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4日 星期六

中國出口現7年最大降幅 貿易戰憂慮籠罩新年


面對持續的全球需求疲軟,中國龐大的出口引擎在2016年連續第二年熄火,出口下降。中共官員表示,跟美國之間貿易戰的恐懼籠罩著2017年的前景。(Sean Gallup/Getty Images)
【記者秦雨霏/編譯】
面對持續的全球需求疲軟,中國龐大的出口引擎在2016年連續第二年熄火,出口下降。對中美國之間貿易戰的憂慮籠罩著2017年的前景。
2016年中國進出口下降
世界頭號貿易大國週五(1月13日)公布了黯淡的數據。2016年中國出口下降7.7%,進口下降5.5%。出口連續第二年下降,並且降幅達到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
海關總署週五說,中國今年想改善外貿將很難,特別是如果川普上台之後實施更大的保護主義措施,限制中國出口增長的話。
海關總署黃頌平說:「在川普就任總統之後,我們將密切關注其外貿政策。」川普將在1月20日宣誓就任。
路透社報導說,還有一週,中共領導人就將看到候任總統川普是否將履行競選承諾,給北京貼上貨幣操控國的標籤,以及向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
分析家說,即使川普政府不立刻採取具體行動,但是惡化的美中貿易和政治關係很可能將打擊全球出口商和投資者的信心。
根據美國海關數據,2015年中國跟美國的貿易順差是3660億美元。美國美林銀行經濟學家說,川普可能逼迫北京坐到談判桌前並作出讓步。
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持續超過200億美元,是美國財政部認定某個國家是貨幣操控國的三個條件之一。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在報告中說:「我們的擔憂是,川普對美國貿易的立場可能導致中國出口長期的結構性弱點。」
「川普的貿易政策將可能促使美國企業將它們的工廠搬離中國,儘管中共扶持高端製造業的努力可能會抵消一部分損失。」
週三,中共可能已經向川普政府鳴槍示警。北京宣布對來自美國的某些飼料提高關稅。
美國美林銀行的報告說,即使中美只是進行口水戰,都可能削弱全球投資者的信心。

中國12月份出口下降
中國去年12月份出口下降6.1%,而由於國內強勁的商品需求,進口增長3.1%。
雖然全年出口狀況嚴峻,12個月當中只有2個月出口上升,但是進口趨勢更加喜人一些。國內公司購買原材料增加,包括鐵礦石和銅,以滿足建築熱潮的需求。
中國2016年進口了創紀錄的原油、鐵礦石、銅和大豆,還有大量煤炭。
出口長期疲軟迫使中共政府依賴提高支出和大規模銀行借貸來刺激經濟,這可能增加已經瀕臨危險水平的債務。
中共下週五 (1月20日)將發布2016年GDP數據。由於當局的一系列刺激,預計GDP增長將達到北京6.5—7%的目標。
但是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炙熱的房地產市場可能已經觸頂。這意味著中國今年可能沒有那麼大的胃口進口建築材料。
凱投宏觀經濟學家Julian Evans-Pritchard在報告中說:「很難看出,還有什麼能夠(比建築材料)更能推動中國貿易的大幅回升。」

來源轉自:
【2017年01月14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7年1月13日 星期五

林鄭月娥背西九醜聞參選 中聯辦「奶粉團夥」曝光

★淋病一宣告參選凸獸一刻,天開始下雨,昏昏沈沉,陰陰暗暗,可見妖孽再纏香港的危機再現!


有網民自製改圖,諷刺林鄭指上帝叫她參選。

「HKG報」進行民調,為林鄭造勢。
【評論文章 漢江泄】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雖然未宣布參選,但事實上已半隻腳踏進下屆特首選舉賽道。她有意參選,不是偶然,不是轉軚,不是神意難違,而是為了一個男人——張德江,為的是延續「江」山。在香港政圈傳得熱哄哄「中央『欽點』林鄭月娥」之說,據筆者了解,原來僅是「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張德江的「欽點」而已。因其「亂港分子」梁振英不被中央核心支持連任下,只好另找「代言人」,挾天子以令諸候。今次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成為黨中央核心後,進行的首次香港特首選舉,必牢牢掌控話語權,務求選出的特首必須堅守「一國兩制」,得民心,促進社會和諧,經濟謀發展。
林鄭月娥「反口」參選,她背負西九建故宮博物館的醜聞下出選,在未拆彈之餘,還有司法覆核等官司,隨時在參選期間已風波不絕;特別是林鄭感到自豪的「保密」操作(即黑箱、不依程序),可能「保密反被保密誤」,日後或可能爆出更多涉嫌違規的操作。與她同坐一條船的親「西環」人士,以及大批由「梁粉」進化成「奶粉」的團夥,只能祈求天佑。

躲林鄭裙子保「江」山 保命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等「亂港四人幫」,瘋狂攪局,不守政治規矩,不與中央保持一致高度。
黨中央核心嚴肅糾正及處理:先不支持民望低、撕裂社會的梁振英,釋出不支持連任信號之餘,其UGL事件及前香港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涉貪腐案,還有餘波。後再更換港澳辦及中聯辦的人事,換班陸續有來。張德江等慌不擇路,只有找來「自己人」林鄭月娥做代替品,躲在林鄭的裙子下,延續「江」派的江山,手握「欽點」的香港特首之位,在未來五年或十年再攪亂局,並借此挾天子來「保命」。

中央於相近時候批林鄭與曾俊華辭職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等團夥使出虛張聲勢伎倆,向建制吹風,廣泛發放「中央只屬意林鄭月娥當選」的流言,企圖左右大局,弄假成真;其次是不停渲染中央遲遲未批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辭職,以營造「曾衝紅燈」之說,不想兩名司長競逐下屆特首。筆者獲北京高人解釋,因兩名司長去意甚濃,事實上早已部署選在同一時間或較近的日子公布批准兩人辭職,就是要避過有心懷不軌者借機挑撥。只要留意工聯會黃國健等人,不停公開以此為題解說「中央不喜曾俊華」,就是西環喉舌了。
效忠西環的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繼續膽大包天,為替林鄭月娥造勢,在評論西九建故宮博物館事件上,竟隱瞞香港真實民情,只是歌頌,隱藏市民批評之聲,並把提相反意見的人士打成「反對派」,目的是「反中」。
《大公報》昨日的社評題為《高效興建港「故宮」林鄭創施政奇跡 》,全文高度表揚林鄭月娥如「聖人」,並踩低其他港官及內地官員來抬高林鄭。例如「興建一座『故宮級』博物館這樣一件可能要費時十年八載的大事,居然在一年之間就高質、高效地自選址到設計完成了全部規劃,這還能不說是『特區奇跡』嗎?更何況這是一項有利於整個港人社會福祉的大好事」、「而在這一過程中,林鄭月娥的敢於決策、勇於承擔、有條不紊和專業投入,確實是功不可沒和叫人刮目相看的」、「特區政府部分官員為了『明哲保身』,也陷入了過去內地官員『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風氣之中,以至施政信心低落、士氣不振,局面是十分堪虞的」。

習近平成核心後首次選舉 選賢能穩民心
在昨天的《大公網》還有一則題為《記者手記:甘心等待六小時 只為見證這一刻》,詳述由在記者區等候至林鄭出場的時序,行文形容林鄭大有「君臨天下」的氣勢。
至於由中聯辦扶植的組織,如「幫港出聲」、「HKG報」、「愛」字頭組織等紛紛在網上替林鄭造勢。 梁振英路線是鬥爭,撕裂社會,要他下台是香港市民的共識;林鄭說要繼承梁振英的政策,而大批「梁粉」及政商界投機分子的轉軚速度如四川「變臉」絕活,令人嘆為觀止。
張德江主理的香港事務荒謬現象何其多,害盡香港市民。今次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成為黨中央核心後,進行的首次香港特首選舉,必牢牢掌控話語權,務求選出的特首必須堅守「一國兩制」,得民心,促進社會和諧,經濟謀發展。

林鄭辭職預備選特首 經故宮館一役 泛民現難言支持

林鄭月娥稱若得中央批准,便準備選特首。

林鄭月娥簡歷

林鄭月娥交代意向,引來傳媒到場採訪。

林鄭月娥談香港八大願景

「專業議政」莫乃光指現時難支持林鄭月娥。

林鄭月娥準備會見傳媒。
【特首選戰】
即將在3月舉行的特首選舉,形勢再起明顯變化。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早向特首梁振英請辭,她隨後表示,在此時請辭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果其辭職得到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便打算準備參加特首選舉。不過,泛民在剛過去的選委會選舉贏得325席,當時有份協調泛民各張名單的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昨天隨即表明,由於林鄭月娥已表示會延續梁振英路線,加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未經公眾諮詢落戶西九文化區一事,現階段泛民難支持對方。
林鄭月娥請辭的傳聞早已甚囂塵上,而她昨早先到科學園出席效率促進組閉門研討會並作開場發言,過百名問責官員和公務員都有出席。

研討會開場提及對港八大願景
有與會者稱,林鄭月娥在開場發言提及了對香港的八大願景,包括鞏固及發揮香港既有優勢、按照「一國兩制」勿忘初心等。獲邀出席會議的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表示,林鄭月娥的發言如同表達其治港理念,並闡述理財哲學,稱對方強調自己不是社會主義者,只是認為政府在福利上可多做一點事,但亦認同福利開支和理財要取得平衡。
直至昨午4時01分,特首辦發稿稱,梁振英已經接獲林鄭月娥的請辭,並已呈交中央人民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今天起(13日)署任政務司司長職務。
林鄭月娥昨午5時03分在政府總部西翼大堂會見傳媒,她表示:「我在這個時候辭去政務司司長的職務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果我的辭職得到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我打算準備參加下一任行政長官的選舉。」她又感謝現任和過去兩任行政長官等人的支持與共事,之後以英語複述一遍,隨即離開,沒有回答任何提問,整個過程只有四分鐘。

莫乃光不撐延續梁振英路線者
泛民在剛過去的選委會選舉贏得325席,有份協調各張泛民名單的「專業議政」成員莫乃光表示,現階段難以支持林鄭月娥:「不支持一個繼續梁振英路線的候選人,正正林鄭月娥過去這幾個月的表現,加上她自己親口說過要延續梁振英的路線。」另一「專業議政」成員、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榮鏗表示,期望下任特首能停止社會撕裂,並願意推翻全國人大「831決定」重啟政改,以及真心相信及維護香港核心價值。他形容,泛民會有智慧及策略地運用在選委會的300多張提名票,令選舉有競爭。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表示,林鄭月娥曾經表示只希望能完成五年的政務司司長任期,但現況令他覺得林鄭極像曾言「N屆不會選特首」的梁振英,擔心此類「語言偽術」日後會「變本加厲」。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批評林鄭月娥處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時,以不令中央尷尬為立足點,質疑如果她將來成為特首,要處理內地與香港之間的矛盾時,如何能令港人信服。
社會福利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雖然承認林鄭月娥與業界有較好關係,但指出對方擔任社署署長時曾落實「整筆過撥款」,政策對社會界而言是災難,令服務質素變差。

建制派大批「梁粉」表明支持
建制派方面,大批過去曾支持梁振英做特首的「梁粉」已表明撐林鄭。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表示,他個人傾向支持林鄭,又相信這是民建聯的傾向;民建聯手握最少84張選委票。曾為梁振英助選的房協主席鄔滿海雖稱,仍未決定支持哪人,但讚林鄭月娥工作細心,對房屋政策熟悉。
面對目前特首選戰選情未明朗,有網民認為,這正好反映可能有人試圖「造王」。網民「Alan Leong」表示:「為林鄭贏來更多表態支持者,以及爭取不支持者不表態──這就是『造王』的巨大影響力,可能成功黃袍加身;但這也是『造王』的巨大破壞力,可能導致中央不知香港實際情況。」他又稱,中國官場由古至今都怕誤揣上意、誤傳聖旨,「一眾建制選委不立危牆之下,迄今依然不作表態,正是當前亂局的最佳反映」。

外界質疑表心迹有「偷步」參選之嫌

林鄭月娥辭職言論引來「偷步」參選之嫌。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天一句:「如果我的辭職得到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我打算準備參加下一任行政長官的選舉。」結果引來網民質疑,她有「偷步」參選之嫌。
或觸犯選舉條例
根據香港法例第569章《行政長官選舉條例》第14條「喪失獲提名為候選人的資格」,列明公職人員不可成為特首選舉的候選人。 林鄭月娥昨日在政府總部表明參選的決心:「正如我在辭職信中指出,我在這個時候辭去政務司司長的職務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果我的辭職得到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我打算準備參加下一任行政長官的選舉。」不過,多名網民都質疑林鄭月娥昨日的言論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網民「Cleevont Wang」留言稱:「林鄭在未被批准辭職的情況下,明確公開表示有意參選,顯然觸犯了《行政長官選舉條例》,不符合參加行政長官選舉的資格。」
《行政長官選舉活動指引》指出,「候選人」包括在提名期結束前的任何時間曾公開宣布有意參選的人士,不論該人是否已遞交候選人提名表格。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上月在同一場地公布辭職決定時,未有表明辭職原因,只是表示知道社會關心他是否要參選下任特首選舉:「參選是一個嚴肅的問題,我會在未來這段時間盡快作出一個負責任的決定,到時我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家。由於我現在仍然是財政司司長,我很抱歉我今日不能夠講得太多。」

來源轉自:
【2017年01月1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大陸「霾人」圖片被廣泛轉發 當局急封殺


大陸網民的「霾人」作品。(自由亞洲電台)
針對中國大陸日趨嚴重的陰霾,有大陸網民創作出「霾人」科幻圖片以表不滿。圖片在網路廣傳,但很快遭當局封殺。
曾籠罩大陸華北等地的「跨年」陰霾,近日南下侵入廣東的廣州、佛山、深圳等地,部分城市發出霾黃色預警信號。
日前有網民創作了嘲諷現實的「霾人」科幻圖片。隨圖上傳的帖文介紹,「霾人」是由長期處於陰霾污染之下的現代人異化而成,「瞳孔呈混濁灰白色,可在重霾環境下辨物,鼻子和嘴呈渦輪型,可大量吸入霾空氣,將分解淨化後的廢氣由兩腮的排氣孔排出。霾人存活於中國大部分地區,其中在京津冀區域最為密集。」
該「霾人」照片在網路被廣泛轉發,但很快遭當局封殺。
去年12月,也有成都民眾為抗議當局對嚴重陰霾的不作為,給雕像戴上口罩,以表達不滿。同樣該抗議活動遭到鎮壓一些人被警察帶走。
據自由亞洲電台1月10日報導,為對付當地嚴重的陰霾,中共河北省遷安政府近日宣布,最遲在2017年底,約4,000個農村的燒煤家庭將被全部禁止燒煤。據說:當局計劃讓農民改用價錢較貴的電力或燃氣做飯或取暖。但當局沒有透露農民是否承擔得起家庭能源升級後所增加的費用。
據報導,環保組織「綠色北京」負責人宋欣洲認為,要改善河北省的空氣質量,不能夠單靠取締農民燒煤,處理大型工廠的排放同樣重要,解決過程中必須顧及民生。河北省是大陸最大的鋼鐵製造地區,而遷安則是鋼鐵之城。
1月5日,中共國家能源局稱,可再生能源的總投資規模將達到2.5兆元。不過,江蘇環保人士吳立紅表示,以官方為主導的環境治理其實是一種偽治理,真正在中國搞環保的鬥士、環保人士的生存是非常困難的,甚至連國門也出不了。中共國保曾對他說:只要遵守潛規則,講話糊弄民眾就提供資金和優惠條件,並「放你出國考察」,但他沒有答應。

俄媒評中國陰霾:欠的債該還了

大陸多個城市籠罩在重度陰霾之下,有些地區能見度甚至為0。圖為6日,山東,濱州火車站。(大紀元資料室)
俄羅斯媒體對中國愈發嚴重的霧霾十分關注,並不斷進行追蹤報道和評論。
俄羅斯「中亞」網站1月10日發表評論文章,題目為:「北京正試圖在環保和經濟之間做出選擇」。文章就中國越來越嚴重的霧霾最新情況及成因進行了分析。
報道說:2017年一開始,中國人就隨著新年開端走進了「世界末日般」、「地獄般」的重度霧霾之中,這些都是中國民眾自己形容所處環境時使用的形容詞。新年開始,中國的北部和中部被宣布紅色和褐色警報的地區已經連成了一片,高速公路被關閉、學校停課、航班被取消、天津海港被封,最差地區因霧霾影響能見度不到50米,民眾怨聲載道。
文章說,為安撫民眾,雖然此前國際衛生組織已經對外聲明醫療口罩對防止霧霾危害沒什麼效果,但北京市仍然購買、發放了1500萬個醫用口罩。
報道稱,7日,北京史無前例的成立了環保警察新部門,以期加強對露天燒烤、垃圾焚燒、生物體燃燒以及路面塵土等方面的監控。實際上,當局早已經限制車輛出行多年,近期還關閉、停業了上千個工廠,但收效甚微。
對於霧霾的原因,俄媒體評論說,在近40年的改革發展過程中,中國的統治者一直都把經濟利益無條件放到首位,甚至破壞環境也要發展。欠下的債太多了。的確,中國現在已經發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欠下的債總是要還的,作為代價,北京也變成了世界上最骯髒的城市之一。
一位在中國留學的俄羅斯青年卡休•卡薩諾夫對霧霾問題評論說,其實很多中國人對霧霾原因並沒有深度思考過。他說:據我觀察,在中國大部分貧窮老百姓都沒有精力關注霧霾,他們還有很多其它困難需要擔心,只有那些生活條件不錯的,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對此不斷抱怨。但不管你關注與否,我們在中國吸的霧霾量可觀,現在都有人把吸的霧霾製成磚了,想想肺裡會是啥樣。
他還評論說:「我看了一個紀錄片,引用的數據顯示每年有很多人死於霧霾或環境污染,但你也知道黨的領導,很多事情都隱瞞著,實際情況肯定要比這惡劣的多。」
他還表示:自己熱愛中華文化,喜歡中國,但已經開始計劃離開中國了,尤其是一想到未來自己的孩子也將每天吸這樣的空氣,就更無法心安理得了。
與此同時,一些俄羅斯媒體對於中方的治理手段持懷疑態度。俄「莫斯科共青團報」1月8日報道稱,中方專家們將「永遠的霧霾」原因解釋為汽車排放、工廠排污等等,這樣看來,在不令所有汽車、大部分工廠都停產的情況下,治理手段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有評論稱:實際上中共已經治理霧霾多年了,但每況愈下,越治越霾,顯然已陷入霧霾表象的謎中,並未找到深層原因。而且將一切不同的聲音都被視為「亡我之心不死」。當年跳著腳狂批美國駐華大使洛家輝公布北京空氣PM2.5值是在「反華」的那些人,今天終於自己吸上了霧霾。真是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的果報,從這個角度來講,也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天網霾霾」了。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來源轉自:
【2017年01月12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

黑箱作業 爭特首失前蹄 林鄭民望插水 自作自受



網民狂罵林鄭故宮館風波
【評論文章/文:漢江泄】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籌建民眾有份享用的西九故宮博物館的文化項目時,黑箱作業,不公開諮詢,不依程序任命建築師,任事率性,好惡無定。最打?士氣是另建「核心」運作,以「保密」為幌子,實質是不信任共事的公僕及政府外的團體,並為自命耍家的保密工夫自鳴得意。社會廣泛質疑有違「程序公義」,林鄭答非所問,反諉過是因自己參選特首而起。撫心自問,誰視西九故宮館是「特首選舉工程」來取分呢?西九管理局副主席夏佳里可能稍後出任林鄭參選特首的競選辦等,關係千絲萬縷;林鄭不經招標就單一批給建築師嚴迅奇;嚴是梁振英大宅的建築師,有「利益輸送」之嫌,市民沒多慮。林鄭不重視民意,難怪近期民望插水。
「立法會議員毛孟靜高調向廉署舉報,指控林鄭月娥與嚴迅奇私相授受及利益輸送,是反對派『逢中必反』的陽謀。反對派為了推倒西九故宮館,阻礙香港發展。他們採取無中生有的手段,如狼嗜血,窮追不捨,與支持其他熱門特首候選人的傳媒、政治評論員及團體等,全面抹黑林鄭月娥,打擊中央全力支持的下屆特首林鄭月娥,踐踏國家的權威,損害『一國兩制』。」上述內容雖然是筆者揣摩中聯辦及梁振英團夥等心意所撰,但肯定中央很快會收到這論調的香港民情報告。

西環保林鄭 料發假報告瞞中央核心
不過,今時今日,當中央核心直接而密切了解香港事務,這些假民情報告怎可還施騙術,混淆視聽呢?港府做事從來講規矩,公務員各司其職。在西九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看不出是何等天大的「國家機密」,小市民將來有份享用,有份付鈔,想透過公眾諮詢程序給意見,這要求只是很卑微,卻原來放在林鄭月娥眼中是「大逆不道」,險被視為「亂臣賊子」。
市民群起圍攻 質疑有「利益輸送」
現在所謂早已排上日程的「西九博物館」公開諮詢,原來一切已按林鄭月娥的喜好與心意大致定下框架,甚至連建築師也選定。社會各界不明白為何不經諮詢,毋須招標,就把數十億元工程的建築顧問服務協議,單一批給建築師嚴迅奇。筆者不懷疑嚴迅奇的能力與經驗,但透過公開招標,較「黑箱委任」來得更服眾。嚴是梁振英大宅的建築師,而梁又是早已知情,究竟在討論過程有否作利益申報呢?此外,西九管理局副主席夏佳里稍後被傳會出任林鄭參選特首的競選辦等,關係千絲萬縷,難怪市民質疑這項工程充滿「利益輸送」之嫌,群起圍攻。
根據廉政公署公營機構的防貪指引:「所有採購均應以公開、公平和具競爭性的方式進行」,「確保(承辦商)名單上的承辦商獲得平等的報價機會」,「應從名單上選取足夠數目的公司參與競投」,很明顯地,林鄭「欽點」嚴迅奇已嚴重違背有關防貪原則。 前特首曾蔭權被指涉貪及未有申報利益案昨日開審,控方資深大律師David Perry在庭上的一番話,筆者送給林鄭。
David Perry強調,誠信(integrity)是作為一名公僕的核心價值,不單單是在香港,世界亦然。被告(曾蔭權)作為公僕之首,理應為下級公務員樹立榜樣,否則會破壞公眾對公務員的信心及減低市民對公務員的信任,而被告在有如此明顯利益衝突的情況下卻沒有申報利益,明顯是違反了市民對他的信任。

精英性格 自視能力無人匹敵
另一方面,有公務員不諱言對林鄭的「保密」做法,感到不快,無視團隊精神,不受重視。林鄭在記者會講到今次保密安排,沾沾自喜,說:「西九故宮博物館計劃一直由包括她自己內的五人核心小組跟進,由於要保密,所以文書、找資料都親力親為,沒有假手於平日協助他們的同事。」林鄭早前已說過,連她的政務助理都不知道這項計劃。筆者不禁想,假如我是公務員,會對這位上司的不信任感到失望甚或憤怒。事實上,林鄭在官場雖然能力強,卻自視過高,總是認定:只有自己幹的,才是最好。所以,跟她工作的公務員必須要能承受捱罵,流傳她大罵下屬,並把檔案「飛」向對方。當然,能與她一起共事的,相信算是精英,起碼今次被列入「核心小組」的成員也應該是。
當中南海早已指示高級官員須聆聽民意時,緣何香港區區小官、卻反其道而行。
為官之道,須知民情。筆者記起習近平於1990年4月調任福州市委書記的往事,他當年大力提倡「四個萬家」(即是: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活動,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走入群眾,與群眾交朋友,為群眾送溫暖、辦實事,努力做到廉政、勤政,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

習近平:中南海要始終直通人民群眾
時至今天,習近平仍堅持這作風。上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民主生活會,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時說:「人民是歷史進步的真正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南海要始終直通人民群眾,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腦中。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須做到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懷着強烈的憂民、愛民、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氣,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訴求。」
面對網絡民意,習近平強調對廣大網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官員要「經常上網看看」,了解民情,對於「忠言逆耳的」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汲取。
可惜,從林鄭昨天的記者會上,她說了一個鐘,始終釋除不到公眾質疑,卻盡顯林鄭司長的處事作風,是獨斷獨行,不聽異見。

中聯辦 梁振英早視西九故宮能加分
筆者想反問:究竟誰把西九故宮博物館視作特首選舉工程一部分呢?當日林鄭以「不對等」姿態,與梁振英及時任港澳辦副主任周波(註:已被中央DQ(取消職務))在北京與故宮有關方面簽約,明顯是想憑此向中央爭取「加分」。詎料,落在林鄭手上,好事變壞事,替中央添煩添亂。筆者早於上年8月底,談及政治局常委張德江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等亂港團夥,只計算要做壞事,搞亂香港為目標,替中央核心添煩添亂。林鄭月娥不知是無政治智慧,還是中了「西環降頭」,竟沾起這渾水,令其特首選戰未起跑而傷痕纍纍,最悲哀的是,她還不察覺有問題,以為自己是最佳人選,只等待中央祝福。
為官切忌自視過高,摧毀民心是瞬間。在港府於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爭議持續,林鄭月娥的處理手法備受外界抨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昨天公布的民調顯示,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評分則下跌2.4分,至51.1分,為上任以來最低。已辭職休假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評分下跌0.1分至60.2分,是三名司長中評分最高。是次調查在本月3至5日期間進行,透過真實訪問員於上周二至四以隨機抽樣方式,成功訪問1,004名香港市民。換言之,西九故宮事件已嚴重打擊林鄭的民望,顯著下跌。

重新展開招標程序已成唯一出路
政府有效施政,成與敗除關乎政策外,「推銷員」亦相當重要,西九建博物館本身是好事,如要玉成其事,看來重新展開招標程序,已成為唯一可以「力保」在港興建的做法。
質疑事件被政治化 林鄭:故宮館成別人攻擊彈藥

林鄭月娥直言故宮文化博物館事件政治化。

栢志高指設計顧問前是以另一合約負責研究 。

嚴迅奇強調直接委聘是可行辦法。
【建館風波】
身兼西九管理局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舉行記者會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解畫,但保持「不認錯」態度,重申西九建故宮文化博物館是好事,非常難得,而她雖表示會接受立法會和公眾的批評,但又質疑事件被政治化,自言在宣布重新考慮是否競逐下任特首後就開始受到人身攻擊,今次事件涉及龐大的項目,故為批評她的人提供更多「子彈」。立法會議員陳淑莊則認為林鄭月娥在政府工作多年應熟識政府應有程序,質疑她面對批評乃是「咎由自取」。
原定前日展開的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諮詢,延遲一日至昨天才展開,林鄭月娥昨在出席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會議後即出席記者會就事件解畫:「在這些關注和不同意見未能由我本人親自解說前就啟動諮詢工作,恐怕會令諮詢失焦,令公眾注意力分散到不同的意見,不能重點在未來六個星期參與公眾諮詢。」政務司司長辦公室與西九管理局亦準備了16頁紙共32條問題的回應,但在林鄭月娥離開時才向在場記者派發。

遭攻擊因考慮參選特首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強調,有關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對本港是好事,外界質疑她未經公眾諮詢便拍板,乃是自把自為,更違反西九管理局條例規定,但她則認為事件是遭政治化,「如果大家認為我們做得不好,我們接受大家的批評,但不應該將文化項目政治化,從而更加矮化故宮文化和故宮藏品價值及重要性,亦不能剝奪香港市民近距離欣賞故宮文物的機會」。
她並自言因自己考慮參選下屆特首,才遭人攻擊,「我成為部分人士攻擊的目標不是始於12月23日公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當天,那個日子是去年12月10日,當時我說由於情況有重大改變,我不得不重新考慮是否參選行政長官,由那天開始,這些人身攻擊已經衝着我來,不過多了一個可能那麼重要的項目,就給了更多『子彈』想攻擊我的人」。

披露5高官親自草擬文件
她強調,自己在項目上不存在任何私心、私利,只是希望為本港建設一個能引以為傲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問及處理今次爭議有否不理想地方,她則表示會留待公眾評價,稱自己從不評價自己的工作。
林鄭月娥會上又首次披露,最早知悉計劃的核心小組成員包括西九管理局行政總裁栢志高、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馮程淑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文化)吳志華和前建築署副署長鄧文彬,五人昨日也有出席記者會。她又表示,各人雖是高級官員,但為項目保密工作,仍要罕有地親自草擬文件。

陳淑莊批應一早知程序
陳淑莊對《成報》表示,林鄭月娥在今次事件上遇到的不是「子彈」,而是「炸彈」,直言對方不應將自己視為受害者。陳淑莊亦認同在港建故宮文化博物館本是好事,但林鄭月娥最初解釋怕諮詢出現令持份者尷尬情況,才未作諮詢,惟其在政府長時間工作,應清楚程序,而其即使在昨日的記者會上態度仍是不盡不實,認為她遭批評是咎由自取。
陳淑莊又認為負責項目的核心小組成員全是高級公務員或前高級公務員,質疑欠缺獨立性,社會應反思特區政府是否愈趨傾向借助原應獨立的公共機構,為政府完成政治任務,她要求西九管理局立即暫緩興建計劃,先進行沒有前設的公眾諮詢。

來源轉自:
【2017年01月1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傳深圳統戰部參與攪亂香港示威


羅冠聰展示其遇襲後傷勢。(羅冠聰fb)

(有線畫面)
羅冠聰在香港國際機場遇襲事件,筆者只能用「弔詭」兩字形容。在場不同傳媒及電視台拍下的片段,正如羅冠聰所說,用「義和團式」暴力襲擊來形容,並不為過,的確事不尋常。知情人士透露,部分示威者是經深圳統戰部有份參與「輸送」過來香港示威,包括曾於去年初「過境」香港參與「旅遊界不合作運動」的導遊及領隊,拒受規管,他們與內地商舖關係密切。此外,在場也有香港土共。
立法會議員羅冠聰、姚松炎、朱凱廸及「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上周六(7日)在台灣出席論壇,四人前晚先後返港。姚松炎早於周六返港,當日已有約20名示威者在機場持橫額阻擋他離開,他沒引發大混亂。黃之鋒周日(8日)下午1時許已飛抵香港,當時約有20多名示威者在場指罵,大堂內噓聲四起,但沒有「埋身」施襲,其後黃急步乘的士離開。羅冠聰同於周日晚上10時許返扺港,步出離境大堂時卻遭到在聲稱「反港獨」的數十名自稱「愛國」示威者發狂地圍攻襲擊,被潑液兼打傷,一片混亂。

涉事導遊葉志偉與中聯辦熟稔
至於是否「受薪行為」,筆者沒有證據,但現場示威者組合主要是阿伯及不停說粗言穢語的怒漢等,而當中不乏是退休人士及基層的清潔工作,收入不高,但為何他們願意花費及花時間老遠跑到機場示威呢?試想想前赴機場的交通費不便宜,坐巴士約需要約20多元,坐機場快綫約花百元,如果有心到機場示威,這些「成本」比平日在市區較高,既然羅冠聰稍後肯定會出席公開活動,毋須急於跑去機場示威,難道真的「義憤填胸」?這太不符合香港人的務實性格了。
回想當年,2010年8月23日,參加康泰旅行團的多名香港市民在菲律賓馬尼拉被挾持做人質,最後被挾持者槍殺,引起全城悲憤,但也沒有出現杯葛菲傭情況,跑去菲傭集中地指罵,可見香港人的性格是理性而務實,包容兼充滿愛心的。
知情人士爆料,牽涉襲擊事件不乏導遊及領隊,而「香港旅遊從業員聯會」主席葉志偉扮演重要角色。葉志偉報稱是導遊,他與專門接待內地團的登記店舖關係密切,據知與中聯辦相關官員熟稔。「香港旅遊從業員聯會」去年初有份發起旅遊界不合作運動,反對旅議會加強規管。

警拘「愛國」阿伯 涉機場襲擊記者

退休阿伯唐發祥涉嫌襲擊NowTV記者被捕。

目擊者稱,一名被警方拘捕男子是相中人高傑飛。
立法會議員羅冠聰、姚松炎、朱凱廸及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在上星期六(7日)在台灣出席論壇,四人前晚返港,其中羅冠聰步出離境大堂時卻遭到在聲稱「反港獨」的所謂「愛國」示威者襲擊,引發混戰,事後他報案,警暫列「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未有人被捕,呼籲目擊人士提供線索。同時,在場採訪的三名電視台記者及工程師也受襲,其中兩人送院。警方其後拘捕兩名男子。據現場消息,被捕者在活躍「愛國」示威,行為及言語粗暴,據知是71歲的唐發祥及53歲高傑飛,因事主不追究及無受傷,高最後被無條件釋放。羅冠聰形容今次被襲是「義和團式」暴力襲擊,事不尋常,疑有人受薪。
警方發言人表示,前晚約10時10分接獲報案,指有記者在香港國際機場採訪期間被人推撞及襲擊。警方接報到場調查,拘捕兩名男子涉嫌普通襲擊,案件交機場警區跟進。據了解,三名報稱受襲的記者全是來自NowTV,他們當時採訪羅冠聰、姚松炎、朱凱廸及黃之鋒返港。

警拘退休漢與清潔工 後釋一人
案發於周日(8日)晚上約22時10分,3人報稱遇襲,分別姓張(30歲),手部受傷;姓梁(27歲),頭部受傷;姓何(41歲),無受傷。姓張及姓何兩人在國際機場的的士站附近進行採訪期間,懷疑被兩名男子推撞及用手襲擊,姓張男子清醒送北大嶼山醫院治理,而姓何男子沒有受傷,並拒絕送院。
警方呼籲前線記者採訪期間,應注意自身安全,若在現場訪攝時遇上問題,可向在場的警務人員求助。警方事後拘捕兩名男子涉嫌普通襲擊被捕,兩人都是持香港身份證。據了解,涉案男子唐發祥(71歲),是退休人士,他涉嫌襲擊NowTV記者。他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2月上旬向警方報到。另一名被捕男子高傑飛(53歲),報稱是清潔工人,他涉嫌襲擊NowTV的工程人員。在機場警區人員跟進,因事主不追究,被捕的高傑飛獲無條件釋放。至於姓梁(27歲)男子亦報稱在接機大堂採訪期間被人襲擊,他清醒送北大嶼山醫院治理。
另一方面,觸發混戰的羅冠聰也於當晚報案。警方發言人表示,一名24歲姓羅男子前晚約11時30分到大嶼山北分區警署報案,稱早前在香港國際機場接機大堂被人推撞及襲擊,案件暫列「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交新界南總區重案組跟進。警方呼籲,任何人士如目睹事件發生或有資料提供,可致電36612036與機場警區情報及支援組,或致電36611233與新界南總區重案組聯絡。警方表示會積極調查有關案件。據了解,案件仍在調查,暫未鎖定目標。
此外,一名71歲姓劉男子報稱在香港國際機場的士站附近被人襲擊。根據男事主向警方描述,涉案疑人是一名年約30至40歲男子,肥身材,身穿藍黑色格仔上衣。該名姓劉男子報被手持相機鏡頭的人推撞其胸口,他聲稱感到胸口不適,清醒送北大嶼山醫院治理。警方把案件列作「聲稱襲擊」案處理,交機場警區人員跟進。

以液體淋潑及掟水樽 一度跌倒
羅冠聰、姚松炎、朱凱廸及黃之鋒昨日召開記者會詳述事件經過,羅冠聰透露,抵港時,是由數十名機場保安及數名便衣警員的保護下步出大堂。
儘管如此,多名示威者仍向羅冠聰「伸出毒手」,包括向他以液體淋潑、掟水樽、拉扯其衣服及拳打腳踢,而他亦一度跌倒。
羅冠聰展示其傷勢圖片,可見他在肩膀、雙臂以及大腿都有留下傷痕。他表示,現時有行動不便,而他所穿的白色襯衣上留下疑為橙汁的污漬,衣服鈕扣亦被扯甩。
羅冠聰形容今次是「義和團式」的針對性暴力襲擊,用「愛國主義」凌駕其他討論,還企圖以暴力迫使別人支持他們的意見,與民主精神相違背,譴責有關行為是超越文明社會能容忍的底線。他又指,施襲者有可能是來自有組織的暴力集團,質疑他們是「收錢做嘢」。他認為,今次事件是意味「梁振英政府將黑社會政治模式」引入香港,不能輕視。
對於被指訪台是「勾結台獨」的行為,羅冠聰強調是次同行人士都並非提倡港獨,指是次行程都只不過是出席當地政黨「時代力量」的座談會,認為對方關注的議題與他們相似,屬正常民間交流,也是交流議會實務工作。

多個團體發聲明強烈譴責

羅冠聰上載其傷勢照片,可見肩膀有大片瘀傷。
立法會議員羅冠聰前日在機場遇襲,包括25名非建制派議員、「香港眾志」及Now電視台等多個團體發表聲明,表示對暴力行為予以強烈譴責,呼籲各界以和平理性的態度處理任何意見分歧,更要尊重新聞自由和記者的正常採訪權利。
籲保障新聞言論及採訪自由
25名非建制派議員昨日發表聯合聲明,對「打着所謂愛國旗號的暴力行徑」予以最嚴厲譴責,以及表示極大的憤慨,他們會向保安局質詢有關香港國際機場的保安措施。而聲明也對羅冠聰以及受傷的記者表示慰問,祝願受傷人士盡快康復。
至於「香港眾志」則發表聲明,指成員訪台期間一直有受到無理干預騷擾,例如跟蹤、遭物件投擲、扯破衣服及被潑淋液體等,對此予以強烈譴責。聲明又批評親中團體的暴力襲擊愈演愈烈,認為兩地公民社會的正常往來交流,是不應受到政權的打壓干預,而羅冠聰身上更留下明顯瘀傷,批評施襲者的做法不可接受。
而NowTV有在場記者亦在混亂中受襲,NowTV昨日發表聲明稱,對該台的攝影師遇襲受傷表示憤怒,譴責暴力行為,並已向警方報案。聲明又指出,希望不同意見人士尊重記者,共同保障新聞言論及採訪自由。
香港記者協會發表聲明,就前晚有記者在機場採訪羅冠聰時遭到襲擊,予以譴責及表示憤怒。記協表示,Now新聞台攝影記者在混亂期間手部受傷,另一名有線電視攝影記者被從後而來的硬物擊中頭部。記協促請警方嚴查事件,呼籲各界以和平理性的態度處理任何意見分歧,更要尊重新聞自由和記者的正常採訪權利。

來源轉自:
【2017年01月10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張德江力捧林鄭月娥母儀天下 拒聽民意 烽煙四起


【評論文章 漢江泄】
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主導的港澳路線,弄至香港社會雞犬不寧。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等團夥借屍還魂,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來延續團夥利益。為求達到目標,向建制陣營假傳中央意旨,屢次散播已篤定林鄭出任下屆特首的信息,幕後操控疑似選舉工程,替林鄭造勢,在西九文化區建「故宮博物館」一事,已成其競選工程一部分。她被質疑違反程序公義,「偷步」委任建築師,有「利益輸送」之嫌,卻剛愎自用、拒聽民意,事態發展至今已一發不可收拾,隨時惹上官非。筆者只能慨嘆「聰明反被聰明誤」,在特首選戰上,她已是「輸在起跑線上」,民意離棄。
在張德江及中聯辦等團夥近日四出向建制陣營吹風下,說成已選定林鄭月娥是下屆特首。筆者昨晚再向北京高人打聽,據悉,中央核心至今未有訂下特首最終人選,仍是處理港澳系統的問題。

中央核心至今未定合意特首人選
本來,自從梁振英於上月(12月)9日宣布不角逐連任後,香港社會當下洋溢一片喜慶氣氛,市民放下心頭大石,連元旦日遊行人數都劇減,暴力事件減少,但至近日卻離奇又大打「反港獨」牌,並借此在全球關注的香港國際機場,製造一場大混戰。「西環模式」啟動,但由「捧梁、用黑、建大聯盟」,改為「捧林鄭、用黑、建大聯盟、設義和團」(見另稿)。
為了林鄭月娥,中聯辦粉身碎骨。近期除了「出口」不停恫嚇其他有意參選人,如曾俊華,以及「警告」建制派選委,必須支持林鄭月娥,否則是違中央意旨,甚至指示香港商界人士設宴,為林鄭在辭職及宣布參選前創造平台,讓其發表政綱。作為中央駐港機構,中聯辦如當年力捧梁振英登上特首之位一樣賣力,但已涉嫌操控選舉工程,赤裸裸干預香港內部事務,雖然中聯辦動用「國家級」資源替林鄭造勢,但關鍵還是落在當事人身上。
任職公務員逾30載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一向作風強硬,在曾蔭權政府擔任發展局局長時處理不少棘手問題,但亦「得罪人多」,她近年更有不少惹火言論,其「好打得」形象漸予人剛愎自用的感覺。
她2007年擔任發展局局長期間,處理清拆皇后碼頭事件,當時民間保育聲音不絕,有團體在碼頭絕食抗議,林鄭月娥當時「單拖」到皇后碼頭與絕食人士對話,但她的磋商態度絕非溫和,反而是強硬地指出「不遷不拆」絕對不可能,並與對方舌戰,最終未能和平解決事件,保育人士遭到清場。
林鄭月娥2011年擬嚴打新界村屋僭建事件,更令其與新界人士關係緊張,她要求新界村屋業主自行申報僭建狀況,計劃日後安排清拆,但新界原居民抗命不肯申報,有激進村民更揚言「反英抗暴」,更火燒「林門鄭氏」紙公仔抗議,但林鄭月娥態度強硬,仍表示要加強打擊僭建。她在2012年6月又突提出或在2029年終結新界原居民的「丁權」,引起強烈反彈,她其後才為事件降溫,表示政府對丁屋政策未有立場建議,她只是認為可作探討,當時的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批評其言論不恰當。
梁振英2012年當選特首後,林鄭月娥獲委任為政務司司長。她上任後因「好打得」,處理國民教育風波時曾受訪表示不明白為何有人不信任政府,一度感觸落淚,結果國民教育科在大批學生上街集會下最終失敗收場;她其後在2014年接過領導政改諮詢專責小組,與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推銷政改,惟人大常委通過「831」框架後爆發「佔領」事件,林鄭月娥其後與學聯對話,只是自話自說,更因不滿學聯等鼓動聚集夏愨道收看對話直播,竟擱置對話,最終「佔領」事件清場告終,政改方案在立法會內亦遭否決,事件中香港人全部皆輸。
另外,2015年啟德啟晴邨爆出食水含鉛超標,林鄭月娥言論繼續惹火,包括當時有小童被驗出血鉛含量超標,她卻認為未必所有超標個案都跟食水含鉛有關,遭外界批評,而她當年10月在立法會上指摘泛民議員將事件政治化,製造矛盾,並炮轟有人逼落區官員飲鉛水,形容是「屈辱」,更表示已有心理準備被扭曲言論,但自言「官到無求膽自大」,甘願冒着被批護短風險,也要為公僕討回公道。
今次西九建「故宮博物館」一事,林鄭的處事方針只是一如既往,但今次香港市民的不滿更甚,因已經歷過梁振英的粗暴管治,已無法承受再一次的社會鬥爭及撕裂,更不可給中聯辦再為自家利益而損害及攪亂香港。

姜在忠眼中沒有「習近平」
筆者喜用數據說實話,由政治局常委劉雲山操控的文宣系統古靈精怪,而《文匯》及《大公》刊涉「港獨」文章過高,完全不符民情。《成報》、《經濟日報》及《信報》均是寫涉「習近平」的文章數字比涉「港獨」高,與西環喉舌相反。
以電子剪報系統,粗略統計個別傳統報章(不計2份經濟類報章)在過去12個月,撰寫的新聞報道及專欄共提及「習近平」3個字的總篇數,最驚人的發現是西環喉舌完全沒把「習近平」放在眼內。
涉及寫「習近平」的文章,香港《大公報》在過去一年只有1,482篇,遠低於寫「港獨」文章高達2,307篇。香港《文匯報》涉「習近平」文章,只有1,564篇,同樣比「港獨」少。香港《商報》寫涉「習近平」文章,在過去一年有651篇,同樣比「港獨」少,「港獨」文章有826篇。
《成報》寫涉「習近平」文章,共有498篇,而涉及「港獨」的文章有329篇,換言之是合乎實際民情,因國家主席的一舉一動,應比幻想出來的「偽港獨」更惹關注。

來源轉自:
【2017年01月10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陳家洛特首辦外遞信 梁特上腦狂鬧:呢度升五星旗地方你嚟做乜?

★呢度係人間,689留係度獻世做乜?快返去你自己地方(陰間)喇!全球人也可說:地球係文明地方,共產獸呢啲文化渣滓留係地球做乜?



黃文邦攝


陳善南攝

林俊謙攝
公民黨陳家洛今早與街坊手持「還海濱於民」示威牌,到特首辦示威區請願。聲稱因「家庭原因」而不爭取連任的特首梁振英,出席行會前,到示威區時收過陳家洛信件後,未有聽取陳家洛講解任何訴求,即主動向對方發言批評,其後更至少3次主動回頭向陳家洛再批評,其間一度高舉手指,指向特首辦的升旗位。梁振英其後會見在場其他示威者,並與一眾在場高唱改編「stand by me」歌曲的「梁粉」逐一握手後,再度主動走向陳家洛面前講話,方返回特首辦主持行政會議。
陳家洛其後指,今日到特首辦遞信,是想代表鴨脷洲和海怡半島居民,要求政府還海濱於民,不應將海濱用地私有化的行動,希望把握時機,在行政會議審議有關城規會決定前,代表市民向梁振英表達訴求。
陳家洛引述當時情況,稱「我哋都未開聲,梁振英行出嚟就對住我講,話呢個係升五星紅旗嘅地方,你今日出嚟呢度做乜嘢?」,陳家洛即反駁:「我同佢講,我係一個香港人,我對政府有訴求,我同居民一齊嚟行政會議,就係要向特首長官提出訴求」,但指梁振英未有聽他說話即行開,其後再三番四次回頭挑釁他,指:「呢度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你走嚟做乜嘢?」,最後一次折返時,更向陳家洛說:「嗰邊有個居民,佢(居民)攞住支五星旗來我哋呢個地方,陳家洛,你嚟呢度做乜嘢?」,令他覺得梁振英是「無得救」和「痴咗線」,「佢(梁振英)真係早走早著,我哋嚟申述意見,係咪因為我哋政見不同,佢就要偏聽、拒絕聽我哋訴求呢?呢啲咁的人絕對無資格做特首」。
陳家洛批評,梁振英作為一個行政長官和公職人員,見到市民訴求時,第一個決定竟是進行挑釁和製造矛盾,而不是虛心聽市民訴求,「佢(梁振英)成個腦真係染到紅晒,左毒上腦,唔知點解見到我就怒髮衝冠」。
陳家洛又指,不希望林鄭接任特首,未來繼續「無梁振英的梁振英路線」,以與民為敵態度施政,指最近林鄭處理西九故宮事件做法,「已經睇到佢完全係偏聽、完全弄權」,只會聽取同路人意見,對政見不同人士就「手起刀落,排斥異見」。
本報向特首辦查詢事件,暫未獲回應。

來源轉自:
【2017年01月10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2017年1月9日 星期一

不堪人力成本高漲 大陸東莞數千台企撤離


製造業台商在中國經營環境日趨惡劣,紛紛撤離。圖為東莞台商工廠的女作業員。(AFP)
【記者李泓博/報導】
由於中國大陸的人力成本大幅上升,造成在東莞的台商因利潤減少而紛紛撤離。據報導,東莞曾有5,000多家台資企業,如今台企已減至約2,000家。2016年上半年港澳台等外資企業下降5.1%。
據報導,中國人口紅利接近尾聲,勞動力成本不斷攀高,「五險一金」又加重企業負擔,東莞一個普通工人的月薪平均為人民幣3,000元(人民幣,下同),已是一些東南亞國家的3、4倍。
為此,好些以外銷為主的企業為節省成本,將工廠轉至東南亞。但部分廠商研發基地還留在珠三角,繼續駐守東莞的台商有的縮小規模,有的直接把工廠關掉,有的將廠房轉移到大陸內地城市去。
在東莞虎門紮根20多年的東莞台協執行常務副會長謝慶源說:往東南亞轉移的台商「該走的已經走了」,過去在東莞的台灣人少說有8萬到10萬人,現在保守估計少了一半。
東莞特約研究員林江分析指出,留守的台資企業以傳統加工貿易為主,由於不是政府所提倡的現代高端產業,產業扶持政策與他們無關,「台資企業變得越來越邊緣化」。

台商從大陸撤資已有多年
據大陸多家網站報導,屬於中大型企業的台灣上市公司,超過50%的中國投資項目都處於零獲利或虧損狀態,中小企業未獲利或虧損的比率更高達70%成以上。從2013年開始,台商從大陸撤資的現象開始擴散。
據台灣官方統計,有台商私下初步保守估算,近2年從大陸撤出的資金超過了15.3億美元。
2009年東莞製造業40%關門,一年中喪失150萬產業工人,1,600家台企、2,000家港企從東莞撤離。此後的6年間,東莞外資撤離的危機從沒有停過,而東莞企業「倒閉潮」也在蔓延,從2009年到2015年,據廣東工業協會的一個內部統計,有超過4,000家企業倒閉。
隨著企業的離開,以往東莞城市常住人口約1,300萬人,現在只剩下約800萬人左右,有當地台商說:減少的人數都是外省市民工。 有蒐狐網媒體作者總結了台商撤離中國的5個原因:生產力低下;生產成本過高(高稅收、高房租、高社保等等);網路封鎖致網速極慢,使工作效率降低;知識產權缺乏有效保護,假冒產品分享市場份額。
不斷惡化的環境污染,空氣、水、食品的質量無法保證,並且台商面對愈來愈多的罷工、怠工事件,這都令他們心生恐懼!

來源轉自:
【2017年01月09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數百萬中國人如何在「空氣末日」下生活


隨著中國北方陰霾水平達到歷史性水平,數百萬人不得不學習如何在空氣末日下生活。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記者秦雨霏/編譯】
隨著中國北方陰霾水平達到歷史性水平,數百萬人不得不學習如何在「空氣末日」下生活。
「從身體上來說,如果我出去的時候不戴上面罩,我會感到眩暈,呼吸困難。」北京外國語大學23歲學生薑瑜偉告訴NBC。「即使我戴上面罩,我仍然感到非常壓抑。在陰霾的日子裡,我的情緒惡劣,不想出去和工作。」
本週中國北方有32個城市處於「紅色警報」下,這是最高級別的警告。另外27個城市,包括北京,處於「橙色警報」下。
中共把空氣質量指數(AQI)作為評估空氣污染的衡量指標。AQI的範圍是0-500,衡量6種空氣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等。一旦AQI連續三天超過200,就是「橙色警報」。一旦AQI連續兩天超過300或連續24小時超過500,就是「紅色警報」。
美國環保局認為,AQI水平0-50為良好。
自從12月31日以來,北京的AQI一直在300左右徘徊,在1月3日更是達到700。
1月6日,美國駐華大使館測到北京AQI為298,屬於「非常不健康」,相比之下,紐約市同一天的AQI為43,屬於「良好」水平。 處於紅色警報下的城市必須採取限制污染的措施,比如限制路上汽車數量、停止工地建設和工廠生產。學校被關閉,居民被要求留在室內、避免室外體育活動。
對於5歲孩子的媽媽李麥吉而言,2017年每天早上的一個難題就是:我怎麼讓孩子安全的去學校?
李麥吉告訴NBC:「我別無選擇。我給我兒子帶上面罩,但是他感到如此沮喪,因為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李麥吉哀嘆,污染一年一年變得更糟糕。「我在北京住了40年了,所以我很難離開。但是我真的想念兒時的藍天,我的孩子幾乎從未見過的藍天。」
北京居民徐匯仁告訴NBC:「我認為,我們不得不用我們的肺淨化空氣或等風來,是可悲的。」 「陰霾從10月開始就一直在這裡。直到現在都沒有真正改善。我感覺沒有人在做環保工作。」
連中共官媒都說,嚴重的陰霾「在腐蝕政府的信譽」。
儘管中共過去三年發起治理陰霾的運動,但是環保部報告,中國仍然有62%的城市處於嚴重的空氣污染下。
面對家長的擔憂和憤怒,北京市政府1月6日宣布,將開始撥款給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安裝空氣淨化器。許多居民早已投資數千美元在家裡安裝淨化系統。
姜瑜偉說,現在他仍然以工作為先,不考慮離開北京。但是如果以後有了孩子,而環境仍然沒有改善的跡象,他將考慮搬到其他地方。

來源轉自:
【2017年01月09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港獨」文章一年逾5000篇 國家輿論體制下寄生蟲

【評論文章 漢江泄】
國家主席習近平屢次強調要準確反映民情,政治局常委劉雲山操控的香港西環喉舌,真的做到嗎?政局常委張德江指揮棒下,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與特首梁振英積極炒作「港獨」議題,令社會離奇泛起一片「港獨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居功至偉」,他旗下的兩份報章在過去一年總共約有5,027篇提及「港獨」的文章,即平均1天約有14篇,數量冠絕全港。為加速發掘所謂的「港獨」題材,銀彈招攬跑娛樂圈的「狗仔」死跟目標的政治人物拍照做新聞、把熱心推動歷史的青年打造成「港獨分子」。凡此種種,加深內地與香港民眾的矛盾。
筆者以電子剪報系統,粗略統計個別傳統報章(不計兩份經濟類報章)在過去12個月(2016年1月9日至2017年1月9日),撰寫的新聞報道及專欄共提及「港獨」兩個字的總篇數,結果發現西環喉舌不負眾望,「跑贏大市」:香港《文匯報》有2,720篇,排名首位;香港《大公報》僅次其後,高達2,307篇;香港《商報》有826篇。其他傳媒,如香港《明報》則有1,364篇;香港《星島日報》則有889篇;《成報》則有329篇。筆者向《成報》了解,他們的編採辦報方針是堅守「不高調宣傳港獨」,因為不停地寫,反而正正是墮入「反宣傳」的陷阱,變成「港獨推手」,故審慎研判每宗所謂的「港獨」的新聞及文章。

平均1天約14篇 「跑贏大市」
《大公報》上周四(5日)頭版報道網絡平台「時代思進」(Watershed Hong Kong)去年12月透過扮演「香港義勇防衛軍」講解香港保衛戰,扭曲抗戰歷史,顯示「港獨」勢力進入實質運作階段。上述平台發起人葉坤杰批評《大公報》延續「播獨」路線。他批評《大公報》報道完全失實,強調自己並非「港獨」分子,舉辦活動只為宣揚香港歷史。《成報》記者翻查康文署及坊間參考資料,發現與「香港保衛戰」導賞資料大致相同。
葉坤杰接受《成報》訪問時,對於被《大公報》抹黑感到無奈及可惜,強調自己「不支持『港獨』,也從來都不是『港獨』分子,亦不鼓吹『港獨』」。對於《大公報》指葉坤杰與袁源隆、吳偉嘉等港大刊物《學苑》前編委均為「時代思進」創辦人,進而斥他們「獨魂不散」、「入侵校園」,葉坤杰表示,「時代思進」由始至終都是由他獨力經營,被《大公報》提到的《學苑》前編委只是「香港重光紀念日悼念儀式」活動義工,至前年11月,義工們便或許因理念不同而離開平台。
筆者再找回該活動當天的新聞報道看,事實上,如《東方日報》、《明報》及商台等也是正面報道該項活動,講述年輕人如何推動香港歷史。事隔不足一個月,落在《大公報》手上,就扭曲成另一個「港獨」故事,還誇張地說要「建獨立軍」。最嚴重的後果是《大公報》這則報道,又經中聯辦扶植的網媒廣發,內地媒體又轉載,不知就裏的人,就真的以為香港要建「獨立軍」。這樣,勢加深內地與香港民眾的矛盾,也誤導中央核心。

抹黑推動香港歷史青年 被罵可恥
那麼,為何《大公報》、《文匯報》如此熱衷在香港尋找所謂「港獨」線索及「港獨」新聞呢?文匯大公作為自稱中共在香港的官方喉舌,每年燒掉中共數以億計的納稅人的血汗錢,而大公文匯在香港業界的地位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曾連續多屆包攬香港媒體公信力評比倒數第一和第二,文章內容自說自話,罔顧民意、罔顧事實,胡編亂造。此外,反正報紙也賣不出去,寫了也無人看,無人信,為了營造有銷量的感覺,免費派送,要不派送給內地駐港企業或機構。不少香港市民經常看到接到派送後老婆婆拿去賣垃圾,反正上級撥款,自己也不用計較成本,毋須心痛。
中央付鈔 挑動仇恨無成本
《大公報》、《文匯報》另一個主要職責,就是替中聯辦吹捧,被港人稱為「亂港四人幫」之一的姜在忠曾經被批評若作為CE0,早就該被免職了。
基於上述種種原因,《大公報》、《文匯報》只能劍走偏鋒,反正在香港無人信,那就騙騙內地民眾,於是其選擇了以香港市民為敵,剛剛改了一下欺騙內地民眾,欺騙中央的死路,大肆宣傳香港「港獨」,不計成本、不計後果,像賭徒一般瘋狂攪動和挑起內地民眾和香港民眾的仇恨和對立,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其不負責任和瘋狂的舉動必將走向滅亡,也必將被香港市民和國際社會唾棄和嘲笑。
說到底,張德江、劉雲山、中聯辦、《大公報》及《文匯報》的動機,就是攪亂香港對抗習近平及王岐山的反腐,通過一些港人反感的事件,挑起對習近平的不滿。只有利用「分裂」這張牌,才能達到他們的目的,我們曾經說過一句話:日本辱華他們也沒有這麼用功過。

誤導讀者有先例 虛報「的哥遇習近平」
【本報港聞部報道】
《大公報》早前扭曲事實,將網絡平台「時代思進」(Watershed Hong Kong)形容為「港獨分子」,其實該報已非首次誤導讀者,《大公報》及同一集團的《文匯報》過往不止一次報道錯誤訊息,亦曾鬧出不少笑話遭網民恥笑。
《大公報》2013年4月18日曾在A6版以《北京「的哥」奇遇:「習總書記坐上了我的車」》為題,報道46歲的士司機同年3月1日曾接載國家主席習近平到釣魚台大酒店,又指這名外號叫「時事評論員」的士司機,經常跟乘客討論時事,表示習近平被認出後,關心了他的收入,問他對黨和政府的工作有何看法,該報道遭內地大量媒體轉載。但新華社其後發出緊急稿件,表示經核實報道為虛假新聞,大批網民留言批評造假,《大公報》要在網站發道歉聲明。

罔顧旅客上升事實
專挑矛盾 另外,入境處去年10月初公布「十‧一」黃金周首天訪港旅客入境人次,按年增加6%至約23萬人次,其中內地旅客按年增加3.1%,《大公報》卻在社評扯上「拉布」、「港獨」等議題,指令本港「旺丁不旺財」,遊客「貼錢」也不願來這種地方。大批網民事後批評社評挑撥本港與內地矛盾。
同一系統的《文匯報》也刊載未經核實消息,2013年12月12日登出《媒體傳金正恩2哥抓張成澤「犬決」》報道,稱朝鮮第二號人物張成澤被處以「犬決」,即由一群餓狗咬死,但「犬決」消息其實是來自網民「平壤崔成浩」在微博發布的惡搞文章,並非事實。另外,該報2015年7月刊出報道,指出民協區議員楊振宇曾測試啟晴邨水龍頭用水,標題意指其發現水質含鉛卻「知情不報」,事實上楊測試時水質含鉛量未超標,該報最後要就抹黑民協致歉。

來源轉自:
【2017年01月09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