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

民族主義的魔笛 中共能奏多久?


中共因不滿薩德系統(圖),祭出「限韓令」,韓國則把市場轉向其他國家,學者認為,中共煽動民族主義威脅鄰國的做法,效果越來越有限。(AFP)
文/記者郭曜榮、莊麗存
韓國因部署美國薩德飛彈防禦系統(THAAD),引發中國大陸強烈不滿,祭出「限韓令」,對百貨、觀光、流行文化等產業發動抵制,韓國則把目標轉向歐美、東南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希望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學者認為,中共煽動民族主義威脅鄰國的做法,對外和對內的效果越來越有限,尤其中國內部究竟有多少人自願聽隨共產黨的笛聲起舞,令人懷疑。
清大社會所副教授兼所長陳明祺表示,薩德屬於防衛性武器,攻擊性的威脅較低(無法攜帶核武彈頭),而其雷達偵蒐能力在日本與台灣早就有類似系統具備,不太了解中國大陸在什麼樣的考量下,把反薩德的力度提升得這麼高,但中方如火如荼地展開後,薩德還是進駐韓國了,甚至韓國還到世界貿易組織(WTO)告狀,在韓國內部並未發揮中方原本預期的嚇阻效果,反而形成騎虎難下的局面。

脅迫性經濟外交 不符大國風範
他指出,中共一直以來透過脅迫性的經濟外交,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周邊國家身上的做法,已讓鄰國感到警惕,尤其是韓國的態度轉變很大,前總統朴槿惠當年不顧美國反對,赴北京參加閱兵,是少數出席的外國領袖。「但因中共的小老弟北韓不受節制,不斷飛彈試射,韓國面對的威脅是非常真實的」,陳明祺說,中共對韓部署薩德各種各樣的刁難,不見得對自己有利,「韓國人一旦挺過去,這種脅迫性外交的效果會越來越低。」
除了對鄰國的影響,中共的作為對國內也會有副作用,陳明祺談到,中共一直在情感面鼓動民族主義,想要鞏固政權,但實際上受害的是中國人民,例如樂天倒了、韓流沒了,其實是剝奪了民眾的選擇,若反覆操作幾次效果不佳,中共的合法性將受到傷害,「人民以後是不是還會聽從黨的笛聲起舞,不無疑慮。」
陳明祺指出,中共的合法性來源於經濟和民族主義,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它便越往民族主義靠攏,挑起外部的矛盾,滿足中國人對於大國的想像,來鞏固國內的政權。不過,身為世界的大國,中共使用的手段卻沒有大國的風範,陳明祺說,自己手下的小弟(北韓)去威脅別人,中共不知是放縱或教唆,或是無力阻止,它採取的方式卻是逼使韓國不能有適當的武器來防衛自己,「這是一個全球領袖做的事情嗎?誰會相信你要領導全球化的企圖跟可信度呢?」

不想穿小鞋 習會持續清洗敵對派
不過,陳明祺也說,還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政敵煽動民族主義,故意挑戰習近平十九大的接班布局,讓他騎虎難下,尤其從前陣子肖建華事件觀察,中共前黨魁江澤民派系尚未銷聲匿跡,若抵制韓國的這些行動是由江派發動的話,有可能是想迫使習近平做出回應,但自由度上受到限制,會讓他難堪,這也是有可能的。
國家政策基金會國家安全組高級助理研究員揭仲分析,為了鞏固權力,習近平還是會繼續進行江派的清洗,習目前的國際情勢處境比當年蔣介石面對美日等國斷交還嚴峻,在清洗江派人馬之際,一方面是為了讓人民看到政府的監督、清除官宦系統,維持內部穩定,其實中共的內部問題比外面想像還嚴重。
有分析指出,對習近平而言,「十九大」是權力鞏固的重要關鍵,因此就算是江派煽動民族主義搗亂,習仍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讓內部壓力宣洩出去,但不能太過火。健行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顏建發表示,習近平會有所權衡,中國民間對韓國已經開始採取抵制,沒有制裁也不行,可是時間不會太久,「因為會分層次,像對美國比較軟,會做一些調整,因為希望十九大能夠讓內部穩定,不可能啟動太大的制裁。」

來源轉自:
【2017年04月05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中聯辦操控選舉 證據密集曝光

(建制派揭特首戰黑幕 廉署拘立法會種票72人)
林怡報道 2017年04月05日
特首選舉塵埃落定後,建制陣營和執法機關連日揭露香港選舉遭干預的黑幕。廉政公署前日公佈拘捕72人涉嫌在去年立法會資訊科技功能界別選舉中「種票」,是近年針對選舉舞弊的最大規模執法行動。特首參選人葉劉淑儀的選舉團隊智囊,也在前日曝光中聯辦和中共江派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操控特首選舉的種種手法。有立法會議員指,中聯辦對香港選舉的操控,已從「無形之手」惡化成「有力之手」,嚴重破壞一國兩制,讓港人認清中共是香港民主發展的最大障礙。
今年是中共接管香港20周年。20年來,香港經歷過五屆行政長官選舉、七屆立法會選舉、五屆區議會選舉,當中不斷曝光出來自中共的干預,尤其以近幾年的選舉更甚。
前日(4月3日),廉政公署公佈一次針對種票的最大規模執法行動,指有人涉在去年的立法會資訊科技功能界別選舉中作出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的舞弊行為,在上周二(3月28日)展開為期3日、代號「雪豹」的行動。行動中共拘捕72人,當中包括4名中間人。據報被捕人士介乎18至67歲,身份包括學生、文員、司機及家庭主婦等,大部份人有在去年9月4日立法會選舉中投票,並收取數百至1,000元報酬。
廉署拘72人涉立會種票
去年,選舉事務處公佈立法會地區直選的登記選民約有377萬人,較去年新增7.5萬人。28個傳統功能組別一直被視為建制派種票陣地。當中資訊科技界選民數目較上屆激增一倍至12,046人。當時競逐連任的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9月曾到廉署舉報懷疑種票個案,指今屆發現有中聯辦或北京政協直接出手,寫信感謝有人號召鄉親父老加入IT學會,較以往升級。而其對手、報稱獨立的楊全盛,報道指與中聯辦關係密切,成立業界組織時獲中聯辦官員到場支持。
除了資訊科技界,其它界別也出現選民增加的情況,例如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選民人數增加14%、會計界臨時選民數目升3%。另外,這屆立法會選舉也發生自由黨新界西立法會參選人周永勤被北京人士和中聯辦威脅逼退等舞弊事件(見表)。

議員:只拍蒼蠅 未抓大老虎
經歷多次選舉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歡迎廉署的行動,不過認為行動的力度和寬度不夠,因過往這類投訴數不勝數,尤其過往在地區選舉更為嚴重,「為何地區選舉則藉藉無聞?」
過往也多次發生嚴重選舉種票舞弊事件,他擔心廉署即使今次高調行動,也抓不到背後的「大老虎」,「只是拍蒼蠅」。而且過往參與種票人士皆不敢說出幕後指使者,他質疑背後「誰那麼大勢力?為何怕成那樣?」
尹兆堅說,在涉及區議會選舉的案件中,他親眼見識過「一些同鄉會帶隊到法院,跟鄉里說『不要講』。背後是誰在操盤?背後的黑手是從未被披露過、沒抓過。每次都是找前線被人指使犯案的小市民祭旗。」
他強調幕後黑手一日不揪出來,種票行為不會停止,「我不知廉署面對甚麼技術困難,是否這麼多年抓到的人都不肯講,或是到了那個關鍵就『行人止步』,或是有些人我們在香港無法處理的。」

葉劉競選智囊 斥中聯辦操控選舉
在廉署公佈大搜捕行動前一天,特首參選人葉劉淑儀競選辦總新聞主任彭仕敦(Mark Pinkstone),也公開揭露中聯辦對上月特首選舉的操控,引起香港各界關注。
曾擔任政府總部新聞組新聞主任和海外公共關係組主管的彭仕敦,周日(4月2日)在一英文網媒爆料指,去年年中,中共已經「欽點(anoint)」時任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接替特首梁振英,其後中聯辦即接手操控這場選舉。彭仕敦指葉劉淑儀有豐富行政經驗及完整政綱,對林鄭的威脅最大,因此葉太是被淘汰的首選。中聯辦及相關機構曾致電給所有選委,要求他們不提名葉劉淑儀,並提名林鄭月娥。
彭仕敦引述報道指中共江派常委張德江2月在深圳會見李嘉誠父子、要求他們轉投林鄭月娥;又說幾乎每個選舉前的周末,北京官員、中聯辦及選委都會在深圳會面,討論特首選舉進展。指今次選舉的規則已變成一場「鬧劇(a farce)」,他批評中聯辦操控選舉,明顯違反基本法第22條,即中央駐港機構不得干預香港事務。

葉劉淑儀競選辦總新聞主任彭仕敦(Mark Pinkstone)( 右)揭露中聯辦操控特首選舉。(Now TV 截圖)
「廉署是否夠膽抓張曉明?」
尹兆堅指,今年特首選舉已非受「無形之手」干預,而是「有力之手」——中聯辦毫不避諱地現形,近日新民黨葉劉淑儀及田北辰都公開證實;而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僅稱沒有要求中聯辦拉票,但沒有否認中聯辦為她拉票的事實
他指,中聯辦對選舉的干預不但違反選舉舞弊條例,也違反基本法22條,「一定是違法的」,但質疑廉署是否夠膽抓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事實上有選委都投訴遭人威逼利誘,包括如你不跟隊要驗指模。」過往在建制派內也廣為流傳,不跟隊會影響在大陸的生意。「情況在過去20年越來越嚴重,不但沒有人制止,現在還地面化,擺明車馬,你奈我何。在地區選舉也是如此,直接有副部長下來指揮。」

港府淪第二支管治隊伍
尹兆堅指97後, 20年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無一樣實現,「林鄭月娥是香港人,但是否她治港?還是背後哪個管治集團?」他說之前早已傳出中共在港成立第二支管治隊伍,現在則是「香港政府變成第二支,第一支是中聯辦」。
曾任廉政公署調查主任的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表示,從廉署的調查看到種票行為相當有組織;而從葉劉競選團隊成員披露的事實都可看到中共對香港選舉的干預,「從特首選舉、立法會、區議會,甚至最低層的屋苑選舉、社團選舉,它都盡量插人進去。」尤其是今次特首選舉,中聯辦的干預更是赤裸裸,香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已逐漸被侵蝕。
公民黨主席梁家傑指,廉署今次行動至少令市民對已經不公義的選舉制度不會更加失去信心,「但是當然杜絕不了,尤其是以國家機器來干預香港選舉。」他指97後中共對香港選舉的干預已有結論,從紫荊山莊、一屋多姓等等事件都證實種票的存在。

選舉令港人認清中共真面目
談到今次特首選舉,民望最高的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落敗,梁家傑認為中共沒有把握和港人修和的黃金機會,「香港人經過了,尤其是董建華和梁振英兩任特首任內的折騰,竟然大部份香港人願意給一個機會曾俊華,來試一下修補撕裂,但是你又將它一棍打死,那麼你很明顯是放棄了這個最後機會。」很多港人如今都很憤怒和失望,認清中共的背信忘義的真面目。
不過,他仍鼓勵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繼續以積極態度面對,並學習曾俊華打逆境戰,「曾俊華他全程8個禮拜,都是在打忤逆共產黨意旨的一場選戰,但他打得非常精彩。」並在自己的崗位上產生影響力,「一個影響10個,10個影響100個」,並靜待時機來臨,「不需要太過沮喪,也都無謂突然變得十分偏激,而招致無謂的自我犧牲……自己做好自己,準備一個時代的呼喚來臨的時候,我們可以響應呼喚。」
支聯會主席何俊仁也指出,今次選舉令港人更加清楚知道,中國的改變、走向民主更加重要,看到香港民主發展,最大的障礙是來自中共,「北京裏面的領導,他們那種專橫、專制的心態,窒息了香港的民主發展。」他強調除了港人要繼續爭取民主,中國大陸也要同步進行,「這個是必須要走的方向,否則這個民族不是一個文明的民族,這個民族縱使所謂『強大』,只是一個有武力,但不文明的國家,我們不想我們見到的國家,走向這樣的發展。」

來源轉自:
【2017年04月05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習近平敲打梁振英 兩會交談48秒內容曝光


3月13日,在中共政協閉幕會議上,梁振英正式獲任命為全國政協副主席。(WANG ZHAO/AFP/Getty Images)
梁振英宣佈放棄連任香港特首,外界認為是出於北京對他的不滿。不過,梁兩會出任政協副主席,並和習近平握手寒暄長達48秒,一度被解讀為習對梁的支持。不過日前傳媒透露了習、梁48秒交談的內容,習對梁敲打警告的意味明顯。
3月13日,在中共政協閉幕會議上,特首梁振英以高票「當選」政協副主席。
綜合媒體報道,會議一閉幕,梁振英就從就坐的第一排走上第二排的通道,與準備離開會場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寒暄,兩人足足交談48秒。
因習、梁握手時間超過一般禮節性握手,引起媒體注意。遠在大會堂二樓媒體區的媒體,只能拍下習與梁握手交談互動的畫面,無法得知內容。
隨後,部份親中聯辦的媒體紛紛解讀,習近平這一舉動,顯示他對梁的滿意和支持。
不過,最近傳媒消息披露了習近平和李克強當時與梁振英的交談內容,其中頗多敲打警告的意味。
香港《爭鳴》雜誌今年4月號報道,外界普遍認為,梁振英表現欠佳,故北京不支持他連任港首。對今年兩會上梁被補選為中共全國政協副主席,在政治局內部也有爭議。
報道還披露了習近平在政協閉幕儀式上和梁振英交談48秒的內容。習與梁振英握手時,除了對梁當選表示祝賀之外,還叮囑梁:「要把職務擔當起來,做好、踏踏實實做好,要在工作實踐中學習再學習。」
之後,習近平還藉機提了一些「看法」,提醒梁「還有三個多月,要把交班工作做好,為新任特首少些壓力。」還要求梁「總結五年來特首工作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對今後工作開展是有益的。」
隨後,李克強和梁振英也交談了20秒鐘。李克強要求梁振英「在新的工作崗位,要戒驕戒躁,謙虛謹慎,團結好社會各界人士,在實踐中克服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才幹。」
在梁振英出任政協副主席之前,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曾表示,梁振英在香港民望非常低,如果最終出任政協副主席是很大諷刺。並且,梁振英牽涉「UGL事件」,如果他成為國家領導人後一旦被起訴,將非常尷尬。他又說,有關安排令人質疑是作為梁振英放棄爭取連任的補償。
《香港01》曾發表評論說,假如北京願意讓梁振英出任政協副主席,這就破壞了習近平常說的「政治規矩」。一般政界人物須卸任正職後才能出任政協副主席,但梁振英今年6月30日才卸任特首。雖然中央可解釋為「特事特辦」,但這樣做等於更向外界說明,原來中央辦事是根據需要多於根據規矩制度。
此前,《成報》多次發表評論文章指,江派常委張德江、中聯辦和梁振英等人狼狽為奸,禍亂香港。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來源轉自:
【2017年04月05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退休警司朱經緯涉襲擊遭起訴

DBC 新聞片段


朱經緯事發當晚手持警棍。

朱經緯涉嫌用警棍打向途人的一刻。
退休警司朱經緯2014年處理「佔旺」期間,涉嫌揮舞警棍擊打途人以作驅趕,據悉警方徵詢法律意見後,昨日拘捕朱經緯並起訴其一項「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案件星期五提堂,成為繼七警案後,再有警務人員在「佔領」事件期間疑濫用武力被控。
警方昨日表示,就一名男子2014年11月26日投訴在旺角被一名警務人員毆打,經全面及深入調查,並徵詢法律意見後,昨日拘捕一名57歲男子,控以一項「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據悉,這名57歲男子正是2014年在旺角涉嫌揮舞警棍擊打途人的退休警司朱經緯。案件周五(3月31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律政司兩度提法律意見
警方並重申,絕不容許任何警務人員作出違法行為,如有個別警務人員涉嫌違法,警方必定公正調查,絕不偏私。另外,律政司亦表示明白社會關注案件,一直依據適用法律及檢控守則處理,並兩度就是否提出刑事檢控提供法律意見。
2014年底退休的朱經緯,案發時為沙田分區指揮官,他涉嫌於2014年11月26日示威者「佔領」旺角期間,在旺角處理示威時驅趕途人,而他被媒體拍到揮動警棍,先後兩次擊打途經人士,當中一次打向途人的頸背,另一次攔腰打向另一男子。
其中聲稱遭朱經緯擊打頸背的鄭仲恒,事後向警方投訴警察課投訴,投訴警察課指由於資料不足,查不到警務人員身份,所以將投訴列為「無法追查」,但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未有通過有關結論,並最終在2015年底確定投訴「證明屬實」,會在其行為紀錄簿上給予一個警告。不過,朱經緯當時已退休,紀律懲處對他並無實際影響。

事主上月初曾發公開信
報稱被毆打的事主鄭仲恒與其律師團隊,上月初向律政司發出公開信,要求律政司在兩個月內提出檢控,否則會「以一切合法方式,包括私人檢控去維護公義」。對於警方昨起訴朱經緯,鄭仲恒昨表示警方未通知他案件的最新進展,但直言事隔兩年多,朱經緯被起訴也沒有特別的感覺,如果法庭需要他作證,會盡市民的責任上庭作供,他亦希望事情快一點完結,但鄭仲恒又強調「遲來的公義,就等於不公義」。
根據香港法例第212章《侵害人身罪條例》第39條,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是刑事罪行,任何人因襲擊他人致造成身體傷害而被定罪,即屬犯可循公訴程序審訊的罪行,可處監禁三年。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即代表有關襲擊會導致實際的身體傷害,控方必須證明有關襲擊導致實際的身體傷害,而實際身體傷害不一定是嚴重傷害或永久傷害,打至他人瘀傷,已經導致實際身體傷害。

來源轉自:
【2017年03月28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低民望當選 施政舉步維艱 林鄭開局恐比梁振英更差

★共產黨是逆淘汰發展的垃圾,只會越管越退化,所干預的地方官假選舉中,香港區的淋病穴臥得票777,寓意香港政府上下都柒頭柒尾柒中間,共產黨搞的假選工程,越做越難看,連起碼的裝飾也懶做,可見出其長官意志非民所望,垃圾政權已病入膏肓,正式步入桑榆之年。

林鄭以低民望當選特首,有學者估計她開局將面對不少困難。

選舉結果公布後,曾俊華擁抱林鄭月娥祝賀。
隨着特首選舉結果塵埃落定,拉票聲亦戛然而止。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憑777票當選,成為候任行政長官,亦將是首位女特首。林鄭月娥表示,當下的首要工作是修補撕裂,解開鬱結。不過,林鄭月娥在選前多個主要民調的支持度均大大落後於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有學者質疑她根本沒有蜜月期,開局要較特首梁振英還差,施政可能會更困難。
特首選舉昨早在灣仔會展舉行,最終有1,186名選委投票,投票率為99.33%,即有8人無投票。點票工作於昨天中午12時左右開始,至下午1時許,由選舉主任朱芬齡宣布,林鄭月娥獲得777張有效選票,由於已取得超過600張有效選票,遂根據《行政長官選舉條例》(第569章)第28條,宣布林鄭月娥在選舉中當選;曾俊華獲365票,而退休法官胡國興則獲21票。換言之,白票、廢票有23張。

稱廣納賢能用人唯才
林鄭月娥隨即獲丈夫林兆波及長子林節思獻花祝賀,但台下掌聲與噓聲交集。她之後發表勝選感言:「今日存在一些頗嚴重的撕裂,以及積累的鬱結,我的首要工作是要修補撕裂及解開鬱結,團結大家向前。對我來說,團結是實實在在,一步一步建立起來,我會用具體的工作及紮實的政績去答謝我支持的人,以及去贏取未曾支持我的人的認同。」她透露,將會晤立法會各黨派議員,建立恆常的溝通機制,希望打好行政立法關係。她又承諾會廣納賢能,用人唯才,只要有心服務香港,不論任何派別,她都會誠意邀請加入團隊。
不過,外界對於林鄭月娥的承諾,似乎一致看淡,認為她甚至可能較梁振英更差,問題源於她的低民望。

未能全奪建制派支持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表示,林鄭月娥當選時的民望只得三成,是回歸後首位民望低於對手的特首當選人,較五年前梁振英當選時更低,估計當選後的開局比梁振英更差,不會有所謂「蜜月期」。他解釋:「五年前梁振英民望較高,他的對手唐英年只有兩成民望,故唐英年輸了社會不會有很大反彈。但今次曾俊華有五成高的民望,他落敗令社會大回響,市民甚至可能將情緒發洩去林鄭的施政身上。」
他指出,林鄭月娥連建制派都未必能夠團結,因為觀乎林鄭月娥整體民意支持度只得三成,建制派在立法會還有四成支持。換言之,林鄭月娥連建制派的基本盤都取不足,建制派可能日後亦會討價還價,令政府施政困難。

或間接破壞「一國兩制」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教授馬嶽稱,選舉期間已反映林鄭月娥沒有能力取得跨界別支持,假若上場後依然未能做到跨界別支持,「到時是不是又要中聯辦,以至中央官員出手?」他認為,林鄭上場有可能間接對「一國兩制」造成很大破壞。
國際媒體:是一個選擇而非選舉

多個西方媒體報道了是次特首選舉。
特首選舉塵埃落定,林鄭月娥在中聯辦等力撐下成功當選下屆特首,國際媒體多將挺林陣營當作是北京意旨,形容她是北京屬意的候選人,認為特首選舉是一個選擇而非一場選舉,林鄭月娥將會遵從北京的旨意。
林鄭當選後,西方報章及通訊社均形容她是北京屬意的候選人。美國的「美聯社」以「毫不出奇,北京挑選林鄭月娥擔任香港特首」為題,認為林鄭月娥的勝利毫不出奇,北京在背後一直強力支持林鄭月娥,文章又形容林鄭只是中國挑選的代理,現實林鄭是與一般基層市民脫節;《華盛頓郵報》則登出大標題「一個選擇而非選舉:親北京委員會選擇忠誠者領導香港」,文章指出一個由包括愛國者組成的選舉委員會挑選出一個親北京的林鄭月娥,她將遵從中國政府的所有指令。
歐洲媒體方面,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則以「中共贏了,香港特首選舉林鄭月娥成為第一女特首」為題,表示「多份中外傳媒早一個月前的預測,前特區政府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在北京傾力拉票下,以毫無懸念的姿態勝出」;英國《金融時報》則用「北京力撐的林鄭月娥獲選香港特首」,文章指出,在北京主導的選委會控制下,林鄭月娥獲選出擔任特首,文章並引述認識林鄭月娥的外交官員,指她是出色的行政人員,但與北京太親近,或會影響她的領導能力,香港市民與中國政府關係估計會繼續加深。

中聯辦詡稱:公平平穩有序
中聯辦及港澳辦則祝賀其當選,中聯辦詡稱為選舉過程公開、公平、公正,平穩有序,林鄭符合中央政府關於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及港人擁護的標準;港澳辦則指出,很高興看到選舉嚴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法律進行,希望林鄭不負眾望,團結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

來源轉自:
【2017年03月27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房價越控越高 分析:中共底牌被摸透


投資者已經清楚地看到了中共不願打壓房價的底牌,就進一步增加槓桿、增大投機,所以房價越控越高。(網路圖片)
【記者劉毅/報導】
隨著大陸房市的異常火熱,有20多座城市再次推出或者加碼了限購措施。對於中共為何越限購房價越高,官方限購措施反而成為房市利好的工具,業界人士對此從不同側面進行了分析。
中國農曆新年以後,大陸樓市迎來了新一輪的房價上漲,這次上漲不僅僅有北京等一線城市,南京這樣的二線城市,甚至還有淶水、涿州這樣的三、四線城市。隨著房價的上漲,至今年3月下旬,大陸又有20多座城市推出或者升級了限購措施。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限購措施推出後,似乎對市場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抑制和限制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把限購令當作是一種重大利好消息,集中精力想盡辦法,希望能夠在限購令實施的時候,盡可能繞過限購令的規定,盡早布局多買房。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大陸這種奇怪的現象,業界人士從不同側面進行了分析。

中共和投資者在博奕
英國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寧認為,最核心的兩個原因是預期和博奕。
在大陸十幾年的房地產泡沫形成過程中,市場經歷了過去十多年數次有始無終的房地產調控。市場的參與者認識到中共只不過是想讓房價慢慢上升,而不是真正打壓房價。中共的限購政策在投資者心目中就成為了一紙空文。所以任何一個房價停止上漲或者小幅下跌的時機都是盡早建倉、為下一步房價繼續暴漲做準備的好機會。
另外,投資者已經清楚地看到了中共不願打壓房價的底牌,就進一步增加槓桿、增大投機,等待在政府好牌出盡之後,再贏他個盆滿缽溢。所以中共和投資者是在博奕。

麵粉貴過麵包 貨幣越發越多
從目前公布的資料來看,一線城市、二線熱點城市土地缺少的情況不會改變,或者不會大幅增加,土地不會增加,麵粉貴過麵包的情況還存在,麵包就不會便宜。
之所以中共各地政府牢牢攥著土地不放,是因為在目前中共經濟增長乏力、找不到經濟增長點的情況下,賣地收入成為了中共各地政府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認為,房價一直漲不停,貨幣是其中一個原因。
她說,今年M2的最低增速會達到11%,按照這個增速,7年以後,中國的廣義貨幣發行量將翻番,只要沒有比房地產更好的對沖貨幣購買力下降的投資品,房地產市場隔三岔五就會掀起一波高潮,直到實體投資回報率超過目前理財投資的無風險回報率。

來源轉自:
【2017年03月26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大陸日均1萬人患癌 肺癌成頭號殺手


研究發現,霧霾中的PM2.5可致肺癌,這種PM2.5顆粒對肺的損傷一旦形成「黑肺」,幾乎無逆轉可能。(新唐人合成)
近幾年來,中國大陸陰霾等環境污染不斷惡化,導致癌症患者急劇增多。近日,2017年中國城市癌症報告指出,肺癌已成為大陸城市居民的頭號殺手,發病率、死亡率雙冠。
日前,大陸癌症中心發佈了2017年中國城市癌症報告。報告中指出,大陸城市居民從0至85歲,累計患癌風險為35%,即每人一生中罹患癌症的機率在30%以上。目前每日約有1萬人確診癌症,相當於平均每分鐘便有7人得癌,當中肺癌是頭號殺手,摘發病率、死亡率雙冠。
據2015年統計數據顯示,大陸當年出現肺癌新發病例73.3萬例,佔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的20%,佔男性癌症發病率的四分之一;而在死亡率方面,中國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16.1%,平均每年有60萬人死於肺癌,肺癌死亡人數佔全部惡性腫瘤死因的25%。


北京居民拍攝的霧霾畫面。網路圖片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陰霾天會引起肺癌持肯定看法,並在2013年將大氣污染認定為與煙草煙霧同類的致癌物質,甚至將PM2.5列為世界第13大致死原因。
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鍾南山說,日本、歐洲和美國分別進行過十數年的研究觀察來分析對比肺癌的死亡率,結果表明肺癌發病率的增加與陰霾關係很密切。一般來說,PM2.5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公尺,肺癌風險增加25%~30%。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24小時內PM2.5濃度不應該超過25微克/立方公尺,而中國陰霾嚴重地區的PM2.5濃度常常超標20多倍。今年初更有專家坦言,大陸臨汾出現的陰霾已變成「酸霧」,一旦二氧化硫和霧霾中的懸浮顆粒物結合,被民眾吸入並帶到肺部深處,毒性較普通霧霾增加3至4倍。

(轉自 新唐人電視台 記者潔琳報導)

來源轉自:
【2017年03月26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毛澤東當年想見第一高僧 結果只得到一句話


近代中國第一高僧、享年120歲的虛雲禪師。(網路圖片)
享年120歲的虛雲禪師(1840年9月5日至1959年10月13日),被稱為近代中國第一高僧。他曾是蔣介石的座上客,為蔣介石預言二戰結局。但中共黨魁毛澤東執政之初想見他時,被一口回絕:自古法王大於人王,毛澤東要皈依,叫他到南華來。
據虛雲和尚的《自述年譜》上說,他初生下來時是一個肉團,母親顏氏駭慟,氣壅而死,第二天有賣藥翁來,剖開肉團,得一男嬰,就是後來的虛雲和尚。從清朝時期,虛雲和尚就成了聲名遠播的得道高僧。

為蔣介石預言二戰結局
據資料記載,抗戰期間的1942年11月,中華民國主席林森等前往南華禪寺,迎請虛雲老和尚到重慶主持「護國息災大悲法會」。12月9日,由林森、蔣介石發起,戴季陶任法會會長,虛雲老和尚主法的「護國息災大悲法會」分別在慈雲寺、華岩寺同時設壇舉行,為期49天。
據悉,當時有很多的中華民國政要也都皈依在虛雲老和尚門下。而且虛雲也是蔣介石的座上賓。在法會期間,蔣介石問虛雲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未來戰局如何?
對蔣介石的突然一問,虛雲沒有回答,想了想,從口袋摸出一張便簽紙,請服務員找來一把剪刀,一剪刀把紙剪成了正四方形,又將紙角對角連折三次,之後橫著剪下三刀。紙屑飄落,紙張打開,虛雲老和尚手中的便簽先後成為三個字,一個是完整的「十」字,代表十字義大利軍,一個是「卍」字,代表德國法西斯,還有一個是代表正對中華領土肆意蹂躪的日本國「日」字。
虛雲老和尚沉思片刻,又說道,這一次抗戰勝利後,中國還會有不同的面貌出現。蔣介石疑惑,問是甚麼樣子的不同面貌?老和尚沉默不語,不再作答。
正如虛雲老和尚預測,三年後「十」字義大利最先無條件投降,德國法西斯戰敗,「日」本也不得不簽署投降協議。緊接著,國共兩黨的廝殺隨之而起,1949年才告平息。

拒絕毛澤東接見
坊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中共建政後,有一次在武漢,毛澤東聽說了虛雲和尚的故事,聽完之後毛澤東很是動心,就想叫虛雲和尚到武漢來,但卻遭到了虛雲的拒絕。虛雲和尚說,自古法王大於人王,毛澤東要皈依,叫他到南華來,此事後來就不了了之。 虛雲不僅拒見毛澤東,而且拒絕到中共組建的佛教協會擔任會長。1953年,中共當局邀請虛雲到北京養老,但當時已114歲的虛雲老和尚拒絕了中共的邀請,在佛源、覺民等禪師的陪同下,虛雲步行到達江西省永修縣的雲居山修行。由於遭到中共歷次運動的破壞,曾經佛教盛行的雲居山此時僅剩三間茅屋,虛雲在這裡度過了自己人生中最後的時光。
被誣「反革命」 「鎮反」中慘遭迫害
在中共「鎮反」運動期間,年逾百歲的虛雲老和尚也未能倖免,他被中共打成「反革命」,並遭到殘酷迫害。
據大紀元系列社論《九評共產黨》(九評之六)中描述,1952年,大陸成立「中國佛教協會」時,中共派員出席,會中許多教徒,提出佛教的清規戒律應該廢除,並說這些典章害死了許多青年男女。更有人主張「信教自由,僧娶尼嫁,飲酒食肉,也都應當自由,誰也不能管。」
當時與會的虛雲法師看到佛教將因此面臨消亡的危險而挺身抗辯,要求保存戒律和佛教服飾。正是這位虛雲法師曾被誣為「反革命」,拘禁在方丈室內,絕其飲食,大小便均不許外出,還被勒令交出黃金、白銀和槍械。虛雲在回答「無有」後,慘遭毒打,頭破血流,肋骨折斷。當時虛雲已經112歲了。軍警將他從榻上推倒在地,第二天再來,看見虛雲未死,又予毒打。
中共沒收廟產、強迫僧尼學習馬克思主義來洗腦,更強迫僧尼參與勞動,乃至於以鼓勵僧尼結婚的方式來瓦解他們的佛教信仰。譬如1951年三八節前,湖南長沙婦聯會下令全省女尼必須在幾天之內決定結婚!而年輕力壯的男僧人被強迫參軍,送到戰場上去當炮灰!
中國的各種宗教團體在中共的暴力鎮壓下瓦解了,佛教界、道教界真正的精英被鎮壓了,剩下的很多還了俗,還有很多是不公開的共產黨員,專門穿著袈裟、道袍和牧師的袍服歪曲佛經、道藏、聖經,從這些經典中為中共的運動找根據。

(轉自 新唐人電視台 記者宋文華報導)

來源轉自:
【2017年03月26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中共封殺微信群 被批不解決問題卻解決提問題的人


中國騰訊公司近日展開了對微信群新一輪整肅,一批持民主憲政理念的名人群組被封。(微信截圖)
近日,中國騰訊公司展開了對微信群新一輪整肅,一批持民主憲政理念的網路名人的群組被封。網友批中共箝制言論自由,沒能力解決問題,卻熱衷解決提問題的人。
近日,一批持民主憲政理念的中國網路名人的微信群遭中共封殺。這是中共兩會前大規模封殺QQ群組後,中共採取的進一步箝制言論自由的行動。
3月21日,北京民主人士查建國首先發表聲明,指他的微信號和他建立的「抱團取暖」群同時被中共網管封殺,他的70多個微信群和1300多個私人微信也失去功能。
22日,查建國向《自由亞洲電臺》表示,他的「抱團取暖」群由海內外500多維權人士組成,他是群主。他披露,國保早前曾警告他不要再寫訊息,他沒想到會被封殺微信。
查建國指出,這次封殺是整個中國大形勢下必然的行動,當前政局不斷收緊、控制言論,對各報刊、大學講堂及雜誌進行嚴控以後,現在控制的範圍主要在網路,而微信手機群可能是它們封殺的重點。
有網民稱,有很多群是實時監控的。所以中國的維權人士們如果討論一些行動,比如說哪天哪日在哪裏集合,要一起做什麼事,估計很早就有官方在那邊監控,甚至抓捕。
事實上,李洪寬憲法第35條群、夏(業良)教授百年未圓夢1群、擁抱自由群、黃埔講堂等微信群組,也在近日先後遭中共封殺。外界估計近日可能會有更多微信群遭封殺。
近年來,中共從整肅網路微博言論開始,其對新聞媒體、出版機構等各方面的箝制與監控日益收緊。
有中國網友評論說,中共目前對微信群的監控和封殺前所未有,他們沒能力解決問題,卻熱衷解決提問題的人,對他們不喜歡的人就直接封口了。

(轉自 新唐人電視台 記者阿竺綜合報導)

來源轉自:
【2017年03月25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香港選舉江派介入 習辦表態:選委自決投票


傳習近平當局對江派屢屢攪局香港十分不滿。(Getty Images)
【記者李玲浦、莊正明、許蒔/綜合報導】
中共兩會之後,江派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特首梁振英以及《大公報》姜在忠等「亂港四人幫」炒作「中央任命論」等力挺林鄭言論有所降溫,不過,中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最近又談到香港特首選舉,向港區政協委員提及支持一名他「擁抱過的候選人」。有消息指,習近平辦公室對董建華非常不滿,批評董屢屢「代表中央」公開為林鄭站台,扭曲習近平當局對選舉的看法,實為香港添亂。
據悉兩會之後,習近平當局近期派不少人員到港,除接觸選委正確傳遞習近平「不欽點,讓香港選委自己選」的意思外,首要喝令「董建華等人住口」,以消除江派誤導選委、捆綁式投林鄭的負面影響。
此屆特首選戰中,除了江派政治局常委張德江炒作「中央任命論」,在力挺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政治人物中,最賣力的當屬前特首董建華。
董建華在去年12月中,即梁振英宣布不連任、林鄭稱要重新考慮參選後,公開出席一個活動時,與梁振英、葉劉淑儀等嘉賓握手致意,卻獨與林鄭擁抱,被《大公報》解讀為「得到中央的祝福」;中共兩會期間,有傳媒引述多名政協指,董建華在政協小組會議上表明,曾與他擁抱的人就是最佳特首人選。
接近中南海的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此次特首選舉中,習近平當局最不滿的江派人物之一就是董建華,指出他處處以「國家領導人」身分發表「露骨」言論,再加上一眾親共傳媒煽風點火,故意扭曲為「習當局的意思」,令香港社會陷入撕裂狀態。
消息還稱,董建華當年獲中共時任黨魁江澤民握手、就任特首8年以來,引發民怨沸騰。包括強推23條惡法等,觸發50萬人上街抗議外,董本人當年也被批評官商勾結。儘管董迫於民意壓力,於2005年「腳痛下台」,但近年來亦不甘寂寞,2014年雨傘運動後,受命於江澤民集團成立「團結香港基金會」,處處插手香港政治。
雖然外界傳出明年將卸任的董建華試圖再連任政協副主席,不過消息指,習近平當局對董建華很不滿,不排除新特首上場後,首要調查董建華,更直言董的貪腐問題,「追究起來比曾蔭權的罪要大的多」。
23日《都市日報》也援引接近中央的消息人士的話報導,本次特首選舉根本就不存在習近平「欽點」之說。習近平將持中立,不會干預選舉,誰當選都會接受。習近平看重的特首人選「最重要是讓香港目前極撕裂的情況,有所紓緩」。

曾俊華支持率逾半
據「香港01」23日報導,委託港大民研進行的民調顯示,當日曾俊華支持度升至57%,林鄭月娥支持度下跌至27%,兩者差距擴至30個百分點。胡國興的支持度則為10%。
該調查於3月18日至3月22日進行,訪問員以隨機電話訪問形式,訪問了1,119名18歲或以上說粵語的香港居民。

網媒採訪遭拒 記協:有違新聞自由
再一天就要進行香港特首選舉,近日卻傳出港府新聞處拒絕網路媒體進入點票中心傳媒區進行採訪,對此,香港記者協會指出已妨礙新聞自由,違反《基本法》、《香港人權法》,同時亦有違《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23日已向高等法院提請司法複核,要求法院頒下臨時命令,容許所有記協會員進入特首選舉會場。法庭24日開庭處理,最後以記者證皆有政府識別、選舉為大事件未能採訪實為可惜,允許26名網媒記者進入點票中心採訪。
張曉明現身公開場合 分析:處境仍不妙
香港政圈近日不斷傳出張曉明自兩會閉幕後就沒有回港的消息,懷疑張曉明被雙規。不過張曉明24日則是現身弔唁因公殉職的消防人員喪禮。
分析認為,其實張曉明被雙規或被調走的消息近年來一直盛傳。去年10月,由中共中紀委王岐山主掌的中紀委網站日前公布巡視港澳辦的結果,歷數港澳辦在貫徹中共中央有關決策不夠扎實,執行幹部選拔任用程序不夠嚴格,選人用人工作滿意度較低等多宗罪,被查處只是遲早的事。

來源轉自:
【2017年03月24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