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華日:中國銀行玩花樣 出售壞賬給自己

★弄虛作假,自欺欺人是中共本質;謊言﹑謠言為黨技;邪﹑騙﹑煽﹑鬥﹑搶﹑痞﹑間﹑滅﹑控為治國之道!


(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
中國一些最大的銀行正在找到一個新的方式來壓低他們自己的貸款損失:把壞賬賣給自己
《華爾街日報》3月27日報導說,中國銀行,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之一,已經啟動一個新的策略,將壞賬轉移給它自己的投資銀行部門,然後將試圖重組債務,希望以此收回貸款金額。
由於自己的投資銀行部門預計將支付比外部投資者更多的錢收購壞賬,銀行將能夠記錄較低的貸款損失。同時,根據中國會計規則,在出售之後,問題貸款將不再留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上。
相比之下,根據西方會計標準,這樣的公司內交易通常不能被視為出售。
「今年我們將對資產質量宣戰。」中國銀行行長陳思清週三在總部的新聞發佈會上說。他說部署的方法之一涉及「使用投資銀行渠道來解決不良貸款。」

讓帳本看起來比真實情況更健康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其他四大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都把目光投向類似的策略,隨著經濟疲軟,令它們準備處理更多的潛在不良貸款。
一些分析家說,這個策略可能將再次引發外界質疑:是否中共在人為的讓他們的帳本看起來比真實情況更加健康?就像批評者長期以來指控的那樣。
「這個想法是最大化的收回不良貸款,這在理論上有道理。」標普分析師廖強說。「但是市場一直認為,不良貸款水平必然會上升。」
投資者已經變得越來越懷疑中國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儘管盈利上升,大多數中國銀行的股票包括四大銀行,現在的交易價格都低於他們的賬面價值。分析家說市場定價是基於壞賬比率遠遠大於銀行迄今報告的1%的水平做出的。「銀行,特別是上市銀行,處於讓它們的帳本看起來更好看的壓力之下。」一家國有銀行風險官員說。
根據銀行高管和分析師的說法,中國各銀行迄今使用的一個常見的策略是,當貸款到期的時候給予延長或修改。但是這個策略在分析師和銀行投資者當中拉響了警報。他們警告說,它可能增加銀行越來越大的壞賬並且可能限制他們借貸以支持疲軟經濟的能力。

核銷壞賬數量翻番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最近幾年,在政府鼓勵借貸熱潮以抵禦2008年席捲西方國家的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各銀行貸款帳本暴肥。隨著中國經濟放緩,更多的企業可能難以償還貸款,中共領導人可能不得不注入更多信貸到經濟當中。
銀行監管機構也注意到銀行使用借新還舊和其他措施來壓低他們的壞賬水平,並告訴銀行重組貸款只能適用於優質借款人和可行的項目。作為加大監管力度的一部份,本週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披露重組貸款總量比去年下降。
截至去年末,不良貸款佔據中國農業銀行總貸款的1.22%。而中國銀行去年不良貸款比率為0.96%。中國工商銀行去年不良貸款比率為0.94%。
在它的2013年度報告中,中國農業銀行說它「採取多種措施來處理不良貸款」並且去年核銷壞賬數量比一年前翻番達到97.8億元。中國銀行去年核銷壞賬的數量也翻番達到91億元。

從資產管理公司分一杯羹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傳統上來說,中國各銀行通過出售壞賬給外部投資者比如這個國家的資產管理公司,作為甩掉壞賬的方式。這些公司比如11月份上市的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近年通過從銀行以大幅折扣購買壞賬,然後以比成本價高的價格收回貸款,而取得豐厚的利潤。
現在,中國各銀行也想從這些資產管理公司「分一杯羹」,一家大型國有銀行高管說。「如果它們可以從中賺錢,為甚麼我們不能?」高管說。接任中國銀行董事長的田國立從1999-2010年曾在信達工作,他是推動銀行使用自己的投資銀行部門處理不良貸款資產的幕後推手。
在新的策略之下,銀行的投資銀行部門可能需要注入更多的資本到一個掙扎的項目以讓它日後償還貸款。
「挑戰是,挑選正確的項目來支持。」北京君範投資董事長彭俊明說。

【大紀元2014年03月27日訊】(責任編輯:高靜)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沒有留言: