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香港選舉江派介入 習辦表態:選委自決投票


傳習近平當局對江派屢屢攪局香港十分不滿。(Getty Images)
【記者李玲浦、莊正明、許蒔/綜合報導】
中共兩會之後,江派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特首梁振英以及《大公報》姜在忠等「亂港四人幫」炒作「中央任命論」等力挺林鄭言論有所降溫,不過,中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最近又談到香港特首選舉,向港區政協委員提及支持一名他「擁抱過的候選人」。有消息指,習近平辦公室對董建華非常不滿,批評董屢屢「代表中央」公開為林鄭站台,扭曲習近平當局對選舉的看法,實為香港添亂。
據悉兩會之後,習近平當局近期派不少人員到港,除接觸選委正確傳遞習近平「不欽點,讓香港選委自己選」的意思外,首要喝令「董建華等人住口」,以消除江派誤導選委、捆綁式投林鄭的負面影響。
此屆特首選戰中,除了江派政治局常委張德江炒作「中央任命論」,在力挺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政治人物中,最賣力的當屬前特首董建華。
董建華在去年12月中,即梁振英宣布不連任、林鄭稱要重新考慮參選後,公開出席一個活動時,與梁振英、葉劉淑儀等嘉賓握手致意,卻獨與林鄭擁抱,被《大公報》解讀為「得到中央的祝福」;中共兩會期間,有傳媒引述多名政協指,董建華在政協小組會議上表明,曾與他擁抱的人就是最佳特首人選。
接近中南海的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此次特首選舉中,習近平當局最不滿的江派人物之一就是董建華,指出他處處以「國家領導人」身分發表「露骨」言論,再加上一眾親共傳媒煽風點火,故意扭曲為「習當局的意思」,令香港社會陷入撕裂狀態。
消息還稱,董建華當年獲中共時任黨魁江澤民握手、就任特首8年以來,引發民怨沸騰。包括強推23條惡法等,觸發50萬人上街抗議外,董本人當年也被批評官商勾結。儘管董迫於民意壓力,於2005年「腳痛下台」,但近年來亦不甘寂寞,2014年雨傘運動後,受命於江澤民集團成立「團結香港基金會」,處處插手香港政治。
雖然外界傳出明年將卸任的董建華試圖再連任政協副主席,不過消息指,習近平當局對董建華很不滿,不排除新特首上場後,首要調查董建華,更直言董的貪腐問題,「追究起來比曾蔭權的罪要大的多」。
23日《都市日報》也援引接近中央的消息人士的話報導,本次特首選舉根本就不存在習近平「欽點」之說。習近平將持中立,不會干預選舉,誰當選都會接受。習近平看重的特首人選「最重要是讓香港目前極撕裂的情況,有所紓緩」。

曾俊華支持率逾半
據「香港01」23日報導,委託港大民研進行的民調顯示,當日曾俊華支持度升至57%,林鄭月娥支持度下跌至27%,兩者差距擴至30個百分點。胡國興的支持度則為10%。
該調查於3月18日至3月22日進行,訪問員以隨機電話訪問形式,訪問了1,119名18歲或以上說粵語的香港居民。

網媒採訪遭拒 記協:有違新聞自由
再一天就要進行香港特首選舉,近日卻傳出港府新聞處拒絕網路媒體進入點票中心傳媒區進行採訪,對此,香港記者協會指出已妨礙新聞自由,違反《基本法》、《香港人權法》,同時亦有違《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23日已向高等法院提請司法複核,要求法院頒下臨時命令,容許所有記協會員進入特首選舉會場。法庭24日開庭處理,最後以記者證皆有政府識別、選舉為大事件未能採訪實為可惜,允許26名網媒記者進入點票中心採訪。
張曉明現身公開場合 分析:處境仍不妙
香港政圈近日不斷傳出張曉明自兩會閉幕後就沒有回港的消息,懷疑張曉明被雙規。不過張曉明24日則是現身弔唁因公殉職的消防人員喪禮。
分析認為,其實張曉明被雙規或被調走的消息近年來一直盛傳。去年10月,由中共中紀委王岐山主掌的中紀委網站日前公布巡視港澳辦的結果,歷數港澳辦在貫徹中共中央有關決策不夠扎實,執行幹部選拔任用程序不夠嚴格,選人用人工作滿意度較低等多宗罪,被查處只是遲早的事。

來源轉自:
【2017年03月24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曾鈺成不點名批「梁粉」恐嚇選委


曾鈺成指林鄭令人不喜歡與她合作不是秘密。

建制派瘋傳的網站有一個支持林鄭的按鈕。
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被傳是獲「欽點」為下任特首,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昨日在報章專欄不點名批評「梁粉」牙醫陳建強出言恐嚇選委其投票決定會被發現,而政策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昨日亦重申,政府會確保投票會保密地進行。
牙醫陳建強暗示暗票可驗指模
曾鈺成昨日發表題為「君子之爭」的專欄,稱三名候選人在早前的選舉論壇上沒有擲泥漿、潑污水,進行惡意的人身攻擊,為選舉文明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但就不點名批評「梁粉」牙醫陳建強在報章發表文章撰文稱:「在當今的高科技年代,無論是按投票次序、提名票與選票對比,以及選票沾上的手指模,若以為暗票就等於隱身,根本就是自欺欺人,誰人轉軚,一查即知。」曾鈺成認為有關言論和有選委被指令投票時要違法用手機拍下選票等傳言都是公然挑戰保障秘密投票的法律。
譚志源昨日在立法會辯論確保行政長官選舉公正進行的無約束力議案時亦重申政府會確保選委當日可以在保密情況下行使自由意志作選擇,稱政府已經要求選舉事務處加強保密措施,又強調絕如果有選委干預其他選委投票、選票或投票箱,警方一定會果斷執法。

中聯辦子公司疑設網站撐林鄭(以下網站為免閣下誤點而引致不快,所以dots用下劃線代替)
另外,建制派人士昨日突然轉發一個全新網頁http_//carrielam_1km_hk/,網址與林鄭官方網頁www_carrielam2017_hk寫法相近,但以高民望、高人氣、高能量、有擔當、有雅量、有風格、不作秀、不抹黑和不揭短的「三高、三有、三不」宣傳林娥。網頁上亦有「我撐林鄭月娥做特首」的按鈕,至昨晚11時已有逾50,000人按掣支持,但該鍵可以重覆按多次。據《香港01》報道該網站的登記人為中聯辦持有的子公司聯合出版集團旗下網媒「橙新聞」的網站技術總監邱勇傑。林鄭競選辦昨日回應事件時表示,有關網頁不是競選辦的網頁及訊息。
遭「擺上枱」周永新澄清不撐林鄭

周永新澄清不支持林鄭。(林鄭fb影片)

有團體送林鄭一張「機票」。(司徒華冠攝)
特首選舉於後日舉行,民望落後的候選人林鄭月娥昨天在社交網站facebook上傳了最新短片,顯示她與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探望住在深水埗板間房的長者。林鄭月娥曾經就退保保障研究批評周永新不掌握公共財政,部分建議亦是很隨意的說法,結果引來社會嘩然。周永新昨天形容,他在整件事「被動」,亦表明不支持林鄭月娥。
林鄭月娥任政務司司長時,兼任扶貧委員會主席,而周永新則曾為政府進行全民退休保障研究,他之後提出「全民老年金方案」,但林鄭月娥批評報告不切實際,與周永新隔空駁火,質疑周永新不懂公共政策和公共財政的理念,傾向推行有資產審查的退保方案,而周永新就曾表示作為研究者,對林鄭月娥的批評感到憤怒。

解釋事件是出於「被動」
不過,周永新日前與林鄭月娥一同探訪居於板間房的長者,林鄭月娥昨日在facebook上載行程短片,林鄭月娥在片中表示,看到長者生活有困難,令她認為政府必須更大膽地撥出資源改善長者生活環境,希望立法會能盡快通過「加強版」的長者生活津貼,但她未有提及「全民退保」的問題。
不過,周永新之後澄清,與林鄭月娥一同探訪長者不等同支持對方,解釋事件是出於「被動」,僅僅是因為有曾參與退休保障委員會督導工作的小組成員聯絡他,強調如果有其他候選人約他,亦願意跟他們「落區」,希望他們能多了解長者需要。
至於自己是否被林鄭月娥利用來作宣傳,他表示答案要問林鄭月娥,但他的學生、理大學者鍾劍華就在facebook批評林鄭月娥利用周永新:「不合用便冷言冷語,把人說得一文不值。」林鄭月娥競選辦強調,有關探訪及短片均獲周永新同意,稱兩人會面期間曾討論如何做好香港的老人福利。

林鄭收「機票」寓意勿爽約
另外,林鄭月娥昨日又為爽約沒有到訪天水圍的決定「找數」,早上在競選辦人員陪同下到訪天水圍,有關的17個基層團體向她遞上一張登機閘口是「2.0」,座位是「5354」,航班編號是「579」的「灣仔往天水圍」機票,寓意希望林鄭不要再「放飛機」。
對於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日前以神話「女媧補天」來回應對特首選舉的投票意向,林鄭月娥認為,對方點出了香港現正面對的問題,稱在國家支持和「一帶一路」的機遇下,希望能為香港出一分力修補撕裂。
至於林鄭月娥任政務司司長時,曾決定直接委任建築師嚴迅奇為西九故宮項目的設計顧問,事件被質疑是私相授受,毛孟靜前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自己早前就事件舉報,並已接獲廉政公署回覆稱已就事件立案調查。

拒回應廉署查嚴迅奇事件
林鄭月娥昨日以不評論廉署工作為由拒絕回應事件,但表示:「我的誠信不是一、兩句說話可以影響,因為我服務社會多年,跟意見不同的政黨和團體經過多年的合作而建立出來。」對於林鄭月娥的回應,毛孟靜表示,相信香港人有雪亮的眼睛判斷林鄭月娥的政治誠信。

來源轉自:
【2017年03月24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天災與人禍

對自然而言本無災害
自然災害是指自然界中所發生的極端現象,給人類生活和生活環境帶來危害。對自然而言,無論是經常出現的狀態還是罕見的極端現象,都是自然現象,不構成對自然的任何危害,是自然界去舊換新的必須。由於一些極端的自然現象給人類帶來危害,所以被人稱為天災,同時也排除了人類活動對這些災害產生的影響。自然災害大致可以粗分為兩大類:一是氣象災害,如颱風、暴雨、洪水、長期乾旱、高溫、寒潮等等;一是地質災害,如火山爆發、地震、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等。有一些自然界的極端現象在工業革命之前並沒有被視為自然災害,比如大霧。現在大霧也被視為是自然災害,因為它影響飛機起飛、車輛行駛。如果是因為人類活動所引起的災害或觸發的極端現象,那就不是自然災害,而是人禍,如一九七五年河南板橋水庫等六十餘座大壩潰壩,潰壩洪水造成二十四萬人死亡;又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的大饑荒等等。隨著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干擾越來越強,自然界中所發生的極端現象,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危害,也通過人類不適宜的活動而不斷擴大。
增加沙漠化面積等於三個德國
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共有沙漠化面積六十六點七萬平方公里,約佔國土總面積的百分之七。根據二○一四年最新一次調查,沙漠化面積增加到一百七十二點一二萬平方公里,約佔國土總面積的百分之十八。沙漠化面積淨增加一百零五點四二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個德國領土面積!平均每年淨增加沙漠化面積一萬六千二百二十平方公里,差不多相當於半個台灣面積。目前沙漠化不斷地向東向南擴展,特別向亞洲的水塔西藏高原擴展,威脅到長江源、黃河源等地。當年紅軍長征經過的草地──若爾蓋草原,位於長江和黃河的分水嶺,是黃河等河流的主要水源地。如今濕地消失,沙漠化嚴重。沙漠化面積擴展,並導致水源地乾涸,將全面威脅中國生存的根基。
沙漠化面積擴張的原因是什麼?是天災?還是人禍?目前在中國最流行的解釋是:百分之七十八沙漠化是自然因素,是最主要因素;人為因素是次要的,只佔百分之二十二。可是在二十多年前,科學界對這個問題則是完全另一個意見:百分之九十四點五的沙漠化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主要原因有:森林過度採伐(百分之三十二點四);過度放牧(百分之二十九點四);土地過分使用(百分之二十三點三);水資源利用不當(百分之六);城市、工礦建設(百分之零點八)。為什麼二十多年後,同樣的沙漠化卻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呢?
這二十多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一九七六年毛澤東過世、文化大革命結束到一九八九年的這段時間中,知識分子把多年以來在受壓抑環境下對問題的深刻思索寫出來,觀點鮮明,直接指出中國沙漠化面積大幅度的擴張,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特別是錯誤政策的結果。六四之後,知識分子成為了所謂的精英階層的一個組成部分,用知識和良心去換取烏紗帽與金錢。科研基金的發放和科研結果相聯繫,將沙漠化歸之於自然因素。

中國是世界最缺水國家之一
談到中國的生態環境問題,特別是水危機問題,最流行的說法就是:中國是世界上水資源最缺乏的十三個國家之一,老天待中國不公,還是把問題推給自然。有中國代表團考察德國後撰寫報告說,德國是世界上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根據水利部吳季松處長提供的資料,中國人均淡水資源量還略高於德國,中國人均淡水資源為二千二百二十立方米,德國的人均水資源為二千一百六十七立方米,德國的排名在中國排名後面兩位。而且中國人均降水量比德國高出百分之四十。世界上人均水資源量比中國少的還有六十多個國家,如盧森堡、羅馬尼亞、波蘭、韓國、捷克、比利時、丹麥、匈牙利等等。目前中國水危機是人為破壞所造成的,如對河流的過度開發、工業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污水回灌地下水等等,可以說,十三億中國人喝的都不是合格水。
擬立法將PM2.5微塵粒污染納入氣象災害
二○一六年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啟動立法程序,將PM2.5微塵粒污染納入氣象災害。中國媒體從一開始就把PM2.5微塵粒污染稱為霧霾,是個大錯誤,誤導民眾。霧和霾都是自然現象。PM2.5微塵粒污染則是來自汽車廢氣的排放、煤和油等物質的燃燒,是工業革命之後才產生的問題,是人類活動的直接後果。柴靜給大家上了一堂關於PM2.5微塵粒污染的知識課,讓民眾知道PM2.5微塵粒污染和霧、霾的不同,它從哪裡來,它的危害是什麼。十分可惜,柴靜的記錄片只上網四十八小時就被封禁。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員會正是利用概念的錯誤,認為既然霧已經納入氣象災害,那麼霾也必須納入氣象災害了。
為什麼PM2.5微塵粒污染不是自然災害
原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在二○一四年兩會期間立下軍令狀:到二○一七年還治不好霧霾將提頭來見。在二○一四年王安順絕不認為PM2.5微塵粒污染是氣象災害,而認為它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治癒的。中國政府號稱三十年消滅霧霾,如果PM2.5微塵粒污染是自然災害,它又如何能夠被消滅?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中國人喜歡這麼說。政府已經通過多次大規模的實驗來證明,PM2.5微塵粒污染不是自然災害,而是人類活動造成的。最近一次實驗是二○一四年十一月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簡稱APEC)。為了保證APEC會議期間北京的空氣質量,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如機動車限行與管控,汽車實行單雙號限行政策,機關單位的公車封存百分之七十;燃煤和工業企業停限產;工地停工;加強城市道路沖洗;機關、學校、企業調休放假等等。到十一月十三日上午八點,北京市城六區PM2.5濃度為每立方米三十七微克,接近一級優水平,譽名為APEC藍。
筆者把這次行為看作是一次耗資巨大的科學實驗。結果證明,北京的PM2.5微塵粒污染不是自然災害,而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只要停止或減少這樣的行為,PM2.5微塵粒污染就不再出現。根據北京市大氣污染物源解析結果,PM2.5本地污染物排放中,機動車排放佔百分之三十一點一,燃煤佔百分之二十二點四,工業生產佔百分之十八點一,揚塵佔百分之十四點三,其他百分之十四來自餐飲、汽修、燒烤、畜禽養殖等。
問題很清楚,二○一四年習近平也作了指示:控PM2.5要壓減燃煤、嚴格控車。北京人大把它納入氣象災害,就是要充分顯示決策核心的無知和無能。

來源轉自:
【2017年2月號 爭鳴 總472期 王維洛】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習兩會前出擊香港 陳佐洱去職 曾蔭權獲罪

3月初的兩會前一周,習當局在大陸、台灣、香港都展開了對江派勢力的攻擊,以便在兩會上取得優勢。其中,中共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被逼退,香港第二任特首曾蔭權被判「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成立,判囚20個月。
文/蔡樂
炒作假港獨 陳佐洱丟官
2月18日,中共全國港澳研究會改選新一屆正副會長,中共前港澳辦副主任徐澤接替74歲的陳佐洱,出任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一職。
陳佐洱被指是江澤民派系人馬,在2012年梁振英上任不久後便開始炒作「港獨」,故意搞亂香港,以便給習近平製造麻煩;梁振英亦配合江派,高調批評並不存在的所謂「港獨」,藉機製造混亂。

2月18日,中共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被逼退職。陳佐洱被指是江澤民派系人馬,梁振英上任不久後開始炒作「港獨」,搞亂香港。(潘在殊/大紀元)
2012年10月24日,陳佐洱在中共官媒人民網與大陸網民交流時宣稱,「近年來確有股港獨勢力在抬頭,像病毒一樣蔓延」,突然炒熱所謂「港獨」議題。
2014年1月21日,中共「一國兩制」與香港《駐軍法》研討會在北京舉辦。陳佐洱在會上稱,激進組織「衝擊國家主權」,部分「港獨」分子背景複雜,不能等閒視之云云。
2015年9月,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與陳佐洱先後發表「特首超然論」、「去中國化死灰復燃」等言論激化矛盾。包括港府高官和建制派人士表示對此不認同,泛民則批評其有意挑起事端。
2016年11月,陳佐洱與「幫港出聲」訪京團會面,稱要讓港獨者成為「過街老鼠」。「幫港出聲」的團長是「反佔中」頭目周融。 中國問題專家季達曾表示,香港社會很清楚「幫港出聲」是特首梁振英在背後支援、中聯辦幕後扶植、以「反佔中」起家的江派外圍組織,一向聲名狼藉。其頭目周融近年的所為,包括設熱線舉報學生、傘運期間發動街頭暴力衝擊等,為香港主流社會人士所不齒。

曾蔭權行為失當罪成立 判20個月
2月1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二任特首曾蔭權(2005至2012年)被控在任期內涉嫌接受利益及行為失當案件宣告裁決,9人組成的陪審團經過28天審訊後,裁定三項罪名中的第二項控罪——「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罪名成立,此罪名最高刑期為7年;第三項控罪罪名不成立,但第一項「行政長官接受利益罪」的控罪,要9月再開庭判決。
2月22日上午,香港高等法院宣布判決,判處73歲的香港前特首曾蔭權入獄20個月,下午曾蔭權由囚車押往監房服刑。

2月22日上午,香港高等法院宣布判決,判處73歲的香港前特首曾蔭權就一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罪名成立,判處監禁20個月。(李逸/大紀元)
控罪指,曾蔭權於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期間,在處理雄濤廣播有限公司的廣播牌照時,未有向行會申報他與雄濤主要股東黃楚標就深圳東海花園物業的事務往來及商議。
此控罪指,曾蔭權涉嫌在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間,無合法權限或合理辯解而接受深圳東海花園物業整修及裝修工程,使他在執行職務,即考慮和決定有關雄濤廣播有限公司就廣播牌照及其他3項申請時受到影響。
至於曾蔭權另一項未能裁決的「行政長官接受利益罪」,高等法院法官陳慶偉初步決定在今年9月重審,具體日子在預審時再作決定。

大陸官員的小事 在香港成了罪證
香港媒體表示,導致曾蔭權被廉政公署調查的導火索,主要是以下事件:
1. 2012年2月18至19日,曾蔭權與妻子到澳門出席新濠天地賭場內春茗活動,與一批賭廳人士、高利貸集團中人、夜總會從業員及多位黑道社團猛人飲宴。
2. 2012年2月9日至12日,曾蔭權與妻子及十多位富商,乘坐富商私人飛機往返泰國,再乘一艘屬於億萬富豪劉鑾鴻價值1.52億港元的超級豪華遊艇返回香港。曾蔭權後承認7年任內,先後4次乘坐富商遊艇及私人飛機外遊。
曾蔭權隨後聲明,每次出行,都按市場價格向對方支付了機票費用、遊艇費用。但立法會議員直斥曾蔭權,以普通港澳輪價錢乘名貴遊艇之說法「好可笑」,私下與富商聚會,易令市民聯想其任內有關樓市的措施,有優待地產商之嫌。
3. 曾蔭權在2005年時獲地產商贈送一部1998年款的舊跑步機,但特首辦公室卻堅稱是「借用」。
4. 2001年為了逃避高昂的汽車稅,曾蔭權不惜從英國以80多萬港元低價購入賓士房車。
5. 1996年其長子曾慶衍從英國修讀醫科畢業歸來,為了方便他行醫,曾蔭權竟以財政司信箋致函向醫務委員會施壓要求豁免長子的執業試。
6. 曾蔭權任職特首期間多次公幹外訪,入住酒店時,同行官員均統一由政府部門結帳,但他堅持用個人信用卡簽帳,然後再由公款報銷,在這個過程中賺取積分優惠。
7. 曾蔭權退休之後居住在深圳。2012年2月23日,多個報章報導,曾蔭權退休後養老居所深圳東海花園君豪閣面積達500平的複式單位,每年租金才8萬元人民幣。因此社會各界懷疑,修建別墅的富商和曾蔭權之間存在利益輸送嫌疑。2009年,曾蔭權曾批出牌照給香港數碼廣播,而這個樓盤的老闆,就是香港數碼廣播的股東兼董事黃楚標。
法官宣判時,曾蔭權表現平靜,未如日前宣判時神色凝重,雙手發抖,需要服藥。隨後香港媒體大量報導了曾蔭權穿囚衣、連洗澡時也得有人監視的窘境。

曾蔭權被定罪 張德江梁振英膽怯
2016年10月11日,有習陣營背景的財新網發表〈香港前特首涉貪案被加控罪名〉,披露不少內幕。
導致曾蔭權被判刑的黃楚標,是原籍潮汕的香港隱形富豪、全國政協委員,被香港媒體界稱之為「深圳李嘉誠」、「深圳王」,在上世紀90年代就在深圳中心區圈了大量優質地塊的土地儲備。作為「數碼廣播」的大股東,在2010年申請和批准DBC數碼廣播時,黃楚標曾與曾蔭權討論東海花園一住宅單位的租約問題,並接受了曾蔭權支付的80萬元相關款項。
而這個黃楚標與中聯辦的關係顯然也不簡單。2012年,黃楚標親口承認,中聯辦下令電台不可鬧中港政府。2013年,在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的授意下,黃楚標收購DBC所有股份。2015年因效益問題,大幅裁員、停辦,其背後的真實原因是缺乏了中共的資金支持。
財新網一文點出了曾蔭權和黃楚標都與張德江有關聯。2002到2007年,張德江曾在廣東任省委書記,當時曾蔭權多次率團訪問廣州,期間與張德江、黃華華等會面。曾蔭權還曾感謝張德江多年來對香港的支持。2007年11月24日,曾蔭權再次訪粵,與張德江會面時,曾蔭權說:「我聽到17大以後可能會有人事調動,所以希望在人事調動之前,先來廣東,拜候我們香港佩服的張書記。」諂媚之情溢於言表。其後任中共副總理和全國人大委員長的張德江亦與曾蔭權保持著某種關係。
另外,黃楚標與梁振英也有生意往來,而中聯辦和梁振英正是江派和張德江亂港的馬前卒。
時事評論員周曉輝認為,曾蔭權被陪審團定罪,不僅對其自身有著重大影響,而且對張德江無疑是個打擊,尤其是對其在廣東、香港培植的勢力是個打擊,也令在香港秉承江派和張德江旨意「上竄下跳」攪局的現任特首梁振英心中打鼓。要知道,梁振英也有類似曾蔭權的行為。

曾蔭權被定罪,對張德江(右)無疑是個打擊,也令在香港秉承江派和張德江旨意「上竄下跳」攪局的現任特首梁振英(左)心中打鼓。(AFP)
2014年,香港發生佔中運動時,澳大利亞《悉尼晨報》曾曝光梁振英的一則醜聞,稱梁振英2011年競選香港特首後,收受澳洲公司UGL五千萬港元的「祕密費用」,作為支持其亞洲業務發展的報酬。在醜聞曝光後,有香港立法委員就表示,梁振英涉嫌嚴重違反《防止賄賂條例》第9條等多項法例和行政規定,將啟動對其的調查和彈劾,並要求其下台。
其後,香港廉政公署向特首辦及行政會議索取相關材料,但一年多未果,香港廉政公署高官或被離職或辭職。一旦廉政公署掌握相關材料,就可以像曾蔭權案一樣正式起訴梁振英「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
如今曾蔭權被定罪,梁振英離卸任日期也進入倒計時。江派媒體為穩定軍心,四處放風說,梁振英在3月兩會期間會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這是江派的一廂情願,梁振英卸任後,很快就會被習近平治罪。
抓捕梁振英,是習、江鬥的一個重要一環和關鍵指標。

來源轉自:
【第521期2017/03/09】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特朗普的中國朋友

近日,美國風傳總統當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出生在中國抗戰大後方四川的謠言。那只是網友從譯名「川普」找到靈感引發的搞笑。其實,香港和大陸的媒體用的是「特朗普」音譯,跟「川」字的地名和人名根本扯不上關係。一個人成名以後,尤其跟社會、國家甚至世界結下不解之緣後,他或她的譯名終將趨於統一。大陸方面已經有人根據一九八九年《英語姓名譯名手冊》修正版,發表「特朗普」(T-RUM-P)兩字三字音譯孰是孰非的意見,不過,至今沿用依舊。將來如加修正,應不在意料之外。
特朗普的台灣朋友
雖然不在中國出生,特朗普卻有很多中國朋友,也有更多的台灣朋友。郭虔哲(Kenneth Kuo)是第一個在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演奏台灣民謠的大提琴家。他家住紐約的「特朗普大廈」(Trump Tower)。幾年前,他曾將自己的《爆米香的滋味》(The Memories of Boom-Mi-Pon)專輯送一張給鄰居特朗普。他回憶說,特朗普高興極了,還說要把它裝在汽車內,隨時聽賞。二○一六年十一月剛出版的另一唱片《晚星之歌》(Evening Star),包括十七支歌曲的專輯。創作的動機來自二○一五年他在台灣醫院公益演出時,受到八仙樂園傷者與病童的感動,才決定用音樂去撫慰心靈的悲痛。這次他又要送鄰居一張,而且輕帶一語:希望有機會到白宮演奏。
另外一個人,是特朗普不知其名亦未謀其面的移民。加州鑽石吧市有一家店號You and Me Cafe的台式餐館。老闆認為自己是特朗普的朋友。友人「凍蒜」是家中的大喜事。二○一六年十二月一至三日,免費招待顧客午餐和晚餐三天。
還有就是大家連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殺出一個久被遺忘的台灣「劍客」。她在萬里之遙,拿起話筒:「Hallo, Mr. President-Elect, Congratulations!」對方傳來回音:「Thank you, President Tsai。」那是二○一六年十二月二日星期五發生的事。兩天後,美國各主要電台Sunday Talk Show節目都選擇這件事作為頭條新聞,而且,延續不斷地報道、討論、發酵。

「不開放」政黨的「開放電話」
假如說二○一六年大選是一場好戲,那是由於代表兩黨的男女兩位主角各自擁據「特粉」(Trump Fans)和「柯迷」(Clinton「Myths」)的堅強陣營,戰況激烈。媒體早已勾畫出這兩大類投票人的側影(Profile)及其特徵了。但是,上面列舉的例子,一個是「好萊塢型」的音樂家,另一個是「華埠型」的小本商戶,他們分別代表「深藍」色彩的紐約和加州的「鐵票」選民。選後分曉,才發現他們並非「柯迷」而是「特粉」。至於台灣打來的電話,中文媒體已有評論,直指新移民大多數傾向支持「開放」理念的政黨。結果一通電話,竟然出現一九七九年以來「外交凍結」後的一絲裂痕。這個「開放」,竟由「不開放」的另一政黨做出來,豈非諷刺?
二○一六年十二月十日《洛杉磯時報》報道,洛杉磯台美菁英協會(Los Angeles Chapter of Taiwanese American Professionals)張家宇會長說,選舉結果當晚,他流著眼淚打電話告訴母親壞消息。特蔡通話過後,他便轉悲為喜,破涕而笑了。這位菁英人士,本來算是「貨真價實」的「柯迷」。不過,一夕之間也變成特朗普的新朋友了。

「特粉」與「柯迷」之別
關於「特粉」、「柯迷」兩派的描述,美國媒體對白人社會具有深度的瞭解,看法當然比較準確。我個人在普羅大眾中接觸到的「特粉」與「柯迷」之別,頗似宋詞的「豪放」與「婉約」兩派之分。講一段文壇軼事,大家就明白了。有一天,蘇東坡問一個歌妓,他的詞和柳永的詞相比如何?回答是,柳詞要由十七八歲的姑娘來唱,你先生的詞要請關西大漢敲打厚鐵板來唱。因為蘇詞《赤壁懷古》是豪放的,而柳詞《雨霖鈴》是婉約的。
美國的「藍領」人士,給人倒真有關西大漢的形象,他們正是「特粉」之輩。至於「柯迷」,他們並不全是「窈窕淑女」。我實在不願搬出一度流行的「瘋子」與「騙子」的隱喻。「柯迷」的內心如何,或可謂為「喜怒不形於色,好惡不宣於表;悲歡不溢於面,生死不從於天」,令人莫測高深。「不從於天」的信念,排除萬難,以竟厥功的精神,值得驕傲。
記得二○一六年十月十九日在賭城第三次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上,主持人最後一個問題是:針鋒相對之餘,如果你們發現對方還有任何可取之處,哪是什麼呢?一方脫口而出,讚賞對方教育一群子女的成功。另一人想了一下,說,力爭上游的志向,不放棄的毅力。如此既有意志又具毅力的性格,豈不恰恰符合「不從於天」的寫照呢?
我知道橙縣有一家很出名的理髮店,老闆是東南亞華人,她有一個「特粉」常客。這個富豪顧客Tory R. Zweigle跟特朗普是很熟的朋友。最近,他撰寫《The Art & Soul of Common Sense in Business》一書,在中國出版。我把書名暫譯為《為商之道》。因為是作者自印,坊間不容易買到。書中第三十六章《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Chinese》,敘述他在中國的實際經驗與體會。他很稱讚中國人的豪爽與苦幹,「人定勝天」的信念更讓人折服。通篇的「豪放」之語,或可信吾言不虛矣……。

來源轉自:
【2017年1月號 爭鳴 總471期 (美國)汪威廉】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大陸海平面又升高 長三角恐成水世界


專家指,若全球暖化繼續加劇,最極端的後果是淹沒長江三角地區,中國的長江口後退至江蘇南京。(網路圖片)
【記者岳青/綜合報導】
3月22日,中國海洋局發布〈2016年中國海平面公報〉,指2016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80毫米(mm),比前年上升約38毫米,是自1980年起36年來最高位,上海、浙江和福建沿海海平面升幅最大,較常年高超過100毫米。
有專家認為,全球暖化若繼續加劇,最極端的後果是淹沒長江三角地區,中國長江出海口將後退至江蘇南京。

長江三角沿海 海平面升幅最大
報告指出,去年中國沿海各省沿海海平面均高於常年,其中位於長三角地區兩旁的上海、浙江升幅最大,較常年分別上升102毫米和125毫米。
海平面上升加劇了颱風對當地的破壞,如2016年9月颱風莫蘭蒂、馬勒卡和鮎魚先後影響浙江沿海,使當地海平面達歷史同期最高,風暴潮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2.4億元人民幣。

風暴潮與洪澇將加劇
建、廣東沿海海平面分別上升了100毫米、65毫米,是繼長三角沿海最大的省分。預料未來30年,廣東沿海海平面將上升65至170毫米,勢將加劇風暴潮與洪澇災害的破壞。
報告說,海平面上升加劇了廣東沿海風暴潮的災害程度,去年10月21日,颱風海馬登陸汕尾,為珠三角地區帶來暴雨天氣,廣東沿海水產養殖業、交通和堤坊設施損失嚴重,直接經濟損失高達7.59億元人民幣。
另受到颱風艾利影響,去年10月珠江口海平面明顯偏高,更出現海水倒灌入河流的情況,持續了45日,影響多個水廠供水。

暖化若持續 長江三角洲區或被淹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沿海各海區海平面變化明顯。與常年相比,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分別高74毫米、66毫米、155毫米和72毫米。與2015年相比,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分別高24毫米、28毫米、52毫米和48毫米。
中國低海拔沿海地區是氣候變化的「脆弱區」,中國沿海近5年的海平面,均處於30多年來的高位。中國人口密集的長三角、珠三角和黃河三角洲城市群都將受海平面上升影響。
綠色和平組織表示,過去百餘年來,海平面上升速度比過去2千年的平均速度快10倍。而近30年來,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超過全球平均速度。
中國專家表示,中國海平面上升與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海水增溫膨脹,陸源冰川和極地冰蓋融化有關。海外科學研究機構曾模擬格陵蘭島、南極等區域的冰川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7至10米,中國的長江口可能要淹沒到南京,「當然這是最極端的情況」。

來源轉自:
【2017年03月2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大陸武統台灣 美國會否出手 1812—1815美英戰爭的啟示

近年來,隨著台灣漸行漸遠,大陸主流輿論認為和平統一台灣的可能性已在消失,武統的呼聲日漸高漲。而這背後是認為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美國未必願意為了台灣在中國近海與中國打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或者認為特朗普政府是將台灣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只要中國出價足夠高,不排除台灣有被出賣的可能。
很多時候,似是而非的推理只會得出似是而非的結論。而歷史卻像一面鏡子,能夠藉由過去啟示未來。回顧發生於一八一二年至一八一五年的美英戰爭,或許能夠幫助人們判斷未來大陸武統台灣時,美國會如何反應。

第二次美英戰爭的起因
發生於一八一二年至一八一五年的美英戰爭,是美國獨立戰爭後美英之間的又一次戰爭,被稱作第二次獨立戰爭或第二次美英戰爭。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後,歐洲多個君主制國家建立了反法聯盟,英國與法國之間爆發了數次戰爭。雖然美國宣佈中立,英國仍然扣留了大量前往歐洲尤其是法國進行貿易的美國商船,英國並強迫那些出生在英國、但已加入美國籍的美國船員成為英國水手。這一切都激起了美國人的強烈不滿。
此外,美國人還認為英國挑動西北邊境地區的印第安部落攻擊美國居民,而英國統治下的加拿大也被認為是美國安全的威脅。隨著雙方矛盾的加劇和反英情緒的高漲,美國國會最終於一八一二年六月十八日對英國宣戰。

雙方實力相差懸殊
當時的英國是世界頭號超級強權,其殖民地遍佈全球。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工業革命使英國擁有強大的國力,尤其是擁有最強大的海軍,戰前控制了分隔歐洲和北美洲的北大西洋海域。
一八一二年之前的美國卻是一個誕生不久的弱小國家,偏居於北美一隅,除了新近購入的人煙稀少的路易士安那地區外,當時全部正式加入美國的十七個州均位於密西西比河以東的部分區域,基本以農業為主。此外,作為初生美國的主要組成部分的新英格蘭地區大多被親英的聯邦黨人所控制,不願向聯邦政府提供用於對英作戰的人員和資金,使美國對英國的實力差距進一步擴大。當時聯邦政府擁有的正規軍寥寥無幾,對英作戰主要依靠各州的民兵。好在戰爭開始時英國正忙於在歐洲對拿破崙作戰,使美國在戰爭初期並未居於下風。

火燒白宮
一八一四年四月反法聯盟擊敗法國後,拿破崙被迫退位,並於五月被流放,英國得以從歐洲調集軍力參加對美作戰,美國面對嚴峻考驗。
一八一四年八月十九日,逾兩千五百名英軍從馬里蘭州的海岸登陸向美國首都華盛頓進發,沿途有部分美國民兵試圖狙擊,但很快被擊潰。八月二十四日英軍進入華盛頓,美國政府被迫撤離,其中第一夫人多莉‧麥迪森是在英軍已經接近白宮的最後時刻撤離的。英軍隨後放火焚燒了國會山和白宮,大火燃燒了一天一夜,第二天被突然下起的大雨澆滅。英軍也因大雨撤退到了停在附近海面的戰艦上。
首都被佔領,白宮被焚燒,是美國歷史上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次,也說明當時美國的實力,與其戰爭對手英國有很大的差距。

美國國歌的誕生
第二次美英戰爭中發生過不少特別的事件,其中之一是美國現代國歌的誕生。
在攻佔華盛頓後不久,英軍轉而準備攻擊東北方的巴爾的摩。巴爾的摩五萬多民兵和居民聞訊後,修築了環形防禦工事嚴陣以待。九月的一天清晨,英國軍艦開始向扼守巴爾的摩港的麥克亨利堡壘炮擊,炮彈不斷在堡壘周圍爆炸。在堡壘上空,一面巨大的星條旗在硝煙瀰漫中迎風飄揚。
在英國軍艦上,一位年青的美國律師Francis Scott Key目睹了炮擊的全過程。Key從華盛頓來,帶了一些信件給英軍指揮官海軍上將Cockburn。一封信是美國總統麥迪森所寫,請求釋放被英軍俘虜、扣留在英國軍艦上的一名美國醫生。另一些信件來自被美國俘虜正在美國醫院治療的英軍傷患,其中一封信表示英軍傷患得到了很好的治療和照顧。
讀了Key帶來的信之後,Cockburn同意釋放美國醫生,但要求Key和醫生只能在進攻結束後才能離開,Key因此能夠站在敵人的軍艦上觀看敵軍向自己國家的陣地和國旗開火,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特別的體驗。Key尤其擔心飄揚在麥克亨利堡上空的星條旗被炮火擊倒。令人欣慰的是,星條旗雖然因不斷被彈片擊中而破損,卻全天屹立不倒,直到隱沒在夜色之中。
第二天清晨,英國軍艦繼續炮擊,炮彈如雨點般落下,美軍陣地硝煙四起。Key看到已經破損不堪的星條旗,仍然在麥克亨利堡上空高高飄揚。這一情景讓Key激動不已,當即寫下了一首長長的讚美詩。這首讚美詩配上音樂後,於一九三一年被美國國會確定為國歌。
曾幾何時,大英帝國以為依靠自己的大炮巨艦,就可以輕易讓一個民族屈服。但在美國人民的英勇抵抗面前,那種企圖遭到了破滅。為了捍衛自由而浴血奮戰的精神,表現在各地參戰的美國軍人、民兵和普通民眾身上,使得英國雖有強大實力,卻看不到取勝的希望,不得不通過談判結束了戰爭,解除了對美國的海上封鎖。
第二次美英戰爭奠定了美國作為一個統一國家的精神基礎,美國民眾有了空前高漲的愛國熱情和前所未有的國家認同。美國走向世界強權的歷程,就此起步。

以史為鑒 可以知未來
一八一二年的美國是一個誕生不久的弱小農業國,成立僅二十多年的聯邦政府手中沒有多少軍隊和資金可供調用,對英作戰主要依靠各州民兵和各地自發參加進來的民眾。即使如此,當美國感到自身安全和自由遭到嚴重威脅時,仍然不惜主動向當時的頭號強權英國宣戰。
兩百年後的今天,美國自己變成了世界頭號強權,有著無可比擬的強大軍力。當安全和自由再度遭遇嚴重威脅時,美國是選擇退縮還是出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第二次美英戰爭中另一件特別的事件是,作為當時美國主要政黨之一的聯邦黨,因為親英反戰,戰後在美國政壇永遠地消失了。有此前車之鑒,相信今天的美國共和、民主兩黨,誰也不願意在未來重蹈此覆轍。
只要中國大陸未來能持續朝繁榮、文明的方向發展,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就始終存在。而任何進行武統的嘗試,都可能使台灣從中國永久分裂出去。

來源轉自:
【2017年2月號 爭鳴 總472期 (大陸)王律文】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時評:2016政治倒退,2017經濟衰退?

二○一六年,世界發生了許多「黑天鵝事件」,諸如: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普京與埃爾多安意外和解──進而俄羅斯、土耳其、伊朗三國取代美國、歐洲成為敘利亞戰局的主導者,菲律賓政府從南海排頭兵變為「首席和事佬」──幾乎一夜之間從親美反華轉為親華疏美。這些事件真實的後果、長遠的效應,將在二○一七年及以後的歲月裡逐漸展開。衝突的種子正在發芽,變局的能量正在積聚,轉折的苗頭已經顯現。毫無疑問,二○一七年注定是不平凡、不平靜的一年。
在中東、歐洲、美國發生一波波「變」、「亂」之際,一些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和中共官方媒體禁不住洋洋得意,喜形於色,一副「天下大亂,亂了敵人」的嘴臉,「中國或成最大贏家」成了他們的口頭禪。但是,在政治相互影響、經濟彼此交融的當今世界,一切隔岸觀火、幸災樂禍的言論和情緒都是靠不住的。
其實,二○一六年的中國同樣處於「變」「亂」之中:經濟持續減速,「L型」尚未見底;資金加速外流,外匯儲備銳減;房價泡沫繼續膨脹,股市一度瀕臨崩盤;政局持續緊繃,官場人人自危;數十位維權律師受審並「電視認罪」;數萬名退伍老兵集體上訪、進京「鬧事」;烏坎維權領袖被秋後算賬;雷洋離奇死亡事件觸及中產階級最敏感神經;涉外NGO被打入另冊,互聯網監控與封鎖升級;《炎黃春秋》、共識網遭強行關閉,公民言論空間更趨窄小;銅鑼灣書商事件持續發酵,香港議員宣誓風波引發人大「釋法」,陸港政治關係與兩地人民感情進一步惡化;「九二共識」成為歷史名詞,台海兩岸官方溝通機制被大陸單方面凍結,兩岸關係「現狀」由冷和平轉向新冷戰。
簡而言之,二○一六年是中國大踏步倒退的一年:政治在倒退,經濟在倒退,人權在倒退,法治在倒退,外交在倒退,兩岸三地的關係在倒退,就連自我感覺良好的、「永遠在路上」的反腐敗、「打老虎」其實也在倒退──不僅「老虎」越打越小了,反腐敗的目標對象也越來越與權力鬥爭的目標對象趨同了。
而要說到二○一六年中國最大的倒退,還得說是中共政治體制的倒退。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六中全會上自封「核心」,成為名副其實的新一代獨裁者,「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領袖」的斯大林─毛澤東式黨國獨裁政體,在文革五十周年、毛死四十周年之時重新粉墨登場,成為民主化、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中共體制新正統,而行之有年的所謂「集體領導」原則在中共最高層被束之高閣。此舉使得中國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黯然失色。這一趨向於新毛化、新極權化、新文革化的政治體制倒退,是二○一六年中國所有倒退之中最令人心寒的倒退。與此倒退相比,歐美各國由民粹民族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極右翼思潮所引發的大選、公投之「變」與「亂」,也就相形見絀了。
習近平封「核心」,「習家軍」走上前台、紛紛晉升疆臣樞吏,這些動作都為著一個共同的目的:在二○一七年中共十九大上組建一個具有「四個意識」的「絕對忠誠」的新中央、新政治局、新常委會,輔佐強人習近平邁入第二個任期,為未來五年以至十五年的中國政治走向和高層權力分配提前謀篇佈局。因此,二○一七年的中共高層政治畫面必定看點多多、熱點頻頻、高潮迭起。十九大究竟會出現哪些高層新面孔,會有哪些「野心家、陰謀家」被踢出局,會產生哪些黨章上、政策上、制度上、理論上或「提法」上的新修改、新變化,迄今為止,黑幕仍未撕開,暗戰仍在進行,結局尚未明瞭。
這就意味著,在中國,二○一七年首先是一個權力高度敏感的年份。中共政治的一般規律是,在黨代會召開的年份裡,像毛澤東、鄧小平這樣的獨裁者,為了擴大權力,往往會對內外挑戰採取過激的攻擊性行為,而華國鋒、胡錦濤這樣的弱勢領袖為了維護黨的團結和領袖個人的面子,寧願得過且過、息事寧人。習近平作為新科獨裁者,更有可能對真實的或想像中的對其權力的威脅作出預防性或報復性的過度反應。
其次,二○一七年將是中美台三角關係極其脆弱敏感的年份。台灣再度政黨輪替之後,海峽兩岸一邊是不可能承認「九二共識」的蔡英文政府,另一邊是不可能放棄「一中原則」的習近平當局,雙方很難找得到可以相互對接的主權立場和可以彼此對談的共同話語。習近平既然早就放出了「地動山搖」的狠話,二○一七年經濟窮台、外交困台、軍事懾台的對台政策方案或將隨時推出,兩岸有極大的可能重新走回政治對抗、軍事對峙的老路上去。而特朗普政府如果按其在推特上所預報過的那樣,推出任何傾向於改變「一中政策」或使「一中政策」籌碼化的對台新政策,將使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陷入三十七年來前所未有的困境。
但是,除了十九大的權力分配和中美台之間「一個中國」的陷阱議題之外,二○一七年最複雜、最困難的問題,對習近平當局執政能力最大的考驗,卻是說起來不敏感、看起來不脆弱的經濟問題。
經過了二三十年超過兩位數的高速經濟增長,中共當局早已產生了一種對經濟增長的慣性依賴。中共統治的正當性,大半要靠「GDP合法性」來支撐;中國的大國地位,中國領導人在世界舞台上的面子、尊榮,也多半要靠大筆訂單、大額經援等「大撒幣」手段來獲取。與此同時,中共當局產生了一種慣性思維:認為經濟增長唾手可得,是「中國模式」題中應有之義;也產生了一種暴發戶式的盲目自信:認為凡是能用人民幣擺平的矛盾,都是人民內部矛盾;凡是能用錢解決的國際問題,都不是真正的問題。基於這樣的慣性思維和盲目自信,習近平上台以來,放棄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鄧小平路線,而以政治集權、官場整肅為中心工作。也沒有把經濟改革當回事,而是粗暴干預股市、房市、匯市,「三去一降一補」、「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流於形式,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一帶一路」進展緩慢,代價巨大,輸出產能的效果卻不顯著。但是,中國以低人權、低環保、低法治、低道德和高杠杆、高泡沫為代價的高速GDP增長已經到了不痛加改革便難以為繼的地步。即使站在中共的立場上來看,當今之計,「核心」可以晚點再當,「中國夢」可以慢慢去做,但為挽救統治合法性,挽救三十七年改革開放的成果不毀於一旦,經濟改革必須馬上進行,已經耽誤不起。這一兩年不出事只是僥倖,出大事、出全局性經濟金融危機的風險已迫在眉睫。而一旦中國經濟出了大事,「核心」也罷,「中國夢」也罷,全都等於零。
屋漏偏逢連夜雨,正當中國經濟形勢搖擺不定、岌岌可危的時候,特朗普任命了三位對華貿易鷹派人物出任美國新政府貿易部門要職。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為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為商務部長,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E Lighthizer)為美國貿易代表。這三人都認為中國操縱匯率、傾銷商品、侵犯知識產權,美國是對華貿易的最大受害國;他們都主張用「公平貿易」取代自由貿易,用「美國優先」的經濟民族主義取代要素自由流動的經濟自由主義。特朗普政府已經拉開了對華貿易戰的架勢,一場惡戰勢在必行。中共當局原本認為,在中美之間,台灣問題最敏感,人權問題最鬧心,達賴喇嘛不能談,中國最不怕和美國談的就是貿易問題,這是大錯特錯。中國經濟危如纍卵,若貿易戰引爆人民幣資產泡沫破裂,造成普遍的恐慌和經濟崩潰,中國版金融危機一旦爆發,那就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是中國經濟體系的滅頂之災。

來源轉自:
【2017年2月號 爭鳴 總472期】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中共突棄梁振英 中美角力成戰場

《成報》一直報道中共放棄梁振英,甚至把其背後的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打成是「亂港四人幫」。由於缺乏進一步的佐證,各界都對《成報》這些消息將信將疑,而且西環與梁振英全力反撲,土共陣營上下都以為梁振英九成九連任,因此星期五梁振英突然以「照顧家人」為理由棄選,全香港都感到極之突然。
強調中共本質時不忽視其手腕
外界一直對《成報》為習近平「開脫」,即對香港強硬的立場以至種種倒行逆施,說成是和習近平無關,相信只是中共權鬥的一部份,以至認為這是為中共某些派系造勢;然而當事實擺在眼前,即原本土共深信「九成九」可連任的梁振英居然被中共勸退,甚至無法「入閘」時,以往對中共的權鬥解讀,必須重新審視。一些中國問題專家指,自鄧小平以來,中共對香港的本質就是強硬,無論是當年二○○三年七月一日的七一大遊行,以至二○一四年的「八三一」決定,都清楚看出中共根本沒有誠意去兌現《基本法》給香港雙普選的承諾;因此無論中共是誰掌權,都不會對香港政策有根本的改變。
這點所謂「終極」或本質的「不變」,實際上忽視了執行手腕,以至香港退化的速度。的確有中共一日,香港人不用幻想香港有真正的民主或者雙普選,更不用幻想香港人可以真正當家作主,為香港人的命運自決,甚至搞港獨。但事實上,香港急劇退化成為和中國大陸沒有分別的城市,對中共而言,卻未見其利先見其害。以往香港對中國的角色,就是所謂中國「文明的窗戶」,當中共不守約以至從不守法的作風,令大陸臭名遠播之時,香港作為法治社會,以西方世界能夠接受的規則,對中國要在經濟繼續發展而言,例如人民幣的開放問題上,尤關緊要。梁振英上台以來的強硬作風,以至「寧左勿右」,搞「香港版文革」等的做法,在奧巴馬對中國軟弱的時刻,或者西方以至亞太各國,只能夠「敢怒不敢言」;但當奧馬巴退下換來一個不按理性出牌的特朗普時,在香港問題上繼續自尋煩惱,則只會令西方輿論一面倒的同情,甚至形成對中國的完全包圍網,令中國的全盤外交有崩盤的危機。

香港年輕一代的「台灣牌」
事實上自民進黨「四大天王」退下,蔡英文以至一批更年輕與西化的班底接掌民進黨,贏出選舉以來,台灣民進黨對香港政策的改變,至為明顯;十幾年前台灣民進黨幾乎完全不理解香港,或對香港民主派的認識,都是主張「一個中國」的民主黨、支聯會等的「統一」派系;近年由於CEPA(台版的CEPA),民進黨訝然發現,香港幾年前就已經發生過所有他們擔心的事;主張港獨的「青年新政」在香港孤立無援,在台灣卻成為了頭版關心的「盟友」,香港年輕一代的「台灣牌」,未必能夠影響到中共對港的格局,卻更促進了台灣特別是年輕一代反中共的分離決心。中共對香港愈硬,台灣就愈被迫離,自五月份蔡英文上台以來,中共對台灣的全方位打壓,例如減少大陸遊客數字,不但沒有起到預期「餓死台灣」的作用,反而令國際旅台人數創新高,台灣經濟更自馬英九下台以來,出了「景氣」的正面指數。在今日互聯網的年代,中共官員在香港的惡形惡相,得到如今學識玩網絡戰、傳媒心理戰的民進黨大篇幅報道,「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幾近成為了台灣綠營的「王牌」。中共口說不緊張台灣問題,說香港問題對台灣不重要,這不但是自欺欺人,更是掩飾其外交全部破局的遮醜布。
然而中國外交部更大的錯誤,是在美國總統選舉之中竟動員美國的「華僑」為特朗普助選,他們以為相對於關注中國人權問題的希拉莉,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理論上較易和中國「交易」,而且還欺其不懂政治。
他們忘記了一個最大的問題──中共以往對歐美各國的最大法寶,就是以其政治獻金、投資等收買外國的政要權貴以至大商家,因此政治人物往往為了金錢問題,不敢開罪中國。如今特朗普卻有一最大優勢──他本身就是錢花不光的富豪,比起其他要擔心錢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如今最關心的就是要穩固其政治地位,以至在歷史留名。在美國各種問題上,共和、民主兩黨(除奧馬巴外)最一致的,或者是對中國強硬的立場。因此對目前急於表現的特朗普來說,有甚麼「假想敵」比起中國更適合呢?

破壞一國兩制令中國被孤立
不按理出牌的特朗普,不但打破台美斷交以來四十幾年的慣例,接聽台灣總統蔡英文親自打出的賀電,近日更不斷批判中國,甚至威脅中國如不在貿易條約上低頭,則美國可重新檢討「一個中國」政策。幾十年來,西方傳統政治人物只受到中國的恐嚇,如今恐嚇卻反過來落在中國頭上。中國對此不但極低調,甚至在台美通電話問題上,只敢攻擊蔡英文,卻不敢對特朗普開炮,可見中國如今在此問題上的被動是前所未有。
美國自一九九二年通過《美國──香港政策法》,如今中共在香港面臨的一個基本問題,就是「強硬」政策對中國真的有利嗎?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以至粗暴踐踏《基本法》,甚至近日在新加坡裝甲車問題上等等,中共「橫挑強鄰」,而且是幾乎所有區域內的國家,究竟對中國有甚麼好處?相比於無法干預的台灣,香港操控在中共的手中。
中共如果在香港繼續施以高壓,那麼美國的一眾關心香港的議員,將更加有藉口要守緊香港政策。因此對中共而言,擱置爭議,減少爭拗,才是中國最大的國家利益所在。如今問題的關鍵,就是中共高層有否這種視野與胸襟,能理解真正的一國兩制,才是對中國最有利的做法。破壞香港的兩制,除了那些打算以權謀私的貪官,只會令中國更被孤立包圍。問題是,究竟習近平有沒有這樣的視野?即使有,能否動搖到這幾年扶梁振英上台的勢力?

來源轉自:
【2016年12月號 動向總376期 林 忌】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中國何德何能領導世界?──毛、鄧、習的國際戰略變異


何德何能領導世界?
從白邦瑞的「百年馬拉松」說起
熟讀中國歷史、熟知中國政情、講一口流利中國話的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曾經是基辛格、拉姆斯菲爾德所倚重的中國問題專家,從尼克松政府以來一直擔任美國政府對華戰略顧問,現在他又成了特朗普總統主要的中國事務顧問。
白邦瑞對共產黨中國的認知與態度經歷過一場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他曾經是最熱烈的「熊貓擁抱者」,是基辛格聯中反蘇戰略最早的設計者,一度強烈主張美中軍事結盟;九十年代幡然悔悟,痛感美國人過於老實厚道,「人善被人欺」,被中共的偽善言詞所迷惑而認敵作友,此後變成了最激進的對華戰略鷹派、「中國威脅論」者,轉而主張聯俄反中、扶台抑中。
兩年前,白邦瑞寫過一本《百年馬拉松:中國取代美國稱霸世界的秘密策略》的書。這是一本典型的「陰謀論」作品(白氏所謂「秘密戰略」即是中國所謂「陰謀」),大量引用了中共軍方鷹派人物的言論作為立論依據。白邦瑞認為美國學術界、外交界「嚴重低估了中國鷹派的影響力」,事實上,習近平的「中國夢」便來源於中共軍方鷹派、陸軍上校劉明福的著作《中國夢》。白邦瑞說,從毛澤東、鄧小平到習近平,中共一直在欺騙美國、忽悠美國,「誤導和操縱美國的決策者」,以便從美中合作中獲得美國政府慷慨無私的扶持和幫助,廉價取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戰略利益,但中共從骨子裡對美國和西方價值的反感、對美國實力和美國制度的敵意與仇恨從未改變,戰勝美國、取代美國而統治世界的陰謀亦從未改變。他還說,鄧小平的「韜光養晦」就是春秋戰國時代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現代版。
某種意義上,白邦瑞的判斷是正確的。毛澤東的「東風壓倒西風」、「超英趕美」、「反帝反修」,周恩來、華國鋒、鄧小平的「四個現代化」、「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習近平的「兩個一百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僅在時序上具有連續性,在政治涵義上也具有針對美國和西方的意味分明的意識形態對壘性以至戰略攻擊性意圖。這就使得毛的「不稱霸」、鄧的「不當頭」、習的「不衝突、不對抗」顯出心口不一、表裡不一的偽善性和欺騙性。但是,說中共政府從一九四九年起便確立了一項持之以恆、一以貫之的取美國而代之「領導世界」的「百年馬拉松」「秘密戰略」,卻也未免高估了中共的政治確定性和戰略定力。

從毛到鄧的國際戰略轉向
不錯,毛澤東做過「世界領袖」的春秋大夢。斯大林死後,毛對赫魯曉夫的「革命經驗」和領導能力頗為不屑,以為機會來臨、天降大任,欲以「馬、恩、列、斯、毛」排名次序取代「馬、恩、列、斯、赫」的共產正統,要與赫魯曉夫爭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把交椅。但毛的心裡很清楚,以中國的經濟與軍事實力,決不可能領導世界。何況毛的「世界觀」裡永遠只存在一個鬥爭和對立的分裂世界,所謂「世界領袖」也只是領導「革命的世界」反對「反革命的世界」而已。一九五七年毛澤東訪蘇發表了不怕核戰爭、不怕中國死一半人的空前好戰言論,同時大談特談國際共運「以誰為首」的假想議題。但毛也略帶調侃地承認:「我們中國是為不了首的,沒有這個資本。……我們在人口上是個大國,在經濟上是個小國。我們半個衛星都沒有拋上去。這樣為首就很困難,召集會議人家不聽。」言外之意是,等中國大煉了鋼鐵、放了衛星、造了原子彈,「以誰為首」的問題就得重新說道說道了。所以,大躍進「超英趕美」只是個噱頭,「超德(東德)趕蘇」才是目標。中蘇交惡之前毛的國際戰略目標與其說是中國要領導世界,不如說是毛澤東試圖領導赫魯曉夫。毛的個人野心,無非是要給蘇聯在意識形態上和國際戰略上下指導棋,借助蘇聯的軍事實力、犧牲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去給美國搗亂、給世界添堵,促成天下大亂、「世界革命」。
等到中蘇分裂、毛澤東成為國際共運的孤家寡人,只能靠中國人民的民脂民膏所點燃的「歐洲明燈」阿爾巴尼亞和亞非拉毛派共產黨(即「共產黨(馬列)」)以維護「世界革命」的虛名,偌大中國的國力和民生被迅速起飛的周邊各國拉開差距,毛如白邦瑞一樣也曾幡然悔悟,意識到中共除了「革命」一事無成,乾脆破罐子破摔,宣佈「中國永遠屬於第三世界」。與尼克松見面時,毛伸出大拇指對著尼克松,然後用小指頭對著自己說,「你們是這個,我們是這個,因為我們沒有原子彈(那時中國早就有了原子彈和氫彈)」。尼克松曲意恭維毛說:「主席的著作推動了一個民族,改變了整個世界。」毛回答道:「我沒有能夠改變世界,只是改變了北京郊區的幾個地方。」迷信「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歪理邪說的毛澤東終其一生沒弄明白一個居於世界領導地位的大國除了敢於殺人、不怕死人之外還需要些什麼東西。
平心而論,鄧小平所確定的友日和美、靠攏西方、對外開放的發展策略和「韜光養晦」的國際戰略,並不完全如白邦瑞所言是對美國的欺騙和忽悠。比起毛澤東爭當社會主義陣營領袖、發動「世界革命」的春秋大夢,鄧小平基於實用主義的「韜光養晦」戰略的確包含有對美國和西方世界減少鋒芒、表達親善的內涵。鄧甚至一度有過傾慕西方的姿態。鄧出訪東南亞時曾頗為真誠地大發感慨:跟在美國後面的國家都發展起來了,跟在蘇聯和中國後面的國家都出問題了。鄧也曾勸過欲效仿中國走「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某非洲小國獨裁者打消這一念頭。這說明鄧小平深知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是將錯就錯、迂迴進取的落後制度和扭曲模式,其所開創的「一黨專制政治+權貴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在世界上毫無推廣利用的價值。雖然韜光養晦的本意是暫時隱忍、將來迸發,亦可解釋為國弱時臥薪嘗膽、國強時報仇雪恨,但鄧小平並沒有想得那麼遙遠。事實上,鄧無意於謀求世界領導地位,蘇聯解體之際,鄧對江澤民、楊尚昆、李鵬說,「別人的事情少管」,「做好一件事,我們自己的事」,「千萬不要當頭,這是一個根本國策。這個頭我們也當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夠。當了絕無好處,許多主動都失掉了」。
當然,對於美國和西方,鄧小平所親善、所傾慕者,只是其雄厚的資本、先進的科技、完善的企業管理經驗,而對「西化」的實質內容──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憲政的西方價值和西方式制度──則極力排拒,且嗤之以鼻。但大體而言,鄧小平及其政策繼承人江澤民、胡錦濤並沒有制定或者執行一套取代美國而領導世界的「秘密戰略」,有的只是搭美國的便車、佔西方的便宜、鑽現存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空子、得全球化的好處,以便夯實自己一黨專政的執政基礎,即所謂「悶聲發大財」(江澤民語)的實利主義哲學。這基本上是一種投機鑽營者而非體系領導者、攪局漁利者而非秩序顛覆者的國際角色與作派。某種程度上,鄧、江、胡希望「與國際規則接軌」,希望被美國和西方各國接受為國際社會的主流成員而非現行國際秩序的邊緣人和破壞者,這一願望是真誠的。只是,中共當局絕不願意為此而在自由、人權、民主、法治方面向國際準則有所讓步,即使有朝一日「領導世界」,這樣的讓步也絕不可能。

習近平的中國能夠領導世界嗎
習近平上台的時候,中國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第二經濟大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已是世界第一)、第三軍事大國。在全球一百九十多個國家中,中國是一百二十多個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但按人均水平計算,中國剛剛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一個更加嚴酷的事實是:中國這個新「崛起」的經濟巨人仍然是人權和法治的侏儒,中華大地仍然是自由的禁地、民主的荒漠。
不過,雖然中國的科技實力、創新能力和軍事實力與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尚不能相提並論,但如果中國近三十年來的發展勢頭得以延續,毫無疑問,中國將是本世紀內最有可能挑戰美國世界領導地位的國家。這一前景令世人普遍不安,不僅是中國的鄰國感到惶恐,兩岸三地的中國人也大都沒有什麼「光榮與自豪」的氣象,而是感到莫名的緊張與困惑:如果中國成為世界政經體制的主導性大國,如果中國政府把中共當局對大陸人民的壓榨和欺凌推廣到香港、台灣進而輻射到全世界,豈非世界之恥、天下之禍?二十年前,當中共半心半意宣稱「與國際接軌」,曾經給中國帶來了些許進步與繁榮,二十年後,若國際社會在中國強權的壓力之下倡行「與中共接軌」,豈非一副天下大亂的末日景象?
習近平是否有「領導世界」的野心?所謂「崛起」、「復興」、「中國夢」,是否意味著向美國、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發起全面衝擊?人們已經看到:「不爭論」收起來了,「意識形態工作極端重要」抬出來了;「辦好自己的事情」收起來了,「一帶一路」走出去了;「少管別人的事情」收起來了,「世界治理」、「人類命運共同體」抬出來了;「與國際接軌」收起來了,「中國聲音」、「中國方案」端出來了;「韜光養晦」收起來了,「核心利益」越來越廣闊了,「亮劍」的姿態越來越高調了;「和平統一」也快要收起來了,「武力收復」的鼓噪聲越來越強勁了。習近平的執政風格讓人產生一種強烈的觀感:友日和美、以西方為師、向資本主義制度求救的鄧小平改革開放時代已成歷史,以新興強權自命的習近平時代已經到來,而這個新時代,與爭當「世界領袖」、支援「世界革命」的毛澤東時代初期有著形式上驚人的相似之處。
習近平比他所有的前任都更熱衷於參加各種國際峰會,從上合組織、金磚五國到APEC、G20,從博鼇論壇、達沃斯年會到聯合國大會,他都親身與會;為主辦APEC、G20,不惜勞民傷財、大興土木;習也比他所有的前任都更熱衷於國際事務和「大國外交」,上台四年已遍訪五大洲,去過除日本之外的各主要大國,地球村裡到處留下中國元首「大撒幣」的身影。習近平對自己的國際形象和所受到的外交禮遇有一種近乎病態的偏愛,唯一能蓋過習國際風頭的大國領袖,只有美國總統,習欲在國際舞台上所比照、所爭寵的對象,也是美國總統。種種跡象表明,習近平確有與美國爭雄、改造國際格局、參與「世界治理」、建立紅色帝國的政治宏圖。和毛澤東當年講「中國是為不了首的」意味著正謀求「為首」一樣,習近平講「中美兩國不衝突、不對抗」、「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意味著他正在將中國帶入與美國衝突、對抗的修昔底德陷阱邊緣。對中國國運而言,這絕非善途。

特朗普與習近平交接棒?
當習近平對美國的領導地位和國際角色心懷覬覦之際,美國新總統特朗普卻對美國所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及其所擔負的超級大國責任表示反感、厭倦和憤懣,認為它們正是「美國不再偉大」的重要原因。習近平在瑞士達沃斯發表了維護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批評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的飽含「正能量」的「中國方案」,特朗普則在美國發動了一場大張旗鼓以「美國優先」、「買美國貨、僱美國人」為口號的貿易保護主義和經濟民粹主義運動,試圖從束縛美國、「傷害美國」的全球化與多邊經貿體系中脫身。
習特對立的這一幕是對當今世界局勢的一個意味深長的反諷:在國內最反對自由、在國際上最不遵守規則的大國的獨裁者居然成了國際自由經濟體系的捍衛者,而作為現行國際秩序締造者、保證者和全球化運動發動者的超級大國的新總統,卻成了國際貿易秩序的「革命」者。「變」「亂」如此,這個世界將往何處去?
一月二十三日,中國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張軍表示,若國際社會有需要,中國願意從美國手中「接棒」擔任世界領導者角色。他說,「若中國被要求扮演領袖角色,那麼中國會承擔其責任」。這番大言不慚的表態與張司長的身份明顯不符,他是在替習主席向國際社會傳話並試探外界反應。習近平不願意背上白邦瑞們中美爭霸、取而代之的指責,他要把「世界領袖」的權力轉移當成一場「禪讓」,以「萬國懇請,天朝俯就」的方式「登基」。然而,中國何德何能領導世界?

來源轉自:
【2017年2月號 動向 總377期(大陸)楊 光】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