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

李嘉誠再拋大陸資產 百佳超市全面撤出成都


近期,香港企業家李嘉誠旗下的百佳超市將連關三店,到3月底百佳超市在成都將無任何門店業務。(孫明國/大紀元)
【記者古清兒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李明宇】
近期,香港企業家李嘉誠旗下的百佳超市將連關三店,其中百佳超市成都新城市廣場店和來福士Treat店於上月底結業,而成都IFS分店將於3月底結業,屆時百佳超市在成都將無任何門店業務。近年來,隨著李嘉誠投資重心不斷西移,「撤資」傳聞一度沸沸揚揚。 據大陸《中國經營報》報導,百佳佳超市自2005年進入成都市場在新城市廣場開設首店,在成都一度擁有6家門店。從2015年8月關閉的百佳超市富臨店,12月關閉的百佳超市茶店子店,加上此次成都連關3店,百佳超市在成都已連續關閉5店。
位於成都國際金融中心負2樓的百佳IFS店,這家將於3月底結業的高端零售門店還在正常營業。
據公開消息,這幾年百佳超市一直在收縮戰線。曾一度在上海擁有21家門店的百佳超市,已在2012年全部關閉。
在今年3月底完全撤離成都後,百佳超市(中國區)僅在廣州、佛山、東莞、中山、深圳、珠海、江門、武漢八個城市擁有不到60家門店。
另據報導,百佳超市除全面撤出成都市場外,廣東一週內也將先後關閉三家分店,其中包括已有17年曆史的廣州首家百佳超市。 百佳超市(中國區)公關部負責人稱,因租約到期或租金等經營成本較高,百佳超市需要優化分店選址,這是一個商業決定。百佳超市將繼續著力於南中國區發展,尋找更適合的位置開店,繼續穩健發展。
近年來,隨著李嘉誠投資重心不斷西移,「撤資」傳聞一度沸沸揚揚。據市場機構統計數據顯示,近兩年李嘉誠在大陸拋售的物業已近1 , 000億元人民幣。 有評論認為,大陸經濟急劇下行、外資大舉撤離中國、社會穩定等風險,有可能是李嘉誠撤資的原因。 從2012年開始,李嘉誠大舉拋售或重組中港資產,轉向收購歐洲事業。去年9月8日他旗下長江基建集團宣佈和電能重組,意味著龐大的李氏長和系企業註冊地將全部遷離香港。
香港鳳凰財經曾報導,2015年,大陸的外資企業掀起了大規模的外遷潮。其主要原因有:
1、人工成本高漲,中國失去吸引外資的最大優勢;
2、老一代工人基礎教育紮實,頗具忍耐與服從精神,新一代則迥然不同;
3、罷工等經營風險越來越大;
4、地緣政治風險加大、政治風波不斷;
5、納稅優惠政策取消,吸引力進一步縮減。

來源轉自:
【2016年03月07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學者曝深圳上海樓價暴漲的驚人真相


深圳上海樓價暴漲的驚人真相。
【責任編輯:劉毅】
大陸一線城市樓價近來暴漲,尤其是深圳和上海,有大陸經濟學者日前曝光了深圳上海樓價暴漲的驚人真相:有人在利用樓市上漲把在利率黑市賺到的利潤轉移出中國,即資金正在逃出中國。
近來,大陸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樓價瘋漲,大陸主流媒體和專家都是從房地產市場的供需角度來分析問題的。認為房價上漲是因為一線城市,尤其是深圳地少而外來人口不斷增加造成房價上漲。但是大陸公民經濟學家吳迪3日撰文認為,深圳和上海樓價暴漲的真相是資金在逃離中國。
吳迪表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深圳房價同比增速都和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同比增速和外儲資產同比增速高度正相關,即外匯占款和外儲資產增加速度越快,深圳房價也漲得越快,外匯占款和外儲增加速度越慢,漲得越慢。但2015年3月之後,深圳房價同比增速卻開始和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同比增速和外儲資產同比增速發生背離。深圳外匯占款和外儲資產自1994年以來所未見的速度下降,而房價卻進入歷史上前所未見的高速增長期。
吳迪認為,中國因為利率非市場化,存款和貸款息差過大,再加上資金資源被國有大行壟斷,私企借貸無門。銀行信貸資金利息往往不超過10%,而根據微金所的數據,中國民間借貸市場平均利率水準則在30%左右。於是許多國企央企以及特權民企弄到廉價的資金之後,不是從事實業生產,而是從事資金倒賣。中國的影子銀行在很大一部分上就是利率黑市。根據中共央行數據,2013年中國影子銀行在其社會融資總量中的占比高達30%,而這個占比在2012年時為23%,其增速舉世罕見。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的研報,2013年中國影子銀行的規模有25萬億元人民幣,屬世界最大之一。
當這些資金在完成套利之後,所得利潤就要逃離中國。這些利潤很多以樓房的形式囤積著,由於深圳地產可以在香港某些金融機構做抵押品融資,這就可使黑錢流出境外。深圳地產還可以到國內機構做內保外貸,其套利收入還可以到地下錢莊做帳戶對敲,還可以通過虛假貿易,通過這些合法不合法的手段都可以把人民幣資產轉成境外的美元資產。這就是2015年3月之後,深圳外匯占款和外儲資產下降而房價卻進入歷史上前所未見的高速增長期的金融經濟學本質。
吳迪說,利率黑市要趕在中國債務危機全面爆發和人民幣快速貶值之前把其人民幣資產轉成境外的美元資產。由於利率黑市有萬億元級別的人民幣資產需要置換成境外的美元資產,深圳樓市井噴式爆發了。根據彭博社今年1月的最新數據,2015年中國的資金流出總額為1萬億美元,創有史以來最高記錄。同時,深圳樓市的價格增速也創了歷史最高記錄。
上海的自貿區也是洗錢的天堂。在自貿區之前,上海保稅區就在銅融資洗錢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有了自貿區,上海未來洗錢的能力也會蓬勃而出。年後上海房價的井噴就是一個標誌。
深圳上海樓市越火爆,表明利率黑市將人民幣資產置換成境外美元資產的需要越強勁,表明未來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壓力會越大。一旦利率黑市基本完成了其資產轉移境外的任務,那麼搭便車或者跟風者就會成為最後的接盤俠。
2015年,深圳全年房價漲幅超過48%,且仍在繼續上漲中,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房價也持續上漲,甚至出現排隊瘋搶的購房熱潮。 也有大陸業界人士表示,這一輪樓價暴漲源於樓市放貸款槓桿暴漲,這和2015年上半年股市放貸款槓桿暴漲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不同之處有二:1. 樓市的財富總規模約是股市的10倍,其一旦重蹈股市覆轍,其破壞力要大10倍;2. 股市裡放槓桿者尚屬少數,而買房者絕大多數都放3~5倍槓桿,一旦樓價如股市那樣大跌50%,則其製造百姓負資產的規模就不僅僅是10倍於股市。

來源轉自:
【2016年03月07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近期,中共人大出現兩個異動。一是劉源(右)到人大任職,另一個是前遼寧書記王珉(左)被調查。(大紀元合成圖)
【記者古清兒/綜合報導】
最近,習近平當局接連動作,與習關係密切的劉源出任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緊接著,中共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珉被調查。此前報導說,中共江派常委張德江主政下的人大已成了「反習基地」,與習近平對抗的高官紛紛轉到人大任職。有分析認為,這次習當局讓劉源進人大,王珉被抓,這顯示張德江掌控的人大已開始被攻破。
近期,中共人大出現兩個異動。一個是劉源到人大任職,另一個是前遼寧書記王珉落馬。劉源去年底退役後,其去向一時成為人們的熱門話題。今年2月26日,劉源出任中共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
劉源被指與習近平關係密切,兩人都是紅二代。劉源在習近平推動軍隊反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推動前軍頭徐才厚、谷俊山等落馬的關鍵人物,被陸媒稱為「軍中反腐先鋒」。劉源這次在人大的任職,有評論認為,張德江可能會心有不安。
中共政協會議開幕次日,3月4日,中共十二屆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遼寧前省委書記王珉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調查。
王珉先後在江蘇、吉林、遼寧任高官。消息人士稱,王珉的問題是調查「江蘇幫」的延續。據報,隨著當局對「江蘇幫」問題的調查,王珉的問題暴露。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表示,習近平當局接連動作,劉源進人大,王珉被抓,這顯示張德江掌控的人大已被攻破。之前,張德江頻頻與習對抗,在香港問題上不斷製造混亂;並在人大安插不少親信,如秦光榮、李慎明等。
時事評論員周曉輝分析,有著特殊背景的劉源此番入主人大,自會讓張德江不安。此外,有著「打虎」背景的劉源,也讓那些退居二線、到人大任職且深知自己貪腐罪行的高官們內心忐忑,如雲南前省委書記秦光榮。

張德江盤踞人大 建立「反習基地」
中共江派常委張德江從「十八大」接手人大委員長職務後,成為江澤民集團最高利益代言人,其主政下的中共人大漸漸成為了「反習基地」,不斷對抗習近平陣營。
2014年6月10日,在張德江和另一江派常委劉雲山的聯手背後運作下,中共「國新辦」發表香港白皮書,改動「一國兩制」的定義,引爆香港各界強烈反彈。同年8月31日,張德江操縱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於香港政改框架的決議,全面封殺港人的真正民主普選,再次刺激港人,致使香港局勢緊張。
2014年9月30日,中共人大內務司副主任委員、前社科院副院長李慎明在黨媒刊文稱,中共人大可罷免國家主席。此舉被認為是公開挑釁習近平。
2014年11月1日,前中共雲南省委書記秦光榮轉任中共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此前,秦光榮曾挑釁習近平。據報導,秦光榮捲入了薄熙來、周永康的政變。
2015年,從遼寧省委書記職務退下的王珉,到人大任職。現已落馬。

來源轉自:
【2016年03月07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市民排隊打小人 梁特「最抵打」


昨日是廿四節氣中的驚蟄,民間傳統會打小人,「小人婆」昨聚集在「打小人勝地」鵝頸橋及上水石湖墟土地廟,替人打走小人消災解厄。鵝頸橋人潮絡繹不絕,約有25檔打小人攤檔,逾百市民排長龍,知名「小人婆」24小時打不停,每小時賺千元;上水石湖墟土地廟亦有半百市民排隊打小人,有逾10年打小人經驗的「小人婆」指,以「打」高官政客而論,特首梁振英是首位。
小人婆24小時打不停
鵝頸橋全日逼滿200名市民排隊打小人,除了港人,不少遊客亦專程來港打職場小人,知名「小人婆」的攤檔生意不絕,擠得水洩不通,警方於下午4時半實施人流管制,分隔行人通道和打小人範圍。著名「小人婆」林姑替人打小人已25年,生意稱霸鵝頸橋,昨人龍未曾少過50人,光顧的客人除了港人,亦有台灣、內地及大馬旅客,「我由噚晚(前晚)6點做到依家,通宵冇瞓過,生意好好啊,你見條龍咁長就知啦」。上水石湖墟土地廟亦有逾50名市民排隊打小人,「小人婆」李女士指,「最抵打」的政治人物非特首梁振英莫屬,皆因他沒兌現承諾做好安老政策。
周先生連續4年打小人,排隊4小時也「冇所謂」,「打小人唔係打人,係工作唔順利,打走啲衰氣」,他視每年打小人為習俗,只求心安,「靈唔靈,就心理上嘅嘢嚟」。來自台灣的蕭先生每年此時都會訪港,今次已是第3次到鵝頸橋打小人,「打我(公司)上面的人」,他指每年打小人純粹求心安,不能說靈驗與否,「生活上的問題還是要解決,應該是打個心安吧」。

■記者梁佩珊、廖梓霖

來源轉自:
【2016年03月06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黃安險死瞓病床 「人在做,天在看!」

★幸好這世間還有現眼報,活了大半生,辜負由小到老的本土台灣支撐,到行將近木來向自己國家反目相向遺禍人間,閣下生與死均與台灣無關,繼續討共去罷!

黃安躺在病榻上,掀網民怒罵。(互聯網)
「台獨剋星」黃安自爆患突發心肌梗塞險死,貼出兩張躺臥在病榻的照片,但該微博發佈不到3個小時旋即被刪除。
網民噏乜:
PS WF:台灣人最開心!
ch la:天收,遲早到689。
Kai Chan Hung:搞錯!睇錯標題以為佢死咗, 開心入嚟睇點知原來係未死!
Wai Hung Ip:上天很公平,比佢咁快死,點叫報應,慢慢受啦!
Chan Momo:陸續有嚟。每天受萬人咒罵,你都唔會有咩好日子過。唔死有唔死好嘅,大家唔好咁啦,生不如死佢仲慘過死。
Timothy Ng:個天比足晒時間你回頭啦,今次係小小的警告,好自為之,做番個人,錢唔係大晒。
lam wingtakgo:人在做,天在看!
Ki Lai Ho:But why not dead? (但為甚麼死不了?)
Roy Chan:天冇眼,咁都唔死!
Sunny Yip:抵死。

「台獨剋星」黃安 自爆突發心肌梗塞險死

黃安微博發文,指突發心肌梗塞入院治療。(互聯網)
自詡為「台獨剋星」的黃安,今早10時53分,在微博自行發出消息,指昨日凌晨突發心肌梗塞,一口氣始終上不來,被送往醫院搶救,幸無掛礙。他寫道:「我一直沒有心血管的病史,它突然來得太猛烈,我差點掛了!看到好友圈還在拼命晒工作,除了祝福,就是提醒大家要注意健康。」不過,黃安這則消息已於微博上被刪。
黃安曾在兩日前貼文,指他拿取身體檢查報告:「本人54歲,無癌症、前列腺無腫大、無乙肝、輕度脂肪肝、三酸甘油指數略高、肺有小結節在標準範圍內…謝天謝地,看來暫時還能活下去,哈哈哈哈!」該微博也被刪除。

新浪微博

來源轉自:
【2016年03月06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大陸計劃北京至台北高鐵 陸委會:非單方的說法即可規劃

★中共想在覬覦的地方以盜回來而不成熟技術鋪蓋高鐵,有需要時可以高鐵運殘障不全的軍力去打壓騷擾,香港如是,台灣也妄想,中共這顆地球毒瘤若蔓延開來,地球將污煙瘴氣,可謂:不除不快!

臺灣陸委會3月5日表示,有關大陸規劃自大陸跨海至臺北之高鐵路線一事,除涉及興建工程技術、營運安全、營運成本等事項外,更涉及國安、民意反應及兩岸互動等複雜問題,並非大陸一方的說法即可規劃。圖為臺灣陸委會主委夏立言。(陳柏州/大紀元)
中共國務院3月5日公布「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要在十三五期間建設北京至臺北的高鐵路線。臺灣網民批評「搞統戰!」、有網民說「禮尚往來……規劃落實中國自由民主化進程,讓全體中國人享有真正的民主自由與人權法治」。大陸網民稱「臺灣人同意了嗎?」、「怎麼不建個北京到月球的高鐵」。
據大陸的《法制晚報》報導,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到,安徽合肥至福建福州鐵路客運專線,是北京至福州再到臺灣的高速鐵路的組成部分。合肥至福州鐵路客專將在適當時候通過規劃建設的臺海通道延伸至臺灣,形成京福臺快速鐵路通道。
臺灣陸委會昨天(5日)表示,有關大陸規劃自大陸跨海至臺北之高鐵路線一事,除涉及興建工程技術、營運安全、營運成本等事項外,更涉及國安、民意反應及兩岸互動等複雜問題,並非大陸一方的說法即可規劃。
海基會顧問李孟洲當天表示,此次大陸再提「京台高鐵」,主要目的是測試台灣民間風向。李孟洲認為,實現的可能性非常低,這牽涉兩岸政府之間的「政治互信」,還有美方也不見得會同意。他表示,如果要實現「京台高鐵」,可先以「廈門到金門」作為試金石。
對這項規劃,有臺灣網民說:「我吃飯看到這則消息,都邊笑邊噴飯,你覺得我會相信你們蓋得出來嗎?」「明知目前絕不可能的事情,卻還可以如此大言不慚……」
也有嘲諷說:「把高鐵蓋到美國,方便中國人移民美國。」「在黑潮、颱風、地震地帶蓋高鐵及高速公路!真佩服中共想像力,可能沒體會過地震,以及把黑潮當長江看吧,更不用談颱風破壞威力」。
「京台高鐵」的消息也引發了大陸網民的熱烈討論。《法制晚報》單篇文章下的評論數已超過1.5萬。有不少人提出「修到臺灣,人家同意嗎?」「先把到香港的高鐵先解決吧,香港都停工不讓建了,還想修到台北?」「國民黨時不可能,民進黨了更不可能,我們一廂情願罷了」。
還有大陸網民直呼「這個提案是腦袋進水了。」、有人說「妄想」、「臺灣人同意了嗎?」,也有網民調侃「我覺得從中國建橋到美國才可以促進商貿往來」。

來源轉自:
【2016年3月6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美國八大驚人新軍事武器 研發年預算800億

【訊記者黃凱熙報導 責任編輯:蘇漾】
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今年獲得800億美元的預算,正在緊鑼密鼓的研發多項驚人的未來軍事武器。
美國國防部今年獲得的武器研發預算比去年增加了5%,預計這筆預算也將比明年的預算高。國防部的高等研究計劃署正與國防武器製造承包商、大學實驗室及小型的新創科技公司中的頂尖工程師和科學家合作,開發適用於空中、海上、地面及太空的各型未來新武器。
以下為讀者介紹高等研究計劃署正在研發的其中8大驚人未來軍事武器項目。

一、衛星熔毀計劃(Satellite Melter)

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與諾斯羅普‧格魯門(Northrop Grumman)科技公司合作研發衛星熔毀技術的構想,是希望設計出一種可以蒐獵、追蹤並能以簡單物理原理摧毀敵人防禦衛星的熔毀衛星。(DARPA)
高等研究計劃署與諾斯羅普‧格魯門(Northrop Grumman)科技公司合作研發衛星熔毀技術的構想,是希望設計出一種可以蒐獵、追蹤並能以簡單物理原理摧毀敵人防禦衛星的熔毀衛星。
熔毀衛星在找到敵人衛星後,可能以發熱摧毀對方的方式,在幾週的時間內讓敵方衛星脫離運行軌道,並在落入大氣層之前燃燒焚毀殆盡,不會對地球造成傷害。
低調的熔毀衛星不會在太空中執行火光四射地撞擊摧毀敵方衛星的任務,可能是在不被發現的隱蔽情況下,便默默地完成使命。
高等研究計劃署初步規劃5年期的熔毀衛星設計開發工作,預計在2018年開始測試熔毀衛星,並在2021年發射熔毀衛星升空。

二、自動轉向子彈(Self-Steering Bullets)

美國國防部的高等研究計劃署與軍事武器承包商泰里達因科技公司(Teledyne Technologies),以及軌道ATK(Orbital ATK)彈藥製造商合作研發的自轉子彈。(DARPA)
高等研究計劃署與軍事武器承包商泰里達因科技公司(Teledyne Technologies),以及軌道ATK(Orbital ATK)彈藥製造商合作研發的自轉子彈,是在用於點50口徑的槍枝子彈上,加上微型追蹤感應器。
具有追蹤目標功能的自轉子彈可以在空中迅速轉向,增加摧毀移動目標物的準確性,而且產品成本遠低於火箭推進式導彈,但同樣能達到擊中目標的成果。
高等研究計劃署當然不願透露子彈是如何轉向的先進科技秘密,而且也不曾對外公布這項武器開發合約的金額。

三、特別版匿蹤戰機(Extra-Stealthy Bomber)

美國國防部與諾斯羅普‧格魯門及雷神科技公司合作,正在研究開發終極版匿蹤隱形戰機。該機的設計理念是必須達到全機身隱形、高速、遠程、能乘載重磅導彈與武器,下一代未來戰機計劃將取代現役的B-52S及B-2等隱形戰機。(Northrop Grumman)
雖然終極版匿蹤隱形戰機目前仍處在研究開發的概念階段,但是也已進入開始研究的進程。預計研發這項驚人的未來戰機預算將高達數十億美元,而且還必須經過數年才能看到雛形。
與美國國防部合作特別版匿蹤戰機的承包商是諾斯羅普‧格魯門及雷神(Raytheon)科技公司,該機的設計理念是必須達到全機身隱形、高速、遠程、能乘載重磅導彈與武器的下一代未來戰機。
未來的下一代隱形戰機,將不僅是能躲過雷達偵測即可,研究團隊將採用硬化的反光材質來打造機身,讓戰機可以反射周邊環境的景象並與之融為一體,達到讓人真正視而不見的情況。
美國國防部計劃在未來用特別版匿蹤戰機,取代現役的B-52S及B-2等隱形戰機。

四、無人追蹤潛艇(Unmanned Submarine Hunter)

美國國防部計劃署與負責設計靈敏的雷達與聲納系統的雷神公司,以及負責打造船身的雷多斯公司合作的研究的無人追蹤潛艇,已經進入原型艇的海洋測試階段了。(DARPA)
由於已有許多國家發展出不易被偵查到的潛艇,並部署在各地海岸線偵查軍情,因此美國國防部計劃署為防範這種在海底下的威脅,決定發展這項大型的軍事武器計劃,開始研究設計無人駕駛的反潛艇持續追蹤潛艇,這項新型武器亦被稱作海底獵人。
無人追蹤潛艇可被視為是海中的無人偵察飛機,可在海中執勤數個月,也毋須煩惱一般潛艇隊員必須登陸換班的問題。
無人追蹤潛艇配備聲納、雷達和其它多功能的影像系統,可以引導潛艇通過狹窄的海灣,以及自動避開在海上航行的多種輪船與海上交通工具。
無人追蹤潛艇的合作開發商,是負責設計靈敏的雷達與聲納系統的雷神公司,以及負責打造船身的雷多斯(Leidos)公司。目前無人追蹤潛艇的研究,已經來到原型艇的海洋測試階段了。

五、魷魚隱身術(Invisibility From a Squid)

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與加州大學實驗室合作,正在研究可以改變體色和反射光線的魷魚皮膚結構蛋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把這種物質應用在具備隱形效果的軍事科技上。(YOSHIKAZU TSUNO/AFP/Getty Images)
這項企圖讓戰場上士兵隱身的技術概念,來自於海中魷魚會隨著環境改變而變換身體顏色,進而達到不讓天敵發現的藏匿目的。
雖然目前的科技技術已能夠達到讓軍車和士兵不被肉眼察覺的隱形效果,但是越來越發達的紅外線顯影系統,還是能讓肉眼看不到的事物曝光。
基於上述的缺憾,加州大學的科學家正在研究這種稱為「reflectin」、可以改變魷魚體色和反射光線的皮膚結構蛋白。因為魷魚皮膚的結構蛋白可以反射相同波長的光線,所以也能讓紅外線光照系統無法察覺目標物。
高等研究計劃署與大學實驗室合作研究魷魚皮膚的結構蛋白,即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把這種物質應用在具備隱形效果的軍事科技上。

六、激光炮(Laser Cannons)

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與波音公司合作開發的激光武器系統已經試射成功,將開始在船艦及軍用車輛上部署。本圖為可裝配在陸上軍用車輛上的高能激光行動裝置。(Boeing)
國防部的這項新軍事武器的正式名稱是激光武器系統(Laser Weapon System,LaWS),美國的兩棲運輸艦龐賽號(USS Ponce)已在2014年配備激光炮武器,駛入波灣海域進行試射成功,海軍計劃進一步在航母等船艦上部署大型的激光武器。這也是最接近在科幻電影中所出現的激光炮,即將成真和真實的運用在軍事武器上的時刻。
這項武器的研發目的是用於對付「非對稱性威脅目標」,例如大批擁有武器的無人機或快艇,造價便宜卻具有威脅性,若用導彈等高價武器對付這些威脅,付出的代價將過於昂貴。
此外,波音公司也正與國防部合作開發可以裝載在陸上交通工具的激光炮,用於震懾敵軍迫擊炮和無人機的威脅。這項武器研究計劃已命名為高能激光行動裝置(High-Energy Laser Mobile Demonstrator,HELMD)。
激光炮是利用超高功率的紅外線光照射目標物,發射時肉眼看不見光束,只會看到遭擊中的目標起火並毀滅。發射每次激光炮的費用不超過1美元,可謂物美價廉。但激光炮會因雨雪或煙霧的干擾,使射程與激光威力降低。

七、電離子防護場(Plasma Protection Field)
這項軍事武器的設計概念,是創造一個電離子場來保護可能受到反坦克導彈或炸彈攻擊的軍車。波音公司已經申請研究開發這項科技技術的專利。
電離子防護場對坦克或軍車的保護作用,並不能真正阻止接近坦克車的導彈或砲彈前進,而是利用電離子防護場的作用,讓敵方砲彈無法正確地瞄準目標物的真正位置,進而偏離目標物。

八、小型船艦成無人機航母

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的「戰術利用偵察節點計畫」,是研發一種可以在較小軍艦上起降的小型無人機,讓所有的海上軍艦成為可進行情報、監視、偵察與戰鬥用途的無人機母艦。(DARPA)
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的「戰術利用偵察節點計畫」(Tactically Exploited Reconnaissance Node,TERN),是研發一種可以在較小軍艦上起降的小型無人機,讓所有的海上軍艦成為可進行情報、監視、偵察與戰鬥用途的無人機母艦。
這項計劃可以讓在中高度飛行的耐久無人機,把小型軍艦變成起降平台,大幅減少美軍對陸上航空基地或傳統大型航母的依賴,同時也會增加海軍的作戰能力。

來源轉自:
【2016年03月06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美軍派遣B-52遠程戰略轟炸機打擊IS


3月4日,美國國防部官員證實,派遣B-52遠程戰略轟炸機前往伊拉克和敘利亞,對IS據點進行轟炸。(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記者許家琳/綜合報導】
美國最近開始加大力度打擊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不僅派遣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到伊拉克追捕IS頭目。3月4日,美國國防部官員證實,派遣B-52遠程戰略轟炸機前往伊拉克和敘利亞,對IS據點進行轟炸。B-52可裝配核炸彈。
據福克斯新聞援引《空軍時報》報導,B-52遠程戰略轟炸機(B-52 Stratofortress)將於今年四月開始對IS據點進行首次轟炸。
美國軍方官上週在空軍協會大會上表示,B-52轟炸機將取代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執行空襲任務的B-1槍騎兵轟炸機(B-1 Lancers)。B-1轟炸機今年1月返回美國,在進行維護和升級後,將於夏天返回戰場。
美軍派遣多少架B-52轟炸機,以及飛行員人數尚不清楚。
B-52轟炸機在以往戰爭中(包括阿富汗戰爭)曾投下非制導炸彈,現在它可以用來投擲精確制導彈藥。這也是美國軍方首次部署B-52轟炸機打擊伊斯蘭國目標。
福爾摩斯(James 「Mike」 Holmes)中將在今年2月18日對《空軍時報》表示:「我們將把B-52留於軍中,它能執行一些其它無法替代的任務,尤其是它的飛行距離和荷載量。」福爾摩斯中將現任副參謀長,負責戰略、計劃與項目。

醜肥的大傢伙

美國空軍官員表示,每架B-52轟炸機最多可攜帶7萬磅有效載荷,包括重力炸彈、集束炸彈、精確制導(巡航)導彈和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等。(Wiki commons)
B-52轟炸機有個綽號叫「醜肥的大傢伙」(Big Ugly Fat Fella,BUFF)。美國空軍官員表示,每架B-52轟炸機最多可攜帶7萬磅有效載荷,包括重力炸彈、集束炸彈、精確制導(巡航)導彈和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等。B-52的飛行高度達15,000米,一次加油的飛行距離為14,000公里以上,最高時速可為每小時1,000公里,接近聲音的速度(每小時1,224公里)。
相比而言,B-1轟炸機可攜帶5000磅彈藥,可以飛行10小時,遠長於噴氣式戰鬥機,每小時可飛行900英里(1448公里)。南達科他州埃爾斯沃思空軍基地第28轟炸機聯隊表示,在6個月內,B-1轟炸機針對3700個IS目標,投下3800彈藥。B-1還能夠超音速飛行,幾分鐘內便就飛抵伊拉克和敘利亞空襲目標。

B-1轟炸機可攜帶5000磅彈藥,可以飛行10小時,遠長於噴氣式戰鬥機,每小時可飛行900英里(1448公里)。(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B-52又稱為B-52同溫層堡壘(B-52 Stratofortress),是美國波音飛機公司生產的八引擎遠程戰略轟炸機,B-52有B-52A、B、C、D、E、F、G和H等八種型號,波音公司將擴展B-52的武器荷載能力,讓B-52可以裝載更多種類的武器彈藥,以及增強B-52在戰場的靈活反應能力。
B-52轟炸機的總部位於路易斯安那州和北達科他州,它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打擊恐怖組織IS的效果將拭目以待。

B-52的飛行高度達15,000米,一次加油的飛行距離為14,000公里以上,最高時速可為每小時1,000公里。(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丹麥擬派F-16戰鬥機和400名部隊打擊IS
不僅美國加強打擊IS力度,丹麥總理拉斯穆森(Lars Lokke Rasmussen)4日表示,計劃派出F-16戰鬥機和400名人員前往伊拉克和敘利亞,對IS作戰。
丹麥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說,丹麥國會外交委員會的多數政黨今天表示,支持政府這項提議;而「政府將根據當日的會議,提出1項法案以呈送國會表決,來加強對伊斯蘭國作戰」。
丹麥出動的兵力將在今年年中開始投入作戰,其中還包括1架運輸機。
至於400名人員則包括飛行員、支援人員和60名特種部隊。這些特種部隊將在敘利亞分攤何種任務,目前不得而知。

來源轉自:
【2016年03月06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中國中產階層的焦慮與危機


中產階級是保守、不願意改變現狀、不敢冒險的人群,在激烈的社會動盪中,這份不大不小的財產最容易受到衝擊。(大紀元資料室)
2月12日,有陸媒刊文,列舉大陸中產家庭存在職業前途、家庭資產、子女教育、醫療、養老等焦慮,稱大陸經濟動盪加劇,「沒有人是安穩的」。中國的中產階層對現存制度有很高的依附性。近年來在大陸社會的大調整中,很多中產階層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焦慮。而在中共體制即將潰敗之際,最可能受傷的群體,恰是這群保守、不願意改變現狀、脆弱的中產階層。面對諸多風險,中產階級該如何因應?
【文.時益謙】
大陸澎拜新聞2月12日一篇社論稱,中國的中產階層正處於焦慮狀態。
社論認為,這些成為中國現代中產家庭的人,大多是城市貧民階層和農村高考成功者,對過去艱苦生活有深刻記憶,他們即使過上了相對寬裕的生活,也處在惴惴不安之中。
中國大陸經濟近年來動盪加劇,結構調整,有些已經做到公司中高層的職業經理人甚至面臨失業風險。在社會的大調整中,沒有人是安穩的,許多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焦慮。

外媒:中國中產階層 秋蟬未察冬至
中國經濟的動盪和走弱最可能受傷的群體或許就是脆弱的中國中產階層,但他們對此似乎懵然不知。
英國《金融時報》2015年9月2日報導,除了約10億中國人以外,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經濟正在下滑,而有些不知情的中國人還在開心地遊玩,就好像明天的境遇與今天不相關。

中國經濟動盪和走弱,而不知情的中國人還在開心地遊玩著。(AFP)
報導稱,西方已經從夏季的市場麻木中甦醒過來,感到了對中國經濟的恐慌。就在大約此時,梁露露和朋友們正帶著一群孩子在中國一處房車營地遊玩過夜——純粹是為了享受作為中國新興中產階層一員的樂趣。
在距離上海市約一小時車程的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裡,這些孩子正在房車中跑進跑出,而他們的媽媽們也在盡情狂歡。報導稱,這情景令人不解,她們並沒有在房車裡的平板電視上觀看有關中國經濟前景黯淡的報導,似乎這與她們無關,她們最要緊的就是享受眼下的休假消費。

中國中產階層的一個微型範本
就職於上海一個文化傳媒公司的劉成於2014年3月24日發表於《華爾街日報》題為〈我的碩士姐姐的中產之路〉的文章,可以看成中國中產階層的一個微觀奮鬥範本。
劉成說,他出生在華北平原的一個小城,爸爸是銀行職員,媽媽是醫生。爸爸媽媽都是一心一意上班的那種人,兩份工資撐起了這個家。
他有一個思維縝密聰明的姐姐,他和姐姐都讀到了碩士。姐姐去了西安,在那裡她一帆風順買了房子、車子,結婚生女。

中國中產階層的一個微型範本就是理想不大,身體健康,事業順遂,買房子、車子,結婚生子。(AFP)
劉成在2013年碩士畢業,來到了上海,他的理想不大,就是身體健康,事業順遂。他去西安三次,目睹了姐姐整個成家立業的過程。 第一次去西安是2006年,姐姐住單位的宿舍,20平米的房間,採光很好,窗外樹木生長。鄰居們既是同學又是同事,有男有女,相處融洽。那時候,姐姐是單身。
2010年,姐姐認識了來自東北林區的姐夫,他是長安大學的行政人員。相處不到一年,兩人結婚,婚房就近租在長安區,兩室一廳,80平米,租期三年。
第二次去西安是2012年暑假,他們已經買車買房,車子是福克斯兩廂,房子還沒裝修,依然租住原來那套。那段時間,姐夫放假,每天買菜做飯,接姐姐下班。周末他們兩個就去西安附近的山裡玩,山泉清涼,能吃到美味的鱒魚,許多西安人拖家帶口,開車過來消暑。
2013年10月,他們的女兒出生了。時至今日,微信上經常見到他們一家吃喝玩樂的照片,很幸福的樣子。

誰是中國的中產階級?
在全世界的範圍內,主流的經濟學家提出的衡量「中產階級」的方法有二,一為全球標準,以全世界各國的人均收入加權排序,然後取出其中的中間收入階層,大約是收入中間值的75~125%之間。
根據這一個劃分標準,世界銀行《2010年世界經濟展望》中,將全球人均收入介於巴西和意大利兩國人均收入之間的個人認定為中產階級——每天消費在10美元至20美元之間的人群。根據這一標準,2010年全球人口中,大約4億人,為「全球中產階級」。中國大概有2000萬到3000萬人口屬於中產階級。
第二種劃分標準是區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中產階級標準。世界銀行2009年的一篇文章,將人均收入在70個最窮的發展中國家的貧困線(每天消費2美元)作為下限,而美國的貧困線(每天消費13美元)為上限,劃定了「發展中國家」的中產階級標準。
根據這一標準,中國2005年已經擁有了6550萬「中產階級」。而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發展中國家中產階級+全球中產階級」標準,2012年中國有8億中產階級。亞行數據同時表明,根據全球中產階級標準,也就是每天消費10至20美元之間的階層,中國僅4600萬中產階級。
不過,這幾個標準,實際上都難以衡量中國。中國這個國家充滿矛盾,上海2009年人均GDP高達1.1萬美元,已邁入中等發達國家水準,而貴州省的人均GDP在2009年剛剛超過800美元,依然屬於發展中國家最窮困者。
此外,海通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中產階層對中國經濟影響有多大〉一文也提到了中產階層的標準:
2010年,《福布斯》雜誌曾經將中國中產階層的人均年收入定義為1萬美元到6萬美元之間,並認為衡量中產階層永恆不變的標準是——能不能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進行自由支配消費。
不管用怎樣的標準,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由於中國的堅尼係數多年來一直處在0.47以上水準,其中2013年為0.473,表明貧富收入差距仍較大,中產階層不可能居多數。

不管用哪一種標準,由於中國的堅尼係數多年來表明貧富收入差距仍較大,中產階層不可能居多數。(AFP)
如果按照《福布斯》對中國中產階層的最低收入標準做一個折中,則中產階層這一群體應該分布在國家統計局的城鎮居民中等偏上戶(佔城鎮人口20%)和較高收入戶(佔城鎮人口10%)這兩個群體中。前者在2012年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萬2800元,後者為4萬3500元。
2013年城鎮常住人口為7億3000萬,佔城鎮常住人口30%的這兩個家庭群體的合計人數為2億2000萬,如果剔除無薪酬收入的子女,則中產階層人口大約為1億4000萬。
如果按最高標準的6萬美元,則中國最高收入群體中的50%家庭人口中的有薪酬或財產性收入者也可以納入到中產階層中,這部分人口大約2400萬。農村中的極少數家庭的年均收入也達到或超過1萬美元,根據官方的數據推算,估計這一群體人口不會超過1000萬。也即中國中產階層的數量樂觀估計不會超過1億7400萬。
此外,還可以用中產階層家庭應該有私家車的方法來統計人數,目前中國私人轎車的保有量約1億輛,假如其中20%的車輛歸屬於富人階層,則剩下8000萬輛汽車都歸屬於8000萬戶中產家庭,那麼,中產階層的人數最多也就是1億6000萬了。
2013年3月28日,《福布斯》中文版聯合宜信財富發布〈中國大眾富裕階層財富白皮書〉稱,中國的大眾富裕階層近年來迅速壯大,2012年已超過千萬人,達到1026萬人,人均可投資資產達133萬元人民幣。參考國際通行標準,白皮書所定義的大眾富裕階層是指個人可投資資產在10萬美元至100萬美元之間的中國中產群體,即所謂的「高級白領」。
此人群中,從事金融和貿易的佔19.2%,從事製造業的佔據了11.5%的份額,從事房地產行業的有9.0%。

中國「被中產」的人們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唐鈞2014年3月19日在《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撰文稱,在中國衡量一個人或一個家庭是否中產,就資產而言,基本的標準是「有房有車」。
但是,很多年輕人卻認為自己的房子、車子都是貸款買的,在銀行都欠了一屁股帳。如果要算一算資產和債務,自己完全是「負資產」。
文章稱,界定中產階級,從理論上說,有三方面的標準,即經濟收入、職業聲望和個人認同。而在中國社會中,中產階級在這三個方面都處於一種非常窘迫的狀態,這就導致了一個詭異的特殊國情——「被中產」。

中產階級最怕什麼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2014年專門出題探討中產階級的意義。其導言這樣寫道:「從維多利亞時代起,中產階級的壯大便成為一個國家從新興走向富裕的標誌。他們的消費能力、生活方式,文化品味和政治訴求影響並主導社會的方方面面。他們既因勤勞、偏好穩定而被譽為社會中堅,也因安於現狀、迴避風險而被貶斥為平庸的同義詞。」
可見,中產階級是安於現狀的人群,他們最怕社會動盪,不敢冒險。而今天的中國,恰恰處於社會大動盪時期,包括中國最有權勢的人到最底層的民眾,沒有誰是安全的。
在這個意義上說,中產階級扮演穩定社會基石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穩定的角色不一定代表社會正義,他們富有惰性、保守、不願意改變現狀。因為他們有一份不大不小的財產,在激烈的社會動盪中,這份不大不小的財產最容易受到衝擊。
《紐約時報》曾經描述2015年北京許多居民的內心狀態,說他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無奈,誰都不清楚未來的方向,人們心懷焦慮、恐懼和希望。
澎拜新聞網社論認為,中產家庭的核心資產無非是房產、股票與現金。不過,這些資產的價格會隨著市場起伏不定,特別是在中國,決定市場的往往是政治,一旦風雲變幻,中產階層的這點資產很難保全。

中國中產階層的最大危機
中產階層對現存制度有很高的依附性,西方中產階級依附於民主憲政制度,這個制度首要的責任就是不遺餘力保護私有財產。中國現下在中共統治之下,中共這個政治體制從1949年10月在中國建立,走過了將近67年的血腥和罪惡的歷史,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苦難和災難,如今已經是氣息奄奄,行將潰敗。

中國的中產階層對現存制度有很高的依附性,在中共體制即將潰敗之前,他們的未來值得擔憂。圖為廣東廣州市中心一隅。(大紀元資料室)
中共體制在潰敗之前,一度進行過所謂經濟改革,中國的中產階級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他們受益於自己的天資、學歷、勤奮和樂於鑽研的精神與幹勁,雖然常常嘆息自己沒有深厚的政治背景,以致許多在才智上不如自己的人也混得風生水起,但是在總體上,他們對自己的經濟地位還是有一些成就感和滿足感。
恰恰這一點成為中國中產階級最大的危機。可以說,中國的中產階級是一個畸形的群體,他們不是西方社會學意義上的主流人群,而是從中共在稍微放鬆管制和控制的縫隙中產生的群體。
從這個制度的夾縫中產生的中國中產階級面臨艱難的選擇,好像一條即將沉沒的船上,一些人不想也不願面對現實,只想繼續躲在船艙中做夢,如果這些人是中國中產階級現實的寫照,那他們的未來非常值得擔憂。
有專家建議,在中共體制潰敗之前,中國中產階級應面對現實,推開心門睜開慧眼,多了解西方社會生活型態與普世價值觀,從中找尋出路。

來源轉自:
【第468期2016/02/25】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長鼻毛能抵空污?國際環保團諷刺中共不作為



中國大陸霧霾問題是國際環保團體長期關注焦點。(網路圖片)
中國大陸霧霾問題愈來愈嚴重,近日國際環保團體野生救援(WildAid)發布最新公益宣傳片,以幽默諷刺的手法演繹,人們長出長長的鼻毛過濾污濁的空氣。
近期,國際非政府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發布中國2015《年度城市PM2.5排行榜》,數據顯示,在所有被檢測的366座城市中,有80%的城市,PM2.5微粒數量超過國家空氣質量標準。
針對中國嚴重的霧霾天氣,國際環保團體野生救援特意製作出《鼻毛傳》(Hairy Nose)影片。影片時間設定在未來,除人們需要深受空污傷害外,連寵物狗也要適應中國的空氣污染。他們的鼻毛不斷增多、增長,大部分人已經習慣帶着長長的鼻毛生活,甚至圍繞着鼻毛衍生出一系列的產業,例如理髮那樣的「理毛」服務、洗髮水那樣的「洗鼻毛水」,鼻毛甚至可以像手指一樣把東西推開。

(網路圖片)
但一名男子最終決定拒絕接受污染,剪掉自己的長鼻毛,希望能夠重見藍天。影片最後說道,「在空氣污染改變你之前,改變空氣污染。」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主管的獨立全球衛生研究中心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的一項最新科學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超過550萬人因為空氣污染而死亡。災情最嚴重的是中國,約有160萬人。
而去年,原是央視知名記者、欄目《看見》主持人柴靜,在拍攝的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中引述中共前衛生部長陳竺的測算結果稱,中國每年因空氣污染,過早死亡人數為50萬。《彭博社》也在去年指出,中國每天有4000人因空氣污染而死亡。
隨着中共俗稱的“兩會”在京召開,北京空氣再度出現嚴重污染,中央氣象台更發布黃色預警,兩會期間大陸局部地區將迎來2016年首個沙塵暴。外界關注,面對北京的嚴重霧霾,環保議論是否成為今年「兩會」的重要議題。

——轉引自「看中國」

來源轉自:
【2016年03月05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