,因此高律師不得不自行籌措資金將書稿交付印刷廠印刷。
耿和說:「這本書,可以說,是撕去了中共所有的偽裝!高智晟親身經歷的在中共警察、國安、監獄、軍隊裡所遭受的種種酷刑和對人性、對人權的摧殘,怵目驚心,筆筆血淚,在這本書裡都真實地記錄了下來。」
談及廣傳高律師新書的意義,耿和說:「(中共)看起來似乎力量強大,到現在還把高智晟圍得水泄不通,切斷我們的聯繫,但也折射出來它們的恐懼、怕得要死的心態,怕得非常可恥,都已經神經錯亂了!這就是我要免費傳播這本書的意義。既然你們害怕這麼一本書,那就讓大家能夠自由地、免費地拿到,更加廣泛地傳播,看看這本書中到底寫了什麼,讓這麼強權的政府怕到如此的程度?」
目前耿和無法聯繫到高智晟,「但我相信,我免費把電子書公開在網上的做法,他一定會支持。因為他寫這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記錄下來這段歷史,並對2017年中共的解體作出預言,讓更多的人知道他本人的遭遇,明白中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政權,讓大家能夠覺醒」,耿和堅信高律師會支持自己的做法。

來源轉自:
【2016年11月16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中國五分之一國土沙漠化 農牧民被迫成生態難民


中國的北方,面臨沙漠化危機已經持續多年,近五分之一的國土都是沙漠。(網絡圖片)
近日公布的最新研究表明,中國近五分之一的國土是沙漠。在北方,沙漠化危機已經持續多年,沙漠地區的農牧民只有無奈搬遷,被迫做生態難民。
據網易報導,法國科技研究中心在知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發表最新研究顯示,如果全球氣溫升幅不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豐饒的地中海地區很有可能在本世紀結束前就面臨沙漠化危機,未來會如撒哈拉沙漠一樣乾涸。
同時面臨沙漠化危機的不只是地中海地區,在中國,已有近五分之一的國土都是沙漠,許多村莊已被沙漠吞噬。

中國沙漠面積持續增長 許多村莊被吞噬
《紐約時報》報導,沙漠構成了中國將近20%的國土,中國北方的乾旱愈演愈烈。一項最近進行的評估顯示,中國的沙漠面積比1975年時擴大了約五萬多平方公里,約等於克羅埃西亞的面積,日益擴張的騰格里沙漠與另外兩片沙漠逐漸匯合,正在形成一片可能再也無法住人的浩瀚沙海。
據網易報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團隊曾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陝西省六省區作為研究區域,對土地沙漠化敏感程度的變化趨勢進行預測。
不敏感意味著土壤質地為基巖,並且在冬春時節有茂盛的植被覆蓋,而敏感度越高則意味著土壤質地逐漸轉向沙質,植被越來越稀疏。
根據預測,到2020年,極敏感區的面積將增加7,120.04平方公里,那些原本還有些許植被的土地將徹底變成沙漠。

瘋狂採礦造成嚴重破壞
報導稱,除去人口激增帶來的過度開墾和過度放牧,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大規模的採礦業對地下水和土地造成嚴重破壞。礦業生產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水和土地,另一方面會改變地下水的流向,加速土地的沙漠化。
在既是礦業大省又是沙漠化最嚴重地區的內蒙古,2016年耗時三個多月的礦產資源開發專項整治行動中,就發現了違法行為477起,堪稱瘋狂。

農牧民被迫成生態難民
由於治沙措施效果不力,許多沙漠邊緣地區的世代依靠畜牧業生活的農牧民開始移民。他們被迫賣掉賴以維持生計的牲畜,被推到一個土地不多、就業機會也少的環境中,生活艱苦。這些農牧民成了「生態難民」。

來源轉自:
【2016年11月16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梁振英民望跌至36.3分 曾俊華評分62.1分


689梁振英一直在打著港獨旗號打港獨亂事,來爭取繼續撈油水亂港,這類垃圾至死方休!(大紀元圖)
【星島日報報道】
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行政長官梁振英的民望較上月初明顯下跌2.9分至36.3分,繼續低於45分的警戒綫,最新的民望淨值為-50個百分比,較10月底大幅下跌9個百分比。
香港大學民研計劃7至10日期間電話訪問1004名巿民。調查顯示,梁振英的評分較兩星期前明顯下跌2.9分至36.3分,繼續低於45分警戒綫,最新支持率為21%,反對率大增9%至71%,民望淨值為-50個百分比,較10月底大幅下跌9個百分比。
司長方面,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民望冠絕三位司長,最新評分為62.1分,但較10月初顯着下跌2.4分,支持率昰62%,反對率8%,民望淨值為正54個百分比。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評分為53.2分,民望淨值為+26個百分比,整體跌至6月時的水平。律政司司長袁國强為45.4分,民望淨值為+3個百分比。
局長方面,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繼續昰民望最高的局長,民望淨值達+76個百分比,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民望最低,民望淨值為-43個百分比。

來源轉自:
【星島日報 – 2016年11月15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被撕裂的西藏



被撕裂的西藏。
七月二十日上午八點,在警察和政府官員陪同下,一隊以漢人為主的工人到達四川省色達縣喇榮五明佛學院,他們來拆除這座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的僧舍。這是喇榮五明佛學院近年來遇到的第二次強拆,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在西藏日喀則紮什倫布寺,由中國政府認定的第十一世班禪喇嘛主持舉行時輪金剛灌頂法會。這兩件事幾乎同時發生,象徵著今日藏民族被撕裂的處境。
喇榮五明佛學院是人心的象徵
喇榮五明佛學院是文革以後創辦的藏傳佛教大學。從一九五八年起在藏地展開的所謂「宗教改革運動」到文革,藏區幾乎所有佛教寺院都被摧毀,各大教派的法王都被迫出走境外,留在境內的高僧不是被折磨致死、就是被關押。藏區社會與外界有一個明顯不同的特點,藏文化的文明積累是在遍佈藏區的寺院裡得以保存和傳承的,藏區的村鎮部落以寺院為中心,藏人以僧人為文化精英,摧毀寺院是對藏民族的最大打擊。文革結束後,在「撥亂反正」的大環境下,中共高層對西藏政策有所反省。第十世班禪大師在文革後被釋放,很快就投身到重建寺院振興佛教之中。
一九八○年,寧瑪派高僧晉美彭措堪布在離色達縣城二十公里的山谷裡創建寺院。這個山谷當地叫喇榮溝,於是寺院取名為喇榮五明佛學院。「五明」即藏文化中人文與科學技術的傳統五大學科,涵蓋藏文明上千年的文化積累。喇榮五明佛學院建立之初,追隨晉美彭措來到這海拔三千七百多米的山谷裡的,只有三十來個僧人。
八十年代是各項政策趨於寬鬆的時代。班禪大師支持喇榮五明佛學院,一九八七年親自寫信給色達縣政府,請求批准在該山谷裡建寺。一九九三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佛學院題寫校名、借著他們的影響力,一九九七年甘孜州宗教局報四川省宗教局同意,正式批准喇榮五明佛學院成立。
喇榮五明佛學院的創建,反映了當代中國,特別是藏區社會對傳統佛教的精神需求,並且由於其良好的修學環境和嚴謹而開放的傳統佛教修學體制,吸引了來自全中國各地有志於學佛的青年男女。學員人數逐漸上升,最高時達到上萬人,包括數千漢人僧尼。 喇榮五明佛學院沒有動用政府的投資,在短短幾年時間裡成為山谷裡有上萬人居住的城鎮,這和西藏傳統的寺院組織形式有關係。以前西藏的大寺院,比如拉薩三大寺,是一種多中心、分散的開放式結構。就像現代大學裡有各個學院,學院下面設系和研究所、教研室一樣,西藏的大寺院就是一所佛教大學,下面以各位高僧和仁波切為核心,設立教學中心,它們都是相對獨立的,自治自立。來學佛的學員,只要找到願意接受自己的上師,有學習的能力,經濟上能夠自立,就能在此學習。也就是說,佛學院的存在和擴大,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但是,九十年代中期中國政府對藏政策重新轉向強硬,不容忍喇榮佛學院的自行擴展。二○○一年八月,政府以「治理整頓」為名,強行拆除了喇榮佛學院的兩千多間僧舍,驅逐了幾千學員。面對強拆和驅逐暴力,晉美彭措等高僧號召學員們忍讓,不要和政府的人發生衝突。二○○四年,晉美彭措則在成都圓寂。
喇榮五明佛學院在二○○一年強拆之後,歷經十五年,又發展到了上萬學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現在喇榮五明佛學院再次面臨強拆,政府宣佈以後只能有五千學員,也就是說,僧舍將被強拆掉一半。四川省政府在一篇文章裡給出的理由是「為了建設一個更加有序、更加美麗、更加安全、更加祥和的清修之地」。
其實,誰都明白,政府自己更明白,這只是個藉口,真正的原因是政府不信任有組織的宗教,也不信任藏民族。這是一場鎮壓,出自於中國政府對藏民族的恐懼,對宗教和文明的恐懼。

班禪喇嘛的悲劇性
就在政府帶來的漢族工人強拆喇榮五明佛學院的時候,兩千公里之外,中國政府認定的第十一世班禪喇嘛(因此而被一些藏人稱為「漢班禪」)開始主持時輪金剛灌頂法會,這是自從一九五九年達賴喇嘛出走以後,西藏半個多世紀來第一次舉行如此重要的法會。
在尋找班禪喇嘛轉世靈童的問題上,達賴喇嘛和中國政府最終爆發了一次嚴重對峙,各自認定了一個班禪喇嘛靈童。這次對峙的根本原因,在於對轉世本身的認知。達賴喇嘛和藏傳佛教僧俗相信轉世是真實存在的,尋找轉世靈童是一個宗教問題。共產黨人是唯物主義者,他們根本就不信任何宗教。在一九九四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之後,中共已經把西藏問題看成了對敵鬥爭的問題,他們不打算像尋找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一樣再次和達賴喇嘛合作。
對達賴喇嘛和藏人來說,必須找到和認證一個真正的轉世靈童,這是不可以像政治一樣變通的。否則,達賴喇嘛就不會認證了一個在境內而能被中國政府控制的靈童。而對中國政府來說,這只是一個政治問題,政治本來就是可操弄的。他們搞了金瓶掣簽卻還要弄虛作假,目的就是不能讓達賴喇嘛認證的靈童被選上,必須選他們比較滿意的黨員家庭的孩子。「漢班禪」就是這樣產生的。 「漢班禪」沒有達賴喇嘛的認可,就得不到藏傳佛教寺院和僧眾的認可。前幾年我還能回國探親的時候,在四省藏區旅行,朝拜了各地幾十坐藏傳佛教寺院,到處都能看到寺院裡供奉的十世班禪大師法相,卻一次也沒有看到「漢班禪」的照片。
根據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傳統,歷代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互為師生。藏傳佛教特別講究從上師得到傳承,每一個儀軌、每一項法脈、每一部經典,都必須從夠資格的上師那裡獲得,學佛修行還必須經過和同學老師的辯論訓練,這樣才能一步一步地取得各個階段的學位,才能成就一位高僧。而如今各派法王和多數高僧都在境外,所以境內有志學佛的僧侶,不得不千方百計出國進修。「漢班禪」卻沒有這個條件,因為他是沒有自由的。
在西藏近代史上,班禪喇嘛從九世開始,就帶有悲劇性。「漢班禪」從一開始就是個悲劇性人物,這不是他的過錯,由於中國政府的政治操弄,漢藏矛盾有時候集中到了他身上。但是,達賴喇嘛和其他高僧大德從沒有指責過他,我去年採訪達賴喇嘛時,還特地問了尊者,尊者笑言:「希望他好好學佛」。
現在,他在主持時輪金剛法會。與此同時,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的僧舍正在被強拆。這個法會和強拆,卻都是外來民族強加於藏人的,這是藏民族共同的悲劇。不知在日喀則的時輪金剛法會上,人們有沒有為色達喇榮的僧尼們祈福?

來源轉自:
【2016年8月號 動向總372期(美國)李江琳】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行看亂賊修《春秋》

亂臣賊子們勝過其老祖宗
非法撕毀協議、逼停《炎黃春秋》的那個毫無「藝術」美感的「藝術研究院」,在僱用暴徒侵佔雜誌辦公室尋釁滋事的同時,居然盜用該刊網頁和編輯部名義,宣佈他們的「新班子將堅持原有『實事求是,秉筆直書,以史為鑒,與時俱進』的辦刊宗旨」,繼續出版《炎黃春秋》,還宣佈「第八期將如期和大家見面」云。看到這些表演,想起「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的故事,真感如今的亂臣賊子們,比起他們的老祖宗來,真是成熟多了。
當年孔子「成」的《春秋》,其實是集春秋時代多國史官的歷史記載而編輯之,所秉持的方針或「宗旨」與今之「炎黃春秋」差不多,一是還原歷史真相即「實事求是,秉筆直書」,一是有所評價褒貶即「以史為鑒」而其標準「與時俱進」。當時的華夏雖同屬周王朝,但卻是真正的「封建」社會,領有封地的諸侯才是真正的「王」,王室如麻王事也如麻。孔修《春秋》所涉二百四十二年間,「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史記‧太史公自序》)亂臣賊子自然多如牛毛,可是他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春秋》!怕什麼呢?怕留下身後臭名,所以使用一切手段包括殺人以阻止寫到自己頭上的「春秋」。在孔夫子三歲的當兒,就發生過至今有名的史官兄弟冒死記載「崔杼弒其君」案。崔杼時為齊國大夫,由他扶立起來的國君齊莊公卻屢次把他的太太當小三玩,終於被崔縱容家臣所殺。由是齊太史兄弟四人相繼記下那句話,記一句被殺一個,太史伯仲叔三兄弟相繼都死了,輪到老四太史季還寫,而且後面還等著一個南史氏,準備在他被殺後繼續記。崔杼一看這個架勢,只好把亮出的劍收了回去,也不命令網管辦刪帖封號了。即使如此,史書上除了留下「崔杼弒其君」外,還留下對於太史「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增加了三句話,算是他為自己增寫的吧。

「把顛倒的歷史顛倒過來」
不過那時的亂臣賊子們所害怕的,看來未必是史實的記錄,而是對它的評價。在孔子以前多年,各國就有左右史官為諸侯記言記行即修「春秋」,可是對史實加以負面評價而流傳後世者,除上述齊太史以外,不過再早數十年的晉國董狐。巧的是他們二位的知名都是記載了傳主「弒其君」,而其問題出在「弒」字上:「弒」就是以臣下犯君上,屬於「負面新聞」(當時確是「新聞」);如果換一個字「誅」,像孟夫子評價武王伐紂「聞誅一獨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就大不一樣了。而孔子編寫《春秋》,卻事事總有價值評價即使用「春秋筆法」對壞人壞事加以貶斥,所以才廣遭「亂臣賊子懼」了。這就顯出了那些害怕《春秋》者比其當今後代的天真了。當今之世,據說已經「把顛倒的歷史顛倒過來」,「亂臣」的罪行不是「弒君」而該是「弒民」了。(「賊子」還算不算背叛他老爸,此文不議。)「前三十年」弒民幾千萬,要是孔子再世,不知要把當代亂臣賊子貶成什麼樣子。而當代的那家《炎黃春秋》的十六個字辦刊方針,實際上認真全面落實了的只有前四字「實事求是」,僅僅還原歷史真相,還沒來得及追究什麼責任貶斥什麼大人,開辦二十五年間卻屢遭亂臣賊子(或亂臣的賊子)攻擊打壓,必欲踏而平之而後快。看他們所「懼」之處,用一位「馬克思主義(不是「藝術」)研究院」專家的表述,即該刊「集中描述中國共產黨的錯誤歷史,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錯誤歷史,尤其集中於改革開放前的錯誤歷史,以反思的名義『暴露』毛澤東時期的錯誤。雖然有些作者寫的事實是真實的(黃按:未說哪個作者哪篇文字是「不真實」的),但整個雜誌每期簡直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錯誤的堆積(黃按:未說除此以外的「整個」其它千萬雜誌寫的都是中國共產黨的功勞的堆集)。給人的總的印象就是中國共產黨什麼好事都沒有做。」(龔云:《起底《炎黃春秋》)也就是說,「弒民」的事並不假,但是也寫不得,即使不顯示出「弒」字而依古代亂賊的要求把它寫成「誅」民,「聞誅千萬屁民矣,未聞弒民也!」還是不行的。因為它還是「錯誤的堆集」,於是不容於當代。他們的忌諱,顯然遠遠高於其先人矣。
聯動分子蠻橫「勒令」之惡狀
而且當代亂賊同志們更為驚人的舉動,就是如本文開始所述,他們要搶過雜誌的牌子,自己執筆修「春秋」了。這個妙法如果放在當年,那位崔杼同志就不用殺人,乾脆解除齊太史的職務或令他一家退休,自任社長兼總編輯且捉刀刻畫竹簡,想怎麼刻就怎麼刻,也少留下殺人封口的罵名。這就更是當代亂賊高於先賊之處了。不過他們這樣幹也給自己出了難題,且不論他們「堅持原有的辦刊宗旨」怎麼可能不把中共幾十年來堆集起來的如山錯誤寫成「錯誤的堆集」,只從他們二十五年來派出的打手包括上引馬列專家所發文字看,也都不過「文革」聯動分子蠻橫「勒令」的劣等水平,徒為子孫留笑柄更為中共增醜聞。其實何必如此費心費筆墨,他們此次侵佔《炎黃春秋》的手舞腳蹈已經「堆」進中共「錯誤春秋」裡面了,其文如下:
某年月日,某王令某部派員非法突襲並侵佔《炎黃春秋》編輯部且盜名擅發偽刊,以報復其二十五年間「實事求是,秉筆直書,以史為鑒,與時俱進」的義舉,堵塞全民族的言論空間,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亮劍挑戰。

二○一六年八月一日於不設防居

來源轉自:
【2016年8月號 動向總372期(大陸)黃一龍】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蔡英文以維持現狀拒統


台灣總統蔡英文。

馬英九對於九二共識立場的大轉彎,資深媒體人鍾年晃在臉書貼出當年馬英九否定九二共識的說法,強調為馬破例再打一次臉。(圖擷取自鍾年晃臉書)
「九二共識」沒有書面依據
目前,兩岸關係困在「九二共識」上,很難化解,原因有三:
一、國共都拿不出「九二共識」的書面依據;
二、對「一中」的核心意涵,國共仍各說各話;
三、二○一六年六月二十五日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在洛杉磯迎接蔡英文時表示:「幫助台灣爭取在世界中的地位,幫助台灣能繼續自主決定未來,這些關鍵的政策目標,美國不會改變」。他又說:「『九二共識』,到二○○○年馬英九第一任期,國家安全顧問蘇起才首次使用這個說法。
在這之前,我與汪道涵,還有辜振甫,在所有會面中,他們從來沒管它叫『九二共識』,因為這個名字不存在」。「九二共識」不存在,經他這一證明,蔡英文還會交出「沒有完成的答卷」嗎?
在今次台灣大選中,蔡英文以多於對手國民黨朱立倫約三百萬張選票狂勝。她的魅力,表現在她對台獨的柔性進取及其鍥而不捨的信心與意志。
在二○一二年大選的「英馬對決」中,馬英九贏蔡英文七十九萬張選票,只以百分之六微弱多數勝出。大選之前的輿論導向一再宣稱:蔡英文輸在最後一里路的兩岸政策上,即「九二共識」。可是她今年的大勝並不因承認「九二共識」而取得。台灣是個信息開放的社會,中共對「九二共識」的重視、堅持、強調,乃至對制定《反國家分裂法》的目的,台灣人民很清楚。台灣人民與大陸漸行漸遠的趨勢,並不因中共致力於對台統戰,輔以經貿上的讓利,並在軍事上進行威嚇而改變。即,蘿蔔或大棒,或蘿蔔加大棒等的對台舉措均已無效了。

蔡英文保護台灣安全的策略
蔡英文在總統就職演說中說:「我,蔡英文,自由台灣的女兒,秉持天道,受主權者的託付,就職中華民國總統,榮膺國家元首之位──在民主之邦,民意即天道,民心即主權者的意志。」
蔡英文是李登輝「兩國論」操盤手。但她與陳水扁策略不同:陳水扁搞急獨,連美國都認為他是「麻煩製造者」。蔡英文致力的是不溫不火地搞維持現狀。她深諳另搞一套台獨,既危險又不現實。所以她的策略是:第一步,收聚民心,奪回政權。第二步,借殼台獨,就是借中華民國外殼,無限期延長中華民國在台灣。第三步,通過「正義轉型」,徹底瓦解國民黨,為民進黨長期執政奠定基礎。還有沒有第四步?到時看情況再說。她的這一套設計,既讓美國認同,又讓日本放心,雖導致對岸憤怒,卻能使之師出無名。
蔡英文維持現狀,確實比陳水扁法理台獨要高明得多。只要她維持從馬英九手裡接管過來的中華民國已獨立並存在一百零五年的現狀,對台灣來說,對民進黨來說,都是最最安全的上上策。所以她在總統就職典禮上,虔誠地面對中華民國國旗和國父孫中山先生遺像,行三鞠躬禮;在唱中華民國國歌時,她也全程唱出「三民主義吾黨所忠」歌詞的國歌;在進行總統宣誓時,她高舉右手宣讀:「余謹以至誠,向全國人民宣誓:余必遵守中華民國憲法,盡忠職務,增進人民福利,保衛國家,不負國民付託。如違誓言,願受國家嚴厲之制裁。」遵守憲法,就是維護中華民國的存在。

以維持現狀拒統
蔡英文以維持現狀拒統,對可能遭受中共的經濟報復或犯境,她也有對策:
一、經濟上她說,應徹底破除台灣經濟必須依附某一個經濟強權才能生存的神話,作出一切應當作的努力,開拓多元的對外經濟貿易關係,讓台灣經濟大步走向廣闊的國際市場,也吸引世界的經濟能量沛然湧進台灣。
二、安全上她說,基於保障國格尊嚴和國家安全的需要,台灣應建立對潛在入侵者具備強大嚇阻能力的有效國防。台灣可能被毀滅,但必定會給任何入侵者以絕不可承受的重創。
對台灣安全的對策,馬英九在接受BBC專訪時,也針對中共可能的犯台和台灣軍購並舉辦漢光演習說:「造成這種雙邊情勢,就是要使想改變現狀的一方付出其不想付出的代價。」
看來,國/民兩黨防範中共的舉措完全一致!

來源轉自:
【2016年9月號 爭鳴總467期(大陸)鄭愛民】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時評:從「膜蛤文化」看習近平政治困境


江澤民與「開明」二字不沾邊。
八月十七日是江澤民九十歲生日。這個日子正好與北戴河會議撞期。一批自稱「蛤絲」的網民計劃公開、高調為江澤民慶生,遭到公安部門阻止,並被警告不得在網上提江澤民。但從八月十六日晚間到十七日,社交媒體上關於「長者」的貼文和圖片仍盛極一時。鳳凰網旗下的鳳凰財經官方微博發貼:「今天是這位長者九十歲生日,早起為長者續一秒」,並配上一幅卡通圖。此貼很快被眾多網民截屏轉發,遭中央網信辦緊急致電質問,隨之被定性為「重大政治安全事故」而下令全網刪除。此後,鳳凰網高層向中央網信辦寫檢討認錯,宣佈開除當天值班編輯,對財經事業部總監罰款五千元。
不到一年前,備受國人愛戴的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的冥誕日才剛剛脫敏,習近平曾親臨耀邦冥誕紀念會發表「重要講話」。樂觀者們盼望著,同樣廣受愛戴的另一位前總書記趙紫陽的冥誕日甚至「六四」紀念日,也終將在習時代迎來脫敏的那一天。人們怎麼也想不到,政情社情變化得如此之快,如今,江澤民的生辰日,也成了政治敏感日。報道此事的英國《金融時報》分析說,當局對江澤民生日如此緊張,是因為欲大權獨攬的習近平仍然忌憚江澤民的政壇影響力,將其視為政治上的「威脅」,同時也是「為了壓制人們對政治上更為開明的一九九○年代的懷念」。
江澤民開明嗎?一九九○年代開明嗎?親身經歷過江澤民統治的中國人恐怕無此印象。對於年紀更長一些、經歷過胡耀邦趙紫陽時代的中國人來說,江澤民與「開明」二字不沾邊。江因「六四」事件意外獲得最高職位,其上台本身,即是黨國元老對其在八九民運期間採取強硬手段、背棄開明路線的犒賞。在江執政期間,更因長期軟禁趙紫陽、嚴厲鎮壓法輪功而惡名遠揚。江甚至差一點因為以反和平演變為由壓制改革開放而被「九二南巡」的鄧小平所罷黜。雖然後來江支持了市場化、全球化的經濟改革方針,但江在政治上並無開明表現。直到退休之後,仍以「太上皇」身份遙控政局、干預胡溫,為此受人詬病。迄今為止,江澤民從來沒有像習仲勳、李銳、杜導正這些「兩頭真」的中共老人那樣,表現出真誠坦蕩的晚年開明姿態。
曾經遭受江澤民政權野蠻鎮壓的法輪功信眾一直視江為暴君、惡棍和魔鬼。江的「蛤蟆」綽號,正是拜法輪功著名的討共檄文《九評》所賜──法輪功稱江為「蛤蟆精轉世」,而江澤民頗為卡通化的四方臉、方框鏡、鼓眼泡、朝天鼻、大肚皮、高腰褲形象則令「江蛤蟆」、「江蛙」綽號顯得惟妙惟肖,傳神之極。毫無疑問,當網絡社交媒體拾起「蛤蟆」綽號,最初乃是出於對江澤民的調侃、嘲諷以至惡搞,出於對江另類「領袖形象」的娛樂化解構。但是,隨著十八大之後江澤民衰老病弱的身影離現實政治越來越遠,其過往劣跡似亦在人們的記憶中模糊,取而代之的,則是在中產階級和新世代眼中「蛤蟆」變成了一種可親的動物。
近兩年來,以江澤民為膜拜對象的「蛤絲」越來越多,「膜蛤文化」成為令世人矚目的中國網絡現象。與「毛粉」以社會底層年老的「貧下中農」、下崗工人和廣場舞大媽為主,「民國粉」以博學多聞的歷史學者為主大為不同,「蛤絲」群體大都是娛樂化、網絡化環境中長大成人的年輕世代,以八○後、九○後為主。江澤民當政的時候,「蛤絲」們尚為童稚,當他們有能力感知中國政治的時候,江已退居幕後。的確,與胡錦濤、習近平的公共形象相比,江澤民很另類。他大聲說話、隨便插話,他秀英語、秀俄語、秀書法、秀工學背景、用江浙口音的英文鏗鏘背誦《葛底斯堡演說》,他當眾唱歌、跳舞、彈鋼琴、當指揮;他掏出梳子梳頭、旁若無人偷看美女,……在上一代人眼裡,這些事情是不折不扣的「出洋相」,甚至是有損國格的政治笑柄,然而在當今「蛤絲」們眼裡,卻成了「長者」親切隨和、有人情味的珍貴記憶。
當年香港記者就特首董建華是否連任問題追問江澤民:現在這麼早就說支持董先生,就是欽點、內定特首。江惱羞成怒,情緒激動,起身訓斥,指手畫腳,普通話、英語、粵語一齊上,場面滑稽,極顯失態。「圖樣圖森破」(too young,too simple),「悶聲發大財」,「長者」(江表明他不是作為國家領導人來訓話,只是「以一個長者的身份跟你講一講」)等網絡流行語均發源於此。當時江澤民還扯上了美國著名記者華萊士,他貶低香港記者,「華萊士你們知道嗎,他比你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我和他談笑風生!」江居然將他從不敢在國內播放、華萊士當面指其為「獨裁者」的尷尬專訪稱之為「談笑風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江澤民訓斥香港記者的事被人們當成江的醜聞,也被中共當局和江本人當成國內不許傳播的禁聞。
但如今時過境遷,那段視頻及其衍生的網絡流行語讓新世代覺得妙趣橫生,也成了江澤民平和作風、「開明」政風的經典證據。對比習近平對銅鑼灣書商的跨境緝捕和電視「認罪」,對無界新聞網「辭職公開信」的黑牢伺候,對「中國最後領導人」、「發飆重要講話」等明顯屬於無心之誤的嚴懲不貸,對有過逆耳之論的境外記者動輒不予延長簽證、動輒取消採訪資格,可想而知,習絕不可能與華萊士「談笑風生」。西方記者若膽敢以普世價值為準則,直言不諱稱呼習為「獨裁者」,哪怕他是大名鼎鼎的華萊士,習近平也會給他貼上「反華分子」、「敵對勢力」的標簽,在中國永久封殺。而江澤民這位「長者」,雖然氣得夠嗆,心煩意亂,對出言無狀的華萊士仍然強顏歡笑,以禮相待,對觸犯龍顏的香港記者也只是拿腔捏調,教訓一番。看看習近平,比比江澤民,在「蛤絲」們看來,「長者」儼然是中共領袖善待異己的典範。
這正是身為中國人的悲哀。無權選擇下屆領導人,不敢批評現任領導人,只能借古諷今,「懷念」過去的領導人──哪怕他並無真正值得懷念的價值。「蛤絲」群體壯大,「膜蛤文化」形成,正是對無民主、缺自由的報應。與其說「膜蛤文化」是對江澤民的「膜拜」和「懷念」,不如說是對習近平的失望和絕望。
習近平剛上台的時候,對他抱有期待的國內外有識之士不在少數。人們希望習仲勳老人「一生不整人」(習仲勳語)的德行、訂立《不同意見保護法》的遺願對習近平的政治生涯有所啟迪,也希望剛剛戰勝了薄熙來、周永康的政治挑釁,習近平能夠一鼓作氣否定「唱紅」風潮,終結「維穩」暴政。然而,當習近平鐵腕治媒體、治網絡、治港澳、治中產階級,鐵拳打異議、打公民、打「砸鍋黨」、打維權律師,人們這才大夢初醒,大驚失色,大失所望。
「膜蛤文化」的出現,就是民意「反者道之動」的體現。此事說明,最近兩年習近平的民望消耗得多麼迅速,「打老虎」贏得的政治資源流失得多麼快。兩年前,風聞習近平反腐之劍即將刺向「慶親王」(曾慶紅)和「老老虎」(江澤民),多數國人興奮莫名,分外驚喜,巴不得這一天早日到來。倒是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如沈大偉們憂心忡忡,一個勁地替較為親西方的江、曾鳴冤叫屈。不過才兩年,國內民意風向亦已發生大轉變。雖然人們普遍相信江、曾家族屁股不乾淨,但習「紅衛兵」式治國理政的內外政策已經讓人失望,其選擇性反腐、權鬥式打虎也就從此失去了政治上的號召力。

編後漫筆
九月四日是香港立法會選舉的日子。今屆的選舉有特別的意義,因為各政黨和團體都推出第二梯隊──年輕的參選人競逐議席;而經過各種社會運動特別是雨傘運動後,選民中的新世代更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先鋒力量。香港人如果珍惜香港的核心價值,以手中的選票維護香港的自由、推動對香港社會有利的「換代」,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本期「港事論壇」《立法會選舉下的特首角逐》揭示和深入剖析在北京的強力干預下,熱愛自由、民主的香港人在有限制的選舉中應該作出的抉擇。
明年將舉行中共十九大,今年十月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中南海內為準備權力重新洗牌而引起的「波濤洶湧」可想而知。習近平欲繼中共強人毛澤東、鄧小平之後獨攬大權做中國強勢領袖的「強人夢」昭然若揭,但是在習掌權後,中國的政治、外交和經濟環境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使中共黨內高層的權爭更趨白熱化,中國的政制和經濟發展應該走哪一條道路和遵循什麼模式,已經成為黨內各派權爭的重點。

來源轉自:
【2016年9月號 爭鳴總467期】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G20杭州峰會有餡餅掉下嗎?

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九月四至五日召開,從時間之短及主席國給大會定下「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主題來看,它不想讓與會首腦討論當前世界性的問題,如中東亂局、恐怖襲擊、北韓核危機、南海主權爭議及世界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等問題。因為它恐怕深入討論時,與會多數首腦會將這些問題的亂源歸咎自己。那麼它想打經濟牌或與俄羅斯聯袂,支持俄方在會上提出構建大歐亞夥伴關係之倡議能有收穫嗎?
「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主題或遭吐槽
當下世畀經濟整體形勢不容樂觀。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全球化進程遭到挫折,世界各國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民粹主義普遍抬頭。美國的特朗普主義、英國脫歐、法國國民陣線受捧、德國選擇黨吃香都反映貿易保護主義崛起。那麼為什麼全球化、自由貿易WTO這些曾經榮光滿面推進世界現代化發展的大舉措,而今變得灰頭土腦不受歡迎呢?不是理論錯誤、方向不對,而是它受到歪曲、遭受強姦生下了「狼孩」。它的禍首正是現在高唱「構建……包容的世界經濟」的東道主中國。當年西方以為中共改革開放走市場化道路,它必然融入全球化發展的軌道,最後加入自由民主國家之列。但是後來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中國恰恰利用加入WTO之便,搭便車,名義上遵守規則,暗中卻處處投機取巧,進行不公平競爭,如壟斷市場操縱貨幣,侵犯知識產權,損人利己。這在當前美國兩黨競選綱領中那些對中國搞不正當競爭的指責都反映無遺。無獨有偶,類似指責還來自普京總統顧問莫洛夫,他在接受採訪時,公開批評中國GDP泡沫增長是官僚靠兩大法寶:一是土地財政;二是與美元掛鈎,通過外匯管制政策建立人民幣價值。對內剝削人民,對外進行不公平競爭。這種不按規則出牌的遊戲,如同靠興奮劑刺激的運動員,當然成為贏家。但是長此以往,其它各國也不是傻子,反制必然發生。美國奧巴馬牽頭成立「TPP」經貿組織就是一例。它主要的一點,就是遏制壟斷,不許政府伸手控制匯率。歐盟也在成立類似機構,防止不正當的競爭。用孩子的話說,你這樣壞,我們不想跟你玩了。如今「全球化」成了一個貶義詞,源頭不就是參與「全球化」遊戲的運動員中有人作弊嗎?現在中國利用主席國之便,還想請君入甕,難道人家都是傻瓜?
俄羅斯爭奪歐亞經濟領導權
據俄羅斯星球網八月五日報道:中國外交部歐亞司司長桂從友稱,北京對莫斯科提出的構建大歐亞夥伴關係的建議表示支持。但在筆者看來,莫斯科此舉不過是與北京爭奪這一廣大經濟帶的支配權而已。大家知道,中俄抱團取暖對抗西方與美國看似緊密,有時打得火熱但實際上是同床異夢的,例如在南海問題上俄就沒有公開支持中國。而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也沒有公開支持莫斯科。俄國將更先進的武器賣給越南與印度,對中國就留一手。它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經濟發展計劃一向持冷淡態度,因為西亞南亞一向是俄羅斯的風水地。凡此種種都證明俄根本不想成為中國的附庸。普京的顧問莫洛夫公開在訪談中對中國的發展成就表示蔑視,莫斯科要借杭州峰會出風頭,至少抵消北京許多風光。中方嘴上表示支持,心中肯定酸溜溜。如果真這樣,準備這樣長久,花了納稅人無數金錢,營造氣氛如此虛高的杭州峰會不是成了替人作嫁衣裳的推介會?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先生是「六四」後流亡境外的學者,後來成為曾經行走過中南海的少數嘉賓之一。憑良心說,鄭也不想中共重新回到閉關自守的毛時代。八月二日他著文《中國應借G20峰會展現大國擔當》,似乎在規勸中共要「肩負推動可持續的國際經濟發展和實現國際發展的公正性責任」。然而,這無疑是在叫它別服用「興奮劑」,那它在「奧運會」上還有金牌可得嗎?剛才看到「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八月九日文章,題為《G20鏡中的中國》,作者也是一位經常幫中國說好話的胡利奧‧里奧斯。他指出:「在評價G20在全球危機中的作用時,無能為力成為主流觀點。如果在杭州峰會上,中國依舊沿著相同的方向繼續划船的話,那麼此次峰會恐怕也不會有多大意義。」里奧斯並說:「對不平等的糾正是最緊迫的當務之急」。里奧斯的看法跟本文作者的觀點不約而同。但他與鄭永年先生都抱期望態度,而筆者則認為這種期待等於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來源轉自:
【2016年9月號 爭鳴總467期(大陸)老 松】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紅朝文人為何日漸走火入魔?


紅朝文人為何日漸走火入魔?這跟中共的末日瘋狂有關。圖為替中共培養黨官而聞名的中國人民大學校園的一景。(中國人民大學)
【文/謝田/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座教授John M. Olin Palmetto Professor in Business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Aiken】
佛道兩家及正法門修煉的人們都明白,人類目前所處的世界,是末法末劫的末期,是最後的最後了。也因此,在這樣混亂的時期,萬魔出世,惑亂眾生,人類道德急遽敗壞,世風日下。對那些善良的人們講的話,好人勸善救人的話,往往言者諄諄,聽者藐藐;那些居心不良的人的話,那些為紅朝魔王頂缸墊背、為劊子手搖旗吶喊、為活摘器官辯護掩飾的人,卻妖言惑眾,迷倒了許多民眾。中共的許多文人墨客、吹鼓手和御用文人,此刻更多以「智庫」、「專家」和「理論研究者」的形式出現,對內拉大旗作虎皮、忽悠民眾;對外借言論自由的外衣,包藏中共大外宣的禍心,試圖左右國際輿論,行徑邪惡,非常猖狂,如今更是漸漸出現「走火入魔」的態勢,瘋癲至極。
中共的宣傳機器說,2016年是「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的年代;還有的說,中國的金融監管不必追求英美的模式;另一位認為,中國應對危機的措施「優於西方」;還有的居然大言不慚的問,全球治理「中國是老師還是學生?」為什麼說這些中共文人的言論已經走火入魔了呢?我們可以從詮釋學的角度進行分析。
說中共文人「走火入魔」,是借用了一個經常被人們誤解、誤用的詞語。維基百科中對「走火入魔」的解釋,其實是錯誤的;維基百科自己也聲明,「本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也就是說,它的解釋是某人順口說、順手給的,沒有歷史和經驗方面的依據。人們一般所認為的「走火入魔(kundalini syndrome或qigong psychosis)」,是指在進行氣功練習時,因意外情況造成的輕度精神病症狀,嚴重者可發展至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事實上,真正的正法門氣功比如法輪大法或法輪功的修煉,是博大精深的學問,其本質是高層次上的修佛修道,遠遠在練氣的層次之上,根本就不涉及這個問題。正法門修煉因為有上師的護佑,不會出偏,也不會有任何危險。而人們出現所謂「走火入魔」的狀態時,往往是因為練了假的氣功,或者是因為這個人心術不正,招來了狐黃白柳之類的附體,或者因為強烈的顯示心被邪靈利用,或者這個人本來就有精神病、不能真正的去修煉等等。中共御用文人出現的理智不清、胡言亂語,正好說明他們已經被中共邪靈所附體,任由邪靈占據自己寶貴的身體。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加上人們心術不正、名利心和顯示心太強,就會說出不負責任的話、做出不負責任的舉動來。
對中共文人「走火入魔」式的言行,及其背後原因的分析,從詮釋學的角度進行非常有利。人類知識體系,尤其是西方知識體系中,有個學科叫「詮釋學(Hermeneutics)」,也常被稱為「解釋學」。這是一個專門研究對歷史、文學、哲學、古代文字、史實,尤其是宗教經典進行詮釋或解釋的學科。
最早「詮釋學」專注於文本的解釋(text interpretation),現在也進入對更廣泛的事務的分析和解釋,包括語言和非語言的大眾傳播訊息的解釋。它在法律學、歷史學、心理學、和神學領域應用得最為廣泛。斯坦福大學(Stanford)的研究者對「詮釋學」的定義,認為它是一個方法論方面的學科,給人們提供了一個研究人類行為、文字、和其他有意義的材料的分析方法。
西方的「詮釋學」,跟中國傳統研究古書中詞義的學科——訓詁學,有異曲同工之妙。訓詁學是中國傳統的語文學——小學的一個分支,訓詁學在譯解古代詞義的同時,也分析古籍中的語法、修辭,從語言角度研究古代文獻,幫助我們閱讀古典文獻。
中共一位智庫人士說,十年一劍,「金磚國家成全球治理重要平臺」。按這個分析人士自己的數據,說金磚國家組織成立十周年,人口占全球43%,GDP占全球23%,貿易占全球16%,這其實正好說明了這些金磚國家實力的薄弱。試想一下,人口接近世界人口的一半,但經濟總量不到一半的一半,貿易又是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不正好說明這些國家其實沒什麼經濟實力,經濟和貿易也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嗎?這樣的國家或國家集團,怎麼能夠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又有多少資格「參與全球治理的政治訴求」呢?說這些國家業已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平臺」,更是癡人說夢。
所謂「中共與世界對話會」,其名稱就是中共陰暗用心的反映。中共在退黨運動進入十多年、已經被2.5億中國民眾拋棄之際,在國際上形單影隻、蟣虱相吊。
中共及其御用文人的陰險之處,在於處處將「中國」與「中共」混淆起來,偷換概念,偷梁換柱。他們對外宣傳和交流時,用「中國」一詞,對內宣傳和洗腦時,用「中共」一詞。這個「中共與世界對話會」的句子對內給中國百姓的印象,是中共已經被世界所承認,並且有資格與全世界「對話」了。其實呢,事實恰恰相反。外部世界與中國交往之際,從來說的都是中國,指的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國土,沒有任何正常國家會承認中共的合法性。實際上,中共黨員直到今日還被美國政府明文禁止入境,只不過美國必須與中國打交道,對中共官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念叨其政府官員的頭銜、假裝不知其中共官員頭銜而已。

紅朝文人為何日漸走火入魔?這跟中共的末日瘋狂有關。圖為重慶歌樂山。66年前,中國政府在此處 決了300名中共叛亂人士。(Getty Images)
中國共產黨對外聯絡部(中聯部)今年十月在重慶主辦了一個「2016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會」。會上有人提出,「全球治理,中國是老師還是學生?」中共代表表示,當前中共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好一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這可真是太滑稽了,什麼是癡人說夢呢?在滅頂之災即將來臨的時刻,居然還有人做夢要去治理世界!如果看看金正恩的狂妄,再看看中共人士的狂想,就不難看出共產黨人共有的奇怪特徵。
中共清楚的知道世界各國對「中共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態度。從百年前蘇聯共產主義勢力全球滲透開始,世界各國就對共產主義嚴加防範、圍追堵截,誓言剷除共產主義的一切苗頭。中共在印度支那半島的滲透企圖,受到巨大挫折,連帶喪失了無數印尼華人、東南亞華人的性命。如今,作為「碩果僅存」的三、四個共產國家之一,中共對自身所處在的危機境地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其實,人們不需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中共剩下來的幾個共產小夥伴,現在馬上就會凋零殆盡了:古巴與美國解凍,民間往來和投資逐步展開;越南與美國合作,歡迎美國力量進入南海;北韓金正恩已是國際棄兒,其首都很可能明天就被美韓特種兵接管。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共自身難保,馬上會被全世界範圍的去共產主義化運動所吞沒,他們還真有什麼心思去做什麼子虛烏有的「對話」、「參與」、「全球治理」嗎?其走夜路吹口哨、給自家壯膽的心態暴露無遺。
擁共文人囈語說,中共國好像有雙重身分,一方面作為學生,要向西方國家學習社會治理的經驗;另一方面是「老師」,很多發展中國家要向中國學習發展經驗。中國的確是在向西方學習,但不是一個很好的學生,有些偏科。中共國只希望學技術、學科學,這跟百年前的洋務運動沒什麼兩樣。中共跟腐朽的滿清王朝一樣,不願學習西方真正的、好的東西,包括社會治理的優秀經驗。美國學者認為,美國根本不害怕中共偷取美國的先進技術,因為即使偷走了,美國還會開發出更新、更好的技術。美國在最先進的軍事技術、製造業技術、計算機技術方面長期領先世界至少一代、甚至幾代,就是美國能夠長期維持技術先進性的最好例證。美國真正「害怕」中國的,學者們認為,是中共「偷去」美國的憲法和國家制度,治理社會的軟實力和軟技術,因為只有那樣,才會真正釋放出中國人民巨大的智慧、能力和潛力,那才是中國會令世界震驚的巨大優勢。但恰恰是中共,在拒絕西方的政治和社會治理的菁華之處。中共治下的中國,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學生。
中共作為「老師」,更是無從談起。有多少「發展中國家要向中國學習發展經驗」呢?北韓顯然不要學,也不屑去學。越南學了半天,發現中共沒什麼祕訣,只有跟美國開放市場、引進資金和技術等不算祕訣的祕訣。
所以,越南共產黨人開始直接跟美國接觸、向美國靠攏。
唯一跟中國比較近、學了很多中國「經驗」的國家,大概是南美的委內瑞拉。但現在委內瑞拉的經濟已經崩潰,中國的巨額投資已經泡湯,看著這樣的「學生」,賴著自己帳的差等生,中共不知做何感想,哪裡還有為人師表的勇氣。
中共非常知道借外國人的口,給自己塗脂抹粉的便利。許多外國人的無恥,比最無恥的中共文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便如此,中共對外國人的話,還是選擇性的聽,選擇性的內銷給中國百姓。比如英國前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前工黨領袖埃德‧米利班德(Edward Samuel “Ed”Miliband)的話,「中國需要學習的就是必須將增長的成果公平分配,否則的話,社會矛盾就會日積月累,最終爆發。」中共文人所做的,是對這樣的警告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以為這樣中國的貧富差距、社會矛盾,就會有一天自己就不見了。
米利班德其實已經戳穿了中共的「巧妙之處」,亦即中共國小心的在自由化和保護主義之間游走,平衡兩種政策。中國在舊的、核心的產業上選擇過渡性的保護主義政策,而新興產業則實行一定程度的自由化。這種平衡的過程,是以鄰為壑、自私自利的。這也是為什麼中共對川普可能上臺,以及如果川普上臺之後美國的新經濟政策高度緊張的原因。
中共文人還說,中國應對危機的措施「優於西方」。因為從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體所採取的措施主要有兩種:中國的「供給側改革」與西方的「需求側改革」。那麼,哪一種是比較優越的呢?這要看研究者是站在什麼樣的立場上說話。站在中共既得利益集團的角度說話,中共學人的結論必然是中國現正推行的「供給側改革」比較好,因為這樣可以繼續讓國企、壟斷集團、官營企業、中共的錢囊的管理者們,繼續有利可圖,而中國廣大的民眾、那些在需求側薄弱、購買力被削弱的人們,是得不到好處的。西方的「需求側改革」,採用量化寬鬆的貸幣政策,輔以財政刺激,直接受惠的,正是西方的普通民眾。
至於中共文人所說的,「中國金融監管不必追求英美模式」,就更顯示出其走火入魔的特性了。中國金融體系最大的弊端,是學習英美模式的力度不夠,只學習了英美模式中資本運行的表面機制,但沒有學到英美金融市場中監管、監督、透明等基於基本人權和民眾權力的措施。從目前的狀況看,中共既得利益集團也沒有意願去真正學習這些監管機制,因為他們不願意放棄已經輕易得到的利益。這時,紅朝文人日漸走火入魔式的忽悠,正好符合了中共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也就能在中國文壇和學術界,恣意橫行、大行其事了。這真是中國百姓的悲哀。
總而言之,中共的御用文人、學者為何日漸走火入魔呢?他們的出現和歪理的橫行,其實跟中共的末日瘋狂有關。幕後的主子進入末日的內鬥、崩潰前的互掐、日漸瘋狂之際,活躍於表面的傀儡和玩偶,自然越發瘋狂,越發得意;但前臺的賣力表演,也正顯示出了背後力量的變動、消長和存亡。

來源轉自:
【第504期2016/11/03】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中國進出口齊降 經濟增長前景再添疑雲


9月分中國對外貿易繼續下行,以美元計價進出口雙雙下降,令中國經濟增長再添疑雲。隨著美元上漲,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劇。(AFP)
9月分中國對外貿易繼續下行,以美元計價進出口雙雙下降,出口同比降幅達到10%。有外媒稱,這顯示中國經濟基本面低潮,令中國經濟增長再添疑雲。專家分析,中共決策者將允許進一步貶值人民幣,以緩衝經濟衰退。
文/蘇晨
中共海關總署10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9月分出口同比下降10%,為今年2月以來最低,進口同比下降1.9%;9月貿易順差為419億8900萬美元。
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13日報導稱,經濟學家曾預測中國9月分出口會同比下降3.2%,而實際降幅已大大超過了這一預期。同時,進口和貿易順差也低於市場預期。
報導引述北歐銀行(Nordea Bank)分析師莊媛(Amy Yuan Zhuang)的觀點稱,這一數據令人失望,突顯出中國經濟基本面仍相當低潮,將給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再添疑雲。在中共政府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和加大基礎設施開支之後,中國經濟增速最近已經穩定,但這掩蓋了更深層的問題,包括民間投資低潮、企業債務日益積聚和嚴重的產能過剩。
以人民幣計價,9月分出口同比下降5.6%,進口同比增長2.2%;當月貿易順差2783億5000萬元人民幣。

專家:資本湧入樓市導致出口下降
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姜超、顧瀟嘯表示,出口跌幅擴大,主因是全球需求疲弱和去年基數走高,中國主要貿易夥伴美、歐、日經濟持續低潮,貨幣刺激乏力;進口方面,由於基數走高,9月中國進口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5%轉負至-1.9%。近期政府出臺地產和煤價調控政策,經濟下行風險仍大,對進口仍是拖累。
順差大幅下降,匯率貶值壓力增大。進出口均惡化,9月順差420億美元,環比下降100億。近期英國因脫歐風險上升、美聯儲年末加息概率提高,美元指數大幅飆升,再加上9月外儲繼續下降,人民幣貶值壓力依然較大。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稱,9月貿易數據出現大幅度下降,顯示出外貿壓力比較大,尤其是出口壓力比較大。此次出口低於預期,反映出外需環境需求較弱,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復蘇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
從外需看,美國處於大選期間,經濟存在不確定性;歐洲在英國脫歐後經濟壓力更大,歐元區和英國經濟增速放緩;日本經濟連續低潮。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在這樣的環境下仍想讓出口大幅增長,可能性較小。
另外,儘管部分宏觀指針出現好轉,但製造業投資增速仍有下行壓力。出口和製造業聯繫較大,相關企業擴大生產並不積極。
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國際商業教授蘇展則認為,中國出口額的下降也與大量資本湧入房地產市場有關,「現在像房地產業這種賺錢快的地方,吸引了大量的企業家進去。好多人放棄了去搞工業,而去進到這些行業裡面去」。
決策者或進一步貶值人民幣 中國出口新的疲軟恰逢政府打壓房地產市場泡沫和企業債務,從而引起外界猜測,決策者將允許進一步貶值人民幣,以緩衝經濟衰退。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過去15個月中,中國出口有14個月下降。有經濟學家預計,中國政府將在未來數月引導人民幣進一步貶值,以使出口產品更具競爭力。
美國銀行、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和凱投宏觀都估計,人民幣將進一步貶值。人民幣現在已經接近6年最低。
隨著標普和IMF(國際貨幣基金)警告快速信貸擴張的危險,北京決策者採取新的房地產限制措施,有風險造成經濟冷卻。但是他們對實現今年6.5%的增長目標卻是不動搖的。這將迫使他們貶值人民幣,支持工業領域。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亞洲外匯策略主管Sue Trinh近日對彭博社表示,「中國的選擇越來越少,讓人民幣貶值對他們而言是代價最小的選擇。在人民幣被正式納入SDR籃之後,我們已經看到他們朝這個方向行動。他們將做出更多動作。」
隨著美元上漲,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劇,正走向1月分以來最大的單周跌幅。人民幣兌美元今年以來已經下降3.4%,是亞洲貨幣下跌最多的。
雖然如果按美元計價,人民幣貶值不會給出口商帶來幫助,可是如果按人民幣計價,它可以緩衝打擊,支援工業盈利的恢復。
德意志銀行估計,隨著中共政府努力冷卻房地產市場和放鬆貨幣政策、美國加息促使中國資本外流,在未來兩年,人民幣將貶值17%。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張智威和李增近日在報告中稱,人民幣兌美元將在2017年末下降到7.4,在2018年末下降到8.1。目前的匯率是6.7。中國下個季度經濟增長將可能放緩到6.2%,資本外流在未來幾個月將加劇。
彭博情報經濟學家菲爾丁.陳和湯姆.奧利克在報告中表示,「9月分的數據將激起人們擔憂,人民幣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

來源轉自:
【第504期2016/11/03】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