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1日 星期五

外媒:中共屢救信託違約 製造龐大道德風險

(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
中誠信託開始償還一個本來面臨違約的高回報產品的本金給投資人。如果違約,它將促使人們擔憂更多的違約並造成新興市場股票和貨幣的拋售。外媒引述經濟學家指出,中國需要讓陷入麻煩的信託產品投資人遭遇損失,以展示投資的真實風險。但是中共當局承受不起違約的衝擊,屢屢救助瀕臨違約的信託產品,這將製造一個龐大的道德風險。
彭博社:投資人取回本金
彭博社1月30日報導說,在上海,廣州和北京的大多數客戶在1月28日簽署了一個協議,轉讓他們價值30億元(4.96億美元)的股權給不知名的買家,以換取產品面值的現金,投資人代表常峰和杜榮海告訴彭博社。投資人被要求週三下午5點之前接受條件。
中信集團一個分公司可能參與救助,東方早報1月28日報導說。
提供救助避免了可能是中國至少十年來最大的信託違約並舒緩了外界對這個規模達1.7萬億美元的信託行業的金融緊張將增加的擔憂。它是中國影子銀行系統當中增長最快的部門。同時,救助引發警告:投資人受到保護免於信託市場的風險。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說這肯定不是一個好的結果。」法國興業銀行中國經濟學家姚偉說。「如果金融市場甚至都不允許違約,怎麼能有真正的市場利率?」
中誠信託公司在2011年2月份出售這個產品,它被稱為「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託計劃」,年利率為9.5%-11%。這個產品1月31日到期,它從富有的投資人那裏募集資金,提供給一個煤礦公司,但後者在2012年崩潰。

需要展示投資的真實風險
彭博社報導說,在上週在達沃斯接受採訪的時候,前中國人民銀行顧問李稻葵呼應姚偉的評論說,中國需要讓陷入麻煩信託產品的投資人遭遇損失,以展示投資的真實風險。
信託產品「可以說是企業第二個最具風險的融資渠道」,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在報告中寫道,第一風險是地下融資。張智威說,野村證券確定了自從2012年以來28個涉及信託產品的「類似的信貸風險事件」。
「但是迄今沒有一個真正發生違約,在這些情況當中投資人本來不得不吞下損失。」張智威說。
張智威在報告中說,他估計3.5萬億元的信託產品今年將到期。
「我們相信更多信託產品今年可能出現緊張,隨著經濟放緩。」標普信貸分析師廖強在報告中寫道。「在我們看來,跟理財產品和信託貸款資產相關的風險還沒有得到緩解。」
根據這份協議,中誠信託將代表投資者處理交易並轉賬給投資人賬戶。
投資人將繼續要求償還未支付的2013年利息的努力。深圳投資人杜榮海說,他投入3百萬元購買產品,但是被欠利息22萬元。

華爾街日報:北京承受不起違約的衝擊
《華爾街日報》1月29日報導說,雖然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託計劃救助細節未被公開,但是似乎政府介入,就像近年其他陷入困境的信託案例那樣。
於是投資人將拿回本金,但是沒有承諾的10%的年利息。他們朝銷售產品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叫囂,但是中國工商銀行堅持說,它對損失不承擔責任,它說投資者應該接受高收益回報違約的風險。
但是基於政治和經濟的原因,北京承受不起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投資者在中國工商銀行外面抗議將足夠糟糕。但是最具破壞性的將是投資人對於隱性政府擔保喪失信心之後的連鎖效應。突然之間,許多公司和地方政府將不得不為信貸支付更大成本或者可能完全無法借到錢。
北京不敢讓任何一個信託產品違約暴露了自從2009年開始湧現的影子銀行系統的脆弱。就像Anne Stevenson-Yang寫道的那樣,監管機構製造了一個龐大的道德風險,因為投資人忽略虧損的風險,而陰影下的運營商可以隨意借貸。
彭博社1月28日報導說,救助這個國家最大的信託違約可能加強投資人的信念,即這些產品具有隱性擔保以及政府支持這樣高風險的產品,從而煽動他們對於這個1.67萬億美元規模的信託市場的更大胃口。
「救助帶來市場的短暫舒緩,但是是以醞釀長期危機為代價。」 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戰略師張建說。
「它加劇了道德風險問題,使得投資人幾乎可以無風險的投入資金到信託,理財產品和其他影子銀行系統。」

影子銀行為甚麼增長迅速?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那麼為甚麼影子銀行如此快速的起飛, 從2007年到2012年信託產品增長了七倍?在全球金融恐慌開始之後,北京鼓勵銀行不受限制的借貸,製造了一個龐大的投資擴張。但是隨著監管機構試圖收回對銀行的控制,公司繼續要求更多信貸。同時,儲戶們在尋找高回報。
信託是唯一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之外滿足這兩者的方式。在一個更發達的市場,這個角色很大程度上是由垃圾債券扮演。它們公開交易,並且持續給出違約風險的反饋。信託作為私人債務配售的工具最適合於機構投資者,而不是個人。
令人諷刺的是,儘管北京不信任垃圾債券,衍生工具和對沖基金等工具,但是它仍然最終製造了系統性風險。

華爾街日報:北京甚麼時候才會停止救助?
《華爾街日報》1月29日報導說,在過去幾週中國投資者在懷著越來越大的擔憂觀察著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託計劃面臨幾乎違約的狀況。但是幾乎在最後一分鐘,一個新的投資人奇蹟般被找到,搖搖欲墜的信託得以被撐住。
這幾乎不是一個新現象。迄今為止每一次,當有一個中國信託產品開始失敗,它都在政府的授意下獲得拯救。
道德風險被織入到中國金融系統當中,北京不允許任何人拽出一根線頭從而瓦解整個系統。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託計劃僅僅是11萬億元類似信託產品的大家族的一員,它們構成中國巨大影子銀行領域的一個關鍵部份。
中共監管機構過去十年來一直在防範違約。去年夏天,中國鋼鐵行業協會CISA發佈86個成員企業的債務評估。86個企業欠下3萬億元,CISA把它歸咎於政府強制的併購計劃以挽救破產的鋼廠。首鋼兩年內併購了五家鋼廠,陷入長期和無法償還的債務,依靠從銀行短期貸款來維持運營。
中國各銀行也是如此。他們被要求積極借錢以維持鋼廠,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獲得資金。投資增長持續遠遠高於GDP增長。在2009年,總的信貸增長99%,自從刺激計劃開始以來,中國銀行系統增長的數量相當於整個美國銀行系統。
今天,中國面臨一個資源越來越用於支付自己的金融系統:70%的新信貸可能僅僅用於支付利息和舊貸款的本金。新債還舊債使得中國維持著高增長的統計,但是是以甚麼為代價呢?
消費驅動經濟的夢想越來越消退。永不停止救助的後果未被承認,但是卻是真實存在。中國消費比例下降意味著大約中國公民掙的每元錢當中 的65%被回流到金融系統作為投資資本。
政府可能在談論去槓桿化和改革,但是它繼續禁止破產,發行更多信貸和增加貨幣供應。這只會讓問題更加嚴重。

【大紀元2014年01月31日訊】(責任編輯:高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