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極憲解析/12個QA看南海仲裁講了什麼?


南海仲裁結果12日公布,菲律賓三大訴求全達成,其中太平島被降格為礁,嚴重衝擊中華民國主權。(AFP)
文/陳家慶(台大法律系、政治系國際關係組畢業,台大法碩士)
編按:7月12日,「菲律賓對中國 」南海仲裁案,設於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公布結果,裁決中國大陸9段線在國際法之下沒有效力,而南沙群島的所有海上地物,均為礁岩,包括太平島在內。

荷蘭海牙的國際仲裁法庭,12日對菲律賓2013年提出的南海仲裁案做出裁決。(美聯社)
Q1:這個仲裁案要決定什麼?
根據仲裁判斷(arbitration award)指出,該次仲裁處理的是中國與菲律賓之間就南中國海地物(geographic feature)於海洋法上的權利與地位爭議,以及中國在南海上從事捕魚等行為的合法性。(仲裁判斷第2段,以下簡稱para.2)
所以本次仲裁判斷並未處理南中國海上島礁等地物的主權歸屬,且這次仲裁也強調其所依據的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海洋法公約)並非用於處理國家的領土主權,因此仲裁庭並不會作出特定國家在南海領土享有主權的決定。(para.5)
Q2:菲律賓在這次仲裁當中主張哪些東西?
菲律賓總共提出十五項聲明,並主張仲裁庭對於這些聲明具有管轄權(para.112) ,整體而言可以歸納為:
一、中國跟菲律賓在南中國海的海洋性權利,不能超過海洋法公約的範圍
二、中國主張的九段線與歷史性權利主張,在超過海洋法公約的範圍沒有法律效力
三、位於南海的部分低潮高地無法產生領海、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
四、位於南海的部分礁岩不能產生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沒有列舉太平島)
五、中國非法干擾菲律賓在其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上享有並行使資源的權利
六、中國違反了海洋法公約關於保護和保全海洋環境的義務、違法佔領並建設人工設施、違法執法以及擴大爭端
七、中國應當停止進一步的違法權利主張和活動
所以在仲裁判斷出來之前,許多人認為太平島不會躺著也中槍。
Q3:中國不是拒絕參加嗎,為什麼還可以仲裁下去?
海洋法公約第286條規定公約適用解釋的爭端要是無法經由第十五部分第一節的一般規定解決(例如雙邊協定、調解等等),那麼就可以經由爭端方「任何一方」請求,提交爭議到有管轄權的法院或法庭。而根據公約第287條,可以選擇依照海洋法公約附件七所組成的仲裁法庭。也因此,這次南海仲裁跟一般需要雙方當事人同意的仲裁不太一樣,是可以由一方單獨提出的。而在附件七規定的義務下,仲裁庭也採取措施在不妨礙過程效率的情況下確保程序對兩造的公平性。同時仲裁庭「不但必須查明對該爭端是否確有管轄權,且須查明所提要求在事實上和法理上均有根據」。(para.144)所以說即便中國拒絕參加,仲裁透過相當的證明與說明下,仍具有管轄權,所做出的仲裁判斷仍然對爭端各國(在這個案子裡就是中國跟菲律賓)有拘束力。
Q4:為什麼中國主張的歷史性權利還有九段線主張被打臉了?
海洋法公約對於海洋區域的權利已經作出全面的分配,雖然考量過對於既存權利的保護,但唯有極端例外的情況會將它納入公約當中(例如歷史性海灣的規定)。換言之,除非公約明文指出保障相關歷史既存權,否則各國須接受海洋法公約對海洋區域與權利劃分之分配規範。由此可知,即便中國真的在某種程度上對於南中國海水域的資源享有歷史性權利,這種權利也將因為該權利不符合海洋法公約關於專屬經濟區規定而消滅。更何況並沒有證據顯示歷史上中國對於這片水域以及其資源具有排他性的控制。
所以中國對於九段線內的資源主張歷史性權利並沒有法源依據,白話文就是九段線是中國在自嗨。
至於有人說九段線的主張早於中國加入海洋法公約因此應有效力(中國於1996年批准該約)。雖說國際法對領陸的規範未必溯及既往,但海洋法公約,尤其是領海、臨接區、專屬經濟區等領域劃分及海洋環境保護卻絕對是當代的產物。中國要拿明朝的尚方寶劍斬清朝的官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Q5:菲律賓的請求不是不包含太平島嘛,怎麼躺著也中槍?
在言詞辯論的時候,菲律賓表示太平島不是海洋法公約定義下的島嶼,而在管轄權判斷時仲裁庭就表達菲律賓的請求需要仲裁庭就該海域所有地物一併判斷。(para.393以下) 因為海洋法公約規定島嶼可以產生200浬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而為了要能夠判斷菲律賓所直接請求的部分能否產生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之外,對於影響菲律賓其他請求(請求五與請求八)的顯著高潮高地也應當一併判斷。(para.396)
也就是說,因為太平島可能會影響仲裁庭判斷請求五當中對於美濟礁、仁愛礁是否屬於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以及請求八當中中國是否非法妨礙菲律賓享有並行使他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權利,仲裁庭必須要把其他明顯的高潮高地是否屬於島嶼,一併做出判斷。
結果就是南沙群島最大的太平島被拉進來一併判斷。

南海仲裁結果12日公布,國安高層密切關注,多次沙盤推演相關因應作為。圖為太平島。(AFP)
Q6:那為什麼太平島被仲裁庭認為不是島嶼?
先來看一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對島嶼的定義:
島嶼是四面環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
除第3款另有規定外,島嶼的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應按照本公約適用於其他陸地領土的規定加以確定。
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岩礁,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
仲裁庭認為地物的狀態應該要在其自然狀態(natural condition)下判斷。(para.508),因此用來判斷這些地方是不是島嶼的依據,並不是當前的使用方式(所以現在海水淡化挖井養羊來不及了),而是在專屬經濟區概念出現前,或是人類明顯改造島嶼的行動前。因為仲裁庭認為在判斷是否適於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上比較可靠的指引。(para.578)
此外,仲裁庭認為海洋法公約下的島嶼必須要有維持人類居住或經濟生活的客觀承載力(objective capacity)。(para.504) 而南沙群島「所有的」高潮高地都無法自給地維持永續的人類居住或是經濟生活,也因此不能產生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para.626) 仲裁判斷也明確表示太平島(Itu Aba) 並不享有海洋法公約規定的島嶼的地位。(para.632)
而仲裁庭也對一些條件進行了分析:
一、根據日本人之前的調查(para.582),太平島上的確有相當的飲用水。但菲律賓所提出的證據顯示太平島上飲用水蘊含量有限,而且經過機場開發更可能減低它的儲水能力。法院認為太平島的飲用水在自然狀態下可以支持小規模的人數。(para.584)
二、太平島有森林,而且可以種植木瓜與香蕉,但在生物上仍出現小島常見的不穩定性,因此島上動植物分布的變化十分頻繁。(para.593)
三、太平島的農業潛力不足以支持相當的人口(sizable population)。(para.596)
四、南沙群島在歷史上的確出現過小規模的漁民群體,但生存上受到相當的限制。(para.599)
五、南沙群島只有出現過相當短暫的商業活動,整體而言南沙群島的人類活動多半屬於政府行為。(para.614)
然而,這些歷史紀錄並不足以支撐南沙群島在海洋法公約上的島嶼地位,因為在南沙群島並不足以維持人類居住(para.622)。這必須要建立在穩定社群(stable community of people)的非短暫性的定居(non-transient inhabitation)。(para.618) 在維持經濟生活方面,經濟活動必須基於該地而非全然集中於周圍領海或是其他外在資源,而且沒有穩定在地社群支持的經濟活動也是不足以構成經濟生活的。(para.623) 而太平島等高潮高地並不具備這些條件。(para.625)
仲裁法院此舉的目的或許在預防科技發展對規範產生的不確定性,例如快速運補還有填海造陸等等。借用憲法上常用的詞彙,看來本次仲裁法院對於「活的國際法(living international law)」並不買單。
Q7:太平島不是島,會怎樣?
這次仲裁判斷認為太平島不是海洋法公約所規範的島嶼,因此不能主張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雖然仲裁庭沒有對於各個島嶼礁岩的主權歸屬進行判斷,但若這個認定標準被國際普遍接受,那麼我國將無法主張太平島周圍的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對於我國的漁業等經濟活動可能產生衝擊(不過漁業署到目前似乎也還沒有拿出具體衝擊影響評估就是),同時也會影響日後我國參與南中國海經濟開發的機會。
Q8:啊台灣就不是國家啊,幹嘛在意南海上的這塊大石頭?
這個仲裁判斷只拘束當事國,也就是菲律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然而越南、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已經接受仲裁判斷的見解,如果沒有持續反對,讓這個仲裁判斷對於島嶼的認定隨著之後的發展逐漸變成習慣國際法,那麼我國對於太平島周邊經濟權利的主張就會受到影響。
反對仲裁判斷對於島嶼定義的認定,並不代表我國就要隨中國起舞支持九段線還有歷史性權利。即便太平島是個島嶼,在劃定專屬經濟區時,考量菲律賓還有越南的海岸線長度,在衡平劃分的原則下,台灣也只是在南海打個卡插個旗,更挖不到什麼石油,就是在談判桌上當個小咖咖。不會有什麼太平島要是個島嶼的話台灣就會制霸南海之類的。
Q9:可是美國不是主張航行自由,太平島是島嶼的話不就跟美國唱反調?
有句話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不妨礙航行自由
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不妨礙航行自由
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不妨礙航行自由
依照仲裁判斷見解的操作,南海不會因此完全變成公海,而是「僅有沿岸國家可以產生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只是佔有南沙群島的礁岩無法產生」。也就是說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汶萊仍然可以直接在南中國海劃設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中國無法因為他在南沙群島佔領礁岩與填海造陸而劃設,台灣也不能主張太平島可以劃設。
所以說南中國海依照仲裁判斷見解,仍然會出現專屬經濟海域,但他影響的是經濟上主權的行使,並不會妨礙南中國海的自由航行。 不然你真的以為麻六甲海峽跟台灣海峽這麼窄,那些貨輪真的都只能走公海嗎?
Q10:啊台灣就是沒有從太平島劃專屬經濟區啊,那麼緊張幹嘛?
台灣不是個咖,不想要在南中國海淌混水,不代表台灣不能主張依國際法劃定專屬經濟區。如果現在不主張台灣在太平島擁有這項權利,如果我們讓這次仲裁判斷對於島嶼的定性成為國際上解釋海洋法公約的共識,那麼以後就算獨立成功,想跟其他國家談共同開發南中國海的經濟資源也會被無視。(就人家的專屬經濟區啊,彼此又沒有重疊,太平礁不是只有領海膩!)
Q11:給我翻譯翻譯Taiwan Authority of China
這次仲裁判斷,仲裁庭把台灣稱為「Taiwan Authority of China」,直接翻譯就是中國台灣當局。這樣的處理的確比中國台灣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好,但仲裁庭還是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而且仲裁庭提到中國就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沒有什麼平行的Beijing Authority of China,所以支持一國兩府還有九二共識的人真的不用高興。因為仲裁庭腦袋並沒有這些概念,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當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平等的關係。
相較於太平島的經濟主權而言,台灣在國際法上透過實踐被視為中國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是更加不利的。我國政府對此嚴正抗議也是應該的。

對於南海仲裁結果,總統府表示絕不接受,並提前派遣康定艦赴南海巡弋。(中央社)
Q12:仲裁判斷就說不是島啊,幹嘛掙扎?
仲裁判斷對於當事國有拘束力(雖然中國很明顯拒絕遵守),但他並不是什麼普世價值,見解內容也不是絕對應該遵守的國際法原則,任何國家基於自己的利益阻止不利於己的國際法見解成為習慣國際法,是相當自然的事情。更何況,拒絕仲裁判斷就島嶼定義的認定並不排斥接受仲裁判斷對於九段線的否定。並不會因為這樣就變成中國同路人。
而且,操作這個見解時,日本所實質佔領的沖之鳥(不加蓋就會沉到海裡)、釣魚台(只能蓋燈塔),巴西佔有的聖彼得與聖保羅群島(一樣只有燈塔連森林都沒有),都不會是島嶼,也不能主張專屬經濟區。因此挑戰這個見解在國際上也並非全然沒有根據,也絕對不是與中共站在同一陣線。

附錄:菲律賓的十五項請求
(1) 中共在南海的海洋權利,如菲律賓一樣,不能超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明文允許的範圍;
(2) 中共主張的對“九段線”範圍內的南海海域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以及“歷史性權利”與《公約》相違背,這些主張在超過《公約》明文允許的中共海洋權利的地理和實體限制的範圍內不具有法律效力;
(3) 黃岩島不能產生專屬經濟區或者大陸架;
(4) 美濟礁、仁愛礁和渚碧礁為低潮高地,不能產生領海、專屬經濟區或者大陸架,並且為不能夠通過先佔或其他方式取得的島礁;
(5) 美濟礁和仁愛礁為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一部分;
(6) 南薰礁和西門礁(包括東門礁)為低潮高地,不能產生領海、專屬經濟區或者大陸架,但是它們的低潮線可以作為分別測量鴻庥島和景宏島的領海寬度的基線;
(7) 赤瓜礁、華陽礁和永暑礁不能產生專屬經濟區或者大陸架;
(8) 中共非法地妨礙了菲律賓享有和行使其對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生物和非生物資源的主權權利;
(9) 中共非法地未曾阻止其公民和船隻開發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的生物資源;
(10) 通過妨礙其在黃岩島的傳統漁業活動,中共非法地阻止了菲律賓漁民尋求生計;
(11) 中共在黃岩島、仁愛礁、華陽礁、永暑礁、南薰礁、赤瓜礁、東門礁和渚碧礁違反了《公約》下保護和保全海洋環境的義務;
(12) 中共對美濟礁的佔領和建造活動:
(a) 違反了《公約》關於人工島嶼,設施和結構的規定;
(b) 違反了中共在《公約》下保護和保全海洋環境的義務;以及
(c) 構成違反《公約》規定的試圖據為己有的違法行為;
(13) 中共危險地操作其執法船隻給在黃岩島附近航行的菲律賓船隻造成嚴重碰撞危險的行為違反了其在《公約》下的義務;
(14) 自從2013年1月仲裁開始,中共非法地加劇並擴大了爭端,包括:
(a) 妨礙菲律賓在仁愛礁海域及其附近海域的航行權利;
(b) 阻止菲律賓在仁愛礁駐紮人員的輪換和補給;
(c) 危害菲律賓在仁愛礁駐紮人員的健康和福利;以及
(d) 在美濟礁、華陽礁、永暑礁、南薰礁、赤瓜礁、東門礁和渚碧礁從事挖沙填海和人工島嶼的建造和建設活動;以及
(15) 中共應該尊重菲律賓在《公約》下的權利和自由,遵守其在《公約》下的義務,包括保護和保全南海海洋環境的義務;同時,在行使其在南海的權利和自由時,應該對菲律賓在《公約》下的權利和自由予以適當考慮。

(本文轉載自極憲焦點,大紀元經授權轉載。)

來源轉自:
【2016年07月14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中國六月份進出口下降超預期 貿易前景黯淡


隨著全球需求頑固保持疲軟,以及隨著英國脫歐的決定籠罩着北京一個最大市場的前景,中國六月份進出口下降都超過預期,暗示北京一系列措施刺激的效果在消退。(Getty Image)
【記者秦雨霏/報導】
隨著全球需求持續疲軟,以及英國脫歐的決定籠罩著北京、這個最大市場的前景,中國六月份進出口下降都超過預期,暗示北京一系列措施刺激的效果在消退。
路透社引述澳新銀行經濟學家雷蒙德‧楊和路易斯‧林的話說,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可能將拖累中國對歐洲的出口。「顯然,中國的外部前景將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
中國海關總署7月13日說,出口六月份同比下跌4.8%,上半年更是同比下降7.7%。海關總署還說,中國經濟面臨越來越大的下行性壓力,貿易狀況今年將很嚴峻。
六月份進口同比下跌8.4%。這導致六月份貿易順差達到481.1億美元,相比之下,五月份貿易順差是499.8億美元。
參與路透社民調的經濟學家此前預期六月份出口下降4.1%,預期進口下降5%。
海關總署發言人黃頌平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世界經濟仍然面臨許多不確定性。比如,英國脫歐,美聯儲加息,動盪的國際金融市場,地緣政治局勢,恐怖主義威脅……這些都將影響全球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並遏制國際貿易。」 「我們相信中國的貿易形勢今年仍然嚴峻和複雜。下行性壓力仍然相當大。」
六月份的工業產出、投資和零售業以及第二季度GDP將在7月15日發布。外界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將比第一季度的勢頭減弱。

對美歐出口均下降
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中國第一大出口市場)六月份同比下降10.4%,而對歐盟的出口(中國第二大出口市場)同比下降3.6%。
但是,中國的鋼鐵出口量仍然達到歷史第二高水平,可能造成跟貿易夥伴更大的緊張。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7月13日告訴北京領導人,鋼鐵產能過剩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數據也顯示,上半年來自香港的進口飆升了130%。分析家說,過去這類進口躍升往往是資本秘密外流的渠道。
但是發言人黃頌平說,來自香港的進口上升主要是受到黃金的驅動。如果剝離黃金進口,進口實際下降2%。

來源轉自:
【2016年07月14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 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遼寧經濟陡降 鐵嶺鋼鐵產量減9成


鐵嶺是中國受到經濟放緩衝擊最大的地方之一。該城市經濟去年萎縮6.2%,鋼鐵產量暴跌89%,工業產出下跌18%,煤炭產量下跌8%。(Getty Images)
【記者秦雨霏/報導】
鐵嶺市擁有300萬人口,位於經濟衰退的東北遼寧省。鐵嶺經濟現在已經降到谷底,是最差省分裡面的最差城市。這裡到處可見出售工作簽證的廣告,還有人為拿不出錢的人提供貸款。
鐵嶺市一茶館經理張躍也對家鄉的未來感到絕望,她告訴彭博社,2年前的日子還算不錯,但是突然之間,她丈夫的薪資減半,她自己的收入也減少,「經濟直線下墜,就像自由落體一樣。」
張躍決定放棄她的家鄉。她借了15萬元(人民幣,以下同),相當於她年收入的5倍,從一家勞工仲介那裡為自己和丈夫買到2張日本工作簽證,希望在今年底出發,將4歲女兒暫時留給爺爺奶奶。

鐵嶺經濟萎縮6.2%
鐵嶺是中國受到經濟放緩衝擊最大的地方之一。該城市經濟去年萎縮6.2%,相比之下,中國官方的經濟成長是接近7%。鐵嶺的固定資產投資(多為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暴跌39%,鋼鐵產量暴跌89%,工業產出下跌18%,煤炭產量下跌8%。
諮詢公司Medley Global Advisors中國研究主任安德魯・波爾克告訴彭博社:「這類城市處境真的非常艱難。」他說,美國一些在60年代垮下來的工業城市至今仍然一蹶不振,顯示要重整旗鼓是很難的。
鐵嶺的困境突顯了北京當局面臨的挑戰之巨:他們需要削減產能過剩,同時緩衝數百萬人受到的衝擊。根據彭博社經濟學家調查,在過去3個月,中國經濟繼續放緩,成長下降到6.6%。

可怕的前景
在中國穩定的假象下,新經濟的贏家和老工業的輸家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
在距離鐵嶺市中心一個小時車程的調兵山煤礦,一名煤車操作員張秀菊告訴彭博社,近3年來業務減半,許多員工更被留職停薪,「這是有史以來最差的時候,這個城市的前景很可怕。」
讓鐵嶺困境加深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從2006年到2013年之間,當局揮霍270億元建造了鐵嶺新城,該項投資削弱了該城市抵禦經濟下滑的能力,惡化了房屋供應過剩,公共財政收入去年還暴跌46%。

來源轉自:
【2016年07月14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 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瞞洪災死亡人數 閩政府見屍體就燒


「尼伯特」侵襲福建閩清等地引發洪災,災情慘重,網民不滿坂東人民死傷至少數百人,官方卻謊稱死亡10人,11人失蹤。(網路 圖片)
福建閩清等地日前受颱風「尼伯特」侵襲,發生特大暴雨和洪災,重災區坂東鎮災情嚴重。縣政府新聞發布會稱,截至當晚7時統計 ,死亡10人,失蹤11人。而當地居民告訴自由亞洲電台,僅她的親朋好友中,已知的就有十多人死亡;政府見到屍體就拉去火化, 死傷達數百人。
福建省閩清縣防汛抗旱指揮部11日晚間召開「尼伯特」抗災通報會稱,全縣16個鄉鎮因澇受淹停產企業87家,直接經濟總損失約 21.7億元,死亡10人,失蹤11人,目前救援仍在繼續。
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引起當地民眾不滿。不少網民發帖求助,並稱實際死亡人數達數百人。網民「薇xiaow」發帖稱:福建坂東人民 死的死,傷的傷,沒得吃,沒得睡,阪東遍體鱗傷,體無完膚。現在媒體又在掩蓋事實,明明在河邊撈起來的和鎮上躺著的加起來 都一百多人,為什麼報導只有10人遇難,失蹤11人,到底你們又在掩蓋什麼?
網民「芳芳fang童鞋」稱,「火葬場有好多好多屍體,很多估計是無主的,是用塑膠袋裝,就排在走廊上。火葬場的人說火化都來 不及,我媽說她第一次看到那麼多屍體,而且很臭。」
當地公安對這次災難的死亡人數高度敏感,如果有人發出與官方不同的死亡人數,會被拘留。據報導,網民「黃某某」在網路上發 布「閩清災後死亡500餘人,失蹤110人」的信息,被以「散布謠言」,處以治安拘留10日。
居民陳女士形容說,洪水是站著過來:「幾米高一下子水是站起來的,我家的大廈一層樓都被水淹。」
居民蔡先生說,洪水來臨的一刻,恍如世界末日,被水沖走的人在街上或居住在一樓都有,有的人為了拿東西,一下子被水沖走了 。
蔡先生說,他在二樓看著洪水過來,連警車都被沖走:「看它(水)站起來,二樓都被淹了,警車一輛一輛被沖走。」

來源轉自:
【2016年07月14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 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大陸企業透明度最差 還賄賂外國總統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尊嚴和誠信,雖為窮國而人民活得尊嚴不媚外叫有骨氣;而狗共和北韓這類垃圾國家,領導人天天發白日夢,事事向錢看,認為有錢萬事足,搞得整國人民也如是觀,失卻人生意義,連婚姻大事也不用追求盼望,出來便是用錢買,哪和嫖個高妓有什麼分別?女方也是一樣,你有錢我跟你?若人生途中遇到更有錢的便跟了人走,一整個人類倫常體系破壞淨盡,生為何?為了甚麼?錢!錢!錢!

調查發現,中國公司在新興市場公司當中最不透明,它們的問題在於反腐政策薄弱或根本沒有。(Getty Images)
【記者秦雨霏/報導】
致力於監察貪污腐敗的國際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近日發布調查顯示,大多數位於新興市場的公司都在幫助腐敗生長、透明度低,其中中國公司的分數是最差的。
據美國有線電視衛星新聞台(CNBC)報導說,這份7月11日發布的報告評估了15個新興市場國家的100家公司的反腐方案和組織透明度並給分,10分代表最透明,0分最差。
「透明國際」主席伍格士(Jose Ugaz)在新聞稿中說,新興市場大公司們「可憐的」透明度水準引發外界質疑,這些企業到底有多關心制止它們經商之地的腐敗、貧窮以及減少不公平?

3家陸企拿0分
伍格士說:「我們再次看到涉及跨國公司的巨大腐敗醜聞,比如奧迪布里切特集團和中國交通建設公司,它們對當地經濟造成巨大損失。但其實若有足夠的透明度和反腐措施等,這些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CNBC報導說,奧迪布里切特集團的首席執行官最近被控賄賂巴西能源巨頭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官員;而中國交通建設公司去年被控賄賂前斯里蘭卡總統馬欣達・拉賈帕克薩。在透明度的得分當中,奧迪布里切特集團3.6分,而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是3.3分。
「透明國際」調查發現,中國公司在新興市場公司當中是最不透明的一群,平均分數為1.6,它們的問題在於反腐政策薄弱或根本沒有;10家最差公司當中有9家是中國公司,其中萬向集團、格蘭仕集團和奇瑞汽車這3家為0分。
表現最好的公司來自於印度,印度巴帝電信獲得最高的7.3分。透明國際將印度公司的高分歸功於印度的《公司法》,該法律對私營公司作出一系列監管規定,包括披露薪資、審計和籌集資金。這個法律證明,「強大的監管能夠促進更大的透明度」。

要解決公司腐敗 先對賄賂零容忍
透明國際也發布了一系列建議來解決新興市場公司的腐敗問題。例如公司本身需要對賄賂採取零容忍政策,對仲介實施反腐政策,對各國營運發布財務資訊並詳細列出它們的子公司、關聯公司、合資企業和相關實體。
同時政府和監管機構應該制定規則,迫使公司披露反腐措施和公司結構,同時投資者應該要求更開放、更全面的公司報表,並根據它們作出投資決定。

來源轉自:
【2016年07月1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 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大陸院士稱中共食品最安全 遭網民白眼 官媒臉紅

★正正就是一個國家缺誠信和尊嚴,所以盡說謊話來維持短暫的國祚,共剷黨不相信共產主義但迫人信,這真荒謬得令人忍唆不已,謊說毒食品安全,但自己又不肯嚐半口,這國家還有甚麼可令人取信?

(網絡圖片)
【記者董林杉/綜合報導】
7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在貴州一場論壇上聲稱,中國食品正處於最安全階段。此言一出,輿論嘩然。網友批院士:睜眼說瞎話!
大陸工程院士妄言中國食品最安全
7月9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開幕,在「大數據時代的食品安全」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糧集團總工程師岳國君表示,由於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監管越來越嚴,當前已是歷史上中國食品最安全的階段,但隨着社會發展,民眾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期待也在不斷上升,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也在不斷嚴格,所以,食品安全永遠「在路上」。
面對中國大陸的食品安全狀況,中國工程院院士語出驚人,惹來網民在微博上冷嘲熱諷,「我們也是全世界最民主的國家」,「睜眼說瞎話!完全是罔顧事實、顛倒黑白的信口雌黃。可以說現在的食品是最差最危險的階段」、「我很想把院士一家人餵食這些安全食品1年。大家同意嗎?」也有人諷刺道:「人家都是特供的!所以才敢說歷史上最安全!」、「能說出這種話的專家,要不是掏錢選的,那就是領導指定的了。」
除了網民在微博上冷嘲熱諷外,中共官網也覺「臉紅」,中國新聞網發表評論,要求有關專家「永遠慎言」。
中新網的評論指,「最安全階段」這碗雞湯,「讓人聯想起2012年,相關協會標榜國產乳粉質量歷史最好」。如果真是就好了,估計國產嬰幼兒奶粉領域「一個配方哺育30種產品」的怪現象,也就不會在2016年被曝光、被炮轟了。
評論又指出,中共人大常委會不久前聽取了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食品安全法實施情況的報告,「發現當前食品安全工作仍面臨一些突出問題,食品安全角勢依然嚴峻」。這個判斷,可能更契合民眾的日常感受。這麼多年過去,「地溝油鑒別大法」仍停留在民間偏方的階段,此時奢談「食品最安全」,都難免遭遇民眾的質疑。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需要和最關心的事情。中國自古就有「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之言,此話道出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過去十年,中國大陸頻爆食品安全事件,如蘇丹紅鴨蛋、三聚氰胺奶粉、地溝油、瘦肉精、毒大米、毒生薑等等層出不窮。
在7月9日的「大資料時代的食品安全」分論壇上,一位對當前食品安全非常不滿意的嘉賓表示,食品添加劑過多是他最擔心的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滕佳材卻對當前中國食品安全投了「比較滿意」的一票,叫大家不要視添加劑為禍害。
上海市民呂女士:「現在老百姓對這個食品沒有信心,都是有毒的,官方也不管你老百姓的死活,他們吃特供的呀,他們的子女都弄到外國去了啊。所以說我們現在毛病很多的呀,年紀很輕的,十幾歲的有糖尿病,七、八歲的小孩生癌啦,什麼都有的啊。」 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直接影響到個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中新網報導說,中國一項食品安全網絡調查顯示,有32%的網友認為食品使用添加劑會造成食品的不安全。
資料顯示,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廠家為了提高檢測蛋白質時氮的含量,往奶粉里加入了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含量含氮量很高,生產工藝簡單、成本很低,給了摻假、造假者極大地利益驅動,有人估算在植物蛋白粉和飼料中使蛋白質增加一個百分點,用三聚氰胺的花費只有真實蛋白原料的1/5。而三聚氰胺並非是食品添加劑,屬亂用、濫用。
在大陸,目前食品添加劑就達2200餘種,據說6成無法檢測,實際能檢測的也無人檢測。就「地溝油」來說,它在大陸已泛濫成災。
據調查,中國每年生產的餐廚垃圾多於6000萬噸。每年中國人吃掉「毒性賽砒霜」的「地溝油」達300萬噸之巨。中共官媒「新華視點」發文稱,現在的「地溝油產業」已成幾百億元的規模,而且經過十幾年發展,這個行業已漸臻成熟,並一發不可收拾——不僅有「行規」,而且「後台硬」。
2011年,《中國食品衛生雜誌》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估計,中國每年有超過9400萬人因食用攜帶病菌的食物而患病,每年大約有8500人因此喪生。

中國食品安全為何沒有底線?
紐約時報曾發表評論文章《中國食品安全為何沒有底線?》文章指,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凸顯了中共統治下的商業道德的瓦解,以及政府監管未能跟上市場經濟不斷擴張的步伐。而過度關注政府監管不力也說明,公民道德解體這個更嚴重的問題沒有得到重視。 文章分析,中共衛生部現在負責協調食品安全問題,但是,其他三個政府部門則分別負責監督食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三個環節。這不僅使信息分享和部門協作更加複雜化,還為官員互相推卸責任創造了條件。管理上的失敗凸顯了道德約束在管理商業活動中的重要性。但也正是因為道德的淪喪,才使食品安全問題在中國如此令人擔憂。
文章認為,中共信仰的共產主義名存實亡,導致中國出現了信仰真空。這個真空很快就被物質主義所填充,對物質利益的一心追求正衝擊着中國的道德底線。
中國大陸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許多人進行了探討分析與評論。有人深刻指出,食品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共的專制統治與黨文化的毒害。受其無神論的灌輸,中國社會缺少信仰,不相信善惡相報的因果關係,道德淪喪,世風日下。所以貪官腐敗橫行,官商勾結,相互利用;執法者敲詐勒索,有利即貪;商人唯利是圖,假冒偽劣泛濫成災。

來源轉自:
【2016年07月1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 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陳破空:南海仲裁,北京輸光,下不了台


資料圖片:2014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的潛艇在海上訓練。 (AFP PHOTO CHINA OUT)
2016年7月12日,位於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就國際注目的南海爭端如期作出裁決:中國在南海的領海主張沒有法律依據;南沙群島(Spratly Islands)的所有海上地物,均屬礁岩,而非島嶼;中國在南海建造人工島、干擾漁業活動,違反國際法,侵犯他國權益。
中共在南海的主權主張,即所謂「九段線」,號稱「歷史權利」,涵蓋南海的90%,繞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文萊等國家門口一圈,從未得到任何國家的承認,如今,更遭到了常設仲裁法院一錘定音的否定。在法律和道義上,北京輸得精光。 《環球時報》為此發表社論,僅從標題,就可看出其氣急敗壞的程度:『「仲裁結果」比最壞的預測還要無恥』。但,這一切,都是中共自找的,都是它肆無忌憚的挑釁和自以為是的擴張自招的後果。
仲裁結果公佈後,中共當局重複了早前「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的「四不」立場。這一立場,構成了雙違反:違反中國作為常設仲裁法院締約國的義務和責任。這個國際法院成立於1899年,中國是最早的締約國之一(1904年)。
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該國際公約形成於1982年,中國是160個簽約國之一(1996年)。
筆者早就論斷,一個獨裁政權,在國內不尊重法治、不遵守規則,在國際上也必定不尊重法治、不遵守規則。正所謂:本性難移。 「外交是內政的延伸。」
南海仲裁前夕,中共調遣其南海、東海、北海三大艦隊,在南海舉行大規模實彈軍演,並由四名上將坐鎮指揮。這一空前強硬的威脅姿態,以及這些年填海造島、軍事化南海的大動作,顯露典型的中共極權思維:用拳頭代替講理,用戰爭對抗和平。這裡的邏輯很淺顯,由國際法庭解決爭端是和平手段,用軍事攤派解決爭端是戰爭手段。
南海仲裁前後,在美國,除了紐約時報有零星報導,大部分主流媒體上,幾乎找不到有關南海仲裁和南海爭端的消息,美國媒體大都聚焦於美國國內問題,諸如警察槍殺黑人以及由此引發的抗議與報復事件,或美國總統大選等。對照之下,幾乎只有中國媒體在大肆炒作南海爭端與南海仲裁,並大肆鼓吹戰爭、叫囂戰爭、煽動戰爭。中共宣傳機器,儼然戰爭販子。
中共當局的炒作,極可能,最終讓它自己下不了台。從微信、微博上看,許多中國民眾被煽動起來,不僅不了解自己的政府正在違反國際法、對抗國際社會、以大欺小、恃強凌弱,而且以為中國受了欺侮、吃了虧,要求「宣戰」、「開戰」的聲浪響成一片。如果中南海不開戰,必定被中國網民罵為「軟蛋」、「軟骨頭」、「軟腳蝦」。事實上,南海仲裁結果出爐後,中共當局並沒有如它事先威脅的那樣顯示決心和強悍,反而流露降溫、滅火、避戰的心態。中共曾暗示,一旦仲裁不利,將採取三大動作:退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黃岩島(Scarborough Shoal)開始填海造地,宣佈設立「南海放空識別區」。但仲裁已經有了結果,中共的三大動作,一個也沒有出手。
北京到處遊說,宣稱其南海立場獲得「66個國家」的支持,且不說,這根本不可能,不過是自我吹噓、自說自話、自欺欺人。單說俄羅斯,被中共緊急拉來墊背,但俄羅斯在亞洲的真正盟友乃是越南和印度,號稱「俄-印-越鐵三角」。而在南海,越南與中國處於激烈對抗,印度則完全站在中國的對立面,為周邊國家的後援。俄羅斯怎可能捨印度、越南而就中國?再說,北京一再強調反對南海問題國際化,但自己到處拉人站台的動作,恰恰是將南海問題國際化。
北京提前宣稱仲裁法院的裁決是「一張廢紙」,但卻開動全部宣傳機器,大規模而高分貝地指責這一訴訟,反而讓國內和國際社會感覺到,中共太在乎這「一張廢紙」。無理而心虛。
台灣總統府(中華民國政府)表示不接受這一仲裁,因為,由台灣實際控制的太平島,被常設仲裁法院定義為「岩礁」,因而僅擁有12海裡、而非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台灣不接受仲裁結果,理由之一是:該法院審理此案過程中,「並未正式邀請中華民國參與仲裁程序,也從未徵詢我方意見。」台灣「不接受」的立場,是台灣新政府上任以來,與大陸當局立場最接近的一次。至少表像如此。
前幾天,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站曾刊登一篇文章,題為「中國拒絕國際法庭裁決有先例可循──美國30年前就這麼幹過。」中共當局如獲至寶,立即在其《環球時報》發表文章,題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美國30年前公然對國際法庭耍流氓」。中共喉舌用「耍流氓」來給美國下結論,等於也給自己下了結論:中共不接受國際法院的裁決,就是耍流氓!
回頭來說美國那樁舊案。 1986年,尼加拉瓜政府將美國政府告上國際法庭,指控後者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裝,「企圖破壞該國的社會主義政府」。國際法院裁定尼加拉瓜勝訴,美國不接受裁決結果。但美國並未完全抵制這一訴訟,而曾派人出庭應訴。後來,美國與尼加拉瓜新政府達成和解,尼加拉瓜撤訴,美國為尼加拉瓜提供經濟援助。該案以兩國和解而了結。而該案不涉及任何領土、領海、領空等主權之爭,因而與菲律賓和中國的訴訟案在性質上大不相同。
在中國網絡媒體上,出現了這樣的標題:「美國律師幫助菲律賓把中國告上了國際法庭」,乍看這個標題,足以令部分中國人憤慨,認定是美國在背後搗鬼。原來,代理菲律賓向常設仲裁法院訴訟的,是美國律師賴克勒(Paul Reichler)。殊不知,這個賴克勒,也恰恰就是當年代理尼加拉瓜把美國告上國際法庭的同一個人。於是,還應該有另外一個標題:「美國律師幫助尼加拉瓜把美國告上了國際法庭。」
假設,還有這樣一個標題:「中國律師幫助菲律賓把中國告上了國際法庭」,將如何?結果可想而知,這個中國律師將立即被共產黨、五毛黨、毛左派咒罵為「漢奸」、「賣國賊」、「數典忘祖」,淹沒在謾罵、咒罵、辱罵的口水中,正所謂「淹沒在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之中」。這還是輕的,這個中國律師必定被中共當局投入大牢,先逼其「電視認罪」,然後以「叛國罪」判處重刑,「全國人民」拍手稱快。
美國律師和中國律師,獨立性、處境與命運的迥異,是文明與野蠻的截然對照。美中兩國對南海爭端的不同解讀、及其解決方式的不同認知,更是巨大文明落差的寫照。

(2016年7月12日)(文章僅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立場和觀點)

來源轉自:
【2016年7月12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 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南海仲裁結果 太平島為礁


太平島。(中央社)
中央社報導,「菲律賓對中國 」南海仲裁案,設於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今天公布結果,裁決中國大陸9段線在國際法之下沒有效力,而南沙群島的所有海上地物,均為礁岩,包括太平島在內。
BBC報導,海牙國際法庭還裁決:中國對美濟礁(Mischief Reef)和仁愛礁(Thomas Shoal)周邊兩百海里不具有專屬經濟區權。 本報報導,菲律賓3項訴求全部達成,仲裁結果包括:中方對九段線的歷史權利,無法律根據;中方對南沙海域珊瑚礁生態造成永久且無法恢復的傷害,在南沙群島不擁有專屬經濟區權利;中方在黃岩島海域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這項裁決具有約束力,但無執行力。
全案經過了長達3年半的討論,裁決結果料將衝擊區域局勢與美中軍事布局。各方對此的反應備受關注。
裁決結果公佈後,菲律賓外交部長呼籲相關各方保持冷靜和克制。
此前中共稱「不接受、不參與和不承認」國際仲裁庭作出的任何裁決,並在南海爭議地區高調軍演,令南海區域緊張局勢升溫至沸點,美軍亦派遣航母戰鬥群在附近監視。
外界認為,中共選在裁決公布前在南海進行軍演,是其陷入困境的表現。
以下是南海仲裁結果宣布後的最新進展(以北京時間為準):
5:20 pm: 南海仲裁案於美東時間凌晨5時宣判。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總統蔡英文在擔任民進黨主席期間,即對南海問題進行系統性的資訊彙整和分析研究,政府對南海政策有兩個核心目標:堅守主權立場和確保國家戰略利益,除確保太平島的地位外,也將維持海上巡護運補能量。
6:21 pm: 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蘇阿麗說,美國支持和平解決南海爭端。他認為,仲裁對中國與菲律賓都有法律約束力。
6:08 pm: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稱,裁決是最終結果,有法律效力,各方都應遵守。
6:02 pm: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稱,仲裁庭建立在「菲律賓違法行為和非法訴求的基礎上」,它的存在「不具有合法性」,它的一切裁決都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
6:39pm 中央社報導,中華民國總統府以新聞稿表示:「我們絕不接受,也主張此仲裁判斷對中華民國不具法律拘束力。」
總統府傍晚發布新聞稿指出,「政府在此強調,中華民國對南海諸島及其相關海域享有國際法及海洋法上之權利。」

來源轉自:
【2016年07月12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 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大陸6月CPI同比增速降 分析:央行或降準


中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增幅為1.9%,高於預期的1.8%。(Getty Images)
【記者劉毅/綜合報導】
中共統計局10日發布6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6月CPI同比上漲1.9%,高於預期的1.8%,重回「1時代」。有金融機構認為,CPI數據將影響中共央行的貨幣政策。
據「華爾街見聞」11日報導,民生宏觀團隊認為,洪澇對後續月分CPI同比或許有顯著拉動,因為糧食價格正處於近幾年的低位,游資或利用洪澇減產進入炒作;另外生豬供給也處於歷史低位,洪澇會加劇生豬供給壓力;三是菜價前期跌幅較大,需警惕蔬菜價格超跌後的反彈。預期洪澇對後續月分CPI的正向影響在0.1%左右,雖不改變基本趨勢,但可能使6月CPI成為同比短期低點。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則預測,今年底CPI極有機會重新達到2.5%,但要突破3%就比較不可能了。

央行貨幣政策 各界看法不同
金融機構對CPI數據影響央行貨幣政策各持不同的態度,鄧海清認為數據將會封殺央行貨幣政策寬鬆空間,民生宏觀團隊則認為受英國脫歐事件影響,美聯儲9月加息概率不大,甚至年內可能都不加息,人民幣貶值預期平穩,隨著第三季度經濟數據走弱以及中共政治局會議的召開,政策寬鬆力度將增強。
有一些金融機構認為,通膨回落再加上中國經濟前景仍然暗淡,降息、降準等寬鬆政策對央行來講都是可能的。摩根大通分析師認為,如果經濟增速放緩,中共央行將維持擴張性財政政策和中性稍偏寬鬆的貨幣政策。今年第四季經季調的環比經濟增速料會降至6.3%,央行可能在第四季降息25個基點,下半年還會降準2次。
中國財經人士劉曉博認為,央行降準將引發人民幣對內、對外貶值,對中國有競爭力的出口型企業是很大的利好,A股市場上的相關公司在流動性和出口業績帶動下可能會有一波行情。

來源轉自:
【2016年07月12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 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洪災與三峽工程


據官方預報,2016年中國南北方將出現較大洪澇災害,長江流域發生1998年量級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圖為三峽大壩。(Getty Images)


長江三峽大壩水庫在每年洪水季節及三峽水庫蓄水時,都有數十萬噸的垃圾被帶到長江,漂浮帶綿延數十公里,甚至阻塞航道。( 網路圖片)
【撰文⊙和心】
截至目前,中國的洪澇災害仍在持續加劇,多省市區縣已經發生洪災,每次洪災出現,老百姓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三峽大壩, 而中共卻從未承認三峽大壩是一個錯誤。
中共在長江製造的巨型、大型、中小型水電建設數以百計而不止,長江已經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河流,而是一個水庫群。三峽 大壩是其中最大一個,號稱世界最大水利工程。
1997年11月8日,長江三峽一期工程結束,開始進行大江截流。1998年發生洪災。2003年6月,三峽水庫開始蓄水。當時三峽大壩 表面出現80來條裂縫,中共對消息進行封鎖。
2008年三峽水庫首次試驗性蓄水175公尺,結果導致重慶市被淹,還出現大量滑坡等地質災害。
2009年三峽工程完工後,長江全流域於2010年7月中旬出現1998年以來最大洪水,而三峽水庫僅3天左右就不得不開閘洩洪,導致 長江中游及武漢出現洪災。
三峽水庫建成後還曾多次出現逆調節現象。在旱季缺水時關攔強蓄,下游乾得見底,洪水季節又為降低水位而加大洩洪流量,下游 洪災氾濫。有中國水利專家明確表示,三峽大壩為了發電等經濟利益,逆向調節長江中下游的水流量。
真實的歷史說明,三峽工程不僅存在品質問題,並多次引發了洪災。
中共當局宣稱三峽工程「具有防洪抗旱、發電、航運、環保等巨大的綜合利用效益」。那麼,良心學者、專家是如何說的?北京市 水電工程師田先生對《大紀元》記者說:「三峽工程真正落到實處的作用只有發電一項,發電卻沒給老百姓帶來任何好處,電費不 僅沒降低反而升高了。所說的蓄水、減少洪澇災害等都是相反的,不但沒有減少洪澇災害,相反卻擴大了洪澇災害。」
旅德水利專家王維洛也曾撰寫文章稱,三峽大壩的幾個功能非常矛盾,如果顧及發電就顧不了防旱,顧及大壩安全就顧不了下游防 洪。三峽工程並無中共國務院所宣稱的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真正實現的只有發電。

三峽大壩的由來
江澤民在1989年六四事件後,踏著被殺害學生和市民的鮮血坐上中共總書記的座位。急於和總理李鵬結盟鞏固地位,匆忙將三峽工 程推動上馬。中共國務院於1991年7月6至14日召開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會,期間江澤民再次表態支持三峽工程,並親自組織三峽工 程決策前的宣傳。
王維洛的文章披露,1992年三峽工程的總造價為571億元。到了2008年底,三峽工程的總造價已突破2千億元,而且升船機工程還沒 有建造完畢。三峽工程資金的一半以上是老百姓在電費中支付的三峽基金,這是中共國務院特別為三峽工程開徵的特種稅,不用還 本也不用支付利息。
有媒體估算,從1992年至今,中國人民交給三峽工程的錢超過5千億元。三峽工程的總造價從571億元增加到5千億元,這些錢都流 入了誰家的口袋?建造三峽工程,中共及江澤民已經給中國人帶來了各種惡果,並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這是中共與江澤民對 中華民族犯下的又一個罪行。

來源轉自:
【2016年7月12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 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