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曾慶紅姪女「闢謠」 反遭新華社狙擊

(記者岳青綜合報導)
大陸媒體近日紛紛披露中共前政治局常委曾慶紅的姪女、廣州市紀委書記王曉玲被實名舉報。此新聞在網上迅速成為熱點。王最近公開亮相以「闢謠」,有關上市公司也公告為她 「撇清」造勢,但依然不能平息輿論的質疑。港媒稱,中共官媒新華社的微博發聲,籲當局調查真相。有分析指,習近平的反腐之火已燃向江派另一大佬曾慶紅。
王曉玲現身「闢謠」 新華社狙擊
據香港媒體報導,4月23日,內地傳媒披露《廣州日報》原社長戴玉慶妻子,向中紀委實名舉報王曉玲涉嫌《廣州日報》部份資產借殼上市的粵傳媒內幕交易,短短數月獲利 7,000餘萬人民幣後,廣州官方透露王25日到越秀區公開活動,顯示她「沒事」;粵傳媒也發公告,澄清當年公司上市「無內幕交易」。


廣東廣州日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發佈澄清公告。(網頁截圖)
香港媒體說,新華社官方微博「新華社中國網事」卻對此呼籲進行調查。官方微博指,有關公司的公告和廣州媒體的報導,並不能平息輿論對王曉玲實名舉報的質疑。王曉玲與股市巨鱷徐鵬夫妻是否親屬、是否涉嫌內幕交易,需證監會等部門調查。
文中還說,儘管廣州市傳媒為王曉玲造勢,但廣東省有關部門並未出聲,省級媒體如《南方日報》等,更沒有任何撐王的跡象。
據悉,王曉玲被實名舉報後,有微博網友扒出其在2011年12月28日當選廣州市紀委書記時,涉嫌使用虛假簡歷、後在政府網站上進行過修改的舊日傳聞。足見網民對此事的關注。

王曉玲與曾慶紅有關係 反腐燒向曾慶紅
傳王曉玲為前中共常委曾慶紅的內侄女。法廣中文網披露,王曉玲身份特殊,外傳是某前政治局常委夫人侄女。儘管目前尚不能證明王曉玲與徐鵬和錢玨切確的親屬關係,但王曉玲與某前政治局常委的親屬關係在廣東官場廣為人知,王甚至在辦公室中懸掛和某前政治局常委的合影。
據公開資料顯示,王曉玲,女,1955年7月生,山東牟平人,漢族。1970年12月參加工作,2007年7月2011年12月,市委常委,宣傳部長。2011年12月後,任中共廣州市委常委,中共廣州市紀委書記。而某前政治局常委夫人,1940年11月出生,也是山東牟平人,漢族。退休前為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
中國時事評論員趙邇珺表示,這次王曉玲被舉報,其模式幾乎和宋林案起始時完全相同:同樣是記者舉報,同樣是通過微博,同樣涉及到曾慶紅。如果王曉玲被拿下,那麼可以推斷:中南海想要對曾慶紅動手,中南海想抓曾慶紅。
隨著周永康案被公開越來越近,習近平反腐之火燒向江派二號人物曾慶紅,離頭號人物江澤民越來越近。江澤民和習近平之間的爭鬥更加激烈。

【大紀元2014年04月27日訊】(責任編輯:林銳)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又一高官墜樓身亡 大陸官員自殺頻發

(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
近期,中共高官詭異死亡事件頻發。4月23日晚,江西省上饒市橫峰縣法院院長寧詩敏又意外墜樓身亡。
據《東方早報》報導,4月25日,江西省上饒市橫峰縣有關部門證實,23日晚該縣人民法院院長寧詩敏意外墜樓身亡。橫峰縣宣傳部一負責人表示,寧詩敏墜樓地點不在橫峰縣境內,而是在上饒市,目前他不清楚墜樓地點是酒店還是住宅,具體墜樓原因相關部門正在調查中。
上饒官方未對外公佈寧詩敏墜樓身亡的具體原因。
江西橫峰縣法院官網《橫峰法院領導班子簡介》顯示,該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寧詩敏,男,漢族。

墜樓官員數年前就遭舉報
報導稱,早在2009年,網上就出現了舉報時任上饒市中院執行局局長寧詩敏的帖子。舉報稱,寧詩敏毀掉了三源集團6000多萬的財產,毀掉了一個企業。
在寧詩敏操縱之下,2007年3月份,位於上饒市行政中心,距離上饒市委市政府大樓直線距離500多米的206.68畝土地,以每畝35萬元的價格被出售。但早在 2006年,上饒市更偏遠的土地價格就賣到近70萬元一畝,因此使國有資產流失上億元。
一名熟悉上饒政法系統的人士稱,寧詩敏在上饒市中級法院工作多年,一年前寧離開上饒中院前往橫峰縣法院任職。
上饒當地有網民猜測,寧詩敏墜樓身亡,可能和其之前的任職有關。

中共官員自殺頻發
今年以來,中共官員自殺消息頻傳。
4月19日晚,北方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天津市政協常委劉惠文被發現在家中自殺身亡。官方報導稱,劉的死與長期精神抑鬱有關。
4月9日,浙江奉化街道建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何高波自殺身亡。
4月8日上午,國家信訪局副局長徐業安被發現在辦公室自殺身亡。
4月4日,重慶渝中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支隊長、被稱為「打黑干將」的周渝在渝中區一賓館上吊自殺。
3月24日下午,官方稱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李伍峰副主任因嚴重抑鬱墜樓身亡。
2月26日,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政協主席何林峰墜樓身亡。
1月4日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白中仁在家中跳樓自殺,官方稱其患有抑鬱症。
《中國青年報》的統計調查顯示,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10日,中國共有54名各級官員非正常死亡。其中,官方公佈被認定為「自殺 死亡」的就有23人,佔總數的42.6%。
此外,還有詭異死亡的例子:
4月23日,香港媒體《南華早報》報導,中國銀監會非銀部主任48歲的李建華因心梗發作猝死。財新網引述「接近銀監會的幾位人士」透露,李建華4月22日改稿到深夜12點,不料今晨6時,其妻發現他已經離世,系突發心肌梗塞所致。
3月31日,大陸媒體21世紀經濟從大唐集團核實,該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蔡哲夫3月29日身亡。大唐集團人士否認蔡哲夫為自殺,稱其意外身亡。據稱蔡此前身體狀況一直不佳,情緒低落抑鬱,其去世可能與此有關。

官員自殺悲劇根源來自中共體制
中共「十八大」後,中共官員落馬的、自殺的越來越多。中共官場人心惶惶,恐慌氣氛瀰漫,很多官員心驚膽戰。
中共大都將官員自殺歸結為抑鬱症或工作壓力大等等。新浪認證的先鋒詩人、影視策劃李磊則認為,官員怕腐敗事實暴露,豈不害怕擔心,以致崩潰,官員非正常死亡,幾乎個個是畏罪自殺。
有評論稱,毫無疑問,這些「自殺」的官員大多符合老百姓所言的「自食惡果」或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之理,亦彰顯了天理昭昭,更應看清他們的「」與「不義」都與這個體制密切相關。他們的悲劇昭示,獨裁的體制、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自上而下的強制性腐敗才是釀造一切惡果與悲劇的根本所在

【大紀元2014年04月27日訊】(責編:孫芸)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A股300家公司負債率超警戒線多行業告急


A股近300家公司2013年度資產負債率已超警戒線。(網絡圖片)
(記者任義報導)
中國經濟下滑,多行業經營狀況堪憂,甚至出現全行業虧損現象。利潤反映的往往是企業發展的快慢,而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企業實力的大小,A股近300家公司2013年度資產負債率已超警戒線。
經濟下行利潤下降 鋼鐵等全行業虧損
中國經濟下行已經成事實,中共當局對此很焦慮,擔心由經濟問題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以致影響到其政權穩定。4月23日,中共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推出80個基建項目吸引民資加入;25日,中共政治局召開會議,聲稱要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由於中共政府對經濟運行的過度干預,以及中共權貴對國家和民眾財富的掠奪,導致中國經濟已經走入困境。多個行業嚴重產能過剩,如鋼鐵、煤炭、水泥等等。行業利潤下滑嚴重,甚至出現全行業虧損。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在「鋼之家」主辦的「第十屆鋼鐵產業發展戰略會議」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國鋼鐵業整體虧損,其中鋼鐵主業虧損41億元。業內人士表示,整體虧損意味著鋼鐵業進入真正的嚴冬,未來將有一批鋼廠陸續退出這個行業。
南京鋼鐵董事長楊思明認為,真實的虧損情況,可能比財報上嚴重。很多鋼廠在報表處理上採取變通措施,如不同程度地延長折舊年限。目前,鋼廠的資產負債率普遍偏高在60%以上,資金鏈斷裂的企業開始出現。
導致鋼鐵業陷入困境的,除了產能過剩和需求不振外,銀行和政府的態度也是重要原因。不少銀行收緊對鋼鐵業的貸款,有的銀行收緊10%以上。地方政府對發展鋼鐵業從扶持轉為限制,在環保、土地等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

比利潤下降更堪憂的是資產負債率
大陸上市公司公佈年報快要進入尾聲,而市場和各機構對年報的解讀仍在熱烈進行中。事實上,利潤反映的往往是企業發展的快慢,而資產負債表才能反映企業實力的大小。
從已經公佈了年報的上市公司數據來看,A股公司2013年度的整體資產負債率水平出現了問題。其中,有近300家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水平已經超過了70%的警戒線。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鄭宇潔表示,資產負債表一般情況下能夠反映企業一年經營狀況,但是企業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粉飾資產負債表,比如通過出售資產、獲取捐贈以及政府財稅補貼等。除了刻意粉飾和隱瞞,一般負債率大幅提高可能是企業經營遇到障礙等。

【大紀元2014年04月26日訊】(責任編輯:謝東延)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二線城市變盤:長沙幾乎所有樓盤都降價


中國大陸各地樓市(包括北京、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今年1月份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均出現巨幅下滑,面對這個現狀,專家表示,2014年中國房地產將面臨全線崩潰。(AFP/WANG ZHAO)
(記者任義報導)
越來越多的二線城市加入到降價行列,而降價的根源都是一致的:銀行信貸縮緊、庫存量太大。直接反映就是銷售的量價齊跌,長沙成為二線城市變盤樣本,幾乎所有樓盤開始降價。
樓市頻繁降價風險正在積聚
從中國黃曆新年之後,大陸房地產項目降價現象有愈演愈烈之勢。始於杭州、南京房地產項目降價的嘗試,正向更多熱點城市蔓延。在官方實質性調控政策未有出台背景下,房地產項目降價的蔓延體現了市場的自發調整。除去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各個二線城市更令市場關注。
4月份以來,長沙每週新房成交量在1,500套上下浮動,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量是直接腰斬,相比2013年全年週成交量則下降60%。而部份樓盤售價直降30%後,全城開發商的陣腳更是都被擾亂,如今幾乎所有樓盤都加入了降價陣營。
在市場經濟供需關係的邏輯鏈條中,價格信號處於末端。房地產項目出現大規模降價前,市場往往已先後出現投資過熱、供應過剩、銷售遲緩現象。
業內人士對目前房地產現狀分析的原因如出一轍:市場低迷主要源於兩個因素,首先是銀行信貸縮緊,首套房貸普遍上浮10%,購房者選擇觀望;其次庫存太大,嚴重供過於求,房子不好賣。
長沙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4月1日,長沙市內六區商品房存量面積2,572.34萬平方米,庫存總套數接近24萬套。若加上4個縣城,庫存量更大。
不過,市場調整期可能會比開發商想像得更長,資金承壓的現實已經讓開發商感到難以支撐。基本上目前中小開發商都在靠高利貸支撐著,行業內一般項目很難融到資,現在除了靠民間資金尚無計可施。
樓市頻繁降價產生的風險正在積聚,一旦發生普遍的降價現象,通常意味著區域內房屋供應已出現階段性過剩。在這種情況下,如市場供應進一步增加或需求大幅縮減,房地產項目降價現象可能觸發另一個邏輯鏈條的啟動:房價下降——房企資金鏈吃緊甚至斷裂——樓市崩盤——金融機構出現壞賬——地方經濟受到拖累。
與市場經濟供需關係的邏輯鏈條相比,在這種類似「多米諾骨牌效應」的作用下,房價下降引發的後果往往難以逆轉。業內人士認為,2012年長沙房企跑路、倒閉的現象遲早會再次上演,最快今年下半年,最遲明年會爆發。

金融機構不支持也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
中共央行25日發佈的報告顯示,一季度末金融機構貸款餘額為74.91萬億元,同比增長13.9%,增速比上年末低0.2個百分點。同時一季度貸款投向顯示房地產貸款增長趨緩。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目前信貸投放量的減少和信貸價格的提高,是當前商品房銷售放緩的最主要原因。一季度信貸的收緊已逐漸影響了樓市走勢,市場各方都在期待信貸鬆動,如果二季度繼續維持信貸平穩,樓市很可能出現價格調整加速的現象。
二線城市房價出現下調跡象,雖有開發商主動促銷考慮,也說明房價已背離市場購買力的真實狀態。二線城市無疑聚集了大量市場需求,但當房價超出合理區間時,真正有效的需求就會減少,迫使價格回歸。對這部份城市而言,地方政府和銀行若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更多的房地產項目降價現象就會發生,也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

【大紀元2014年04月26日訊】(責任編輯:謝東延)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四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已失控 中共遭質疑


歐美國家近年來不斷推行量化寬鬆政策以刺激經濟復甦,引發中國擔憂,大陸官媒報導,這令龐大的外匯儲備面臨縮水的風險。專家稱,長此下去,10年後中國3萬億美元儲備或不值3千億。(AFP)
(記者任義報導)
中共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外匯儲備餘額為3.95萬億美元。中共大量儲備外匯本來意圖作為要挾他國甚至「綁架」美國的籌碼,但現在如此大規模的外匯儲備猶如脫韁野馬已經失控,產生的後果也令中共心驚。
中國外匯儲備猛增已失控
根據中共央行的最新數據,截至2014年3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95萬億美元,佔全世界外儲總量的三分之一,而外匯儲備作為世界第二的日本,3月末外匯儲備已經降至12,793.46億美元。
雖然中國有天量的外匯儲備,但這麼大規模外匯儲備的投資結構一直是很不透明的,甚至被中共貼上了「國家機密」的標籤。因此,更不要希望瞭解中國外匯儲備的管理模式。
在2006年中國外匯儲備達到8,536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外匯儲備第一大國,此後中國外匯儲備像脫韁的野馬,不斷刷新紀錄。現在用「失控」來形容中國外匯儲備是非常恰當的,因為其規模太大,遠遠超出合理邊界,並且增長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中共外管局4月24日公佈的一季度銀行結售匯數據顯示,雖然目前市場主體結匯動機減弱而購匯意願增強,但是跨境資金繼續保持淨流入態勢,其結果就是中國外匯儲備繼續增長。

產生兩大弊端 中共遭質疑
中共央行行長周小川早在2011年就表示,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了中國需要的合理水平。而中共還用大量的外匯儲備去購買美國國債,在3月達到12,735億美元。曾任中共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的李稻葵撰文表示,中共政府對美國國債如此感興趣,就是為了構成一種「人質」情形,也是一件把全球兩大經濟體捆綁在一起的工具。
但在失控的情況下,外匯儲備對中國經濟的殺傷力更大,產生了兩大弊端。第一,由於中共管制原因,外幣到中國被中共央行強制接收後再向國內發行等值的人民幣,導致人民幣對內貶值嚴重,民眾在承擔這個惡果。
第二,外匯儲備主要投資於美國國債等高流動性資產,回報率很低。在過去10年的大部份年份中,中國的對外投資淨收益多是負值。近期的國際收支平衡表數據顯示,2013年去年中國外儲投資又「虧了」599億美元,專家稱這個趨勢難以逆轉。
中共不斷增加外匯儲備也遭到質疑,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撰文表示,要阻止外匯儲備的瘋狂增長,無非兩種辦法:一是人民幣升值,二是擴大資本賬戶開放。擴大資本賬戶開放可能是降低外匯儲備上升壓力的更好選擇。
劉勝軍認為,萬眾矚目的上海自由貿易區,儘管明確鼓勵個人跨境投資,但限於「在區內就業並符合條件的個人」。可見,中共當局對資本賬戶開放的風險是相當警惕的。要阻止外匯儲備繼續「愚蠢的增長」,更好的選擇是加快改革以消除國內的生產要素價格扭曲,同時穩步推動資本賬戶擴大開放。

中國需要多少外匯儲備就足夠?
中國究竟需要多少外匯儲備就已足夠?可以用一些方法來衡量。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認為,一國的外匯儲備應以滿足5個月進口需要為標準,滿足2個半月進口需要為最低限。官方數據顯示,2013中國進口為19,504億美元,那麼5個月進口約為7,800億美元作為外匯儲備就已足夠。
或者用外匯儲備與債務比例法衡量,外匯儲備量以佔全部外債餘額的40%為宜。截至2013年底中國外債餘額為8,630億美元,對應的外匯儲備標準僅為3,452億美元,連2013年底外匯儲備3.82萬億美元的十分之一都不及。

【大紀元2014年04月26日訊】(責任編輯:李曉清)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招商集團董事長接替宋林 香港紅勢力大洗牌

★屬曾慶紅勢力的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被帶往北京調查 港地下黨組織人心惶惶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借反貪打擊江澤民派系勢力之火燒到香港。當中和江澤民、曾慶紅、薄熙來等關係密切的中共在港頭號央企、華潤集團前董事長宋林落馬,引發香港紅色勢力大洗牌。

華潤大廈(余鋼/大紀元)

隨著中共又一大央企——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的倒台,顯示中紀委反貪腐鎖定電訊、石油、華潤三大系,周永康、曾慶紅、江澤民的「三虎窩案」成為習近平陣營隨時升級的王牌。(大紀元合成圖片)

自宋林去年7月被舉報後,280天內華潤系有三家公司之股價錄得跌幅,市值共蒸發385.8億元。復活節後股市首日,華潤系亦全線下挫,市值蒸發180億元。(宋祥龍/大紀元)

華潤宣佈接替宋林新人選當天,主張爭取普選的香港70多名金融界人士,23日罕有地在英國《金融時報》,以及《蘋果日報》刊登廣告,藉機向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喊話呼應,希望懲治杜絕貪腐文化在香港社會滋長,以此配合全國反貪腐行動。

(記者李真香港報道)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借反貪打擊江澤民派系勢力之火燒到香港。當中和江澤民、曾慶紅、薄熙來等關係密切的中共在港頭號央企、華潤集團前董事長宋林落馬,引發香港紅色勢力大洗牌。
23日,華潤集團正式在官方網站宣佈免去宋林的董事長職務,改由親習近平派系的太子黨秦曉的接班人、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傅育寧「空降」出任。
24日,華潤金融控股官網已刪除首席執行官吳丁的相關資料,官網首席執行官一欄的資料暫時空缺。吳丁被認為宋林的人馬。據知華潤集團陸續有人因宋林案被帶走,預計華潤內部大清洗陸續有來。
而之前一直高調「掩護」宋林的華潤高層,近日主動自掃門戶,包括在大廳滾動播放宋林被調查的內容等,和宋林劃清界限。
消息人士稱,宋林案目前才是開始,預計背後會扯出一大堆「大小老虎」。華潤被認為是江派掌控的中共老牌特務機構,地下黨總頭目。目前中共在港地下黨組織、親共勢力人心惶惶,聞宋林、華潤二字色變,擔心隨時被習近平反腐力量扯下臺。

親習近平的太子黨勢力接替宋林
從4月15日至23日8天之內,華潤集團前董事長宋林相繼被實名舉報、發聲明「避謠」,被中紀委調查、被免職,到宣布接替人選,成為近日中港政經圈最關注的話題之一。此案被指是繼習近平打周永康案之後的第三號專案,其打虎速度之快,令人震驚,將其後台曾慶紅和江澤民架在火上烤。
23日,華潤集團正式在官方網站宣佈免去宋林的董事長職務,改由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傅育寧出任。據悉,華潤集團和招商局集團這兩家老牌中共央企,當天上午均在香港召開了高層會議,會後兩個集團分別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發出公告,宣佈傅育寧轉任華潤集團董事長的消息。
傅育寧曾任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兼任招商銀行董事長、招商國際董事長、蛇口工業區董事長、招商輪船董事長等職。他是前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太子黨秦曉的接班人,由秦曉一手提拔上來的。
秦曉的父親秦力生是副省級幹部,曾是習近平父親習仲勳的下屬,被認為是挺習近平的太子黨重要人物。他曾是中共紅二代中的改革派倡導者,曾多次公開倡導普世價值,今年1月曾在紐約舉行的中國經濟研討會上發出敏感言論,稱經濟改革必須觸發政治改革,否則導致經濟改革停滯或失敗。
另有消息指,華潤將步中信泰富後塵,或赴港整體上市。分析人士稱,習近平很可能全面整頓華潤,徹底擺脫中共地下黨的組織結構,華潤集團及其旗下眾多子公司將面臨新一場的人事變局。

金融界公開信呼籲反貪
因宋林一案,華潤系列股價全線下跌。自宋林去年7月被舉報後,280天內華潤系有三家公司之股價錄得跌幅,市值共蒸發385.8億元。復活節後股市首日,華潤系亦全線下挫,市值蒸發180億元。但傅育寧宣佈接手後,23日的股價開始回穩。
自香港九七年被中共接管以來,中共央企紛紛赴港上市圈錢和洗錢,令香港股市一片「紅」。中共「十八大」後,國企特別是央企成為打虎的「主戰場」。近期中移動、中石油、中石化,以及華潤高層頻頻落馬,令香港股市動盪不安。
華潤宣佈接替宋林新人選當天,主張爭取普選的香港70多名金融界人士,23日罕有地在英國《金融時報》,以及《蘋果日報》刊登廣告,藉機向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喊話呼應,希望懲治杜絕貪腐文化在香港社會滋長,以此配合全國反貪腐行動。
其中對沖基金經理、佔領中環金融界代表錢志健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提到,香港相對公平及廉潔的營商環境,正被中國「亂作一團」的貪污及辦事方式所污染。他們以摩根大通透過特別的就業計劃聘請中國官二代為例,印證了部份香港金融界因中國資本而自甘墮落的例子。
《紐約時報》更引用了宋林被調查的事件,指宋林涉嫌與在港工作的中國銀行家合謀在港洗黑錢,並以此說明香港如何受到中國資本的影響。但有關廣告登出後,觸動中共神經,和江澤民派系關係密切的大公報,24日亦以大篇幅報導,猛烈批評發起廣告人士。

宋林後台曾慶紅勢力被清洗
中共十八大後,江派周永康的鐵桿心腹及親信紛紛落馬,其中包括中共中央委員蔣潔敏及李東生。原國資委主任、前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不僅交代了3千億(人民幣,下同)遼河油田被周永康家族以1千萬收購的黑幕,還招出了曾慶紅家族的巨額貪腐事實。
今次中紀委王岐山果斷拿下宋林,也發出一個明顯的訊號:宋林幕後的曾慶紅勢力面臨被清洗。
4月22日,大陸媒體人在新浪微博轉發,《廣州日報》原社長戴玉慶妻子舉報廣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王曉玲涉嫌粵傳媒內幕交易。財新網當日也對此案有詳細報導。
王曉玲是前中共政治局常委曾慶紅夫人王鳳清的侄女,在習江激戰之際,江澤民集團的頭號軍師曾慶紅終被針對,此前,曾慶紅的兒子曾偉被傳軟禁,中紀委調查曾偉澳洲豪宅,同時,陸媒突爆曾慶紅家族成員、女星梅婷深度捲入周永康案,梅婷的丈夫被指是前中共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的胞弟,即文化部駐香港特派員、香港中華文化城終身名譽董事長曾慶淮。
此外,今年1月,據外媒報導,和曾慶淮關係密切的文化中國傳播董事局主席、中國影視大鱷董平,因涉曾慶紅案,被帶走調查。

中共地下黨勢力面臨洗牌
作為江派掌控的中共老牌特務機構,華潤早在1938年,由周恩來、陳雲下達指示成立,是共產黨在海外的首個對外貿易機構,並將大量海外物資輾轉運往中共的根據地。
華潤歷任負責人都是中共地下黨組織——中共香港工委的必然成員,享有副部級待遇,並參與中共內部很多有關香港問題決策的討論。97年以後,華潤仍舊執行在香港發展地下黨的政治任務,由特務頭子曾慶紅掌控的中共安全部直接管理。華潤內部設有特工情報部門,協助中共港澳工委和中聯辦等組織,進行統戰和蒐集情報等工作。
宋林從一個毫無背景的非太子黨人物,能夠爬上華潤第一座椅,靠的是投靠江澤民派系。他是上海幫第二號人物曾慶紅的心腹,和薄熙來關係密切。在曾慶紅的授意下,在香港力挺江澤民集團扶植的梁振英。
消息人士稱,很多中共不方便出面的地下黨活動,都是由華潤牽頭來提供經費和幕後支援。所以宋林除擔任華潤大佬以外,還擔任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控制旗下1千多名中資成員,為中共操控立法會、區議會選舉,以及打壓法輪功等出力。
2012特首選舉一仗,宋林掌控的香港中國企業協會3票全部投給了梁振英,對手唐英年則1票也沒有。梁振英則於2013年七月一日親自授給宋林太平紳士,即使在宋林被舉報後,今年1月7日還到訪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力挺宋林。
此外,大紀元曾披露,宋林在香港秘密發展地下黨員,並和香港青年關愛協會(簡稱:青關會)主席、燕京啤酒香港總經理洪偉成關係密切。2011年,由香港《大公報》主辦,宋林擔任主席的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協辦的「最佳上市公司」金紫荊獎,就頒給了燕京啤酒,足見兩人關係之密切。
所以,宋林一倒,曾慶紅、梁振英、青關會,以及和宋林關係密切的親共商會、央企等,都極有可能被習近平此波反腐浪潮拋出。近期和華潤關係密切的中共在港政黨大佬——民建聯,被揭發貪腐,即為例證。
 
【大紀元2014年04月25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中國進口商賴帳 兩艘巴西大豆船改駛美國

由於中國進口商違約賴帳風險增高,本週兩批原定銷往中國的巴西大豆船貨已轉往美國。最近中國進口商已至少違約50萬噸美國和巴西大豆進口合同,總金額約3億美元,為10年來最嚴重違約交割事件。
據路透社報導,這兩船大豆是由日本丸紅(Marubeni)賣出,總計12.6萬噸,計劃於下個月運抵美國。
丸紅是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商之一,每年和Gavilon總計向中國出售1,500-1,600萬噸大豆,相當於中國每年進口量6,000萬噸的約四分之一。去年丸紅株式會社收購了Gavilon。
貿易消息人士稱,與其它大型穀物貿易商相比,丸紅面臨中國買家違約的風險更甚。
除了銅、鐵礦石這類硬性大宗商品外,中國進口大豆這樣的農產品也因為國內收緊信貸而傳出違約威脅。

為逃避破產 選擇違約賴帳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進口大豆1535萬噸,同比增長達創記錄的33.5%。但據路透社消息稱,因銀行減少開具信用證(L/C),中國進口商至少已違約進口大豆約50萬噸,規模創10年最高違約記錄。
報導說,中國頭號大豆進口商山東晨曦集團旗下宏日糧油公司表示,中國買家違約進口大豆的原因是為逃避破產。總經理邵國瑞說:「如果收這些貨,有些買家可能得破產。這就是為甚麼他們選擇不履約的原因。」
為逃避巨額虧損,中國進口商選擇「賴賬」。大豆的交易方式也給了買家可乘之機。賣方在履約發貨後拿到單據或匯票後,才能在銀行辦理貨款支付。從簽約到發貨、從開立信用証時的先期款到發貨後付清款項,進口商利用其間的時間差和貨款差額投機套利。
中國的進口佔全球黃豆貿易量的60%。中國買主出現違約,加上大量來自巴西及阿根廷的黃豆進入市場,這將抑制全球黃豆價格。

銀行提高貸款門檻
隨著債信風險增加,過去銀行還樂意利用放貸獲利,現在已不願意冒險提供貸款。
一家貿易公司高管就向路透記者透露銀行的變化:現在他們開信用證要求存款更多,以前是合約價值的10%,如今銀行逐步把這一比例上調到了20-30%。
業內人士稱,出具信用證要求變得更嚴格,已嚴重影響交易商的現金流,市場需求疲弱又導致庫存量大,難以很快出清週轉。
對中國進口商而言,用信用證的低息貸款融資不僅是大豆,也是銅融資套利的「法門」。路透今年3月的報導提到,中國60-80%的進口銅被國內企業用做抵押,為其他項目融資。
今年3月上海超日債違約成為打破「剛性兌付」第一單後,高盛報告曾警告,人民幣波動性增大給中國的大宗商品融資交易帶來更大隱憂。
週五(4月25日),人民幣匯率貶值已跌破6.25兌一美元。

【大紀元2014年04月25日訊】(責任編輯:王樺)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4月29日將現日環蝕 太陽變「火圈」


4月29日將出現如同「火圈」般的日環蝕現象。圖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先前拍攝到的日環蝕。(圖片來源:NASA)
(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
在4月中旬的「血月」(月全蝕)之後,4月29日將上演另一場天文奇觀「火圈」(Ring of Fire),這是月球介於地球與太陽中間,但沒有完全遮蔽太陽所導致的日環蝕現象。此次日環蝕只有在南極洲的部分地區才看得到。
儘管月蝕只發生在滿月之際,但日蝕只發生在新月,此時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中間,遮蔽了太陽而形成日蝕。當月蝕發生時,通常在前或後一個新月,也會發生日蝕。
在日蝕發生期間,如果月球距離地球太遠,無法完全遮蔽太陽,就會形成下週將出現的日環蝕景象,此時太陽外邊的輪廓沒有被月球擋住,看起來就像明亮的「火圈」。


日環蝕看起來就像明亮的「火圈」。圖為2012年5月在美國猶他州拍攝到的日環蝕。(Photo by ROBYN BECK / AFP)
雖然大多數人看不到此次的日環蝕,只有在南極洲的部分地區才能見到完整的「火圈」,但其他地區的居民卻可以看到日蝕發生的部分階段,尤其是在澳洲地區。
以整個澳洲地區來說,南部的塔斯馬尼亞(Tasmania)是最佳的觀賞地點。越往北邊,月球遮蔽太陽的面積越小。以悉尼來說,當地所能看到的最大遮蔽率為52%,將出現在下午5點15分。至於在澳洲西部,人們則可以看到此次日環蝕的結束過程。
在觀賞日蝕時,千萬不要直接用肉眼去看,因為太陽沒有完全被月球遮蔽,它的光線會傷害眼睛。
最安全的觀賞方式是運用投射影像,其中,以使用針孔相機(pinhole camera)最為簡單。這是一種沒有鏡頭的相機,取代鏡頭的是一個稱為針孔的小孔。利用針孔成像原理,此相機可產生倒立的影像。此外,用小的鏡子將影像投射到牆面或天花板上,也適合整個房間的人觀賞。
如果透過望遠鏡觀測日蝕,一定要加上濾鏡,它們可以在望遠鏡店或天文館買到。日常生活中的材料無法製作安全的濾鏡,請勿嘗試。

【大紀元2014年04月25日訊】(責任編輯:畢儒宗)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新型毒品流入中國 貌似茶葉毒效驚人


今年初,廣州海關從兩名入境旅客行李中,查獲「東非罌粟」恰特草20多公斤 。(網頁截圖)
日前,一款名 為「阿拉伯茶」(「恰特草」)的新型毒品流入中國大陸,此毒物曬乾後外形象茶葉一樣,極難分辨,無論是生吃還是曬乾磨粉沖服,效果與海洛因極似,毒效驚人且成癮性大。
新型毒品恰特草
據浙江在線報導,「阿拉伯茶」學名「恰特草」,中國自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對這種植物實行管制,今年查到的第一例就在蕭山機場。
恰特草,又名巧茶、也門茶、阿拉伯茶、埃塞俄比亞茶,是原產於熱帶非洲的一種灌木植物。該植物含興奮劑卡西酮,咀嚼會上癮,並使人厭食,降低人體免疫力。
據相關媒體報導,黑市上新鮮的恰特草賣500元一斤,曬乾的恰特草僅需200元一斤,由於低廉的價格和難以辨別的外表使恰特草成為了許多癮君子的新寵。
恰特草屬於軟性毒品,除了價格便宜得驚人外,其外形更具迷惑性。稍不注意就會以為是茶葉或者青菜。尤其為謹防有人藉此毒害青少年,家長一定提醒孩子萬分小心!
廣州日報24日警告,酷愛喝茶的廣州人要小心。據悉,一款名為「阿拉伯茶」的新型毒品從去年開始在中國的地下毒品市場交易中蔓延。

恰特草走私入境
今年1月13日,一名埃塞俄比亞籍旅客飛抵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工作人員從該旅客攜帶的黑色背包中查出恰特草植株3把,淨重630克。涉嫌走私恰特草的當事人被刑事拘留。3月20日,一名埃塞俄比亞籍人涉嫌走私入境恰特草兩包,重820克。
廣州日報報導,有工作人員表示:雖然恰特草生產在非洲,但從去年開始,販毒分子利用國際快遞等方式將其偷運入中國,由於外形象莧菜,如果不打醒十二分精神,會很容易被其矇混過關。2013年在廣園路一帶的一棟出租屋內,住了 非洲籍人士,裡面放置了大量的恰特草,從販毒到吸毒提供一條龍服務。
有關部門表示,市民平日若發現這種毒品可以舉報。

【大紀元2014年04月25日訊】(責任編輯:岳青)
Did You Know
巧茶(學名:Catha edulis)為衛矛科巧茶屬的植物,又名阿拉伯茶(Arabian tea)、葉門茶、衣索比亞茶、布希曼茶(Bushman's tea)、東非罌粟,或音譯作恰特草(chat)、卡塔葉(khat/qat),分布在熱帶非洲、衣索比亞、阿拉伯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廣西等地。東非常青灌木,葉含興奮物質卡西酮,可嚼碎食用,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藥性比較
資料來自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期刊上關於常見管制藥品其傷害性及成癮性比較, 包括煙、酒。
食用特性
恰特草的原產地為衣索比亞,早在13世紀當地人已經咀嚼恰特草的嫩芽和葉子來抵抗飢餓和疲勞,後來嚼恰特草的習慣傳到許多非洲和中東國家。不少學生和司機嚼食恰特草來提神醒腦,而農民和勞動者則嚼食恰特草來減輕疲勞。效果和5毫克的安非他命差不多,尤其是5片葉的卡塔更是好的品種。傳統上恰特草是一種社交用的藥物,現今葉門人仍然把家中最好的房間闢為恰特草室,在那兒和親朋好友嚼著恰特草,閒話家常,談天說地。咀嚼恰特草使人感到思維清晰、精力充沛,覺得世間上沒有辦不到的事情。藥力退卻之後,咀嚼者多感沮喪,邏輯混亂,什麼也不想做。專家指出,長期咀嚼卡塔葉,可能造成厭食,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安娜穆瓦西說:「有高血壓的人,該停止用塔卡。」
化學特性
與一般山茶科的茶葉不同的是,巧茶屬植物屬於衛矛科,而恰特草的含興奮劑卡西酮(cathinone),咀嚼恰特草會上癮。 此外,卡西酮結構不太穩定,易分解成去甲偽麻黃鹼(cathine)和苯丙醇胺(norephedrine),其結構類似於安非他命和腎上腺素。因此,很多國家都將之列作興奮劑或管制藥物,嚴禁旅客攜帶阿拉伯茶入境。在中國大陸,巧茶的有效成分卡西酮屬於國家一類精神藥品,也即刑法第357條所定義的「毒品」。
恰特草雖然有提振精神的作用,但長期嚼食會使人厭食,導致營養不良,降低人體免疫力,從而容易感染各種疾病。由於恰特草的價格非常高,衣索比亞很多農民放棄種植糧食,改種恰特草。種過恰特草的土地種其他東西收成都很差,只能繼續種恰特草。
( Wikipedia )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人民幣匯率跌破關鍵點位恐引新拋售潮


人民幣匯率創16個月新低,已經跌破6.25這一關鍵點位,恐將引爆新一波的拋售潮。中共央行的曖昧態度以及不按規矩出牌,也令市場和企業煩惱。(AFP)
(記者任義報導)
人民幣匯率創16個月新低,今年最大貶幅已達3.17%。4月2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報6.2525元,跌破6.25這一關鍵點位,恐將引爆新一波的拋售潮。中共央行的曖昧態度以及不按規矩出牌,也令市場和企業煩惱。
人民幣匯率創16個月新低 跌破關鍵點位
在全球經濟總體回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卻日漸下行。自2月中旬至今,人民幣一改長期以來的緩慢升值走勢,開始不斷的貶值。中國的外貿企業正紛紛尋找對策,希望抓住機會規避匯率風險。
自3月17日人民幣匯率波幅區間由1%放寬至2%以來,人民幣在28個交易日內累計區間貶值幅度1.56%;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最大貶值幅度已經達到3.17%,成為2005年迄今,人民幣貶值幅度最高、貶值速度最快的時期。
4月25日,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報價,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早盤跌0.06%,報6.2525元,續創2012年12月12日以來盤中低點。6.25是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又一關鍵點位,此前有市場人士曾表示,一旦跌穿,市場上就會有一些結構性產品爆倉而被反向地平盤去購買美元。因為人民幣交易匯率的衍生品由於依據實時盯市的要求,只要一貶值,客戶賬面浮虧就需要補充保證金或反向平盤。

或將引發新一波拋售潮 資金將大量外逃
西太平洋銀行外匯策略師Jonathan Cavenagh在24日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寫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6.2500,可能引發新一波資金外逃,因為市場參與者更擔憂人民幣走跌趨勢可能會持續更長的時間。
中共操縱人民幣大跌一方面惡化了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並提升了各國對潛在貨幣戰爭的擔憂;一方面試圖打擊利用人民幣升值套利。套利交易和對沖資金的總規模難以預估,不過據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認為,相關體量在5000億美元左右。
德意志銀行亞洲外匯策略師Perry Kojodjojo也認為,5000億美元的人民幣兌美元平倉規模甚巨,中國也將直面外資潮湧般撤離的險境。2012年夏季,類似的情況讓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飽受衝擊,而這對於全球金融系統也有衝擊。

中共態度曖昧 市場無所適從
中共央行每天早上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的中間價為參照,匯率變化波動的幅度在其控制之內,一旦波動太大,必要時就用限制交易去制止,因此央行每日公佈的中間價都是市場緊盯的風向標。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央行的一位官員稱,央行的部份職能就是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除非人民幣出現可能破壞中國經濟穩定的劇烈跌勢,否則,央行不大可能入市干預推動人民幣走強。
但本週初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行跌至6.24時,遭遇較強的大行結匯支撐,一度被解讀為央行的「反向干預」。市場人士對這些混雜的信號頭疼不已,《路透社》4月25日報導,一股份行交易主管直言不諱,「我覺得央行態度不堅決。要不就果斷貶,要不就果斷壓著,現在是半推半就。」
央行這樣不按規矩出牌讓企業無所適從、只有乖乖學習避險止損。不過,在當前市場情況下,監管層的曖昧態度帶來很大不確定性,貶幅進一步擴大有可能引發匯率預期轉向。
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官員管濤24日在記者會上坦承,人民幣近期下跌反映了經濟增速放緩以及金融系統違約風險上升的問題。

【大紀元2014年04月25日訊】(責任編輯:劉曉真)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