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美媒:人民幣實際貶值幅度大於名義數字


2014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開始走入貶值通道,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屢創新低,年內下跌逾1%;即期匯價年內累計下跌2.8%,業內專家表示,若考慮中美兩國通脹率的差異,人民幣實際貶值幅度已達到3.2%。(大紀元資料室)
(記者李雙報導)
自今年2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兌美元開始走入貶值通道,特別是3月17日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之後,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屢創新低,年內下跌逾1%;即期匯價年內累計下跌2.8%,幾乎抵消了2013年全年漲幅。業內專家表示,若考慮中美兩國通脹率的差異,人民幣實際貶值幅度已達到3.2%。
人民幣即期匯率上週貶0.21% 市場貶值預期強烈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4月18日(週五),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1586,當日即期匯率收跌6.2235,較上一交易日收盤價6.2190下跌45點。上週(4月14~18日)累計貶值0.21%。
4月16日,受美國經濟數據回暖影響,美元指數連續3日走強的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1589,創下2013年9月12日以來的最低水平。
2014年以來,人民幣持續大幅貶值。截至4月18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貶值超1%,即期匯價則累計貶值2.8%,幾近將2013年全年即期匯率漲幅2.83%抵消。
同時,市場即期匯價也從2013年底的高於匯率中間價,轉變為目前即期匯價遠低於中共央行「指導」的中間價,顯示市場對人民幣貶值預期較為強烈。

華日:人民幣實際貶值幅度大於名義數字
4月18日,《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發表評論文章稱,若把中美兩國的通脹率差異因素考慮在內,根據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研究員Karim Foda的計算,2014年以來人民幣實際貶值幅度達3.2%,而非市場上普遍使用的名義數字2.8%。
Foda認為,進入2014年以來,美國的通脹水平已經超過中國,意味著需要用更多的人民幣(兌成美元)才能買到同樣數量的美國商品,這樣一來,經過通脹率調整後的人民幣實際貶值幅度更大。
同樣,Foda此前的計算顯示,在2010年6月18日至2013年11月底之間,美國的通脹率遠低於中國的通脹率,這期間人民幣的實際升值幅度為18.5%,遠高於12%的名義匯率升值幅度,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無形中被放大。
文章說,通脹因素給實際匯率波動幅度的影響非常大,但卻很少在公開披露人民幣波動幅度時被涉及。

3月BIS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環比降幅創5年最大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上週二(4月15日)最新報告顯示,2014年3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REER)為117.45,環比下降2.73%,降幅為2009年5月以來最大;為連續第2個月下降,創2013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
與此同時,3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為112.64,環比下降1.85,也創下2013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
BIS的有效匯率數據是基於2008~2010年的貿易數據權重,並以2010年為指數基期進行計算,每月月中發佈最新數據。在人民幣指數的權重中,歐元、美元和日元分列前三位。
根據BIS數據,2013年全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和名義有效匯率分別升值7.9%和7.2%。

名詞解釋:
實際有效匯率指數(REER):國際貨幣組織(IMF)對其定義為經本國與所選擇國家間的相對價格水平或成本指標調整的名義有效匯率,不僅考慮了一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國貨幣的變動,而且剔除了通貨膨脹因素,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一國貨幣的對外價值。實際有效匯率指數上升,代表本國貨幣相對價值的上升,指數下降表示本幣貶值。
【大紀元2014年04月20日訊】(責任編輯:童宇)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