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陸銀內部消息驚人:借款鏈集體違約沒治了


大陸銀行的不良雙升風險高企已是眾所周知。有銀行內部消息稱,已出現集體違約。中共深知危機來臨,試圖用民間資本解困,但危機已不可避免。(AFP)
(記者任義報導)
大陸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與不良貸款率雙雙上升,其風險高企已是眾所周知。有銀行內部消息稱,從借款人到擔保方都出現了問題,即使聯保也集體違約。中共深知危機來臨,開始發聲鼓勵社會資本,建立民營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來分攤風險,從新年以來不斷提及的銀行破產條例和存款保險制度來看,危機已不可避免。
不良貸款積累速度快 互保聯保也集體違約
大陸持續的錢荒令金融機構叫苦不迭,銀行除了流動性風險爆發外,其「不良雙升」也是危機另一風險引爆點。此前,中共央行數據顯示, 2013年以來,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呈持續上升趨勢,達到5636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97%。
單從公開數據看,中國的銀行業最健康最賺錢,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只有不到1%,然而市場對中國信貸質量的惡化依然憂心忡忡。有專家稱,中共的事情通常都是看到的只是他們想讓人看到的,不想讓看到的很難看到。
多位市場人士認為,2014年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餘額將持續「雙升」。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銀行無法採取有效措施對潛在風險加以控制,2014年不良貸款餘額會有一定幅度上升。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景彤表示,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或有波動,不良貸款率波動將是大概率事件。
建設銀行某支行行長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不良雙升」是最令人頭疼的事情。「流動性緊張只好高息攬儲,為了收益放給接受高利率的中小企業,結果經濟情況不好貸款收不回來。這個年都沒過好,每天想的都是這些事情。不光借款人,連擔保人也出問題,出現集體違約,簡直沒治了。」
經濟下行環境中,曾經被視為重大金融創新的「互保聯保貸款」,正日益成為不良貸款的重災區。特別是一些承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微企業,難以還上貸款,異變現象明顯,成為不良貸款的主要來源地。以前是「抱團取暖」,現在變成了「抱團欠債」。
互保聯保制度設計的初衷是為降低風險,在經濟不景氣時卻成「導火索」。招商銀行某市萬達支行信貸部門趙經理對大紀元記者說:「假設三戶聯保,一戶出問題跑路後,另外兩戶負有擔保責任。但現在經濟大環境不好,很多企業都是自身難保,這時候若要替跑路的企業還債,那只有死路一條,只能跟著跑路。」

中共深感危機 欲社會資本解困
據中共官媒2月5日報導,2014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發佈,稱加快農村金融制度創新,支持由社會資本發起縣域中小型銀行。中共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鼓勵社會資本發起農村商業銀行,持續提高社會資本在村鎮銀行股比。
據中共銀監會統計,截至2013年末,中國共組建農村商業銀行468家、農村合作銀行122家、農村信用社1803家、村鎮銀行1071家,民間資本在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中的合計持股占比達90%。
此前,在中共銀監會2014監管工作會議中,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提出,試辦設立自擔風險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首批試點3-5家。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稱,民營銀行首批試點可能會考慮一定的地域覆蓋,包括金改試驗區、有改革探索的地區等。
中共深感危機存在,不斷期望社會資本進入金融系統解困,但一些企業家也發現風險的存在。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示,銀行將成為高風險行業。
投資了中國第一家民營銀行民生銀行的史玉柱發微博表示,現在發起民營銀行沒啥意思。理由如下:1.即將新批的民營銀行,業務範圍被控制得很窄;2.運營地域被限制的很小;3.新銀行需要經歷3-5年的虧損,淨資產會大幅縮水;4.新辦銀行的核心團隊至少需要三年的磨合才有戰鬥力。
知名經濟學者何清漣表示,中共方方面面都在加強政府管控,一直被視為國家經濟安全所繫、不容私人資本染指的金融業卻在此時向私營資本開放,究其原因,此舉不過是希望將大量「影子銀行」的活動從「地下」引到「地上」,降低金融風險。

官方頻提銀行破產和存款保險 顯危機不可避免
自從中共去年提出銀行破產條件和存款保險制度的說法,意味著中國金融系統的風險已經增大。進入2014年更是頻繁提及,中共官媒至今多次報導稱,存款保險制度條件基本成熟,考慮抓緊出台,顯示危機已經不可避免。
大陸民眾從未擔心自己存在銀行的錢有可能拿不回來,現在這種風險已經觸手可及,1月8日,中共銀監會發文,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訂立「生前遺囑」,即當其陷入實質性財務困境或經營失敗時快速有序的處置方案,允許銀行破產似已箭在弦上,這也是引發金融危機的前奏。

【大紀元2014年02月06日訊】(責任編輯:劉曉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