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5月8日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中正與蔣經國巡視大陳島。(鍾元翻攝/大紀元)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搬遷來台,國軍先後在古寧頭及登步島擊敗共軍,使局勢轉危為安。1955年1月18日,共軍渡海攻擊浙江外海的一江山島,守軍王生明司令殉職。鑒於大陳列島距離台灣遙遠,防守不易,中華民國政府決定由大陳島撤出28,000餘軍民,並在美軍軍艦協助下,陸續抵達台灣。
「我們情願拋棄家庭,跟著蔣總統走」、「歷史告訴我們:奸匪必滅、侵略必亡。」這正是台灣中正紀念堂展出的「島嶼、碼頭、新故鄉: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中的部份照片,畫面記錄在1955年2月8日撤退前夕,大陳居民在自家門上所刻畫的宣示。當年許多的照片可看出準備撤退的大陳居民,扶老攜幼,大包小包等待出發,他們臉上仍帶有依戀之情。
1954年9月,溫嶺縣政府遷至下大陳南田村與浙江省政府留陳政務處合併辦公。圖為新聞界人士訪問溫嶺縣政府。(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元旦,一江山國軍指揮官王生明烈士及其家屬的最後合照。(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8日撤退前夕,大陳居民在自家門上所刻畫的宣示:「我們情願拋棄家庭,跟著蔣總統走」。(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8日,大陳街道家家戶戶牆壁上畫著各式反共漫畫及標語。(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1月大陳國軍生活及用膳情形。(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1月22日,馬紀壯將軍在基隆迎接大陳負傷海軍戰士。(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1月25日一江山遺眷及傷患戰士抵台,婦聯會代表分發慰勞品給負傷戰士。(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1月25日,一江山遺眷及傷患戰士抵台手足情深難掩重生的喜悅。(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8日,準備撤退的大陳居民,扶老攜幼,大包小包等待出發,他們臉上有依戀之情,也有欣慰之色。(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8日,大陳居民扛著行李,抬著行動不便的家人,離開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園,整個撤離行動井然有序,毫不慌亂。(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9日,背著小小孩的小孩。(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跟著媽媽的小女孩。(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9日,全家開心的揮舞著旗幟。(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9日,軍方忙著安頓大陳義胞。(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10日,游擊隊女英雄李仲蘭帶著6歲的女兒抵達台灣。(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10日,88歲高齡的老太太也要到台灣。(鍾元翻攝/大紀元)
反共救國軍總指揮胡宗南將軍(當時化名秦東昌)對游擊隊訓話。(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8日,中外記者團在大陳記錄這歷史性的一刻。(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8日,準備掩護與接運大陳居民的中美聯合艦隊在大陳港外集結,岸邊則聚滿等待上船的大陳居民。(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10日,游擊名女將雙槍黃八妹(黃百器)率大陳孤兒抵台,黃八妹下船接受獻花後被記者們包圍。(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8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大陳協助撤退工作。(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8日,登陸小艇靠岸。(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11日,大陳高射砲兵部隊撤離。(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11日,彈藥、武器、輜重等物資一併撤離。(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8日,再見了,大陳。(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11日,載運大陳國軍的軍艦抵達基隆港。(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13日,大陳金剛計畫最後一批國軍抵達基隆港,下船後大陳鈔票不能使用了,要全部兌換成新台幣。(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13日,大陳義胞們正排隊上車。(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13日,大陳義胞們排隊上車。(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5年2月13日,大陳義胞向歡送的人群揮手告別。(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6年2月8日,美國駐華大使藍欽應邀出席這個簡單但充滿人情味的落成典禮茶會。(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6年2月8日,村裡的公用水井。(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6年2月8日,大陳義胞們欣喜著自己有一個溫暖舒適的新居。(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6年2月8日,台灣省主席兼大陳義胞就業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家淦一行訪問大陳義胞,探詢生活狀況。(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6年2月8日,嚴家淦主委一行參觀蘇澳嶺腳漁港,這地方是大陳義胞的漁業作業區。(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6年2月9日,大陳義胞遷入新居。(鍾元翻攝/大紀元)
1977年6月18日,行政院長蔣經國巡視新竹市大陳新村,與大陳義胞周妙友、羅三妹等,以家鄉話閒話家常。(鍾元翻攝/大紀元)
1956年2月8日,大陳義胞不忘鄉俗,照舊供奉一些神像。(鍾元翻攝/大紀元)
2014年6月6日,高雄市旗津公園海岸對面,有座蔣公感恩堂,是當地大陳義胞感念前總統蔣中正照顧他們的德澤,因而集資興建供奉。大陳人對蔣家父子至為尊崇,因此台灣各地大陳新村普遍設有蔣公廟、蔣經國廟。(鍾元翻攝/大紀元)
大陳人對蔣家父子至為尊崇,因此台灣各地大陳新村普遍設有蔣公廟、蔣經國廟。(鍾元翻攝/大紀元)
2004年11月23日,國民政府自大陳島全面撤軍後,居民在大陳新村落地生根,已經半世紀。台北縣社區營造年會展出永和市大陳居民保留的飲食、服飾,與蔣夫人最喜歡的浙江點心「清糕」。(鍾元翻攝/大紀元)
2008年9月8日,台東市富岡村石浦部落海神廟供奉的「如意娘娘」,53年前隨著屬於跟隨大陳群島的漁山居民,倉促撤退來台,連鳳冠都來不及拿,如今大陳子孫要「如意娘娘」風光回娘家。(鍾元翻攝/大紀元)
2008年12月5日,台北縣永和大陳文化節美食展活動登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手工年糕,由於是採用純手工且不添加防腐劑,相當受歡迎。(鍾元翻攝/大紀元)
【大紀元2014年06月訊】(責任編輯:林詩遠)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