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極權政府多短命 專家:中共已瀕垮台


極權政府多短命 專家:中共已瀕垮台。(笑罵江湖)

中國著名維權律師高智晟在新書中寫道,「共產黨體制有一個最大的共同特點是,在他崩亡之前的最後一秒裡,你看到的依然是它的強大和穩定。」(AFP)
文/記者江禹嬋
「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出自北宋易學家邵雍的《梅花詩》,預言各朝代興衰與大事,不少東西方預言,在歷史洪流中不斷被經歷與驗證;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曾斷言,所有的極權統治最長不會超過70年,諸多巧合令人嘖嘖稱奇,例如蘇聯便亡於69歲,而中共政權今年則邁入67年,引發各界揣測與推論。
有「中國良心」之譽的大陸維權律師高智晟,日前將獄中經歷寫成《2017年,起來中國》一書,表示獲得神的啟示,大膽預言中共在2017年崩潰。
高智晟以蘇聯解體作類比,蘇共終是在非暴力、「非自行滅亡」中滅亡矣,且是在一夕之間。解體發生的那一刻,許多研究蘇共的東西方學者,都沒能反應過來。

加拿大華裔著名作家、民主中國陣線全球主席盛雪(左二),呼籲中共釋放維權律師高智晟。(盛雪提供)
「共產體制崩亡前一秒,仍看到強大和穩定」
「共產黨體制有一個最大的共同特點是,在它崩亡之前的最後一秒裡,你看到的依然是它的強大和穩定。」高智晟在書中寫道。 加拿大華裔著名作家、民主中國陣線全球主席盛雪表示,自己身邊很多朋友談起高律師預言2017年中共垮台,是來自神諭,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們反應是,這簡直太神乎其神了。
從遠古至今出現許多神諭,盛雪認為,人類社會發展,整個宇宙運行演變過程中,都有其內在規律的力量、結構,以及對生命的深遠影響。
她說,「我是有神論者,我尊重高律師的判斷與表達,相信他是受到神的感召、啟示,所給予他的機會與能力,把這樣預言表述出來。」若不從預言角度切入,從實證角度觀察今天中國社會,這樣專制政權是否走到盡頭?盛雪說,「我完全認同高律師的判斷。」
盛雪感慨地說,很多東歐國家回過頭來紀念已完結的時代,正進行社會正義、和解的進程;反觀現在的中國,正處於最黑暗時期,高智晟這本書這時候出來,真是起到石破天驚的效果。
她分析,中共一貫用恐懼、暴力控制中國社會的運行模式,一旦出現裂縫,或是政權無法控制的地方,即刻引發骨牌效應;這種影響將如摧枯拉朽般,輕易地掀起驚天駭浪,前東歐共產集團,都是以這樣的模式倒台的,因此中共害怕人群聚集,總是把人群打散。
羅馬尼亞獨裁者齊奧塞斯庫的下場就是一例。在民眾示威遊行抗議時,他依舊用強硬態度,出現在廣場上發言,當人群開始爆發出不滿情緒,到發出「打倒齊奧塞斯庫」的聲音,事件發生時僅在非常短的時間,相信齊奧塞斯庫也無法預測,整個局勢將再下一秒出現逆轉。

加拿大華裔著名作家、民主中國陣線全球主席盛雪表示,從政治、經濟,道德信仰敗壞,種種跡象來判斷,中共確實已走到垮台邊緣。(盛雪提供)
「獨裁勢力控不住場面,就即刻轉變」
所謂物極必反,正是因為專制政權靠武力暴力的維持,剛性運作太強烈,直到某一個節點,當獨裁勢力無法順利控制場面時,「就會出現一個即刻的轉變」。
只要這個「轉點」到來,事情就會往完全相反的方向急速推進,那時專制政權本身也完全無能為力。盛雪認為,這就是專制政權在看似強大的狀態中,轉瞬間就倒台的最主要原因。
今天中國社會是否來到「轉點」時期?可從幾個方面看,任何國家社會、政體,都需要具備人的基本信仰、價值觀,例如民主社會有普世價值作為立國之本,再衍生民主制度框架、法治,每一項都如同鎖鏈般的形成國家的結構。
中國現在是專制暴政權力性質,沒有這些互相制衡的鍊性結構;從精神層面來看,現在中國各階層已無人相信所謂的共產、社會主義;有權、有關係的人的都在大肆掠奪、拚搶著生存資源與財富,而弱勢、沒有機會的人們,可悲地成為受壓榨,甚至是受到虐待的群體。
尤其中共對待修煉真善忍的法輪功學員,迫害是非常殘暴的,17年來大家已看得非常清楚。中共更灌輸中國人,如果你相信真善忍,你就會如同法輪功學員一樣遭到迫害的下場,如同活生生的課堂在中國社會上不斷上演。
中共對信仰界的敗壞,讓中國社會的精神心靈領域完全無以為繼,因為沒有信仰依靠,人們在這氛圍下就會顯得焦躁、暴虐。

「一個邪惡、倒錯的社會,不可能長久」
除此之外,中共各層官員生活驕奢,掠奪財富欺壓老百姓,不斷為自己謀求好的物質生活與報酬,「這社會完全是一個邪惡、倒錯的社會,這樣的一個社會是不可能長久的。」
有些人對於中共政權可以將大型國家活動項目辦得舉世震驚,比如2008奧運、2010的世博會、亞太經合會等,但背後的真相卻被很多人忽略,「這恰恰是專制極權政權優勢所在。」
盛雪分析,中共完全不用顧及社會負擔、人的承受能力,以及生存環境所受到的影響,能集中所有社會資源與力量去營造出一個事件來。在這類事情上,專制政權總是比民主政權有更多優勢,「但這優勢卻是犧牲大部分中國人民的權益、財產而營造出來的。」 最重要的是,預算將受到各方面制衡監督,不可能像中共辦國際盛會,投入無盡的資源。「這點不能說明中共專制政權的強大,只能說代表這個專制政權的強度有多強。」
中共是在「沒有人權的支出成本」這樣基礎上,達成經濟發展奇蹟,而且是一輪一輪地從中國人民身上進行掠奪。
中共官員用制度方式,把名義上屬於所有國民的財富資產,轉移到自己的名下,所有市場機制都控制在中共手中,包含對土地掠奪、炒房地產等,因為已剝削好幾輪,「這使得中共已進入真正的絕境。」
她建議,人民不應該以等待心態面對,應該主動出擊,即便這時刻是有神安排好了,神也給予人一種能動性,應該也是受到神的感召,努力實踐神的安排。
現今中國社會外資減退、企業倒閉、出口減少,這些壞的消息還能流露出來,這代表情況已經是越來越嚴峻了;加上中國維權抗議事件與日俱增,使得中共垮台的一天不斷加速推進。盛雪說,從種種跡象來判斷,中共確實已走到垮台邊緣。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懼怕債務大山 基金經理開始從中國撤退


在過去15年的大多數時間裡,中國是新興市場投資者的寵兒。中國對商品的需求拉動了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的財運。但是現在,隨著中國掙扎應對債務後遺症,基金經理們越來越迴避亞洲巨頭。(VCG/VCG via Getty Images)
【記者秦雨霏/報導】
在過去15年的大多數時間裡,中國是新興市場投資者的寵兒。中國對商品的需求拉動了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的財運。但是現在,隨著中國掙扎應對債務後遺症,基金經理們越來越迴避亞洲巨頭。
摩根斯坦利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魯切‧夏爾馬告訴《金融時報》:「我把我的投資組合稱為後中國世界投資組合。」 夏爾馬說:「整體情況是,中國夢已經結束,現在你不得不尋找跟中國儘量沒有關係的投資。」他將南亞、菲律賓、越南、印尼和部分東歐標識為比較有吸引力的新興市場。
他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懷疑獲得幾名其他基金經理的贊同。他們看到企業債務源源不斷,私人公司萎靡不振,國企改革進展寥寥,這些因素將拖累中國未來數年的前景。
布蘭德斯投資合夥人公司新興市場策略師赫拉爾多‧薩莫拉諾告訴《金融時報》:「我們的投資組合對中國的比例非常低。」
「中國企業領域的資產負債急劇增加,大量企業新增貸款被用來償付原有債務。影子金融也是一個擔憂。」
基金經理醒悟的一個體現是,基金向新興市場的投資和向中國的投資出現背離。研究公司EPFR的數據顯示,自從七月份以來,基金經理向新興市場投入資本。相反,自從六月中旬以來,他們從中國專業基金撤出資本。

中國企業債務大山是世界上最高的
最令基金經理望而卻步的是中國企業債務。標普評級機構的最近報告估計,2015年中國總的未償還企業債務是17.8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171%。這使得中國企業債務大山成為世界上最高的,無論是絕對值還是相對值。
中國企業債務佔GDP的比例是美國和歐洲的兩倍還多。由於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還債借更多債務,預計中國債務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標普估計,截至2020年,中國未償還企業債務將達到32.6萬億美元,同時它占全球企業債務的比例將從去年的35%上升到43%。
但是比中國債務規模更令人擔憂的是它搖搖欲墜的內部結構。在標普評估的1943家大型中國公司當中,有超過一半被劃分為「高槓桿」類別。標普根據公司盈利還債能力將公司劃分為五類,「高槓桿」是五類當中風險最高的。
此外,北京對金融系統的控制權,加上它的寬鬆政策,意味著金融機構縱容不良貸款,鼓勵債務滾動(debt rollovers)。標普報告估計,截至2020年,有13.4萬億美元的債務,也就是總信貸需求的一半,將被用於再融資。

史上最大規模離職潮 大陸銀行業3.5萬人逃離

(Getty Images)
【記者博文/報導】
在中國經濟下滑的背景下,銀行業出現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離職潮,今年上半年離職人數達3.5萬。據分析,銀行業利潤增長困難和不良貸款持續增加是銀行薪水大幅度降低、人員逃離的原因。
經濟下滑 銀行薪酬支出下降
陸媒《第一財經》日前報導,截至目前,16家A股上市銀行(除江蘇銀行和貴陽銀行新股)中報披露,多家銀行上半年員工薪酬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四大行即有工、農、建三家薪酬支出下降。
數據顯示,上半年工業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員工薪酬分別為439.23億元、521.26億元、399.72 億元,薪酬下降分別為7.8億元、15.53億元、8.89億元,下降幅度分別為1.6%、2.9%、2.18%。
而薪酬支出變動最大的則是民生銀行,該行員工薪酬由去年同期的112.14億元縮減至87.4億元,降薪幅度達到22.06%。同時,集團業務及管理費為179.52億元,同比減少30.73億元,降幅14.62%;成本收入比為23.03%,同比下降4.31個百分點。
中報披露,大陸銀行業盈利困難和不良貸款增加。22家銀行中就有17家銀行不良貸款持平和上升。同時多家銀行公 司貸款利息大幅度下降,其中招行下降19.32%;建行下降了18.94%;農行下降了18.05%,是降幅最大的三家銀行。
曾在某股份制銀行中部分行擔任行長的老劉表示,由於目前實體經濟下滑,為了配合國家減少收入差距的要求,很多國有企業大幅度降低薪水,銀行降薪是大勢所趨。
一位國有大行西部分行副行長分析認為,股份制銀行員工收入和員工業務掛鉤,經濟下滑期間行內業務減少和很多業務做不了是造成股份制銀行工薪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銀行業掀離職潮
與降薪相伴隨的,是銀行員工的離職。
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上半年上市銀行業員工減少人數高達35,558人。員工減少的現象在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興業、中信、招行、民生、浦發等10家 銀行都有出現,僅工行、農行、建行離職人數已過大半,據悉,工行減少了7,635人、農行4,023人、建行6,721人,總計為1萬8千多人。
大陸銀行業研究員認為,近年來大陸銀行業利潤增長困難,業績壓力大,為減少成本開支控制和減少銀行網點數量,電子渠道替代人工服務的比率不斷上升,造成部分員工離職。
「真是一把辛酸淚,很多同事都走了。」在國有大行華南分行業務部工作的小徐表示。
「從今年辭職比較多的分行來看,一般都是出了不良貸款,一旦有了不良就要拿利潤甚至費用來沖減,這就很慘了,有些地區的同事大半年連個3000塊工資都拿不到,根本養不活自己。」小徐說。

不良貸款率和餘額持續雙升
此次中報還披露,以農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等為首的多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和餘額仍保持「雙升」。據了解,自2010年第四季度開始,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已經整整4年保持「雙升」。
據官媒報導,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曾透露,截至2016年5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已過2萬億元,不良率升至2.15%,這個數據比年初新增2,800多億元,提高0.16個百分點。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也呈同步增加之勢。
但外界始終認為,中國銀行實際的不良貸款率遠遠高於中共官方發布的數字。國際金融分析師普遍懷疑官方發布的不良貸款規模和不良貸款率有造假成分。
財新網報導,到去年10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為1.92兆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27兆元,不良率高達1.76%。
法國里昂證券(CLSA)則認為,中國銀行的壞帳率可能高達8.1%,前惠譽中國影子銀行問題專家朱夏蓮(Charlene Chu)也認為,中國不良債務所占比例可能高達20~21%。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成報》再嚟料!頭版發炮點名轟梁振英張曉明




立場一向親中報章《成報》日前頭版刊登評論文章,炮轟特首梁振英「播獨」,轟中聯辦助長,促中紀委調查,其後成報董事局主席谷卓恒被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潛逃國外,被公安機關追逃。《成報》繼昨日在頭版登大字報,以「梁振英、中聯辦利益團夥曝光」為題,《成報》今日頭版繼續狙擊梁振英及中聯辦,標題以「梁振英、中聯辦變『港獨』推銷員難辭其咎」,內容與昨日同樣以紅色大字寫上「《成報》不畏懼說實話」,以及「請停止打壓言論自由、請停止威嚇脅逼、還香港社會安寧與安全」,並配上梁振英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照片。
頭版下半版則刊登社評,題為「梁振英提高八度天天講『獨』保收視 激化師生矛盾 犯眾憎」。內容指傳媒高度關注幾個「蚊型」的中學本土關注組,肯定是中聯辦扶植的梁振英這十多天來「經營」的結果,又指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一向只是幾個青年人發發牢騷的雜誌,沒有半點影響力,但得到梁振英在施政報告「義正辭嚴」的「品評」之後,那本無人問津的《香港民族論》馬上洛陽紙貴,立刻加印,「『港獨』思潮之興起與擴散,梁振英應記一『大功』」。

爭著在一堆奴才堆內表忠的吳得掂先後喪妻及喪母。
文章又形容梁振英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應對中學生本土關注組的方法是「拿起關刀對付幾隻小蟑螂」,弄得整個社會神經兮兮,亦令大家不再討論梁振英的連任問題,轉而去關注校園裏的「港獨」問題。文章指關於校園裏能否討論「港獨」問題,梁、吳兩人一時一樣,經常自打嘴巴,特別是吳克儉,更是前言不對後語,要跟也不知如何跟法,更稱呼吳為「吳得掂」。

梁振英的讒臣『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吶喊助威,聯手領導這場『校園播獨』鬧劇的演出。
文章更點名批評多位官員及政界人士,直指「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捧起一個『超然』地位的梁振英,唯恐天下不亂,自編自導自演,誇大『獨』情;吳克一個被天下人譏笑的吳克儉,領導無方;一個梁振英的讒臣『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吶喊助威,在立法會選舉最要緊的關頭,聯手領導這場『校園播獨』鬧劇的演出,令社會形勢更加紛亂」。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2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泛民4政黨面臨滅黨危機



左起:街工梁耀忠、社民連梁國雄、民協馮檢基、新同盟范國威
今屆立法會選舉新政團參選人湧現,立法會過去屬「一人黨」的候選人更見壓力;一旦落敗,失去立法會資源及平台,將沉重打擊所屬政黨發展。目前立法會「一人黨」競逐連任的有社民連梁國雄、新同盟范國威、街工梁耀忠及民協馮檢基,按港大民研計劃滾動民調走勢,以范及馮形勢較嚴峻,面臨滅黨危機;其中新東出戰的范國威希望選民有效配票,令非建制在該區力保6席。
記者陳雪玲
社民連今屆連同人民力量分5區參選,但選情低迷,上屆以48,295票成為新東票王梁國雄在港大民研計劃滾動民調中曾跌出榜;至於同樣出戰新東的范國威上屆以28,621票取最後一席,今屆其「師傅」鄭家富以獨立身份參選,票源重叠,互相搶攻下,雙方均選情不穩。
范形容選情「凶險」,一直在當選與落選邊緣,指新同盟若一席不保,將失去重要平台宣揚務實本土派的理念,要推有關政治主張更困難。他認為泛民現階段已難言協調,希望新東選民可策略配票,令泛民全取6席。
另一邊廂,同為「一人黨」的民協在今屆立法會選舉策略相對進取,失落區議會選舉的民協馮檢基,今屆轉戰新西,九西則由上屆飲恨的譚國僑再披甲,另派出青年民協召集人何啟明戰超級。不過,馮在新西的選情未見起色,連日民調反映支持度約3%,未能入局;譚國僑亦未能在九西有穩佔一席。連同何啟明入局機會微,民協立會一席不保機會極濃。
反之,由新西轉戰超區的街工梁耀忠,民調反映穩佔一席。但他卻認為選情「麻麻地」:「好多人好似係咁講,話我好穩陣,要投畀第二個,投畀鄺俊宇,希望泛民有3席……但我唔係最高支持嗰個,要我畀票佢,可能會累死我,我票從何來?」
他說,街工一直只有他一位立法會議員,如果落選,將嚴重影響組織的資源,因大大小小的個案都以議員身份去處理,而地區辦事處的資源亦會變得緊張。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2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梁振英提高八度天天講「獨」保收視 激化師生矛盾 犯眾憎

9月1日是新學年的開課日,本來應該是高高興興上學去,但今年怪事特別多,所有媒體都聚焦在幾個「蚊型」的中學本土關注組之上,大事報道。篇幅之大,重要性之高,與這幾個「蚊型」組織的分量可謂相映成趣!
傳媒的高度關注,肯定是中聯辦扶植的梁振英這十多天來「經營」的結果。同樣的招式,梁振英在一年多前已經表演過。坦白說,港大學生會那份刊物《學苑》,一向只是幾個青年人發發牢騷的雜誌,意見雖然激進,但讀者極少,根本沒有半點影響力。不過,得到梁振英在施政報告「義正辭嚴」的「品評」之後,那本無人問津的《香港民族論》馬上洛陽紙貴,立刻加印。「港獨」思潮之興起與擴散,梁振英應記一「大功」。

拿關刀對付幾隻小蟑螂
這一回,網上流傳一個不見經傳的組織要在中學廣設「本土關注組」,向中學生散播「港獨」主張云云。自「佔領」以來,類似的網上虛擬學生組織(例如主張勇武的甚麼「學生前線」)屢見不鮮,根本不成氣候,但梁振英和吳克儉的應對方法,就是拿起關刀對付幾隻小蟑螂,再加上用「大聲公」大吵大嚷,務求弄得整個社會神經兮兮,極之無謂。
這次被梁振英和吳克儉「端到枱上」的,包括校董會、校長、老師、學生。老實說,如果只是這些小貨色,「正路」的做法是由教育局向相關學校作出簡單的提示就可以了;真的提醒全體老師,一紙給學校的公文也就可以達到目的。但吳克儉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上馬就大鑼大鼓,還要高姿態地要嚴懲「鼓吹港獨」的老師。學生搞關注組,卻去恫嚇老師,簡直就是文不對題,但卻成功地轉移社會的關注焦點,令大家不再討論梁振英的連任問題,轉而去關注校園裏的「港獨」問題。梁振英這一招屢次得手,今後繼續使用這一招,而且變本加厲,完全在預期之內。

「演員」吳克儉語無倫次
更糟糕的是,梁振英、吳克儉這10幾天以來,不斷「出口術」保持「港獨」議題的熱度,卻從來不肯正正經經寫一份正式的公文。直到今日,教育界如何處「港獨」,仍然苦無依據,只能心領神會。可是,要心領神會也不容易,關於校園裏能否討論「港獨」問題,梁、吳兩人一時一樣,經常自打嘴巴,特別是吳克儉,更是前言不對後語,要跟也不知如何跟法:
●對於教師的立場:
教育局在8月14日和15日連續兩天書面回應傳媒查詢時均警告老師不得「鼓吹港獨」,違者可能取消註冊,又要求辦學團體追究。到了8月20日,吳克儉卻又說要「相信校長老師的專業」,不需要其他指引。一時黑臉,一時白臉,變臉之快,速度驚人,到底這個教育局長相信不相信老師呢?!
●對於能否討論「港獨」:
教育局對校園內能否討論「港獨」一直含糊其辭,單說不能「鼓吹」,被教協極力批評。范徐麗泰表態認為應該可以討論之後,吳克儉馬上在8月18日說:「如果在老師的輔導下,甚麼都可以討論」!然而到了23日和31日,受到梁振英言論的影響,便改口說:「無甚麼需要討論」。到昨天,卻又說「可以討論不同項目」……簡直就是莫衷一是!
中聯辦捧「超然」梁振英搞亂社會
單憑以上所述,教育界對「吳得掂」之心死,完全可以理解。試問這樣的亂指揮,又怎能建立起特區教育當局的威信呢?
教育界的朋友指出,如果梁振英不是提高八度在叫嚷,校長和老師完全可以按照教育專業的準則,在沒有外界過度關注的寬鬆環境下,本着關懷學生之情,引導思想偏激的學生重回正軌。但梁振英這一鬧,老師和學生頓時暴露在鎂光燈前,動輒得咎,令師生間的矛盾更形對立,更不好辦。而年輕的學生經此一壓,對「港獨」的好奇心,只會更大。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捧起一個「超然」地位的梁振英,唯恐天下不亂,自編自導自演,誇大「獨」情;一個被天下人譏笑的吳克儉,領導無方;一個梁振英的讒臣「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吶喊助威,在立法會選舉最要緊的關頭,聯手領導這場「校園播獨」鬧劇的演出,令社會形勢更加紛亂。
甚麼時候,校園才能回復它應有的寧靜呢?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2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程翔:北京高層授意 親共港媒炮轟中聯辦梁振英


梁振英(網絡圖片)
【看中國記者李嘉懿、東辰雨採訪報道】
親共港媒《成報》日前突然頭版刊登狠批特首梁振英及中聯辦煽動、誇大「港獨」,要求中共紀委徹查中聯辦的職能與角色的文章后,同屬親共港媒的《文匯報》、《大公報》鮮有同時攻擊《成報》。資深媒體人、著名香港時事評論員程翔認為,《成報》如此夠膽炮轟中聯辦,肯定有來自北京高層的授意。
8月30日,親共港媒《成報》突然頭版發表《煽風點火「港獨」鬧劇梁振英播「獨」》為標題的評論文章,指「正是他一手煽風點火,在中聯辦的指揮棒下,虛張聲勢,誇大『港獨』的現象。」但「事實上,『港獨』在香港並無『市場』,『大力打擊港獨』完全是偽命題,但梁振英處心積慮助長『港獨』,是想鞏固他和鷹派人士的管治權威。」
奇怪的是,事件離奇觸動同是親共立場的《文匯報》、《大公報》的神經,兩份報紙9月1日發表文章,一齊反擊《成報》,並指《成報》「不顧傳媒操守惡毒攻擊」,是因為老闆谷卓恆涉深圳網貸平台「美貸網」案被中共公安機關通緝。
程翔接受《看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成報》高調批評梁振英、中聯辦,相信是有「來頭不小的」北京高層授權,否則,《成報》不夠膽做這件事。
對於同是「自家人」、立場一致親共的《文匯報》《大公報》為何要反擊《成報》,程翔解釋,是中聯辦在反撲(反擊)。不過,他提到8月初被視為親習近平媒體的《多維網》也曾刊登文章批評中聯辦,中聯辦卻沒有絲毫的反擊,或者說反擊的非常軟弱無力,相信是中聯辦抓不到《多維網》的任何痛腳。但今次大肆對《成報》反擊,相信是抓到了《成報》老闆的痛腳。
程翔說:「窮追猛打,希望人家見到《成報》老闆有問題,從而不信《成報》,這個迂迴的打擊方法,不敢正面回應成報提出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多維》也好,《成報》也好,假如無中央很高層的授意,我不信他們敢炮轟中聯辦。」
不過,程翔認為奇怪的是,《文匯報》、《大公報》並未反擊《成報》文章內容,雙方似乎只是在鬥背景,雖然改變不了中央有許多人不滿中聯辦,但這件事情釋放了兩個重要資訊,第一個就是明年7月任職屆滿的梁振英肯定不能連任;再一個就是,中聯辦會提前被清洗。程翔相信,中聯辦肯定有人需要在這件事上「人頭落地」(落馬)。
對於《成報》罕見批評中聯辦及梁振英的根源,程翔分析稱,可能與梁振英治下的香港出現「港獨思潮」有關,習近平必須要找人祭旗(承擔責任)。
《成報》的文章提到「西環治港,都是梁振英一手造成,如果梁振英連任,會令香港『一國兩制』走樣。」
程翔表示,習近平早前提過要令「一國兩制」不變形,不走樣,其實這件事可能意味着習近平知道現在的香港「一國兩制」已經變形、走樣。他說:「就要整頓港獨問題,因為變形走樣是中聯辦造成的,所以,就要找他們兩個(梁振英、中聯辦)來祭旗。」
程翔最後說,估計有中間人出來為事件「撲火」(平息事件),但他重申,梁振英肯定不能連任,並且「對中聯辦的清洗都會提前出現。」
香港《大公報》與《文匯報》均為直屬中共香港工作委員會報刊,今年年初合併成「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港媒《蘋果日報》指出,新報業集團直接向中聯辦負責。有76年歷史的《成報》近年多次易手,現任老闆為大陸商人谷卓恆。《成報》去年遭債權人入稟高院申請清盤一度被凍結資金,無法支付印刷費,曾停刊二十天。

來源轉自:
【看中國2016年09月02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9月1日 星期四

反擊《文匯》!《成報》頭版再發炮 大字報「梁振英中聯辦利益團夥曝光」



成報截圖

資料圖片
立場一向親中報章《成報》周二在頭版刊登評論文章批評梁振英「播獨」,轟中聯辦助長,促中紀委調查,之後《文匯報》即反指《成報》老闆谷卓恒在2015年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在逃,質疑《成報》公器私用刻意抹黑。《大公報》今日亦加入戰團,用一整版報道指谷卓恒在2014生9月曾被在深圳機場被公安刑事拘留,發現偽造多張身份證和軍官證,分別以「谷卓恒」、「谷建紅」等不同身份往返內地。
《成報》今在頭版登大字報,以「梁振英、中聯辦利益團夥曝光」為題,內容以紅色大字寫「《成報》不畏懼說實話」,「請停止打壓言論自由、請停止威嚇脅逼、還香港社會安寧與安全」。頭版亦有刊登成報主席谷卓恒的聲明,稱因不願屈服於某些勢力下,去年至今一直遭政治打壓報復,重申相關的報道失實,至今一直自由出入內地。《成報》亦發出聲明,譴責文匯報不顧傳媒操守,肆意攻擊同業,「竟未能清楚區分評論文章和新聞採訪之分別」,反指對方才是「公器私用的醜陋做法」。
《成報》再在A2版刊登7個街頭訪問,標題為「香港市民怎看『港獨』?梁振英多說多做反助長聲勢」,向市民查詢對梁振英鼓吹港獨的看法,報道中所有受訪者都認為梁振英不斷提港獨變相推動議題,達到洗腦的反效果。報道指出,自周二的評論文章刊登後,即遭到「政治報復」,有員工接獲社團人士和「與中聯辦關係密切的前員工」電話,欲對評論文章的作者「起底」,有員工擔心人身安全。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會計界陳弘毅爆醜聞 法庭文件揭涉非法挪移舊公司機密



陳弘毅晚上出席自己的造勢大會,改口否認全部指控。

信永的入稟狀指陳弘毅涉非法換走及取去電腦的硬碟。

入稟狀指被解僱的陳弘毅在晚上使用拒歸還的員工證進入信永辦公室,並取走一批涉機密的文件。
立法會選舉在即,《蘋果》調查發現,會計界建制派候選人陳弘毅3年前遭曾任職的公司入稟控告,指他在受聘期間密謀另立門戶奪走公司員工及客戶,又在被解僱後擅回公司取走一批機密文件,並於交還公司手提電腦時私自換走硬碟,嚴重損害公司利益及違反合約。有會計師認為,若指控屬實,陳的行為明顯屬不道德及欠專業操守;陳就稱案件在庭外和解階段,但就否認擅取文件。
記者:陳建平
報稱為山浩法證會計服務有限公司(前稱中磊法證會計服務)創辦人的陳弘毅,過往曾受僱於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最終卻不歡而散。《蘋果》取得2013年底信永控告陳弘毅的入稟狀,指陳弘毅約於2010年10月加入信永擔任執業合夥人,後來出任Hempstone Group(HG)清盤項目的法定清盤人。
不過翌年5月,陳開始投訴合約薪酬條件不公平,並提出在信永名下成立一個獨立團隊,但此建議遭到其他合夥人反對。信永後來更新陳的薪酬條件,陳起初同意,最終卻無簽名作實,反而密謀另起爐灶,考慮搶走信永的現有及潛在客戶,又邀請一批信永員工到泰國旅遊,最終成功將這批員工挖角到陳創辦的新公司中磊。
根據入稟狀,由2011年年中開始,陳在工作上表現得不合作,包括拒絕交出紀錄他處理HG項目的工作時數表,又延遲向HG發出繳費單逾一年,令信永截至2012年底應收的1,800萬元收入遲遲未能入帳,嚴重損害公司的財政及現金流。
信永發現陳想另立門戶後,先於2012年10月底將他停職,再於11月底正式解僱,並要求他交還一切公司財物,包括正在處理的個案,但遭陳拒絕,並聲稱相關個案屬於他本人;陳更在離職後寄信給信永客戶,聲稱其新的通訊地址就是中磊。
入稟狀又指,2012年12月,信永發現部份在陳房間的文件消失,翻查閉路電視後,發現已被解僱的陳竟使用未歸還的職員證潛入信永,並拿走一批涉機密的文件及袋。陳雖然有交還屬於信永的手提電腦,但信永卻發現當中的硬碟已換走,形容陳是非法取去硬碟及其中的資料。
入稟狀續指,陳與信永交惡後,多次利用其清盤人身份阻撓信永向HG收取清盤費,例如在停職期間無理寬免客戶逾半費用;又在HG清盤費用的聆訊中反對信永提出的金額,最終令信永一直收不到應收的2600萬元收入。
執業會計師蒲錦文認為,若入稟狀的指控屬實,陳的行為是不道德及不可接受,感覺上是以私利為先,「佢好多行為似乎係令公司運作不暢順,但令到佢出嚟搞(公司)嗰陣可以攞到好多利益」。另有資深會計師看過入稟狀後認為陳未能履行會計師的基本責任,有欠專業操守;被解僱後仍擅自取去公司檔案及硬碟等,行為更形同盜竊,「佢咁做有機會係刑事罪,入到罪可能會釘牌。如果講選立法會議員,我覺得佢無誠信」。
陳弘毅透過助理指,此案件已在庭外和解的階段,但拒絕承認或否認入稟狀的指控。記者今晚在其造勢大會再次追問,他初稱案件在司法程序拒回應,後來就指否認擅自取走文件,稱自己當時仍是董事,指入稟狀不盡不實;又聲稱事件只是股東糾紛,自己在2012年追討對方在先,「佢爭我錢,佢又想delay唔俾錢」,但未有具體回應其他指控。會計界另一候選人梁繼昌接受查詢時則指,不宜評論陳涉及的訴訟或專業操守問題,應由當事人解釋。記者曾向信永查詢,但未獲回覆。

承認見過中聯辦 陳弘毅自稱不朋不黨

陳弘毅今晚的造勢大會獲前會計界議員李家祥(左)力撐。
現年45歲的陳弘毅出選挑戰現任的梁繼昌,不過他在行內的知名度不算高,不少會計師都表示在他參選前從未聽聞過此人。陳報稱香港及澳洲的註冊會計師,是澳洲昆士蘭大學商學(會計)學士及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他離開信永中和後創辦兩間公司「中磊咨詢專項服務」及「中磊法證會計服務」,後來都改名為山浩。
陳早前有傳陳弘毅獲中聯辦力撐出選,他受訪時坦承曾與中聯辦見面,但談的只是業界事務,堅稱自己是「不朋不黨的獨立參選人」,競選資金全部自付。
他曾批評現任會計界議員梁繼昌否決政改方案,令政制原地踏步,又指若自己當選,將積極與中央溝通,爭取重啟政改。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教育界蔡若蓮競選活動涉違法 選舉主任交警方跟進


報稱獨立的蔡若蓮與教聯會關係密切。(資料圖片)
競逐連任教育界立法會議員的葉建源,今屆選舉遇上報稱獨立、卻與教聯會關係密切的蔡若蓮挑戰,惟蔡若蓮涉嫌多次違反選舉活動指引,包括對方於上月9日未經教育局批准,於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平台舉行競選活動及錄影;未被教育局邀請便於教師中心的活動演講,以及多次未有申報選舉廣告及相關資料。葉建源向選舉主任投訴,對方確認其中2項投訴屬實,又指因蔡若蓮部分違規可能觸犯《選舉管理委員會(選舉程序)(立法會)規例》第105條,將轉交個案予警方跟進,本周四(1日)亦向蔡發警告信。
葉建源強調,選舉必須公平公正,歡迎選舉主任跟進有關投訴,又指蔡若蓮於選舉期間,未獲邀請便在教師中心的活動擔任講者,違反教師中心的一貫做法,葉稍後會向教育局投訴。
選舉主任本周四回覆葉建源指,調查後發現蔡若蓮上月9日,在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平台,舉行未經該局批准的競選活動及錄影,已違反《立法會選舉活動指引》第9.16段,同時違反教育局就候選人進入該局轄下公用地方舉行競選活動的規則。
至於蔡若蓮被指在上月16日未經教育局批准,便到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的香港教師中心演講,選舉主任了解後,教育局未有邀請蔡擔任講者,而有關講座是常規活動,非為促使或阻礙某候選人當選;調查又指蔡在演講沒提及選舉,亦沒派發選舉廣告,因此選舉主任認為蔡就此沒違反《指引》。
而選舉主任核對紀錄後,發現蔡若蓮未有在發佈選舉廣告後的一個工作天內,提供廣告及相關資料予公眾查閱,已違反《立法會選舉活動指引》第8.50段;又發現蔡未有確保他其中一項廣告提供的發佈詳情及其他資料準確無誤,亦違反《立法會選舉活動指引》第8.51段。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大陸清華教師被騙1760萬元 電信詐騙三大手法曝光


王小燕會長展示詐騙信息。 (唐誠/大紀元)
【記者莊正明/綜合報導】
日前,中國大陸再曝電信詐騙案,一名清華大學老師被騙人民幣1760萬元。陸媒曝光電信詐騙三大手法:獎學金、中獎了和猜猜。
清華大學教師被騙
8月30日,網上傳出一份署名為「清華大學液晶大樓物業服務中心」的「警情通報」稱,29日晚11時許,北京海淀區中關村派出所110接報:海淀區藍旗營小區清華大學一老師,被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1760萬元(人民幣,下同)。
30日,《北京青年報》確認上述消息,稱案件詳細情況尚待相關部門通報,質疑一個大學老師也可撈到千萬元完身家。

電信詐騙三大手法
近年來大陸各地電信詐騙案件頻發,詐騙手法之繁多令人吃驚。財新網30日披露,對新聞報道和微博中關於電信詐騙理由作詞頻分析後發現,前三名是發放獎助學金、虛構中獎、猜猜我是誰。
而與行騙相應的遭遇電信詐騙最多的地區尚未有確切的數據統計,僅能通過公眾對電信詐騙事件的關注度來側面了解。據今日頭條算數中心提供的數據,以某省關注電信詐騙報道的用戶數占該省用戶總數比例為指標,最高的五個省份分別是福建、海南、湖北、廣東、陝西。

徐玉玉案最新結果
據陸媒28日報道,備受關注的山東18歲大學新生徐玉玉遭電信詐騙案,6名嫌犯已全部落網,其中3人來自福建安溪縣。
8月19日徐玉玉接到詐騙電話,其上大學的費用9,900元被騙走。事發後她傷心過度,在報警回家途中心臟驟停,經搶救無效21日死亡。
報道稱,安溪早已是電信詐騙的高發地,該縣長坑鄉更是被外界稱為「騙術之鄉」,詐騙活動已呈產業化、企業化運作。
據報道,2011年8月下旬起,福建惠安先後有20多名高中畢業生或家長受到類似徐玉玉案的詐騙侵害。隨後19名詐騙團伙成員被抓,其中17人來自安溪長坑。該團伙2010年以來已在大陸20多個省騙了上萬人,涉案金額2300萬元。
徐玉玉事件引發大陸民眾及輿論的憤怒。有博文稱,教育部門資訊洩漏、申請助學金的程序不規範透明、電信部門的不負責任,以及道德下滑、拜金主義的盛行都是害死這個女孩的凶手。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