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益生菌於保健的觀點


益生菌(123RF)
【文/孫德金(孫德金診所院長)】
人類使用益生菌歷史悠久,最早由俄國學者梅契尼科夫(Elie Metchnikoff)研究保加利亞農民長壽秘訣,認為大量攝食富含乳酸菌的酸奶(優酪乳)是關鍵,並於1907年出書提倡應服用乳酸菌來延長壽命,他也身體力行,活到了71歲,遠超過當時平均壽命。後來日本學者代田捻博士(Dr. Minoru Shirota)受其啟發,於1930年首先分離出乳酸桿菌,並將其商品化。1954年才出現Probiotics(益生菌)這個字。
益生菌從定義上,細菌必須是活的,從人體腸道分離出來的微生物,服用後能通過胃酸、膽汁、消化酵素的考驗,能夠暫時附著、繁殖、存活並發揮生理功能,當然一定要有人體使用安全紀錄,經科學證實對健康有益。
至於Prebiotics(益菌素)則泛指一些物質,可協助重建腸道弱酸性環境,以迎接益生菌,並供給其生長所需養分,如乳清蛋白、菊糖、木寡糖或果寡糖。 Synbiotics(共生質)則指一種產品含有益生菌及益菌素。但要注意的是,只有專屬配對的益生菌及益菌素,才可以稱作Synbiotics。
益生菌,連三歲小孩都能朗朗上口,面對眾多產品,什麼才是最適切的治療?能夠有最大的效果,最小的副作用,同時也經得起長期考驗?以實證醫學的觀點,目前的結論是:益生菌對急性拉肚子及抗生素引起的拉肚子是有幫助的,可以減少早產兒發生壞死性腸炎的危險,及因此造成的死亡。用益生菌來預防異位性皮膚炎可能有效,但仍需更多證據才能有定論。目前證據並不建議嬰幼兒使用益生菌來預防氣喘或過敏性鼻炎。
至於益生菌是否都安全無虞呢?在免疫功能不全的人,小於1,000公克的早產兒以及放中心導管的人,仍要避免使用。同時不要忘記世界衛生組織的提醒:儘管益生菌與細菌是同門師兄弟,功力還是不一樣。細菌有菌株特異性、疾病特異性與宿主特異性。
關於益生菌目前還有很多未知與不確定的地方,不過也因為這樣,反而有更多可能與潛力,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轉自:
【2016年08月17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