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通商寬衣」新義

         二○一三年三月,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時,曾經提出幾項「新政」,諸如盡量減少應酬,不隨便寫匾題字,不作官樣文章,文告避免冗長,要辭簡義賅等等,堪稱為針對時弊的改革。四年多來,人們的確沒有見過他如前代領導人一樣,到處詠詩題字。至於他個人的演講文告,仍然經常佔滿《人民日報》的首版篇幅。當年毛澤東有幾篇傳世文章,早已成為中共政治史上的經典之作,歷代繼承人也都有《文選》之類的編印。不過,早在二○一四年五月,《人民日報》已有《習得──習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專頁刊出。號稱「治理全球」文獻的續集,在今年一月二十五日出現了。習近平被宣傳是獲得博士學位的政治領袖,學養與才識非同凡響。
「寬衣」新義
         有趣的是,去年九月上旬,海外中文媒體爭先報道一則罕見新聞。習近平在杭州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上,引用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的一個典故,說道:「輕關易道,通商寬『衣』」。(《國語‧晉語四》)這個「衣」應該是「農」字才對。
         問題一被發現,《人民日報》和其他官方媒體立刻採取行動,一方面強調「口誤」的普遍現象,人人皆有,各國都有,即使是國家領導人也無法避免。另一方面,連篇累牘地宣傳習近平多年來「諸子百家,唐詩宋詞,信手沾來,寄意深遠」。接著,出版《習近平用典》一書,召開新書發表大會。所欠缺的,就只是作者沒有親自出席現場簽名。
         「寬衣」一詞,《百度百科》網上已經有人詮註新義:「寬衣,敬辭,用於請人脫去外衣,如,輕關易道,通商寬衣。」又有人引證李伯元《文明小史》和韋君宜《夕陽賦》把「寬」字當作形容詞而不是動詞的例子。如「寬衣博帶」、「寬衣、看坐、待茶、讓煙」等詞的用法,豈不是描寫衣冠楚楚、正襟危坐的儀態與舉止嗎?我想,這跟最近台灣寫春聯引用一九一五年賴和「自自冉冉幸福身,歡歡喜喜過新年」詩句惹來的爭議,倒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筆誤的故事
         原來,「口誤」和「筆誤」是潛意識的一種心理現象,心想的跟實際做出來的不一致。歷史上這一類的傳聞不少。話說清代太平軍北上駐紮揚州儀徵城時,先遣部隊派人探問行軍路線。主將一邊跟人談論,一邊執筆寫了「燒」字傳達命令。部隊首長接奉手令,心中猶豫,但又不敢違抗,只好把城燒了。主將見狀大為驚異。原來是因為「燒」與「繞」兩字近似而寫錯,才鑄成大錯。結果,主將自請極刑處分。
         一九三○年五至十一月,軍閥意圖挑戰南京政府,在河南、安徽、山東一帶發動戰爭,史稱「中原大戰」。馮玉祥聯合閻錫山,約定分別遣派精銳部隊在河南沁陽會師。即刻由馮玉祥的參謀撰寫命令,下達執行。沒想到參謀竟然把「沁」字寫成「泌」字。泌陽這個地方在河南南部,相距五百公里路。部隊背道而馳,貽誤軍機。他們失敗了,那個參謀也為此而喪命。

照本宣科不求甚解
         「通商寬衣」的案例,我個人的看法並非「口誤」(slip of tongue),而是「錯誤」。更明白地說,那是因為看稿子沒有瞭解也不追究原意,只是「照本宣科」,才造成這種現象。為什麼呢?假如稿子是用繁體字寫的,又如果唸稿的人學過「農」這個繁體字,「通商寬農」一詞,除非不懂,偶爾看錯或口誤,也不致把「農」看作「衣」而唸成「寬衣」。問題的癥結在於「農」字的簡體寫法是「农」。「农」、「衣」字形近似,容易看錯,因之,古人所謂「亥豕魯魚」之誤的機率也大大地增加了。
簡體字的困惱
         面對著簡體字的困惱,對久居海外的人來說,多多少少總有點經驗。去年秋天,寧夏回族自治區被國家旅遊局指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那麼,自然景觀之外,寧夏有什麼特產呢?當地人會告訴遊客注意看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便是了。他們說的是:枸杞、甘草、賀蘭石、二毛皮、「?」菜等土產。紅枸杞和黃甘草是野生植物,廣受採用的中藥。「藍寶石」賀蘭石也叫吉祥或碧紫石,經歷億萬年磨練而成的「精靈」,開採之後,可作為「文房四寶」。「二毛」兩字原意是斑白頭髮,「二毛皮」意指一種動物身上的毛皮。這種皮毛特產,可以製成貴重的「輕裘」。這種動物就是賀蘭山東麓平原草灘一帶放牧的羊?。大家都知道,印度北部喀什米爾(Cashmere)特產的高原山羊製成的衣服是極為昂貴的。二毛皮的成品即可與之媲美。
         至於「发」菜,亦稱「龍鬚菜」,狀似頭髮,是一種天然草藥,亦可食用。有人說,它不是菜,是菌、藻之類。《新華詞典》解釋「发」字有兩個讀音:fa第一聲,送出、產生、擴大等意思;fa第四聲,頭髮。原來,「發」和「髮」只因同音而合用一個簡體字。最初以法文版在巴黎出現的《馬燕日記》,說寧夏農村女孩馬燕的母親馬菊花幹活就是撿這種菜。這種天然的黑色植物,質輕如絲,氣味清香,狀如秀髮,讓人聯想到《離騷》「香草美人」的隱喻。按照原意,繁體應該寫成「髮菜」才對。但我又常看到有人寫成「發菜」,那是別字嗎?究竟該用哪個繁體字?我只好搬出舊版古書來查對。李笠翁《閒情偶記》寫明「髮菜」乃「河西物產第一」。南方尤其是閩粵一帶的人講究山珍海味,他們烹調出用髮菜做成的佳餚美食。因為「髮菜」與「發財」諧音,有人就稱其為「發菜」了。
         其實,詞典裡音同而義通的簡體字還不少。最常用的,莫如「雲」、「云」兩字。天空的「雲」,一概簡化成人云亦云的「云」。但是,原稿是說某某先生「云」,在電腦變換簡繁字體時,一定會把「云」自動改為「雲」。如說一個人「雲」,是不是「雲遊」四方呢?校對不仔細,必鬧笑話。再者,如后、後,曆、歷,壇、罈,蘇、甦,裏、里,以及台(臺)、檯、颱等都是好例子。當年文字改革的用意是簡化筆畫,容易學習,普化教育。不過,對未受簡體字訓練的人來說,或許他們有先入為主的偏見,認為簡化的規則並不夠明確,有時未免有矯枉過正之嫌。唉,我冬烘一個,未免太少見多怪了。

來源轉自:
【2017年6月號 爭鳴 總476期 汪威廉】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